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冀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考试满分模拟卷
一.选择题(共8小题)
1.与125×2×4得数相等的算式是( )
A.125×8 B.125×6 C.125×4 D.125×2
2.用14根同样长的小棒,能摆出( )种不同的长方形.
A.7 B.3 C.2
3.54口892≈54万,口里最大填( )
A.4 B.5 C.9
4.如图从镜子中看到的图形是( )
A. B. C.
5.三年级有男生和女生各24人参加体操表演,共站成6行,平均每行站( )人.
A.4 B.6 C.8 D.10
6.下题中和27+8×6运算顺序一样的是( )
A.64÷8×6 B.96﹣80÷8 C.45﹣30+17 D.(53﹣25)×6
7.一个长方形的长是9米,宽是5米,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 )米.
A.14 B.28 C.45
8.1吨钢材与1000克棉花相比( )
A.钢材重 B.钢材轻
C.一样重 D.无法确定谁轻谁重
二.填空题(共8小题)
9.37的2倍是 ;3个125的和是 .
10.将下面的质量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900吨 1吨 2千克 4000千克
< < <
11.在如图的长方形中剪出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剪出的正方形周长是 ,剩下图形的周长是 .
12.计算4×(13﹣5)时,先算 法,再算 法.
13.一个游泳池长100米,如果游1千米,要游 个这样的长度;如果游3千米,要游 个这样的长度.
14.在正方形、长方形、等腰梯形、等边三角形和圆中,请按照对称轴的条数从多到少顺序排列: > > > >
15.把958000600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就是 ,保留整数是 万;如果把它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就是 ,保留一位小数是 亿.
16.在日常生产、生活中,经常把同样大小的圆柱管捆扎起来(接头处忽略不计),每根圆柱管的直径都是10厘米,捆扎后的横截面如下图所示:
请你根据图示,探索发现求绳子长度的方法,并完成下表:
圆柱管的根数 1 2 3 4 … 10
绳子长度(cm)
三.判断题(共6小题)
17.鸟巢的占地面积约为20公顷,5个鸟巢的占地面积约为约为1平方千米. (判断对错)
18.有的轴对称图形没有对称轴. (判断对错)
19.一个数四舍五入到万位约为15万,这个数最大是149999. (判断对错)
20.总价÷单价=数量. (判断对错)
21.60÷2÷3与60÷(2×3)的运算顺序不同,但计算结果相同. (判断对错)
22.一个长方形的宽是6厘米,长是宽的3倍,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24厘米. (判断对错)
四.计算题(共1小题)
23.计算.
884÷4×5
854÷(76﹣69)
(54+17)×6
536﹣368÷4
五.操作题(共3小题)
24.(1)在“”里填上合适的数,然后列出综合算式.
综合算式:
(2)用计算器算“4532×86”时,发现数字键“8”坏了,聪明的你还是能用这台计算器算出结果.请写出算式:
25.估一估、连一连.
26.量一量,算一算.(测量时保留整厘米数)
①测量结果:长厘米宽厘米
②如果把这张长方形纸上下对折,得到新的长方形,新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六.应用题(共6小题)
27.学校食堂采购了9袋大米,每袋重量为25千克,已经吃了55千克,还剩多少千克?
28.如果在一则报道中,有一个数据约为5万,实际数据可能是多少?写出它的范围.
29.动物园里,一只老虎3天吃了549千克食物,一头大象2天吃了432千克食物,谁吃得多?
30.红星小学操场的长是70米,宽比长短15米.亮亮绕着操场跑了2圈,他跑了多少米?
31.小华家买回2千克食盐,用了800克,还剩多少克?
32.许乐在计算(28+25)×□时,漏看了小括号,算出的得数是128.这题的正确得数是多少?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8小题)
1.【分析】根据乘法结合律对各个选项进行变形,依此即可求解.
【解答】解:A、125×8=125×(2×4)=125×2×4,故选项正确;
B、125×6=750故选项错误;
C、125×4=500故选项错误;
D、125×2=250故选项错误.
故选:A.
【点评】考查了整数的乘法及应用,本题关键是熟练掌握乘法结合律.
2.【分析】根据长方形的对边相等,可以得出长方形的一条长和一条宽的和是14÷2=7根,将符合题意的长和宽的值列举出来即可解决问题.
