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七上生物 6.1食物链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苏科版七上生物 6.1食物链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9-12-28 13:21: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名称:食物链
学科年级:
七年级
教材版本:
苏科版
一、教学内容分析
课题来源: 苏科版第三单元生物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第6章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第一节食物链
学习内容:1了解生物间普遍存在吃与被吃的关系。理解食物链的概念。
2 学会画一些简单的食物链
3 了解食物链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价值: 通过学习,认识到人与其他生物是密切相关的;通过动手做、材料分析提高动手的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生物间普遍存在的吃与被吃的关系。
2、知道什么是食物链。
3、通过观察图片,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过程与方法:1、通过活动“谁吃谁”理解食物链,培养学生探究的兴趣。
2 通过绘制食物链,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精神。
3、 通过展示我国生物防治取得的成果,激发学生设计生物防治方法的热情。
(三)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建立自然界的事物是普遍联系的科学自然观。
2、 培养学生探究食物链的兴趣,初步形成主动参与社会活动的意义。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学生已在前面学习了生物生存需要物质和能量,而这些又都是从食物中获取的,说出生物间的吃与被吃的关系。再通过分析农田中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初步学会画简单的食物链。通过分析讨论食谱中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理解人与自然界中其他生物的关系。观察分析图片,说出天敌能防治害虫的生物防治方法。观看视频“灰喜鹊防治松毛虫”激发学生设计生物防治的兴趣。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直观教学法(观看教学课件)启发教学法(讨论交流问题)合作教学法(总结归纳)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指导学生认识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建立食物链的概念
难点:初步学会画简单的食物链。
六、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入:用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成语故事和小时候玩的“老鹰抓小鸡”的游戏引入
观看图片说一说,画面描述了怎样的故事和游戏,还发现了什么?
增强课堂趣味性
新课讲授:1、食物链的概念
分析农田中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
讨论问题归纳出什么是食物链
动手画一画,讨论归纳问题
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总结的能力
2、食物链的特点:
(1)观察图片写出食物链
(2)讨论分析问题得出食物链的特点
观察图片,写出食物链,讨论问题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3、分析食谱中的生物
出示图片并讨论问题
分析一种食物写出相关的食物链;小组间交流;说一说它们与人的食物关系
提高学生延伸思考问题的能力
4、天敌与农林害虫
(1)出示图片写出相关食物链
(2)说一说什么是天敌,利用天敌能做什么?以及生物防治的意义。
(3)材料分析说出生物防治时注意的问题。
观察图片,写一写,说一说讨论并分析问题
提高学生观察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还想知道什么?
畅所欲言,总结本节课的内容
提高学生总结归纳知识的能力
课后拓展:查阅资料,搜集生物防治的各种方法,为农田害虫设计一个可行的生物防治方案,造福于家乡。
提高搜集资料能力
七、教学评价设计
让学生利用网络信息,感受大千世界的事实,在心灵震撼的同时也有所启迪,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树立学生对生物防治的信心,并对自己以前的行为进行评价。
八、板书设计
食物链
食物链的概念:在一定的区域内,各种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所形成的联系就叫做食物链。
青草→ 蚱蜢 → 青蛙 → 蛇 → 鹰
青草 → 蚱蜢 → 鸡 → 鹰
青草 → 鸡 → 鹰
食物链的特点:
生产者 → 消费者(植食性动物) → 消费者(肉食性动物) → 消费者(肉食性动物)……
三、生物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