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三上美 19摸物背形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三上美 19摸物背形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少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19-12-27 21:40: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苏少版)小学美术教学设计
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
摸物背形
作者
类型
造型·表现
课时
1课时
教学背景分析
教学内容:
本课通过摸物的形式引导学生感知物品的形状、质感、细节等特征,然后凭借记忆,运用绘画或粘土制作的形式将物品塑造出来。要求学生通过摸物对物品的形象有深入的理解,对物品的特征结构胸有成竹。凭记忆作画或制作,是熟练掌握绘画、制作技巧,加深结构理解的一种很好的手段。
学生情况:
三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绘画或黏土制作经验,但没有尝试过摸物背形的表现形式,这对学生来说是一种新奇的创作体验,但也有部分能力较弱的学生会感到有困难。
教学方式、手段:
1. 通过表演、猜谜、师生互动演示等课堂活动,引导学生全面观察事物,训练学生的记忆力、表现力。
2. 通过摸物的活动,增强学生对形象的感受能力和想象能力。
3. 通过绘画与黏土制作的形式,有助于对作业整体、深刻的认识。
教师准备:摸物的袋子或箱子、各种造型有特色的物品若干件、范画、范作、学生范作。
学生准备:自备袋子、各种物品若干件、绘画工具或黏土。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游戏、体验等活动学习摸物的方法,运用绘画或黏土制作的形式“背形”。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摸物背形的训练,积累学生的触觉经验,训练学生的形象记忆能力,锻炼学生表达力,培养学生对事物整体观察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空间思维能力,锻炼学生的理解力、概括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摸物背形的练习,训练学生的触觉和造型能力。
教学难点:摸物时对物品整体与局部的把握,以及如何表现出物品的主要形象与细节特征。
教学设计
一、游戏与尝试
1. 师生互动
(课件播放)《盲人摸象》的故事
师:为什么四位盲人说的大象模样都不一样呢?
生:因为他们都只摸到了大象身体的一个部分,而不是大象的整体,所以他们的回答都不正确。
师:是啊,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能只看到事物的一部分,而应看全局,那样才能全面和真实地了解事物的情况。
(小结:摸物品时,应由大到小,由整体到局部。)
2. 摸物猜谜
师:那同学们,如果把你们的眼睛也蒙起来,让你摸一样东西,你会发生和那四位盲人一样的错误吗?
生:不会。
师:现在我们以小组为单位,来完成一个互动游戏。课前,老师为你们每一组都准备了一个箱子,里面装的都是一些学习用品,生活用品,体育用品等等。以每组组长为裁判。其余组员分别将手伸进袋子中摸物品,每人摸三次,要说出摸到的物品是什么,描述详细的同学可以得到摸物明星贴一枚。
生:……
师:现在,请同学们来说一说自己摸物的经验。
生:……
师:同学们描述的都非常准确,将摸物的要领掌握到了。
板书:大 → 小
整体 → 局部
师:现在呢,老师想给同学们增加点难度,看看同学们能否有更好的表现。
请一位同学到讲台上蒙上眼睛摸一样东西(玩具汽车),上来进行摸物猜谜的学生,要边摸边用语言描述自己摸到的物品整体形象是什么样子的?由几部分组成的,每部分又是怎么样的?摸一下各部位的质感(材质)及一些细节。然后说出它的名称。并用粉笔快速地在黑板上勾画出这种物品的基本形状和特征。
生:……
小结:在摸的时候不能放过任何细节。
板书:质感、细节
3.对物评述
同学们对照摸出的实物,对摸物的同学描述的情况以及猜得是否准确。点评同学背画的图形,说说优缺点。
师总评:除了注意物品的整体外形和主要特征,我们还要仔细反复的摸和感受物品局部的细节部分。
板书(局部、细节)
师出示用超轻黏土制作的物品范作,介绍可以用绘画或黏土制作来“背”出物品的形。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通过摸物品感受物体形体特征,然后凭借自己的记忆用绘画或粘土制作的形式表现出来。(板书课题:摸物背形)
二、探究与体验
1. 教师示范
请一位学生准备好装着物品的袋子,让教师现场摸物,教师边摸边用语言描述摸的感受(整体——局部),然后用绘画的形式进行演示。(教师可以采取请学生当小老师的形式,让学生指导自己进行摸、画的练习,帮助学生巩固学习要领)
先整体摸,感受物品的整体形象是什么样子的,是大还是小,有什么明显的主要特征。
用笔在纸上轻线勾画出物体的外形。
再局部摸,感受物品的质感,分析物品的细节部分是怎样的,判断物品是什么。(反复摸几遍,增强感受)
用笔轻线表现出物品的细节部分。(如果有需要,还可以再次摸一摸,加深印象)
用较为流畅、清晰的线条勾勒出物品的主要特征。
加强细节刻画,时间允许的话还可以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增加画面的表现力。
2. 学生练习
摸物——前后两排的学生相互交换自己的物品。(有袋子装着)
背形——运用绘画的形式表现摸到的物品,可以是线描作品也可以是涂颜色。对手工感兴趣的同学也可以直接用粘土捏制物品。
完成后请前后排的学生相互欣赏作品、打分。
四、欣赏与评述
由学生代表带着自己的物品和同学的作品进行比对展示,从外形、特点、细节等方面进行分析,说一说同学作品的优点与需要改进的地方。
教师进行总评,提示本课的要点:细心观察、考虑全面。
五、拓展与延伸
欣赏用其他综合材料表现物品的形式。(利用各种生活中的废旧物品来制作)
作业要求
1. 学生相互交换物品进行摸物的体验。
2. 运用绘画或粘土制作的形式表现出摸出的物品。(1-2种)
3. 作品能表现出物体的主要特征,线条流畅、构图饱满,有细节刻画,形象生动。
4. 有困难的学生要允许他们反复多次的摸物品,增强他们的感受力、理解力。
教与学的评价
本课通过表演、猜谜、触觉的感知、交流等手段,引导学生感知物品的整体形象和细节特征,并用绘画和黏土制作的形式表现出来。通过一系列趣味性的课堂活动带领学生学习,促进学生全面整体地认识事物的主要特征,并且学会用不同的方法表达出自己的内心感受。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锻炼学生的理解力、概括力。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准确表达自己的感受,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合作交往能力。
反思和总结
1. 在“摸物说名”的环节,要规则明确,关注全体学生,引导学生有序地开展活动。
2. 关注能力较弱的学生,帮助他们克服畏难心理:允许他们多次反复地摸物,进一步感知物品的主体特征与细节;鼓励同桌学生或周围的小伙伴教他们;降低作业难度,绘画作业用线条表现即可。
3. 鼓励学生开展对比性评价,注重实物和作品的对比,加深学生对整体认识事物的理解力。明确作品的优缺点,提出具体的修改意见。
4. 对于学生自带的物品要有要求,适合放在袋子里摸的,体积不要过大,造型要有鲜明的特征,适合学生表现的。过大、过小、过重、过复杂、易碎的物品不要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