【解答】解:如下表
长 宽 周长
6根 1根 14根
5根 2根 14根
4根 3根 14根
故选:B.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确定出长方形长是多少,再进行解答,本题可用列表法来进行解答.
3.【分析】54口892≈54万,近似数54万中的54与原数万级相同,显然是用“四舍”法求出的近似数,也就是千位上的数字不能满五,所以□里最大可以填4.据此解答.
【解答】解:54口892≈54万,显然是用“四舍”法求出的近似数,所以□里最大可以填4.
故选:A.
【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掌握利用“四舍五入法”,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的方法.
4.【分析】根据镜面对称的特征,镜中的景物与实际景物上下前后方向一致,左右方向相反,大小不变,且关于镜面对称.
【解答】解:如图
故选:B.
【点评】此题主要明白镜面对称的特点是:上下前后方向一致,左右方向相反,镜中与实际景物大小不变.
5.【分析】先求出三年级男生和女生的总人数,再除以排成的行数,即可得出平均每行几个人.
【解答】解:24×2÷6
=48÷6
=8(人);
答:平均每行站8人.
故选:C.
【点评】考查了整数的乘除法及应用,关键是先得到三年级男生和女生的总人数.
6.【分析】27+8×6是先算第二级运算乘法,再算第一级运算加法,找出选项中先算第二级运算,再算第一级运算的算式即可.
【解答】解:64÷8×6是同级运算,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计算;
96﹣80÷8是先算第二级运算除法,再算第一级运算减法;
45﹣30+17是同级运算,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计算;
(53﹣25)×6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减法,再算括号外的乘法.
故选:B.
【点评】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1、如果是同一级运算,一般按从左往右依次进行计算;2、如果既有加减、又有乘除法,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3、如果有括号,先算括号里面的.
7.【分析】根据长方形的周长公式:C=(a+b)×2,把数据代入公式解答.
【解答】解:(9+5)×2
=14×2
=28(米),
答: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28米.
故选:B.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长方形周长公式的灵活运用,关键是熟记公式.
8.【分析】把钢材和棉花的质量都化成相同单位的名数,再根据数值的大小即可确定钢材与棉花相比哪个重(或轻).
【解答】解:1吨=1000000克
1000000克>10000克
1吨钢材与1000克棉花相比钢材重.
故选:A.
【点评】不同单位的名数的大小比较通常是先化成相同的单位名数,再根据整数或小数或分数的大小比较方法进行比较.
二.填空题(共8小题)
9.【分析】要求37的2倍是多少,用37×2;要求3个125的和是多少,用125×3.
【解答】解:37×2=74
125×3=375
答:37的2倍是74;3个125的和是375.
故答案为:74,375.
【点评】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进行解答;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是多少,用乘法进行解答.
10.【分析】把克数、千克数、吨数都化成相同单位的名数,再根据数值的大小进行比较、排列.
【解答】解:900吨=900000千克,1吨=1000千克
2千克<1000千克<4000千克<900000千克
即2千克<1000千克<4000千克<900000千克
即2千克<1吨<4000千克<900吨.
故答案为:2千克,1吨,4000千克,900吨.
【点评】不同单位的名数的大小比较通常是先化成相同的单位名数,再根据整数或小数或分数的大小比较方法进行比较.化成什么单位要灵活掌握.
11.【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剪出的最大的正方形的边长等于长方形的宽,根据正方形的周长公式:C=4a,把数据代入公式解答,
剩下的图形是长10厘米、宽是15﹣10=5厘米的长方形,根据长方形的周长公式:C=(a+b)×2,据此即可.
【解答】解:剪出的最大的正方形的边长是10厘米
周长:10×4=40(厘米)
剩下部分的长是10厘米,宽是15﹣10=5(厘米)
周长:(10+5)×2
=15×2
=30(厘米)
答:剪出的最大的正方形的周长是40厘米,剩下的图形的周长是30厘米.
故答案为:40,30.
【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以及正方形和长方形的周长公式.
12.【分析】根据整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有小括号的先算小括号里的,再算乘除法.
【解答】解:4×(13﹣5)
=4×8
=32
先算减法,再算乘法;
故答案为:减;乘.
【点评】此题考查整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分析数据找到正确的计算方法.
