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少版七上 4人类的朋友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苏少版七上 4人类的朋友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少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19-12-27 22:08: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类的朋友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通过观察认识动物的外形特征和习性,感受艺术作品中动物的精彩瞬间,学习线造型描绘动物的方法。
2、技能目标:
尝试运用线造型的基本表现方法,表现大熊猫这一主题作业,培养学生细致的观察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
3、情感目标:
了解人类与动物的关系,树立起爱护动物、保护动物的观念和意识,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
了解人类与动物的关系,学习线造型的基本表现方法。
教学难点
把握动物的特征和动态,准确生动地描绘动物的精彩瞬间。
板书设计
人类的朋友
注意:特征、神态、动态、结构……
线条的变化:快慢、粗细、疏密、轻重等
教学过程
引导阶段
师:现今很流行养宠物,老师家里养了两只可爱的小鹦鹉,请同学们一起来看一看它们的VCR(视频)。师:请同学们也说说自己养过的小动物,它有什么外形特征,有什么性格?
生:(发言)
师:小动物可以给我们带来很多快乐,人类与动物之间的关系应该是怎样的呢?
生:友好、和谐......
师:没错,动物和人类共同生活在地球上,相互依存,动物是我们人类最亲密的朋友。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这节课“人类的朋友”。
发展阶段
邀请2个同学接受30秒小挑战,上台来给鹦鹉画个速写。
生:(上台)
师:描绘动物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生:特征、比例……
师:好,让我们一起研究书本上绘画大师们是怎样表现动物的从中收获答案。
深入阶段
师生分析黄胄的《猫》(炭笔)
师:画家画出了猫什么样的性格?
生:安静乖巧
师:炭笔笔触比较柔软,表现出猫的毛发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生:蓬松感
师:画家用速写的方式呈现不同动作的猫,线条有没有变化?
观察:比如在猫的脸部刻画细致,在轮廓上比较概括快速,线条有快慢的不同。
同时在猫的动态结构处颜色进行加重,在亮部线条轻快而暗部加深处理。
2、 对比分析:德拉克洛瓦的《老虎》和亨利摩尔的《羊》
1.描绘羊和老虎的线条有什么不同?
《羊》画家用铅笔以交叉的曲线(局部放大),《老虎》用毛笔线条粗细变化大,有力度。
2.同样画动物用线为什么不一样?
《羊》的线条表现出羊温顺安静的性格,(局部放大)表现出它浓密的羊毛质感,也表现羊的体积感。
《老虎》的线条表现出老虎威猛的性格,(局部放大)细节的刻画表现老虎的神态,线条的加粗贴合骨骼的形态,也表现出背部的张力。
3.欣赏感悟:《牛》、《狗》、《狮》作品中线条的运用
4.探讨作品中的情感:亨利摩尔有关羊题材的作品。
师生归纳总结:刚才我们欣赏了这些作品,不管画家采用什么工具,线造型如何表现,艺术家都是建立在他们对动物的情感和关注,表现出他们对动物的热爱。
示范阶段
师:2017年元旦,淮安市动物园迎来了两位国宝级的客人?
生:大熊猫
师:它们的到来引发了淮安市民空前的熊猫热,让我们一起走近动物园看看吧。(视频)
师:大熊猫可爱呆萌,十分惹人喜爱,大家都知道大熊猫是国家级濒危保护动物,全球野生大熊猫只有1000多只,保护国宝大熊猫刻不容缓。今天我们就以“关爱熊猫 关爱自然”为题举办一次班级画展。
刚才我们研究了用线条表现动物的方法,思考一下:
大熊猫有哪些特征?
色彩、体态、眼圈等
2、画大熊猫要怎么用线?
教师示范:
1、找寻轮廓结构、画出大致动态
2、表现特征(色彩、眼圈、手指等)、刻画神情
3、添加场景(竹子)调整画面
体验阶段
鼓励学生尝试用铅笔、炭条、炭笔、工具表现大熊猫。
展评阶段
课堂上对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和评价,学生交流各自的绘画心得。
拓展延伸
师:从同学们的画中流露出大家对大熊猫的喜爱和关注,这里有一个熊猫雷雷的故事和大家分享一下。(文字)
总结:从大熊猫和人类的特殊情感中,我们更深刻地感受到动物需要我们的保护,因为动物是人类的朋友,人类也是动物的朋友。让我们一起努力,呼吁大家保护野生动物,共享一个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