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冀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考试满分模拟卷
一.选择题(共8小题)
1.小红有5盒珠子,每盒9个,分给小朋友20个后,还剩几个?正确的列式是( )
A.5+9+20 B.5×9+20 C.5×9﹣20
2.4吨( )4千米.
A.大于 B.等于 C.不能比较
3.一个整数“四舍五入”到万位,约是40000,这个数最小是( )
A.35001 B.35000 C.44999 D.40001
4.下图中,BC的长度是6厘米,点B到对称轴的距离是( )厘米.
A.3厘米 B.4厘米 C.6厘米 D.12厘米
5.动物园里有24只小猴,小猴的只数是小鹿的3倍,小鹿有( )只.
A.8 B.7 C.9
6.6+4×2应先算( )
A.6+4 B.4×2 C.A或B都可以
7.一个长方形的长与一个正方形的边长相等,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相比较( )
A.正方形的周长长 B.长方形的周长长
C.周长一样长
8.图中有4根绳子,在绳的两端用力拉,有一根绳子是能打成结的,请问是哪一根?( )
A. B.
C. D.
二.填空题(共8小题)
9.480里面有 个8;784是7的 倍.
10.一头蓝鲸的体重是3吨200千克,是 千克.
11.一个长方形相邻两条边的长度之和是13厘米,它的周长是 厘米.
12.一个图形对折后,两边能够完全 ,这个图形是 ,这条折痕所在的直线叫做 .
13.37的2倍是 ;3个125的和是 .
14.一个数四舍五入到万位是9万,这个数最小是 ;这个数最大是 .
15.计算[401+(227﹣153)]÷25应该先算 法,计算结果是 .
16.如图所示,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1厘米,现将正方形ABCD沿水平方向向前翻滚2008次.那么,图中“A”翻滚后所在位置与它开始所处位置之间的距离为 厘米.
三.判断题(共6小题)
17.当一个算式里同时出现中括号和小括号时,要先算中括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里面的,最后算括号外面的. (判断对错)
18.把一个数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大小不变. (判断对错)
19.740×5的积的末尾只有一个0. (判断对错)
20.660千克货物比吨货物重些. (判断对错)
21.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它有三条对称轴. .(判断对错)
22.如果□234÷34的商是两位数,□里能填的数有4个. (判断对错)
四.计算题(共1小题)
23.脱式计算.
125﹣25÷5
540÷(24﹣15)
88+204×3
五.应用题(共6小题)
24.一块长方形地,长36米,比宽长12米,在周围围上篱笆,这块地多大?篱笆有多长?
25.
这三只动物一共重多少千克?还差多少千克就是1吨?
26.张叔叔2天能生产96个零件,照这样计算,要生产2400个零件需要几天?
27.把一根竹竿插入水中,浸湿的部分是6分米,掉过头来把它的另一端插入水中.这时,这根竹竿有一半还多4分米的部分是干的.请你计算这根竹竿的长度是多少分米.
28.小马虎把一道减法算式中的减数36看成了63,结果算出来的差是28,正确的差是多少?
29.某国家的占地面积大约是10万平方千米,比另一个国家的面积大6万平方千米.另一个国家的面积是多少公顷?是多少平方米(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
六.解答题(共4小题)
30.三(1)班学生自带图书布置教室图书角,男同学带来图书37本,女同学带来的图书比男同学带来图书的2倍少3本,他们一共带来多少本图书?
31.王阿姨的花店上个月卖出几种花的情况如表,
花名 单价/元 数量/盆 总价/元
茉莉花 37 259
水仙花 14 224
杜鹃花 21 98
请在空格中填入适当的数.
32.在方格纸上画出轴对称图形.
33.用1,2,3,4,5,6,7,8,9这九个数字组成一个九位数,并且“四舍五入”后约等于九亿,最大的数是多少,最小的数是多少?(每个数只能用一次)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8小题)
1.【分析】根据题干,先求出珠子的总个数是9×5=45个,再减去分得的个数,列式解答即可.
【解答】解:5×9﹣20
=45﹣20
=25(个);
答:还剩25个.
故选:C.
【点评】考查了整数的乘法、减法的意义及应用.
