亲 昵
一、教学目标
①认知领域:在活动中逐步理解“亲昵”的内涵,激发情感冲动,产生创作欲望。由“感觉一感知一感受一感动”的内化过程,向“表演一表述一表现一表达”的外化过程进行转换。
②操作领域:以绘画的方法塑造动物、人物等主体形象,尝试用自己擅长的手法及喜欢的画面去表现主题、表达感情,画出所思所想,同时提高想像能力和创作能力。
③情感领域:通过各种有益的感知和体验活动,感受亲情友情,学会释放爱心爱意。即:善于接受他人关爱,乐于给予他人关爱。
二、学习内容
本课将通过音乐、表演、文学、社会等多学科的综合教学活动,融合相关知识,在视觉、听觉、嗅觉等多个感官形成多角度、多维度的互动与贯通,从各个层面理解“被爱”与“施爱”,再由“感觉一感知一感受一感动”的内进化过程向“表演一表述一表现一表达”的外进化过程自然转换,画出所思所想。通过学习懂得:
“爱”是世界上最美好的情感,“亲昵”是世界上最动人的景象。“爱”是可以传递的,可以通过语言动作表达爱,还可以通过艺术形式表现爱。
教学重点:探讨日常生活中有关爱的因素,激发爱的情感,全景式地表现爱。
教学难点:选择合适的内容表现“亲昵”这一人文主题,并注意刻画动物或人物的表情和姿态,用具体的绘画技能技巧进行创作。
课 时:1课时
三、教学过程设计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新旧照片,表现亲情的摄影图片和名家作品,年历,上网查找有关资料等。
学生准备:课前向家长了解自己的童年趣事,准备绘画工具等。
学习过程:
1.游戏:教师带来一个毛绒玩具,通过表演,让学生初步了解亲昵。
2.教师总结:通过观察我们发现,无论是抚摸头部,还是抱到怀里,搂着脖子,这些都表达了我对这个物体的喜爱和亲昵之情。
揭示课题:亲昵
新授:刚才老师和毛绒玩具做的一些互动,是不是你和爸爸妈妈也做过呢?在你成长的过程中,家长对你无微不至的关怀,你们之间都有哪些亲昵的动作呢?
生:思考回答。
教师总结:学生都说的很好。我们知道表亲昵的神情和动作,如:微笑、拥抱、拍打、抚摸等。
3.接下来,我们看看生活中亲昵的瞬间吧(多媒体展示)
人类通过亲昵的动作表达亲情,友情,爱情,那么动物是怎样表达感情的呢?请看图片。
哦,原来动物也是通过亲昵的动作表达感情的
4.刚才我们看了那么多的图片,你觉得他们亲昵吗?那么亲昵的特征是什么?
教师总结:亲昵的特征:姿态 表情。
5.老师这边有几幅优秀学生的作品,让大家欣赏一下,看别人是怎样创作的。
边看边讲解,绘画中注意姿态,表情,大小,位置
背景可以带有想象的添画。
6.创作、渗透绘画表现活动:
同学把自己对“亲情”的理解和体会加以表现,充分发挥想像,大胆勾画描绘,用自己最擅长的技法进行刻画,释放自己的美术创作灵感。
7.对完成的作品欣赏交流。教师将大家的作品收集起来,布置成一个大的“计算机显示屏”,教室好像一个现代网吧,可取名“亲吧”。全班同学对作品发表看法,再深入谈谈自己的作品是如何对“亲昵”这一主题进行表现的。
8.拓展:交流、渗透社会文化活动:
老师展示各种与“亲昵”主题密切相关的艺术、文学形式的作品,如绘画、诗歌、乐曲等,同学互相讨论,彼此交流,探讨艺术、文学等对“亲昵”的诠释,同时回忆人类文明生活中的有关亲情的节日。如:春节、情人节、清明节、母亲节、端午节、儿童节、中秋节等。
9.教学设计:“亲昵”对孩子来说是一个抽象的字眼,他们虽然生活中处处享受着温情,却因为太过容易的获得而显得司空见惯,无法体会来自亲人,朋友的关爱。本课,开始我就用一个直观的毛绒玩具,演示什么叫亲昵之情,让学生有初步的感知。哦,原来这些姿态和动作,表情都是表达亲昵之情的。接着,我就迁移到学生的实际生活中,你们的爸爸妈妈是不是也对你做过这些动作呢?让学生自由的回答一下,再次感受和回忆一下生活中的亲昵动作,然后大量欣赏生活中亲昵的瞬间。进一步扩展,人与人之间有亲昵之情,动物与动物之间也有感情,这样让学生了解动物的世界,激发学生的情感,进而去爱护动物,爱护自然,从而是学生的情感观不只是爱家人,爱朋友,让他们爱延伸,升华,爱护身边的一切。在绘画技巧方面,我通过让学生大量优秀习作,让学生掌握,绘画中注意主体物的姿态,表情,大小,位置,在这里我在课上都一一展开说明,并且结合范画,让学生知道如何创作,如何去构图。最后是背景部分,背景可以带有想象的添画。最后是进行展示和拓展,拓展方面,同学互相讨论,彼此交流,探讨艺术、文学等对“亲昵”的诠释,同时回忆人类文明生活中的有关亲情的节日。如:春节、情人节、清明节、母亲节、端午节、儿童节、中秋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