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2 确定位置(一) 北师大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2 确定位置(一) 北师大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9-12-28 08:02: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确定位置(一)》教学设计
佛山市顺德区伦教熹涌陈佐乾纪念学校:谢秀丽
一、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63页至64页的内容。
二、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关于图形与位置方面的内容,学生在学习本内容前,已经在第一学段学习了上下、前后、左右,会在具体情境中按行、列确定物体的位置的知识,也学习了简单的路线图等知识,这为学生进一步认识物体所在空间的具体位置打下了基础。本节课是学习结合具体情境,引导学生探索确定位置的具体方法,体会数对在确定位置中的作用,让学生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物体的具体位置。为将来进一步研究如何确定物体的位置打下基础。
三、课堂教学模式概述。
“数对”在生活中的应用很广泛,所以我在上课的形式和对教材内容的处理上都比较地“生活化”。在本节课,我将按照“情景导入——自主探究——反馈深入——拓展延伸”的课堂教学模式开展我的教学。
1、情景引入,揭示课题,在学生已经掌握的用“第几排第几个”的方式确定位置的知识基础上,我创设了奥运会开幕式的排列方阵的情景,直接引出列与行的概念,为学生用第几列第几行描述缻的位置,建立起支架,同时与学生头脑中已有的几排几个的概念有输出同归。
2、自主探究用数对确定位置。课堂上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探究空间,让学生自主探究方阵中不亮的缻灯的位置,可以用文字、符号、图画、数字等各种方式。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感受到要表示不亮的缻灯的位置要从二维的角度(两个方向)考虑。通过交流、汇报及教师的引导下,明确“列”与“行”。在学生能用第几列第几行描述出某一位置后,进一步让学生探究如何用简洁的方法表示这一位置,从而引入了用数对表示位置,感受到数对可以更简洁、更迅速地确定位置。
3、反馈质疑。当学生初步认识了数对后,我通过笛卡尔的风格故事,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平面图和方格纸上用数对来确定位置。再利用多媒体技术,直接抽象到方格图,并且初步渗透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思想,实现了由具体到抽象的过渡。在这里,通过确定坐标系中的同列同行的几个数对,让学生感知:位置处于同一列时,逗号前面的数字相同;位置处于同一行时,逗号后面的数字相同。
4、拓展应用。学生学习数学的目的是应用数学,在这里,我设计了(1)利用数对找朋友的活动,在熟练应用数对确定位置的同时,让学生发现:要想确定物体的位置,两个方向是缺一不可的。(2)我说你猜的游戏。(3)快乐旅行,应用数对来说明旅行的行程的题目,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数对的认识。(4)了解地球上用经纬度可以确定任意一点的位置的知识拓展,使学生对“数对”的认识和理解更深刻了。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结合生活情景,使学生体验确定位置的重要性,探索确定位置的方
法。
2、通过让学生说一说、写一写、比一比等活动,使学生能通过数对方法来确定物体的位置。说出某一物体的位置。
过程与方法:
通过形式多样的确定位置的方法,让学生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并增强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在活动中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教学重点
结合具体情境,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
六、教学难点
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七、教具学具
多媒体课件、数学书、方格纸等。
八、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师:同学们,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个精彩的片段,想不想看?
生:想。
师:请看大屏幕。(播放2008年奥运会开幕倒数计数方阵图视频)
这是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上的倒数计数的方阵,著名导演张艺谋就是用这一种非常神奇的方式把我们带入了奥运会的开幕式。
师:他们表演得怎样?(生:整齐,美丽……)
师:这么精彩的表演是经过叔叔们无数次训练完成的,下面我们来看看他们排练中的一个场景。(课件出示方阵图)如图:
师:叔叔们在训练时出现这样的一个方阵。那我们来数数看这里一共有几列呢?