2.【分析】吨是质量单位,千米是长度单位,因为它们不是同类量,所以无法进行比较.据此解答.
【解答】解:因为吨和千米不是同类量,所以无法进行比较.
故选:C.
【点评】此题解答关键是明确:只有同类量才能进行比较.
3.【分析】一个整数“四舍五入”到万位,约是40000,是把千位上的进行四舍五入得到,这个数万位如果是3,千位必须是大于或等于5的数,其中5最小,其余位是0,所以这个数最小是35000.
【解答】解:一个整数,“四舍五入”到万位,约是40000,这个数最小是35000;
故选:B.
【点评】本题是考查整数的改写和求近似数.省略“万”后面的尾数求它的近似数,是由千位上的数进行四舍五入,再在数的后面带上“万”字得到的.
4.【分析】依据轴对称图形的意义,即在平面内,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对折后的两部分都能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所以BC的长度是6厘米,点B到对称轴的距离是6÷2=3(厘米);据此即可进行解答.
【解答】解:因为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
所以,BC的长度是6厘米,点B到对称轴的距离是6÷2=3(厘米).
故选:A.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轴对称图形的意义以及对称轴的性质运用.
5.【分析】已知有24只小猴,小猴的只数是小鹿的3倍,小鹿有多少只,用24除以3即可.
【解答】解:24÷3=8(只)
答:小鹿有8只.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倍数关系:已知两个数,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计算.
6.【分析】根据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先算乘法,再算加法即可.
【解答】解:6+4×2
=6+8
=14
所以6+4×2应先算4×2;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简单的四则混合运算,计算时先理清楚运算顺序,根据运算顺序逐步求解即可.
7.【分析】因为长方形的长和正方形的边长相等,那么宽要小于正方形的边长,所以长方形的周长要小于正方形的周长,由此选择即可.
【解答】解:因为长方形的长和正方形的边长相等,那么宽要小于正方形的边长,
所以长方形的周长要小于正方形的周长
即正方形的周长长.
故选:A.
【点评】此题考查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的意义,都是四条边的长度之和.
8.【分析】假定固定绳子的一头,拉起绳子的另一头,顺着绳子观察,想象是否会出现打结的情况.
【解答】解:由分析逐一验证,会发现B选项会出现打结的情况.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注意B和C的不同.
二.填空题(共8小题)
9.【分析】包含除法的意义,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几,用除法计算.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计算.
【解答】解:480÷8=60
784÷7=112
答:480里面有 60个8;784是7的 112倍;
故答案为:60,112.
【点评】本题属于基本的计算,在平时注意积累经验,逐步提高运算的速度和准确性.
10.【分析】此题是把复名数3吨200千克化成用千克作单位的单名数.把3吨乘进率1000化成3000千克再加200千克.
【解答】解:3吨200千克=3200千克
即一头蓝鲸的体重是3吨200千克,是3200千克.
故答案为:3200.
【点评】吨、千克、克相邻单位间的进率是1000,由高级单位化低级单位乘进率,反之除以进率.
11.【分析】长方形相邻的两条边就是长方形的一条长与宽,即一条长与宽的和是13厘米,再乘2就是这个长方形的周长.
【解答】解:13×2=26(厘米)
答:它的周长是26厘米.
故答案为:26.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长方形的周长公式的灵活应用.
12.【分析】依据轴对称图形的定义即可作答.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折叠,如果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那么称这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就是对称轴.
【解答】解:一个图形对折后,两边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这条折痕所在的直线叫做对称轴.
答案为;重合,轴对称图形,对称轴.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轴对称图形的定义.
13.【分析】要求37的2倍是多少,用37×2;要求3个125的和是多少,用125×3.
【解答】解:37×2=74
125×3=375
答:37的2倍是74;3个125的和是375.
故答案为:74,375.
【点评】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进行解答;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是多少,用乘法进行解答.
14.【分析】这个数四舍五入后是9万,万位上可能是8,也可能是9.如果万位上是8,则千位上是5或6、7、8、9,其中5最小,其他各位上都是0时,这个数最小;如果万位上是9,则千位上是0或1、2、3、4,其中4最大,其他各位上都是9时,这个数最大.
