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教版八上地理 2.3数以万计的河流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晋教版八上地理 2.3数以万计的河流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晋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9-12-29 12:53: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数以万计的河流
《黄河》
一、课标要求
本课要求学生运用地图说出黄河的概况。黄河的概况不仅指黄河的水文特征,更指黄河的治理。通过探究性的学习活动,使学生在教学中运用地形、气候、河流等多种地图的对照,综合分析黄河的特征,提出有针对性的开发与整治措施。
二、教材分析
学生通过学习上一节长江,对学习河流的方法有一定的了解,本节教材主要从中国第二长河,“母亲河”的奉献中国的忧患,根治黄河四方面概况了黄河的整体地势特征本节的教学对学生今后学习我国的水资源,水能源,生态环境的保护西部大开发等知识内容具有重要意义。
三、设计理念
根据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结合〈〈地理课程标准〉〉中对学生独立阅读和使用地理图象的要求,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打破封闭的教学模式,创设宽松,开放的教学情境,并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训练,使之具备良好的读图分析能力
四、教学设计
(一)知识与技能
1. 通过了解黄河的自然特点,培养学生阅读和运用地图的能力
2. 通过了解黄河的长度,流量和长江,珠江的对比,培养学生同类地理事物进行类比分析中把握其中任一地理事物特点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在上课前布置学生阅读及相关书籍,查找有关黄河的知识,引 导课外学习,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多组织学生在遇到困难时提供帮助,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中理解消化。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认识了黄河,增强对环境资源的保护意识,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逐步养成关心和爱护环境的行为习惯。
五、教学策略
重在采用手段和教学创设,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情境,重在给学生提供解决的机会去体验主动学习和探究过程的经历。
六、教学观念
重点:黄河下游“地上河”的成因和治理开发黄河所取得的成就
难点:“地上河”的成因是本节的难点
亮点:了解黄河,关注黄河,保护黄河,热爱黄河
七、教学过程与步骤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播放“中央电视台黄河调水沙特别报道”的声像资料资料中白岩松说:“如果把黄河比作我们的母亲,母亲病了,我们要对她进行治疗。经过一段时间,黄河会治好了病有美了容。”据此提出问题:母亲病了,得了什么病?如何治疗?怎样进行才能做到既治病有美容呢?这一节课让我们来扮演医生,了解黄河,找出“病因”,“治疗”黄河。
(二)设计理念:创设情境,吸引学生注意力,调动其探究兴趣。
讲授新课:
提出问题:为什么把黄河比做母亲?
教师提供资料:“我国干湿区分布图”“济南每年引黄河水5.4亿立方米”等饮水资料,刘家
峡电站、河套平原、华北平原等景观图片。
知识问答:
(1)读〈〈黄河流域图〉〉
李白诗中写到:“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请你说出黄河有多长?从哪发源又到哪里?
生1:黄河全长5300千米,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巴喀拉山,最终往入渤海留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等九个自治区。
师:为了记忆我们看歌谣:黄河长,5千3,青川甘,宁内蒙。两山一河夹陕西,发源巴颜喀拉山,浩浩荡荡往渤海,干流好似几自行,哺育儿女千千万。
(2)黄河是中国第二大河吗?
师:1:出投影仪
长度(千米) 年径流量(亿立方米) 流域面积(平方千米)
长江 6300 10000 180
黄河 5500 500 75
渤海 2197 3069 44
2:通过以上材料分析,我认为不,黄河长5300千米,位居第二,但其流经量办有珠江的1/6所以黄河是第二长河而不是第二大河。
3:〈〈黄河颂〉〉诗中写到“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用你搜集到的材料来说明黄河参与中华民族的贡献,(播放黄河中上游景况:特写:龙羊峡水电站 ,宁夏平原,河套平原)
同学们相互交流一下(以四人为一组,对论交流)
生C:黄河是华北平原的主塑造者之一
生D:我知道黄河流域面积达75万平方公里,共有耕地3万亩,居住人口1.2亿,从中我了解是
黄河哺育了中华儿女,黄河参中华民族的历史贡献巨大。
生E:黄流经干旱的宁夏,内蒙古境内,塑选了具有“塞上江南”美称的宁夏平原河套平原。
(投影)黄河梯级开发意图
生F:黄河上中游多在高山,高原有峡谷穿行,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
师讲述:虽然黄河水能资源丰富,但新中国杨立之前黄河上还未出现
一座水坝,滚滚河水,白白流入大海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对黄河有水能资源实行梯级开发,并已陆续建成了刘家峡,三门峡,龙羊峡谷等八座大型水电站,为黄河上中游地区的工农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电能和灌溉之利(大屏幕播放黄河泛滥时的凄惨景象)
黄河不仅给我们带来幸福和快乐。也给我们带来痛苦和灾难,拒历史记载从先秦到国民党政府时期近三千年里,仅黄河下游就曾经发生1500多次大决口,造成洪水横流,千里泽国的人间惨象,那么,黄河的现状又怎样呢?
出示投影仪(“地上河”示意图)
从图上可以看出黄河的河床比开封市高出7米,成为举世文明的“地上河”那么“地上河”是怎样形成的呢?
(播放模拟动画并配音)地上河的形成过程。
同学们拒观测,黄河下游河床现以每年10厘米的速度向上升高,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生G:加固大堤
生H:我认为河水只靠工人筑堤约束一遇暴雨,河水猛涨,两岸河堤随时都有决口的危险。
师:因此,黄河是世界上最难治理的河流,成为中国一大忧患。
(朗诵)“痛苦的记忆”
教师讲述新中国成立以来治理成就
4.活动展示
(大屏幕出示:黄河流域水污染图,下面是污染严重河段文字说明,师指一名学生读)
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说出造成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引导学生面对河流现状,我们应该怎样做,以次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深化主题
(八)教学反思:
黄河的治理一课围绕黄河治理的措施时,教师让学生进行讨论发言,有的学生说黄河的治理要全流域多植树造林,有的说应不断加固黄河大堤,有的说应充分利用黄河水来灌溉西北干旱地区,还有的说应建更多的水库防止黄河泛滥等等。教师对这些同学一律给予肯定的表扬,反思之后认识到没有给予深入评价。
师生互动教学要体现师生之间的民主、平等,上面师生互动活动似乎体现了教师对学生回答的理解尊重、平等对待的原则,其实并未做到:学生的回答都有不足之处,教师在肯定学生回答的同时也要进一步提出问题与学生进行探讨,这才体现教师在知识,同时教师又画龙点睛又凸显出教师的权威性。如上针对有的同学提出将黄河水用于充分灌溉西北地区,师可以表扬其点子不错,同时又要指出黄河水量有限,目前黄河上中下游河段时常断流,因而盲目发展灌溉不好也要合理。从而使学生认识到黄河灌溉也要有度合理,使学生的认识又向前迈出一大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