师:竖排的位置我们一般称为“列”,横排的位置一般称为“行”,一般先说第几列,再说第几行(数列的时候一般是从左往右数,数行的时候从下向上数。)
师:那看看这里一共有多少行呢?生:一共有8行。
师:我们看看警察叔叔排练这是数字几呢?(课件:方阵图中出现数字7,而有一个(7,6)的缻灯没有亮)如图:
师:孩子们都用自己的叙述来找到了这个缻的位置。那么在生活上为了方便交流呢,我们一般把列数写在前,行数写在后,那么我们一起来说说这个缻的位置。它在(生:第7列第6行)
对应练习:(课件:闪烁第6列第2行的缻)(课件:闪烁第3列第8行的缻)
(设计意图:通过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缻灯的情景,既能迅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使学生初步认识到“确定位置”需要知道第几列第几行,为学习这节课的内容做铺垫。)
(二)自主探究,引出数对
师:同学们能用简单的语言来描述缻的位置,但在我们今天的数学课上,能不能只用数字和符号,这些数学语言,来设计更简单的记录方法呢?
师:“请你们在练习本上用最简单明了的方法记录下缻的位置。
(每个学生先自己在练习本上写,然后再叫几个不同写法的学生上来写。) (可能出现的情况:在第7列第6行,就写一个7,一个6;或写汉字“七、六”再括上括号……)
通过学生自己去对比,找出相同点与不同点,评出最好的表示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用“第几列第几行”表示位置的过程,让学生体验运用“数对”表示位置的必要性;通过尝试与对比,达到方法优化的效果。)
介绍数对(4分钟)
师:同学们真有创意,你们想知道数学中是怎样表示位置的吗?
师:例如数字七没有亮灯缻的位置是第7列第6行,用数学符号就可以表示成(6,7)[板书:(6,7)],我们就可以说:点的位置是7,6。
师:你知道这里的7和6表示什么意思吗?
学生回答:7是表示第7列,6是表示第6行。[板书:列、行]
教师指出:刚才我们用一对数表示位置,这种方法也叫做用“数对”表示位置。[板书:数对]“数对”的表示方法一般是先表示第几列,后表示第几行。通常要在两个数字外面加上(),中间用“,”隔开。
(设计意图:介绍“数对”这一名称的由来,帮助学生记忆;通过介绍了解与练习相结合,规范“数对”的读、写法。)
(三)反馈质疑,加深认识
师:同学们你们想知道谁发明数对吗?
师:他就是法国著名的科学家笛卡尔,现在和老师一起来看看笛卡尔在发明数对的时候,所发现一件有趣的故事。
(课件播放故事:笛卡尔师一个非常爱动脑筋的数学家,有一天,笛卡尔生病卧床,但他头脑一直没有休息,反复思考同一个问题:通过什么样的办法,才能把“点”和“数”联系起来。突然,他看到墙角有蜘蛛在织网,蜘蛛网上有很多的交点,这些点是横着和竖着的蜘蛛丝相交而成的,“有了”他忍不住叫了起来,“用两个数不就可以将点的位置确定下来了嘛!”于是,经过思考,笛卡尔最终发明了数对,为了更直观地表示,笛卡尔还把蜘蛛网简化成网格,也就是我们学习的平面坐标系了。)
师:笛卡尔在生活当中想到了把蜘蛛网简化成网格,那孩子们想想,我们能不能把我们刚才叔叔们排起的这个方阵,也简化成格子?
(1)抽象方格图。
师:其实在数学里,也有一种简便的方法来表示物体确切的位置的,如果现在把每列的叔叔看成一条条的纵向的竖线,把每行的叔叔看成一条条横线,同学们想想会变成了什么样? 生:全是格了。
(2)出示表格。
设计意图:从现实中抽象出方格图,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师:你知道图中的两排数字表示什么意思吗?(横的方向表示第几列,纵的方向表示第几行)请仔细观察,横线与竖线相交的地方有什么特点?(相交成一个点)
师:如果我们要找出数对(7,6)这一个点的位置,应该怎么找呢?[板书:(7,6)]请跟你小组内的同学说一说,并在方格纸上找出数对(7,6)这一个点的位置。完成后,点名说找某个点所在的位置的方法。
师明确:找某个点所在的位置,我们一般先看横轴所对应的数,再看纵轴所对应的数。[板书:横轴、纵轴]
(设计意图:通过介绍,让学生了解表格图上纵、横轴的数字所表示的意义;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经历探索交流的过程,让学生掌握在方格图中找出相应数对的方法。)
师:那孩子们能在这个格子图,中找到数对(7,6)表示点的位置。
让学生上讲台在大屏幕中指出(7,6)的位置。
(3)再次确定数对要有两个数。
师:说得真好!那现在我们知道有两个数组成数对,才能确定一个点的位置。(板书:点)
(4)区分数对(3,4)和数对(4,3)。
师:下面请同学们在图上随便选一个同学,在练习本上用数对表示它的位置,会吗?(找几个同学到黑板上板书,并读出数对(3,4))
师:那老师这个数对也能表示这个点吗?(课件(4,3))
生反馈自己的意见(说明白为什么不能用(4,3)表示(3,4)这点)
(设计意图:通过比较说明数字相同,数字的顺序不同,表示的意义也不同。)
(5)运用数对,在方格图中找位置。
师:数对与点的位置是一一对应的关系。那我们来看看警察署在排练的时候成功的画面,这是一个中文“一”(课件:出示一)。用数对表示红点的位置如图:
(每个学生先自己在练习本上写,然后生汇报。)
师:同学们都说对了,那这些数对有什么特点呢?
