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冀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考试满分模拟卷10(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2019-2020学年冀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考试满分模拟卷10(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9.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9-12-28 20:32: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9-2020学年冀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考试满分模拟卷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下列算式中,(  )的得数大于30.
A.60÷3 B.72÷2 C.56÷4
2.(380﹣65×2)÷5的正确运算顺序是(  )
A.除法、乘法、减法 B.乘法、除法、减法
C.乘法、减法、除法
3.54口892≈54万,口里最大填(  )
A.4 B.5 C.9
4.银座超市每箱色拉油有6瓶,每瓶的价格是45元,求5瓶色拉油多少钱?正确的列式是(  )
A.6×5 B.45×5 C.45×6
5.如图,将一张长方形纸对折,并剪下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圆,余下的部分展开后的形状是(  )

A. B.
C.
6.一个长方形的长是9米,宽是5米,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  )米.
A.14 B.28 C.45
7.1吨钢材与1000克棉花相比(  )
A.钢材重 B.钢材轻
C.一样重 D.无法确定谁轻谁重
8.与2.4吨相等的是(  )
A.2400千克 B.2.400千克 C.2吨4千克 D.240千克
9.下题中和27+8×6运算顺序一样的是(  )
A.64÷8×6 B.96﹣80÷8 C.45﹣30+17 D.(53﹣25)×6
10.长度为1m的绳子,第一次截去一半,然后将剩下的再截去一半,如此下去,若最后余下的绳子长不足1cm,则至少需截(  )次.
A.5 B.6 C.7 D.8
二.填空题(共10小题)
11.“妈妈花24元买了4千克苹果.”从这句话中可以知道,苹果的单价是   元.
12.称比较重的物品的质量,常用   作单位.
13.据2010年我国第6次人口普查统计,全国总人口是1370536875人,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约是   亿人;其中澳门特别行政区人口为552300人,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约是   万人.
14.37的2倍是   ;3个125的和是   .
15.(1)4的3倍是   ;2的4倍是   .
(2)3的6倍是   个   ,算式是   .
16.在正方形、长方形、等腰梯形、等边三角形和圆中,请按照对称轴的条数从多到少顺序排列:   >   >   >   >   
17.把84个苹果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到   个苹果;如果平均分给5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到   个,还剩   个苹果.
18.计算4×(13﹣5)时,先算   法,再算   法.
19.一个长方形花圃的长是9米,是宽的3倍,花圃的周长是   米.
20.如图所示,一条直线最多可以把圆分成2小块,2条直线最多可以把圆分成(2+2)块,3条直线最多可以把圆分成(2+2+3)块.以此类推,4条直线最多可以把圆分成   块,n条直线最多可以把圆分成   块.