13.【分析】先把1千米换算成1000米,求出1000米里面有几个100米,就是需要有几个这样的长度;
先把3千米换算成3000米,求出3000米里面有几个100米,就是需要有几个这样的长度.
【解答】解:1千米=1000米
1000÷100=10(个)
3千米=3000米
3000÷100=30(个)
答:如果游1千米,要游 10个这样的长度;如果游3千米,要游 30个这样的长度.
故答案为:10,30.
【点评】解答依据是:包含除法的意义,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几,用除法计算.
14.【分析】在平面内,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就是它的对称轴,由此即可判断这个图形的对称轴的条数及位置.
【解答】解:据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和定义可知:正方形由四条对称轴,长方形有两条对称轴,等边三角形有三条对称轴,圆形有无数条对称轴,等腰梯形有一条对称轴;
答:这几种图形按对称轴的多少排列是这样的:圆形>正方形>等边三角形>长方形>等腰梯形.
故答案为:圆形、正方形、等边三角形、长方形、等腰梯形.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如何确定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条数及位置.
15.【分析】把958000600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在万位的右下角点上小数点,把末尾的0去掉同时在后面写上“万”字,把958000600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在亿位的右下角点上小数点,把末尾的0去掉同时在后面写上“亿”字,然后利用“四舍五入法”求出近似数即可.
【解答】解:958000600=95800.06万≈95800万;
958000600=9.580006亿≈9.6亿.
故答案为:95800.06万,95800;9.580006亿,9.6.
【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整数的改写以及利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的方法.
16.【分析】如图,把绳子的长度分解:
①1个圆柱体时,绳子的长度就是底面圆的周长;
②2个圆柱体时,绳子的长度就是一个底面圆的周长加上1个圆的直径;
③3个圆柱体,绳子的长度就是一个底面圆的周长加上2个圆的直径;
④4个圆柱体,绳子的长度就是一个底面圆的周长加上3个圆的直径;
⑤10个圆柱体,绳子的长度就是一个底面圆的周长加上9个圆的直径.
【解答】解:①π×10=10π(厘米);
②10π+20(厘米);
③10π+20×2=10π+40(厘米);
④10π+20×3=10π+60(厘米);
⑤10π+20×(10﹣1)=10π+180(厘米);
统计表如下:
圆柱管的根数 1 2 3 4 … 10
绳子长度(cm) 10π 10π+20 10π+40 10π+60 … 10π+180
故答案为:10π;10π+20;10π+40,10π+60,10π+180.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观察分析得到每类圆柱管的放置规律,以及圆周长的计算方法,一个圆柱体是绳子的长度就是圆的周长,以后每增加一个圆柱体,绳子的长度就会增加2个圆的直径.
三.判断题(共6小题)
17.【分析】就是求5个20公顷是多少公顷,用乘法计算.
【解答】解:20×5=100公顷,
1平方千米=100公顷,
所以5个鸟巢的占地面积约为约为1平方千米;
故答案为:√.
【点评】解决此题关键是先求出5个鸟巢的占地面积是多少,再把公顷数换算成平方千米,进而判断.
18.【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意义: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后两部分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据此解答即可.
【解答】解:所有的轴对称图形都有对称轴,
所以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了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的确定,根据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两边的部分关于对称轴折叠能够完全重合作图即可,比较简单.
19.【分析】根据省略“万”后面的尾数求它的近似数,要把万位的下一位千位上的数进行四舍五入,再在数的后面带上“万”字,这个数的万位是5,千位上是4,百位、十位、个位上都是9时最大.
【解答】解:一个数四舍五入到万位约为15万,这个数最大是154999.
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评】此题主要是考查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的方法,一个数省略万后面的尾数时,千位上是最大是4,百位、十位、个位上都是最大的一位数时,这个数最大.
20.【分析】根据单价、数量与总价的关系,即可进行判断.
【解答】解:因为单价×数量=总价,
所以数量÷总价=单价,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单价、数量与总价之间的关系.
21.【分析】根据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计算出结果再进行判断即可.
【解答】解:60÷2÷3
=30÷3
=10
60÷(2×3)
=60÷6
=10
所以60÷2÷3与60÷(2×3)的运算顺序不同,但计算结果相同,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关键是理解小括号的作用:改变运算顺序;能根据运算顺序正确的进行计算.
