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物质的作用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对人体的作用。
2、能力目标:通过一系列探究活动主动构建知识,培养实验观察、调查分析等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认识到合理膳食对人体的重要性,注意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二、教学重点: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对人体的主要作用。[来源:Zxxk.Com]
三、教学难点:实验“验证食物含有能量”以及对实验现象的分析。
四、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上课地点:生物实验室)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教学设计意图
课文导入
学生思考并回答 [来源:学科网]
复习、提问:[来源:学科网ZXXK]
人类通过摄取食物从环境中获得了哪些营养物质?[来源:Zxxk.Com]
巩固学生已学知识。
倾听教师有关介绍,并对学习新知识产生兴趣。
话题延伸:
还记得坏血病的病因吗?
简介:人体缺碘、钙、铁、Va、Vd等时引起的疾病。
设疑:那么,其它的各种营养物质在我们人体内起到了什么作用呢?
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
营养物质的作用
1、营养物质建造我们的身体
讨论:
①构成人体结构的物质有哪些?
②这些物质是怎么得来的?
③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饭量增大的原因?
④成年人的体重增加已不明显了,其每天摄入的营养物质起什么作用?
组织学生阅读、分析课文:
课文P47第三节。
联系生活实例,组织交流、评价,并补充。
使学生明确:
①人体增加的体重需要依靠摄入的营养物质来构建。
②营养物质还能更新人体的结构成分。(更新的过程也包括了营养物质重新构建人体的过程)
从而得出结论:营养物质建造我们的身体。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教学设计意图
营养物质的作用:
2、营养物质给我们提供能量
统计小组成员在运动后是否需要更多食物的情况。
组织学生统计人体在运动后是否需要更多食物的情况,并加以汇总。
使学生明确:
①人体无时不在消耗能量。
②人体所消耗的能量来自于所摄入的食物(即食物中含有能量)。
讨论:
1、汇总全班同学的情况后,结果怎样?
2、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你能用生物学的知识加以解释吗?
3、不吃早饭上学,第四课时常会感到头晕眼花,为什么?
补充举例,联系日常生活:
汽车行驶需燃烧汽油(消耗汽油中的化学能);电动机通电后才能运转(消耗电能)等。
启发学生思考:
人体在运动过程中是否需消耗能量?运动中消耗的能量是怎么来的?
进行探究实验
认真观察、记录实验现象
讨论:
水温为什么会升高?
组织开展探究实验:
验证食物中含有能量。
巡视、指导小组实验:
提供实验用具、指导操作。
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实验结果
解释水温升高的原因。
验证食物中含有能量。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教学设计意图
营养物质的作用:
2、营养物质给我们提供能量
联系生活实际并讨论:
1、人体是否只有在运动状态下才消耗能量?
1、哪些营养物质含有能量?
2、重量相同的情况下,不同种类的营养物质所含能量相同吗?
3、什么是食物的热价?
指导学生阅读、分析课文资料:P49页第二、三节。
启发学生发现问题、思索、回答,并补充。
使学生初步理解:
1、能量是生物体进行各种生命活动时必不可少的动力。(生物体随时都在消耗来自于营养物质中的能量)
2、食物热价的概念。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教学设计意图
营养物质的作用:
3、营养物质维持生命和健康
阅读P62页信息库相关内容、结合生活实际互相质疑、举例并讨论,
达成共识:营养物质能维持生命和健康。
组织学生讨论:
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有营养物质(水、无机盐和维生素)对人体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组织学生分析资料:
食品的成分(P50页)
使学生明确:
营养物质还能维持生命和健康。
调查食品成分
讨论:
1、你调查的食品中,主要有什么成分?
2、参考信息库中有关食物的营养物质的内容,分析这些物质与人体的健康有什么关系?
组织学生调查、分析熟悉的二至三种食物成分。
加深对营养物质作用的认识。
部分讨论题解答要点:
#探究实验中水温为什么会升高?
回答要点: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可被分成二大类:一类是有机物,包括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另一类是无机物,包括水、无机盐和维生素。其中的有机物含有能被人体利用的能量(化学能)。
当燃烧花生种子时,种子内的有机物所含的能量就会被释放出来,并被转化成另一种能量形式――热能,从而使水受热而温度升高。
#人体是否只有在运动状态下才消耗能量?
回答要点:否。人体即使在安静状态下(如睡眠),也在进行着各种生理活动,如呼吸、血液循环等,而这些生理活动都是需要消耗能量的,因此我们第二天起床后还是要吃早饭。所以我们可以说,只要人活着,随时都在消耗能量。(学生可能因汽车不运动时不消耗能量而造成误解)
作业布置:初一生物同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