三.判断题(共6小题)
21.60×6÷3和60×(6÷3)的运算顺序相同.   .(判断对错)
22.正方形有无数条对称轴.   (判断对错)
23.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相等时,正方形的边长比长方形的宽短.   (判断对错)
24.4瓶苹果汁一共要花20元,每瓶苹果汁要花5元钱.   (判断对错)
25.跑道一圈长400米,亮亮跑了5圈,他一共跑了20千米.   (判断对错)
26.400千克的铁比4吨的海绵要重.   (判断对错)
四.计算题(共2小题)
27.用竖式计算.(带☆题要验算)
(1)34×12=
(2)50×74=
(3)☆69×38=
28.计算.
884÷4×5
854÷(76﹣69)
(54+17)×6
536﹣368÷4
五.应用题(共7小题)
29.学校食堂采购了9袋大米,每袋重量为25千克,已经吃了55千克,还剩多少千克?
30.小红看一本故事书,已经看了4天,平均每天看26页,还剩168页没有看.这本书一共有多少页?
31.动物园里,一只老虎3天吃了549千克食物,一头大象2天吃了432千克食物,谁吃得多?
32.某学校有52名男生,36名女生参加比赛.如果男、女生混合分成8组进行比赛,平均每组多少人?
33.小雅攒的零用钱是天天的3倍.如果他们俩都拿出60元,那么小雅剩下的零钱就是天天剩下的4倍.他们俩各攒了多少零用钱?
34.将一个边长是6厘米的正方形铁丝框改围成一个长为8厘米的长方形铁丝框,这个长方形铁丝框的宽是多少?
35.一个鸵鸟蛋重1500克,合多少千克多少克?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分析】求出各个算式的结果,再与30比较,找出结果大于30的即可.
【解答】解:60÷3=20<30;
72÷2=36>30;
56÷4=14<30.
故选:B.
【点评】解决本题根据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口算的方法求出各个算式的结果,再进一步求解.
2.【分析】(380﹣65×2)÷5有小括号,先算小括号里面的乘法,再算小括号里面的减法,最后算括号外的除法.
【解答】解:(380﹣65×2)÷5
=(380﹣130)÷5
=250÷5
=50
是先算乘法,再算减法,最后算除法.
故选:C.
【点评】1.一个算式里,如果含有两级运算,要先做第二级运算,后做第一级运算.
2.一个算式里,如果有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的,再算括号外的.
3.【分析】54口892≈54万,近似数54万中的54与原数万级相同,显然是用“四舍”法求出的近似数,也就是千位上的数字不能满五,所以□里最大可以填4.据此解答.
【解答】解:54口892≈54万,显然是用“四舍”法求出的近似数,所以□里最大可以填4.
故选:A.
【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掌握利用“四舍五入法”,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的方法.
4.【分析】每瓶的价格是45元,求5瓶色拉油多少钱,就是求5个45元是多少,即45×5,据此解答.
【解答】解:45×5=225(元)
答:5瓶色拉油225元钱.
故选:B.
【点评】求几个相同的加数的和是多少,用乘法进行解答.
5.【分析】动手操作一下,按照题意的顺序折叠,剪开,观察所得的图形,可得正确的选项.
【解答】解:按照题意,动手操作一下,可知展开后所得的图形是选项C.
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了剪纸问题,解题的关键是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6.【分析】根据长方形的周长公式:C=(a+b)×2,把数据代入公式解答.
【解答】解:(9+5)×2
=14×2
=28(米),
答: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28米.
故选:B.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长方形周长公式的灵活运用,关键是熟记公式.
7.【分析】把钢材和棉花的质量都化成相同单位的名数,再根据数值的大小即可确定钢材与棉花相比哪个重(或轻).
【解答】解:1吨=1000000克
1000000克>10000克
1吨钢材与1000克棉花相比钢材重.
故选:A.
【点评】不同单位的名数的大小比较通常是先化成相同的单位名数,再根据整数或小数或分数的大小比较方法进行比较.
8.【分析】高级单位单位吨化低级单位千克乘进率1000,即2.4吨=2400千克;或2.4吨看作2吨与0.4吨之和,把0.4吨乘进率1000化成400千克再与2吨相加,即2.4吨=2吨400千克.
【解答】解:即2.4吨=2400千克
即与2.4吨相等的是2400千克.
故选:A.
【点评】吨、千克、克相邻单位间的进率是1000,由高级单位化低级单位乘进率,反之除以进率.
9.【分析】27+8×6是先算第二级运算乘法,再算第一级运算加法,找出选项中先算第二级运算,再算第一级运算的算式即可.
【解答】解:64÷8×6是同级运算,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计算;
96﹣80÷8是先算第二级运算除法,再算第一级运算减法;
45﹣30+17是同级运算,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计算;
(53﹣25)×6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减法,再算括号外的乘法.
故选:B.
【点评】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1、如果是同一级运算,一般按从左往右依次进行计算;2、如果既有加减、又有乘除法,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3、如果有括号,先算括号里面的.
10.【分析】由于截去一次还剩下米,截去两次还剩下()2米,截去3次还剩下()3米,…,截去n次还剩下()n米,然后根据最后余下的绳子长不足1cm=0.01m,确定n的值即可.
【解答】解:根据题意可得,
由于截去一次还剩下米,截去两次还剩下()2米,截去3次还剩下()3米,…,截去n次还剩下()n米,
1cm=0.01m
()7<0.01<()6,
所以,若最后余下的绳子长不足1cm,则至少需截7次.
答:若最后余下的绳子长不足1cm,则至少需截7次.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极值问题和平方数的灵活应用,关键是找到剩余长度的变化规律.
二.填空题(共10小题)
11.【分析】根据题意,24元是总价,4千克是买的苹果的数量,要求苹果的单价,用总钱数24元除以数量4千克即可.
【解答】解:24÷4=6(元)
答:苹果的单价是6元.
故答案为:6.
【点评】此题考查了单价、数量与总价之间的关系的实际应用.
12.【分析】通常称一般物品的质量用千克作单位,称比较轻的物体用克作单位,称比较重的物品用吨作单位.
【解答】解:称比较重的物品的质量,常用吨作单位.
故答案为:吨.
【点评】本题是考查常用质量单位的选取,属于基础知识.
13.【分析】①把1370536875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因为千万位上是7大于5,所以用“五入”法;
②把552300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因为千位上是2小于5,所以用“四舍”法,据此解答.
【解答】解:①1370536875≈14亿;
②552300≈55万;
全国总人口是1370536875人,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约是 14亿人;其中澳门特别行政区人口为552300人,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约是 55万人.
故答案为:14;55.
【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整数利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的方法.
14.【分析】要求37的2倍是多少,用37×2;要求3个125的和是多少,用125×3.
【解答】解:37×2=74
125×3=375
答:37的2倍是74;3个125的和是375.
故答案为:74,375.
【点评】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进行解答;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是多少,用乘法进行解答.
15.【分析】(1)要求4的3倍是多少,用4×3;要求2的4倍是多少,用2×4;
(2)3的6倍是6个3,列式为3×6,据此解答.
【解答】解:(1)4×3=12
2×4=8
答:4的3倍是12;2的4倍是8.

