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课课练: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课课练: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7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12-28 09:29: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

一、单项选择题
1.文物与文字一样承载着历史。下图所示文物反映了当时(  )

A.农业初兴 B.聚族而居
C.采集狩猎 D.贫富分化
2.[2019·南宁模拟]下列哪些现象是原始农业出现的重要标志(  )
①聚落的发展 ②农作物种植的出现 ③城市的出现 ④磨制石器的发展 ⑤家畜饲养的出现
A.①②③⑤ B.②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③④⑤
[来源:学科网ZXXK]
3.[2017·广东]右图的考古发现,为距今六七千年我国原始居民使用的生产工具。从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来看,这类工具的出现和使用能佐证他们生活在(  )
A.旧石器时代 B.新石器时代
C.青铜时代 D.铁器时代
4.[2018·甘肃]“稻花香里说丰年。”据考古发现,下列原始居民中最早栽培水稻的是(  )[来源:学科网]
A.北京人 B.河姆渡人 C.半坡人 D.山顶洞人

5.在下列图片中,反映长江流域河姆渡原始居民文化特征的是(  )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 D.①③

6.[2018·怀化]过上农耕生活的原始居民已经会建造房屋。如右图所示,居住在该样式房屋中的原始居民是(  )
A.北京人 B.山顶洞人
C.河姆渡人 D.半坡人

7.[2018·云南]对历史遗迹的考古发现,是研究史前历史的主要证据来源。20世纪50年代,在黄河流域陕西西安某遗迹发掘出距今约6 000年的粟粒、菜籽等遗物,据此可以判断生活在该遗址的是(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半坡人 D.河姆渡人
8.[2018·广东]考古挖掘发现,半坡遗址有密集的房屋、贮藏用的窖穴和饲养牲畜的圈栏。据此推断,半坡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是(  )
A.刀耕火种 B.游牧渔猎 C.农耕定居 D.铁犁牛耕
二、非选择题
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纽约时代广场堪称“世界的十字路口”,它曾以《七千年文明河姆渡》为专题,再现了7 000年前的中华原始农耕文明。
材料二
,半坡遗址出土的石斧)  ,半坡遗址出土的骨制渔叉、渔钩)  ,半坡遗址出土的纺轮)
材料三 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生产具有悠久的历史。距今10 000年左右,我国出现了最早的人工栽培的农作物。经过2 000多年的发展,我国原始农业由最初的刀耕火种,发展到用耒耜等翻土工具进行耕作,农业在人们生活中所占比重逐渐增加。同时,家畜的饲养也开始出现。
(1)你认为材料一《七千年文明河姆渡》专题中,将会展示哪些图片?(列举两个)



(2)材料二是小明在博物馆看到的部分考古文物,请你判断半坡遗址出土的这些工具的用途。据此可知,我们了解半坡居民生产、生活状况的主要依据是什么?穿越时空隧道,假如你到半坡居民的家中做客,他们最有可能用什么主食招待你?



(3)阅读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原始农耕时代的居民培育的主要粮食作物是哪两种?



(4)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原始农业生产应具备哪些基本条件。谈谈你对原始农业的认识。
[来源:学科网ZXXK]



[来源:Zxxk.Com]



参考答案与解析
[来源:学§科§网Z§X§X§K]
1.A 2.C
3.B 【解析】 本题考查对新、旧石器时代生产工具特征的了解。图中的石斧和骨耜很明显是磨制石器,属于新石器时代。所以选择B项。
4.B 【解析】 本题考查河姆渡人的生产生活情况。北京人和山顶洞人还不会耕作,而半坡人生活在北方,主要种植粟。故答案选B。
5.D 【解析】 河姆渡原始居民住在干栏式房屋,种植的粮食作物是水稻;半坡原始居民会制造彩陶,人面鱼纹彩陶盆是半坡遗址出土的,排除②。所以选择D项。
6.D 7.C 8.C
9.(1)骨耜、稻谷、陶器、玉器、干栏式建筑等。
(2)用石斧进行农业生产;骨制渔叉、渔钩用来捕鱼;纺轮用来纺织。考古发现。粟。
(3)水稻、粟。
(4)如制造生产工具、了解气候节气、讲求水利灌溉等。原始农业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农业是文明之母等。(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