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梯形》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境和操作活动让学生认识梯形。
2、在观察、操作、讨论和归纳等数学活动中,经历认识梯形的特征。
3、在观察、操作和交流等活动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认识梯形的底和高。
教学难点:感受梯形的特征。
教学具准备:课件 等腰梯形 直角梯形 直尺 量角器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初步了解梯形
问题:(出示例题图片)你能从这些物体的表面找出我们学过的平面图形吗?
要求:指一指图形表面。
二、合作探究,深入认识梯形
(一)认识梯形及梯形的特征
1、复习梯形知识
问题:在生活中你见到过那些物体是梯形?
预设:房顶、垃圾箱、梯子、足球的球门等等。
2、找梯形的特征
问题:梯形有哪些特征?
预设:(1)是四边形形。(2)只有一组对边平行。
结论: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梯形。
3、梯形与平行四边形的异同
相同点:都是四边形
不同点:平行四边形的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且相等;梯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且平行的这组对边不相等。
4、梯形各部分名称
上底
腰 高 腰
下 底
(二)认识直角梯形和等腰梯形
问题:将两个梯形折一折,量一量,你发现了什么?
1、折一折两个梯形
(1)梯形①沿虚线对折后折痕两侧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如图:
这说明这个梯形是轴对称图形。由此得出这个梯形的两个腰相等,同一底边上的两个底角相等。
(2)第二个无论怎样对折都无法完全重合,因此不是轴对称图形。
2、量一量两个梯形的角
(1)梯形①中同一底边上的两个角相等。
(2)梯形②中有两个直角也就是梯形的一条腰与两个底角互相垂直,这条腰就是梯形的高
3、认识直角梯形和等腰梯形
(1)两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
(2)一条腰和梯形的底互相垂直,这样的梯形叫直角梯形。
三、小结
1、梯形的特征:只有一组对边平行,且这组对边不相等。
2、梯形的高:上底下底之间的垂直线段;梯形有无数条高。
3、直角梯形的特征:直角梯形中有两个直角,作为直角边的腰就是梯形的高。
4、等腰梯形的特征:两腰相等,同一底边上的两个底角相等,并且是轴对称图形。
四、巩固深化----拓展延伸:
1、填空
(1)只有一组对边( )的四边形,叫做梯形。
(2)两腰相等的梯形是( )。
(3)一个梯形有( )条高。
2、在下面的梯形里画一条高,可以分成两个图形,你有不同的画法吗?
板书设计:
梯形
1、梯形的特征:只有一组对边平行,且这组对边不相等。
2、梯形的高:上底下底之间的垂直线段;梯形有无数条高。
3、直角梯形的特征:直角梯形中有两个直角,作为直角边的腰就是梯形的高。
4、等腰梯形的特征:两腰相等,同一底边上的两个底角相等,并且是轴对称图形。
教后反思:
本节课内容主要是让学生在具体的活动中认识梯形,包括认识 梯形的基本特征,梯形的底和高以及等腰梯形等。我首先让学生回忆以前学过和已经认识的平面图形,再出示一个梯形,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梯形的兴趣。接着出示生活中的梯形,让学生对梯形有个初步的感知,到导入课题;在此基础上,通过与平行四边形的比较,发现并总结梯形的基本特征。第二道例题,先通过“梯形中互相平行的一组对边”,引导学生联系平行四边形高的含义,初步认识梯形的高,并揭示梯形的上底、下底、腰和高的含义;在让学生量出书上等腰梯形两腰的长度,通过比较,认识等腰梯形。最后通过试一试和想想做做,巩固新知。
姓名
设计题目
学科
学段
单位
电话
邮箱
李明阳
认识梯形
数学
中年级
遵化市东新庄镇南营小学南营小学
15081588834
90661980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