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教学设计
陕飞一小 马靖
【教材说明】
本课时的教学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中的〈〈探索与发现(二)〉〉。对于乘法的交换律,学生学习表内乘法时有了初步体验,知道根据同一幅图能列出两个乘法算式,知道互换乘数位置得数相同。在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验算方法时,知道互换乘数的位置,积不变。教材在对乘法交换律的教学中,让学生初步理解两个乘数交换位置,积不变;再让学生通过举例,经历分析、综合、抽象的过程,得出乘法交换律并用字母表示。乘法结合律的编排中,对学生探索的要求有所提高。在教师的引导下,利用学生已掌握的知识通过猜想、探究、归纳出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并理解其作用,为后面的简便计算作好铺垫。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经历在计算中探索发现乘法交换律、结合律的过程,理解并掌握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规律,能用字母表示规律。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观察、运用、计算”的科学运算方法“在理解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用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学会运用体验运算定律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
情感与价值:
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概括等思维能力,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灵活掌握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方法,变传统的枯燥运算为灵活有趣的科学计算,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探索、发现、理解和应用乘法结合律和交换律。
教学难点:
能灵活运用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活动一 探索乘法交换律。
1、(课件)出示图:拼成这个长方体用了几个正方体?
(1)学生思考,并独立列式计算。
(2)指定学生说一说你是怎么列式的,为什么这样列式?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3×5=15(个) 5×3=15(个)
(3)引导学生观察发现这两个算式得数相同,那么两个算式之间可以用什么符号连接?(板书:3×5=5×3)让学生观察这个式子左边和右边的变化。
1)、式子左边和右边都有两个数字,这两个数字是一样的。
2)、式子左右两边的数字交换了位置。
3)、式子左右两边的运算结果相同,都是15.
2、你能根据上面观察的结果,列举出几个这样的例子吗?(学生举例)这样的例子太多了,举不胜举,因此我们可以用字母表示这种关系 a x b = b x a;
3、观察上面的几组算式,你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小组讨论)
4、引导学位归纳总结: “交换两个乘数的位置,积不变”的规律我们叫做乘法交换律。
活动二、探索乘法结合律。
1、(课件)出示课本主题图:用了几个正方体?
(1)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2)独立列式,计算。
(3)集体交流,汇报算法。(师板书)
(3×5)×4=60(个) 3×(5×4)=60(个)
(4)比较这两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1)、计算的数字都相同。
2)、计算的符号也都相同。
3)、计算的结果都相同。
4)、计算的顺序不同。
2、你能在举一些这样的例子吗?(学生举例)
3、从刚才大家举得例子来看,每一组算式的结果都是一样的。那么,这样的例子多不多呢?能一一列举出来吗?
4、如果用a、b、c表示三个数,你能写出发现的规律吗?
5、引导学生归纳总结: 三个数连乘,可以先计算前两个数再与第三个数相乘;也可以先计算后两个数再与第一个数相乘;积不变。这样的规律我们叫做乘法结合律。
活动三、运用指导。
1、计算比赛:出示38×25×4 38×(25×4)
男生算一个算式,女生算第二个算式。
刚才女生很快就算完了,是为什么?
看来运用乘法的结合律,可以使一些乘法运算更简便。
2、出示42×125×8
学生独立尝试利用乘法结合律进行简算。
3、课本46页练一练第一题
1)、这些题该怎么做?
2)、引导学生先观察,观察这道算术题中那些数字计算比较容易,有没有我们常用的计算数字,比如“2 x 5、 4 x 25、等等”比如35 x 2 x 5,中2x5就比较容易算,是我们常用的计算数字。
3)、“运用”通过观察这个计算式子,我们运用交换律和结合律将常用的计算数通过交换位置,然后先结合起来。
4)、“计算”将运算式子通过交换律和结合律变换之后再进行计算,这样会使计算变的比较简单。
5)、举例: 计算60 x 25 x 4等于多少。(利用三个步骤)
第一步:观察常用计算数字,25 x 4
第二步:运用乘法交换律或结合律,60 x 25 x 4可以结合为60 x(25 x 4)。
第三步:口算25x4等于多少? 60x100等于多少?
6)请同学们记住我们的步骤:“一观察、二运用、三计算”,然后独立完成剩余的题。
4、课本46页练一练第2题。
先独立完成,然后集体交流汇报。
活动四、归纳总结。
1、学生归纳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2、说一说这节课你都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3×5=15 5×3=15 (3×5)×4=60 3×(5×4)=60
3×5=5×3 (3×5)×4=3×(5×4)
(学生举例) (学生举例)
a x b = b x a (a×b)×c=a×(b×c)
“交换两个乘数的位置,积不变” 三个数连乘,可以先计算前两个数再
的规律我们叫做乘法交换律。 与第三个数相乘;也可以先计算后两个数再与第一个数相乘;积不变。这样的规律我们叫做乘法结合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