(2)3的6倍是6个3;
3×6=18
答:3的6倍是18.
故答案为:12,8,6,3,3×6=18.
【点评】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这个数乘上倍数即可.
16.【分析】在平面内,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就是它的对称轴,由此即可判断这个图形的对称轴的条数及位置.
【解答】解:据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和定义可知:正方形由四条对称轴,长方形有两条对称轴,等边三角形有三条对称轴,圆形有无数条对称轴,等腰梯形有一条对称轴;
答:这几种图形按对称轴的多少排列是这样的:圆形>正方形>等边三角形>长方形>等腰梯形.
故答案为:圆形、正方形、等边三角形、长方形、等腰梯形.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如何确定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条数及位置.
17.【分析】把84个苹果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要求每个小朋友分到几个苹果,用84÷4;
如果平均分给5个小朋友,要求每个小朋友分到几个,还剩几个苹果,用84÷5.
【解答】解:84÷4=21(个)
84÷5=16(个)……4(个)
答:把84个苹果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到21个苹果;如果平均分给5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到16个,还剩4个苹果.
故答案为:21,16,4.
【点评】考查了整数除法的意义的灵活运用.
18.【分析】根据整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有小括号的先算小括号里的,再算乘除法.
【解答】解:4×(13﹣5)
=4×8
=32
先算减法,再算乘法;
故答案为:减;乘.
【点评】此题考查整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分析数据找到正确的计算方法.
19.【分析】首先求出宽,根据长方形的周长公式:C=(a+b)×2,把数据代入公式解答.
【解答】解:9÷3=3(米)
(9+3)×2
=12×2
=24(米)
答:这个花圃的周长是24米.
故答案为:24.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长方形周长公式的灵活运用,关键是熟记公式.
20.【分析】根据已知的一条直线、2条直线、3条直线把这个圆分成的情况,归纳总结出规律,再依照规律进行解答即可解决问题.
【解答】解:1条直线分平面为2(块)
2条直线分平面为2+2=4(块)
3条直线分平面为2+2+3=7(块)
依此类推,4条直线最多可以把圆分成2+2+3+4=11(块),
…,
则n条直线最多可以把圆分成2+2+3+4+5+…+n=1+(块)
答:4条直线最多可以把圆分成 11块,n条直线最多可以把圆分成1+块.
故答案为:11;1+.
【点评】本题关键是先通过特殊的情况研究,从而得出一般的规律;这是我们研究问题常用的方法,希望同学们掌握.
三.判断题(共6小题)
21.【分析】算式60×6÷3,乘法和除法是同级运算,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算式60×(6÷3),是有小括号的运算,应先算小括号里的除法,再算括号外的乘法.
【解答】解:60×6÷3
=360÷3
=120;