22.【分析】由“长是宽的3倍”用宽乘3求出长,再根据长方形的周长公式C=(a+b)×2求出它的周长.
【解答】解:(6×3+6)×2
=24×2
=48(厘米)
答:周长是48厘米,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主要是利用长方形的周长公式C=(a+b)×2解决问题.
四.计算题(共1小题)
23.【分析】(1)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加上;
(2)先算减法,再算除法;
(3)先算加法,再算乘法;
(4)先算除法,再算减法.
【解答】解:(1)884÷4×5
=221×5
=1105
(2)854÷(76﹣69)
=854÷7
=122
(3)(54+17)×6
=71×6
=426
(4)536﹣368÷4
=536﹣92
=444
【点评】此题考查整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分析数据找到正确的计算方法.
五.操作题(共3小题)
24.【分析】(1)先算326+174,所得的和再除以25,最后用600除以所得的商,据此列出综合算式;
(2)根据题意,把86分成两个数的乘积的形式,即86=43×2,所以4532×86=4532×43×2,据此解答即可.
【解答】解:(1)
综合算式:600÷[(326+174)÷25].
(2)根据题意与分析可得:
4532×86=4532×43×2
故答案为:4532×86=4532×43×2
【点评】列综合算式,关键是弄清运算顺序,然后再列式解答;
此题主要考查了计算器的使用方法,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把86分成两个数的乘积的形式.
25.【分析】根据生活经验、对质量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可知:曲别针重2克;鸡蛋重55克;排球重400克;老虎重100千克;据此解答.
【解答】解:
【点评】此题考查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计量单位和数据的大小,灵活的选择.
26.【分析】①利用刻度尺即可直接量出长方形的长和宽的值;
②如果把这张长方形纸上下对折,得到新的长方形,新长方形的长不变,宽是原来长方形宽的一半,根据长方形的周长公式:C=(a+b)×2,解答即可.
【解答】解:①经测量可知:长方形的长是5厘米,宽是4厘米;
②新长方形的周长是:
(5+4÷2)×2
=7×2
=14(厘米)
答:新长方形的周长是14厘米.
【点评】掌握长方形周长公式的灵活运用是解题的关键.
六.应用题(共6小题)
27.【分析】根据乘法的意义,先用每袋大米的质量乘上9袋求出一共有多少千克的大米,再减去已经吃的质量,就是剩下的质量.
【解答】解:25×9﹣55
=225﹣55
=170(千克)
答:还剩170千克.
【点评】解决本题关键是根据乘法的意义求几个几是多少,用乘法求出大米的总质量.
28.【分析】根据题意,一个数约5万,则根据四舍法,这个数的万位为5,千位则为4其余为9,如果是用五入法求得,则这个数万位为4,千位则为5,其余为0,即这个数最大为54999,最小为45000,据此解答.
【解答】解:根据分析,这个数最大为54999,最小为45000,在 45000﹣54999之间.
【点评】主要考查了整数近似数的求法,属于基础题.
29.【分析】求谁吃得多,是比较它们每天吃食物的质量,老虎3天吃了549千克食物,用549除以3,求出每天老虎吃多少千克的食物;同理求出大象每天吃多少千克的食物,再比较.
【解答】解:549÷3=183(千克)
432÷2=216(千克)
183<216
答:大象吃的多.
【点评】解决本题根据除法平均分的意义求出老虎和大象每天吃食物的质量,再比较.
30.【分析】先用“70﹣15”求出操场的宽,然后根据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求出操场一周的长度,继而得出2圈的长度.
【解答】解:(70﹣15+70)×2×2
=125×2×2
=500(米);
答:他跑了500米.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利用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进行解答.
31.【分析】把2千克化成2000克,再减用去的800克就是剩下的克数.
【解答】解:2千克=2000克
2000﹣800=1200(克)
答:还剩1200克.
【点评】不同单位的名数加减计算要先化成相同单位的名数再计算.
32.【分析】这道题可以运用倒推的策略,将错就错,先算出方框里的数是多少,然后再计算.
【解答】解:假设没看错,本来没括号,
原题就是28+25×□=128,则:
25×□=128﹣28
25×□=100
□=100÷25
□=4
所以原题为:
(28+25)×4
=53×4
=212
答:这题正确的结果是212.
【点评】本题关键是利用倒推的方法,一步步求出方框里的数,再进一步求出正确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