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教版七上地理 4.4气候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晋教版七上地理 4.4气候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晋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9-12-29 16:25: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设计方案
课题名称:气候
姓名:
辛瑞娜
工作单位:
繁峙二中
学科年级:
七年级
教材版本:
晋教版
教学内容分析(简要说明课题来源、学习内容、知识结构图以及学习内容的重要性)
本节的主要任务是认识世界气候的地区差异,进一步学会分析影响气候的因素教材内容安排了3个知识点,6幅图和两个活动,知识内容中“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属于地理事实,也是重点内容,应在理解的基础上以识记为主。学习时采用以图分析字的方法让学生说出影响原因和规律,重点在于气候的分布和特征上。本节课完全依据课件PPT展示课堂流程。
教学目标(从学段课程标准中找到要求,并具体化为本节课的具体要求,明晰(学生懂)、具体、可操作、可以依据练习测试题)重点及难点(说明本课题的重难点
知识与技能:(1)能在世界气候分布图上说出不同地区主要气候类型分布 (2)列举分析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等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用角色扮演的方法,让每个学习小组代表热带、亚热带、温带、寒带,说出气候类型的分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气候的学习我们要树立气候变化的全球观念,形成关心环境从我做起的意识。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学生对预备知识的掌握了解情况,学生在新课的学习方法的掌握情况,如何设计预习)
1、学生知识与能力储备
学生对于气候知识通过各类新闻和亲身感受已有所了解,这部分知识应在复习的基础上加深理解,把重点放到规范使用气候术语进行描述和气候的特征和分布因素等方面。
2、学生的心理特点分析
学生通过以上三节的知识储备,对气候的学习已有一定的兴趣,抓住初中学生好动的特点,让他们多动手,动脑,动口,观察。关于气候类型分布规律,影响气候类型形成的主要因素,要通过读图和实例分析让学生自己得出,培养他们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教学过程(设计本课的学习环节,明确各环节的子目标,画出流程图)
学习环境设置为:简易多媒体教室
导入:展示不同气候类型的图片, 让学生认识不同气候的不同景观并回忆前面学过的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和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规律,总结出:赤道地区气温高,降水多;两极地区气温低降水少;中纬度地区大陆沿海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不同地形,气温也不同。这样不同的气温和降水的不同组合又能形成什么呢?今天让我们来共同探讨这个问题。以下课堂导学设计:
自主学习
读教材第63页至65页的图文内容,完成下列要求:
1、气候的概念,特征和气温降水的两大要素,试与天气比较。
天气
特点:
稳定程度:
气候
特点:
稳定程度:
阅读ppt展示气候分布图片,分别说出热带和寒带,亚热带和温带地区的气候类型
活动一 活动二
阅读PPT展示气候分布图片,结合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说出不同气候类型代表城市的气候特征
活动三 活动四
二、合作学习
完成教材66页“图上所得”
低纬度地区有哪几种气候类型?
低纬度地区气候类型的共同点和不同点有哪些?
温带大陆性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差异?
三,巩固训练
完成PPT所展示的习题:
1、 气候的特点是什么?
2、 辨别词语,哪些是天气?哪些是气候?
(1)、昆明四季如春( )
(2)、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
(3)、太原市明天大风、降温( )
(4)、热带地区全年高温( )
3、热带草原气候分布在( )
A.极圈附近 B.环太平洋地区 C.中纬度地区 D. 低纬度地区

4、寒假期间,小明一家去东南亚国家旅游,最不需要带的是:( )
A;药品 B;御寒衣服 C:地图 D;防晒霜
5、完成下列气候的的填充;
流程图:
五、教学策略选择与信息技术融合的设计(针对学习流程的设计的各流程,设计教与学的方式的变革,配置学习资源和数字化工具,设计信息技术融合点)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活动一: 从图中4.15中读出热带和寒带气候类型名称和分布地区
用角色扮演的方法,让每个学习小组代表热带温带、寒带,说出气候类型的分布。
学会阅读分析气候分布图,低纬度和高纬度气候分布规律
活动二: 从图中4.16读出亚热带和温带气候类型的名称和分布地区。
用角色扮演的方法,让每个学习小组代表热带、亚热带、温带、寒带,说出气候类型的分布。
学会阅读分析气候分布图,中纬度气候分布规律
活动三:从图中4.17中读出11个城市所代表的气候类型名称
教室里面创设一个地球场景各不同纬度的同学回答自己所对应的降水量柱状图和气温曲线图的代表的气候
学会阅读分析气温曲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推出相应的气候类型
活动四:根据图4.17读出11个城市所代表气候类型特征
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根据ppt 显示气温曲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分析所表示的气候特点
学会阅读分析气温曲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推出相应的气候类型特点
六、教学评价设计(创建量规,向学生展示他们将被如何评价(来自教师和小组其他成员的评价)。也可以创建一个自我评价表,这样学生可以用它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评价)
将学生每四或六人分一组,分为十二个组,每组里面的学生根据学习成绩的不同分为1号,2号,3号,4号学生;优秀的(1号学生),上中等(2号学生)中等(3号学生)差等生(4号学生)。
评价:上课积极回答问题分可以加1分或2分,回答特别好的可以双倍加分(4分),每组的4号学生回答问题加2分或双倍加分予以鼓励;上课不积极的,或纪律不好的扣分(1分,2分),总之以分鼓励!
最后以每组总分的高低,评前三名明星小组。
七、教学板书(本节课的教学板书)
气候的概念和特点
气候的主要因素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 热带气候类型
气候类型 亚热带气候类型
温带气候类型
寒带气候类型
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反映气候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