60×(6÷3)
=60×2
=120;
所以60×6÷3和60×(6÷3)的运算顺序相同,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了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要明确加减是第一级运算、乘除是第二级运算,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的运算.
22.【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定义,可得正方形只有4条对称轴,据此即可进行判断.
【解答】解:正方形只有4条对称轴,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点评】此题考查了利用轴对称图形的定义确定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的条数的灵活应用.
23.【分析】长方形的周长公式: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正方形的周长公式S=4a,据此举出反例即可解答.
【解答】解:(6+2)×2=16(厘米)
4×4=16(厘米)
4厘米>2厘米
所以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相等时,正方形的边长比长方形的宽短的说法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主要是利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公式解答.
24.【分析】4瓶苹果汁一共要花20元,每瓶苹果汁的钱数,就用总钱数除以4瓶,求出钱数后,再与5元钱进行比较即可判断.
【解答】解:20÷4=5(元)
每瓶苹果汁要花5元钱,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评】解决本题根据单价=总价÷数量,求出每瓶的钱数,再比较.
25.【分析】根据乘法的意义,用每圈长度乘所跑圈数,即得一共跑了多少米,然后化成千米数,再和20千米比较即可.
【解答】解:400×5=2000(米)
2000米=2千米
即一共跑了2千米,而不是20千米,所以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解答的依据是整数乘法的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
26.【分析】4吨=4000千克,400千克<4000千克,即400千克的铁比4吨的海绵要轻.
【解答】解:4吨=4000千克
400千克<4000千克
即400千克<4吨
400千克的铁比4吨的海绵要轻
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评】不同单位的名数的大小比较通常是先化成相同的单位名数,再根据整数或小数或分数的大小比较方法进行比较.
四.计算题(共2小题)
27.【分析】整数乘法计算法则:先用一个因数每一位上的数分别去乘另一个因数各个数位上的数,用因数哪一位上的数去乘,乘得的积的末尾就对齐那一位,然后把各次乘得的数加起来,据此列竖式计算;
验算乘法时,通常用除法验算,据此解答.
【解答】解:(1)34×12=408


(2)50×74=3700

(3)☆69×38=2622

【点评】本题考查了整数乘法的笔算,计算时要细心,注意把数位对齐.
28.【分析】(1)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加上;
(2)先算减法,再算除法;
(3)先算加法,再算乘法;
(4)先算除法,再算减法.
【解答】解:(1)884÷4×5
=221×5
=1105

(2)854÷(76﹣69)
=854÷7
=122

(3)(54+17)×6
=71×6
=426

(4)536﹣368÷4
=536﹣92
=444
【点评】此题考查整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分析数据找到正确的计算方法.
五.应用题(共7小题)
29.【分析】根据乘法的意义,先用每袋大米的质量乘上9袋求出一共有多少千克的大米,再减去已经吃的质量,就是剩下的质量.
【解答】解:25×9﹣55
=225﹣55
=170(千克)
答:还剩170千克.
【点评】解决本题关键是根据乘法的意义求几个几是多少,用乘法求出大米的总质量.
30.【分析】先计算出已经看完的页数,即26×4=104页,再加上剩余的页数,就是一共的页数.
【解答】解:26×4+168
=104+168
=272(页)
答:这本书一共有272页.
【点评】先计算出已经看完的页数,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31.【分析】求谁吃得多,是比较它们每天吃食物的质量,老虎3天吃了549千克食物,用549除以3,求出每天老虎吃多少千克的食物;同理求出大象每天吃多少千克的食物,再比较.
【解答】解:549÷3=183(千克)
432÷2=216(千克)
183<216
答:大象吃的多.
【点评】解决本题根据除法平均分的意义求出老虎和大象每天吃食物的质量,再比较.
32.【分析】先把男生和女生的人数相加,求出总人数,再用总人数除以总组数8组,即可求出平均每组的人数.
【解答】解:(52+36)÷8
=88÷8
=11(人)
答:平均每组11人.
【点评】解决本题先求出总人数,再根据除法平均分的意义求解.
33.【分析】首先根据题意,可得:天天攒的钱等于他们俩都拿出的钱数的4倍与60的差;然后用天天攒的钱乘3,求出小雅攒了多少钱即可.
【解答】解:(60×4﹣60)÷(4﹣3)
=180÷1
=180(元)
180×3=540(元)
答:天天攒了180元,小雅攒了540元.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整数四则混合运算,要熟练掌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弄清楚题中的数量关系.
34.【分析】首先根据正方形的周长公式:C=4a,求出这根铁丝的长度,再根据长方形的周长公式:C=(a+b)×2,那么b=C÷2﹣a,把数据代入公式解答.
【解答】解:6×4÷2﹣8
=24÷2﹣8
=12﹣8
=4(厘米)
答:这根长方形的宽是4厘米.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正方形、长方形周长公式的灵活运用,关键是熟记公式.
35.【分析】把1500克除以进率1000,商为千克数,余数为零的克数.
【解答】解:1500克=1千克500千克
答:合1千克500克.
【点评】吨、千克、克相邻单位间的进率是1000,由高级单位化低级单位乘进率,反之除以进率.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