【解答】解:根据分析可得:
一个数四舍五入到万位是9万,这个数最小是 85000;这个数最大是 94999;
故答案为:85000,94999.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整数求近似数.注意省略“万”后面的尾数求它的近似数,是由千位上的数进行“四舍五入”得到的,要想求原来最大是几,最小是几,“舍”去尾数时大,千位是4,其它各位都是9最大,“入”上时小,千位上是5,其它数位上是0时最小.
15.【分析】[401+(227﹣153)]÷25有小括号和中括号,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减法,再算中括号里面的加法,最后算括号外的除法,由此求解.
【解答】解:[401+(227﹣153)]÷25
=[401+74]÷25
=475÷25
=19
即:计算[401+(227﹣153)]÷25应该先算 减法,计算结果是 19.
故答案为:减,19.
【点评】一个算式里,如果有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算括号外的.
16.【分析】由题意得:每滚动3次就回到原处,这段距离是3个边长的长度之和,用2008除以3,商就是A点循环回到原处的次数,余数就是不满一个循环周期又滚动的次数,总距离=循环周期×循环周期次数+余数,据此计算即可.
【解答】解:2008÷3=669…1;
总距离为:669×3+1×1=2008(厘米).
答:图中“A”翻滚后所在位置与它开始所处位置之间的距离为2008厘米.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根据操作得出规律,再解答.
三.判断题(共6小题)
17.【分析】根据四则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直接判断即可.
【解答】解:当一个算式里同时出现中括号和小括号时,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算括号外面的.
所以原题错误.
故答案为:×.
【点评】计算四则混合运算时,要按照运算顺序,先算乘除,后算加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如果既含有小括号又含有中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18.【分析】把一个数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只是书写形式变了,但是数的大小不变,所以这个数与原数相等.
【解答】解:把一个数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只是书写形式变了,但是数的大小不变.
故选:√.
【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整数的改写方法,明确:把一个数改写成用“亿”或“万”作单位的数,只是书写形式变了,但是数的大小不变.
19.【分析】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口算方法:先用乘法口诀计算两个乘数0前面的数的积,再看乘数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解答】解:740×5=3700,
740×5的积的末尾有2个0,所以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了整数乘法的计算,要注意得数末尾0的个数和数的进位.
20.【分析】把吨乘进率1000化成千克约等于666.7千克,660千克<666.7千克.
【解答】解:吨≈666.7千克
660千克<666.7千克
即660千克货物比吨货物轻些
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评】不同单位的名数的大小比较通常是先化成相同的单位名数,再根据整数或小数或分数的大小比较方法进行比较.
21.【分析】等腰三角形包括两边相等的等腰三角形和三边相等的等边三角形,据此作答.
【解答】解:等腰三角形包括两边相等的等腰三角形和三边相等的等边三角形,
两边相等的等腰三角形的对称轴是底边上的中线(或高线或对角的平分线),等边三角形的对称轴是三边上的中线(或高线或对角的平分线),
所以等腰三角形的对称轴可以有1条或3条.
故答案为:×.
【点评】此题的关键是熟悉等腰三角形的定义,注意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
22.【分析】根据□234÷34的商是两位数,可得:□2<34,据此判断出□里能填的数有哪些即可.
【解答】解:因为□234÷34的商是两位数,
所以□2<34,
所以□里能填的数有3个:1、2、3,
所以题中说法不正确.
故答案为:×.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整数除法的运算方法和应用,要熟练掌握运算法则.
四.计算题(共1小题)
23.【分析】(1)先算除法,再算减法;
(2)先算减法,再算除法;
(3)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解答】解:(1)125﹣25÷5
=125﹣5
=120
(2)540÷(24﹣15)
=540÷9
=60
(3)88+204×3
=88+612
=700
【点评】本题考查了简单的四则混合运算,计算时先理清楚运算顺序,根据运算顺序逐步求解即可.
五.应用题(共6小题)
24.【分析】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S=ab,周长公式:C=(a+b)×2,把数据分别代入公式解答.
【解答】解:36﹣12=24(米)
36×24=864(平方米)
(36+24)×2
=60×2
=120(米)
答:这块地有864平方米,篱笆有120米长.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长方形的面积公式、周长公式的灵活用,关键是熟记公式.