(生汇报)
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在同一行点的位置,用数对来表示,它们的第二个数字都相同。
师:再看看叔叔们排练的下一个场景师阿拉伯数字“1”(课件:出示1)。
如图:
师:那我们猜想一下,如果我们用数对来表示它们的位置,写出数对又有什么特点?
生汇报:列数一样。先让学生写教师后总结。
师:在同一列上,点的位置,用数对来表示它们的列数是相同
(设计意图:通过“一”和“1”让学生清楚在同一横时横数字一样,在同一列时列数字一样)
(四)应用数对,拓展认知
(1)看点,说数对。
师:看来孩子们,已经很熟练的用数对来表示位置,那现在我们来进行一个抢答游戏。老师给一些点位置,如果你知道的话,不用举手直接站起来就回答。
(课件:出示一些点的位置)生汇报。
师:非常棒!掌声鼓励自己。孩子们你能看出数字几呢?如图:
师:有的说不能,有的说2,其实这个数字还没有完成,还需要孩子们去涂点,现在老师给一些数对,请找出数对的点位置。请在点子图描出点。
(板书:(2,2)(3,3)(5,5)(6,6))生练习描点并汇报
师:确实是数字2,孩子们看看,你找的点是否与老师的一样。
师:那同学们来看看这些数对有什么特点呢?生汇报
师:观察得真仔细,数字都是一样,那可以用一个数字表示吗?说说你的想法?
生汇报
师:很好。意义不相同,我们就要一个不少的写出来。虽然我们用简明的方法,但是使用的时候,仍然遵循数对的规则,用两个数来确定点的位置。
(2)运用数对-------“猜位置
师:刚才,孩子们跟数对交上了好朋友。那你能用数对这个好朋友来表示你在课室的位置吗?
师:从你们的左开始为第一列,从前往后为第一行。好现在开始。用数对写下你的位置。
师:第二个游戏是:点兵点将。如果点到是你,你就站起来跟老师挥挥手。开始[课件:出示数对(3,5)、(7,2)(5,1)(5,3)(3,4)(3,2)(3,1)]
学生根据相应的数对站起来。
师:同学们反应真好!下面再来一个游戏,老师说,你来猜。如果这个同学你找到了,然后我们就一起指他。大声告诉老师同学名字。(生根据教师给出的数对猜同学)
(课件:出示我说你猜(1,4)(4,2)(8,1)(4,X))如图
师:(4,X)这个同学是谁呢?能不能确定他是谁呢?
生:不能。
师:为什么?
生:因为第二个是未知数,不知道他是第几行。
师:我们知道的是什么呢?
生:第4列。
师:那第4列在哪?
学生齐指出第4列的位置。
师:教师边指着第4列第1个边问,如果是他的话。数对是?
生:(4,1)
师:(指着第4列第3个边问)如果是他的话。数对是?
生:(4,3)
师:那这个数对(4,X)能不能确定是哪位同学位置?
生:不能。
师:同学们,它有可能表示第4列的任何一个同学。好,请看下一个,你有什么想法呢?
(课件:出示(X,2))
生:它只告诉了第2行的,不知道第几列。
师:那第2行在哪?
