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物理 17.3电阻的测量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 17.3电阻的测量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9-12-29 12:53: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十七章 第三节 电阻的测量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主要包括“伏安法测电阻及扩展内容”两大方面的内容,它是学生在学习了“欧姆定律”的基础上进行的,是“伏安法测电阻”这一实验的基础,同时也是本章的一个综合复习过程。所以本节在本章教材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对学生从新认识本章及今后参加社会实践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学情分析
1、学生已有一定的探究经验和方法;
2、学生对电压、电流、电阻等电学量有一定的认识;
3、对欧姆定律刚刚学习;
4、学生知道伏安法测电阻的原理。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能知道电阻的测量的原理;
2.能根据要求设计相应的测量电阻的电路图。
(二)过程与方法
能根据要求设计相应的测量电阻的电路图,同时在电路设计方面有所提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交流中培养合作精神,养成事实求是、尊重的科学态度。
四、教学重点
伏安法测电阻
五、教学难点
在不同情况下设计测量电阻的办法
六、教学过程
1、导入
同学们,咱们在前面的学习当中了解到了电流和电压的的知识,同时也了解到了测量电压与电流的仪表—电压表和电流表,那么,本章咱们有学习了一个电学量-电阻,可是有的同学已经发现在课本上没有专门测电阻的的仪表,我们要知道一个导体的电阻大小该怎么办呢?激发兴趣,使学生乐于参与新课教学针对上述问题,组织学生讨论: 在上述问题中,大家好好想一想,我们既然没有直接测量电阻的方法和仪器,那咱们可不可以用间接的办法进行测量呢?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
学生展示讨论结果。
师生共同进行评价指正。
通过学生讨论、思考、比较、分析引出伏安法测电阻的原理R=U/I。
一、伏安法测电阻
要求学生进行讨论,产生伏安法测电阻的基本电路图。
教师展示学生绘制的电路图,并点评。教师给出伏安法测电阻的电路图。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
滑动变阻器在电路中的作用;
电路连接中的细节问题。
(1).电路连接时开关应断开;
(2).试触法的使用(两个作用)。
二、在没有电压表的情况下测电阻
同学们刚才咱们理解了伏安法测电阻的全过程,大家要做好笔记,以备实验时使用。
当我们做实验时发现电压表损坏,此时只有电源、开关、一个已知阻值的电阻、电流表(数量两个)、待测电阻、导线若干。我们又将如何完成测量呢?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
学生经过讨论展示结果。
教师点评过程中复习并联电路的特点。
鼓励学生为本次测量起名字。
(双安法测电阻)
三、在没有电流表的情况下测电阻
当我们做实验时发现电流表损坏,此时只有电源、开关、一个已知阻值的电阻、电压表(数量两个)、待测电阻、导线若干。我们又将如何完成测量呢?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
学生经过讨论展示结果。
教师点评过程中复习串联电路的特点。
鼓励学生为本次测量起名字。
(双伏法测电阻)
(四)随堂练习
当我们做实验时发现只有一个电流表,此外还有电源、开关、滑动变阻器、待测电阻、导线若干。我们又将如何完成测量呢?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
学生经过讨论展示结果。
(由课堂时间而定,可作为课堂练习,也可作为课后巩固习题)
引入本节课的重点 ,要求学生讨论生成,教师点评,学生做好笔记,为下一节的实验做好准备。
通过学生讨论、思考、比较、分析、展示。
通过学生讨论、思考、比较、分析、展示。
意在练习学生对电阻测量的认知程度。
七、课堂小结
留给学生两三分钟考虑时间,让学生回顾总结本节课并展示总结。教师补充。
1.伏安法测电阻的方法和细节;
2. 双安法测电阻;
3. 双伏法测电阻。
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知识的能力
八、板书设计
第三节 电阻的测量
1. 伏安法测电阻
滑动变阻器的作用
1.保护电路
2.便于多次测量
2. 双安法测电阻
3. 双伏法测电阻
九、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