25.【分析】把三这种动物的体重相加,就是这三种动物的体重一共重的千克数;把1吨化成1000千克,用1000千克减这三种动物的体重之和就是这三种动物体重比1吨差的千克数.
【解答】解:220+280+260=760(千克)
1吨﹣760千克
=1000千克﹣760千克
=240千克
答:这三只动物一共重760千克,还差240千克就是1吨.
【点评】吨、千克、克相邻单位间的进率是1000,由高级单位化低级单位乘进率,反之除以进率.不同单位的名数加减计算要先化成相同单位的名数再计算.
26.【分析】照这样计算,说明每天生产的数量不变;先求出张叔叔每天能生产多少个零件,然后用零件总数除以每天生产的个数即可.
【解答】解:96÷2=48(个)
2400÷48=50(天)
答:要生产2400个零件需要50天.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求得不变的工作效率,再由工作效率和工作量求出工作时间.
27.【分析】根据题意,可得两次竹竿浸湿的部分是6×2=12(分米),然后根据竹竿只有一半还多4分米是干的,可得浸湿的部分有一半还少4分米;最后用12加上4,求出竹竿的一半是多少米,再乘以2,求出这根竹竿长多少分米即可.
【解答】解:(6×2+4)×2
=(12+4)×2
=16×2
=32(分米)
答:这根竹竿的长度是32分米.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判断出浸湿的部分有一半还多4分米.
28.【分析】减数36看成了63,结果算出来的差是28,先用63加上28,求出不变的被减数,再用被减数减去36求出差即可.
【解答】解:28+63=91
91﹣36=55
答:差是55.
【点评】解决本题也可以这样想:36变成63,增加了27,减数增加了27,那么差会减少27,所以用现在的差加上27就是正确的差,即28+27=55.
29.【分析】先根据整数减法的意义求出另一个国家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千米,将平方千米乘以进率100,化成以公顷为单位的数;再将以公顷为单位的数乘以进率10000,化成以平方米为单位的数;应把以平方米为单位的数,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在亿位的右下角点上小数点,把末尾的0去掉同时在后面写上“亿”字,据此解答.
【解答】解:10﹣6=4(万平方千米)
4万平方千米=40000平方千米
40000平方千米=4000000公顷
4000000公顷=40000000000平方米
40000000000平方米=400亿平方米
答:另一个国家的面积是4000000公顷,是40000000000平方米,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是400亿平方米.
【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掌握整数的改写方法,注意改写时要带计数单位.
六.解答题(共4小题)
30.【分析】男同学带来图书37本根据乘法的意义,男同学带来图书的2倍是37×2本,女同学带来的图书比男同学带来图书的2倍少3本,根据减法的意义,先用37×2﹣3求出女同学带的图书本数,再把两个人的图书本数相加即可.
【解答】解:37×2﹣3+37
=74﹣3+37
=71+37
=108(本)
答:他们一共带来108本图书.
【点评】根据乘法的意义,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
31.【分析】根据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进行解答即可.
【解答】解:259÷37=7(盆)
224÷14=16(元)
21×98=2058(元)
故答案为:
花名 单价/元 数量/盆 总价/元
茉莉花 37 7 259
水仙花 16 14 224
杜鹃花 21 98 2058
【点评】此题考查了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数量关系.
32.【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对称点的连线垂直于对称轴,在对称轴的另一边画出已知图形的关键对称点,连结、涂色即可.
【解答】解:作轴对称图形如下:
【点评】求作一个几何图形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图形,可以转化为求作这个图形上的特征点关于这条直线对称的点,然后依次连结各特征点即可.
33.【分析】要使这个数最大,亿位上是9,千万位上是4,百万位上是8,十万位上是7,万位上是6,千位上是5,百位上是3,十万上是2,个位上是1.要使这个数最小,亿位上是8,千万位上是5,百万位上是1,十万位上是2,万位上是3,千位上是4,百位上是6,十位上是7,个位上是9.据此解答.
【解答】解:948765321≈9亿;
851234679≈9亿;
答:这样的九位数最大是948765321,最小是851234679.
【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利用“四舍五入法”,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