学生指着第2行的位置。
师:(边指着第6列第2行问)那如果是你的话这个数对是?生:(6,2)
(设计意图:在学生逐渐进入到学习兴趣的最低点时,用学生熟悉的环境制成坐标图,又在学生的大脑皮层给了一个新的兴奋点,重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利于学生高效率地掌握新知。)
师:同学们真棒!你们觉得这节课快乐吗?(生:快乐。)
(3)联系生活,应用“数对”
师:淘气也要进行一次快乐的旅行,他参加了夏令营活动,我们一起来看看他去了哪些城市?他经过的城市有成都、武汉、北京、西安、北京、济南、银川把这些城市放在格子中你能用数对来表示它们吗?(课件:出示中国地图)
师:同学们真棒!淘气行程要开始了,导游啊姨告诉我们淘气第一天的行程,我们一起来听听,老师需要一位导航员,需要用手把飞行的航线画出来。
(课件:出示“请你来导航”坐标系点子图)(请学生上讲台)
师:欢迎乘坐乘坐北京航空,我们的飞机将从(6,6)出发,向东南方向到达(7,4),再向西南方向到达(2,2),(生根据教师讲的数对依次的画出路线)
师:真是一位优秀的导航员。你们想不想像老师一样当一位导航员呢?
师:这是淘气的第二次行程。
(课件:出示第二次数对坐标系图)老师想听孩子们像导航啊姨那样,用我们学过的数对和方向说说第二次的行程。先与同桌说说。(课件:出示飞机从( , )出发,往( )方向走,经过( , ),又往( )方向走,最后到达北京。)
学生汇报。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有趣的活动中巩固新知,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知识窗。
师:孩子们,其实数对在我们生活中用处非常广,那用数对这种方法去确定位置是广泛应用的。在我们生活上有一个通用的网格。那我们一起来听听一个课外小知识。
(课件:出示地球仪并播放语音“用两个数字确定位置的方法在我们生活中经常用到,其实我们生活在地球上,任意一点,都可以用类似的方法确定下,在地球表面假设经纬度线,连接两极点的竖线叫经线,围与经线的横线圈叫纬线,根据经纬线可以确定地球生任何一点的正确位置,如北京在北纬40。,东经116。。)
师:如果把刚才的这些城市放在地球这个通用的网格上你能说说这些城市在地球上的位置吗?
师:我们来说说西安,我们用东经和北纬来确定地球上的位置,谁来试试?
生汇报:西安在东经108。和北纬32。。 银川在东经106。和北纬38。。
师:同学们我们还可以利用地球仪找找其它城市位置。
(设计意图:拓展知识视野,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
八、总结:(1分钟)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确定位置)。写数对的时候要注意什么?(一般先写横轴所对应的数,再写纵轴所对应的数)
(设计意图:注重学生“学会学习”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回顾反思”本节课使用的学习方法解决问题,鼓励学生更多地去了解相关知识,获得进一步学习的动力。)
九、板书设计
确定位置
数 对 点
( 7, 6 ) 第7列第6行
列 行
教学反思:
针对这节课,无论从设计上,还是操作上,我均以学生发展为根本,努力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服务于学生,使本节课呈现以下亮点:
1、通过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缻灯的情景,既能迅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使学生初步认识到“确定位置”需要知道第几列第几行,为学习这节课的内容做铺垫。
2、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 学生从自己十分熟悉的座位表入手,根据第3组第2个探索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时,我不急于告诉学生答案,而是让学生开动脑筋,尝试用自己的方法去描述,组织学生讨论谁的方法比较好,在争论中引导学生得出用数对确定位置的表示方法。符合学生由具体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的认知规律,有助于学生理解数对在确定位置中的作用。这个过程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
3.重视新的理念,抓好四基。这节课我不仅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还关注课标中新的理念,基本活动经验的积累和数学基本思想的渗透。课堂上同桌交流,师生交流,使学生积累了交流活动的经验;探索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使学生积累了探究活动的经验;引导学生多次观察情境图,使学生积累了观察活动的经验等等。
4、为了照顾个别差异的学生整堂课,多次让优异生说学困生的位置,其他学生猜猜“他说的是谁?”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营造师生、生生互动的氛围。再如,在学生汇报表示小青同学位置的时候,结合学生的汇报情况展开后面新知的教学,使环节之间连贯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