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雨花石
一、教学目标
1.在感受《红星歌》、《雨花石》两首歌的过程中,牢记革命传统,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2.在学唱歌曲的实践中,掌握装饰音知识与唱法。
二、重点难点
1.指导学生深情地演唱歌曲
2.唱好带有装饰音的乐句
三、教学准备
歌篇、音乐课件、电子琴
四、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一、师生问好
师生问好
活动2【活动】二、聆听《红星歌》
1、初听:
说出歌曲的名字,是哪部电影中的插曲?演唱形式是怎样的?
2、复听:
??a.感受情绪的变化?给歌曲划分段落
??b.歌曲具有什么风格特点?听到这首歌想到什么?
3、表现歌曲
设计意图:通过听,引导学生分析歌曲、感受情绪的变化为歌曲划分段落。将音乐要素在聆听理解的过程中内化。高年级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有了羞涩感,为了让学生将歌曲再现于课堂,我主动与学生合作进行表现,这一点体现出了师生间的那份融洽、那份和谐。进而学生不再羞于表现,各个自告奋勇到前面进行音乐实践活动。这一环节设计得比较成功,学生的参与能力较强。
活动3【导入】三、拓展
1、学生交流英雄人物
2、放英雄人物幻灯片,牢记革命勇士
3、介绍烈士群雕像
设计意图:在这一板块,我首先通过提问学生所熟知的英雄人物,来激发对烈士的怀念。之后,我将一组烈士照片呈现在学生眼前,使学生在看、听、记的过程中更加燃起对先烈们的记忆与缅怀之情,这时课堂气氛极其紧张、严肃,正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机会。一组烈士群雕像将教学延续了下去。
活动4【活动】四、学唱歌曲
1、看到烈士群雕想起一首难忘的歌,教师演唱《雨花石》
2、说说听后有什么感受?
3、揭示歌名
4、学生交流“雨花石”
5、为什么要把雨花石铺在地上?
6、再次聆听歌曲,思考:歌中的“我”指的是谁?
7、缅怀对烈士们的崇敬之情,深情地朗读歌词
8、轻声填词
9、找出不足。指导纠正,再次演唱
10、歌中出现了一个音乐记号,谁发现了?
11、介绍倚音——前倚音、后倚音统称装饰音
12、用怎样的情绪演唱歌曲?
13、完整地充满深情地演唱歌曲
设计意图:歌曲的学唱在我的富有感染力的范唱中拉开了帷幕。在引导学生读歌词的同时感受歌曲所表达的情绪,通过对相同乐句的交流使大家更加感受到‘雨花石’这种漂亮的石头为什么铺到地上的真正含义。教学中又设计了“我”指的是谁?让学生带着悬念再次聆听歌曲,从而找出正确的答案。再一次地树立了烈士们坚强不屈、威武高大的英雄形象,为学唱歌曲以及歌曲的情感处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活动5【活动】五、总结
同学们,你们用歌声抒发了对英烈们的缅怀之情,希望大家继续沿着先辈们的足迹奋勇前进。下课
活动6【活动】教学反思
《雨花石》这一单元,是以革命歌曲贯穿整个单元。留下的是祖国的悠悠历史足迹,使我们不忘过去,让我们在革命歌曲的学唱中,牢记革命传统,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的道理。
教学中我采用三个板块展开教学:
聆听《红星歌》
通过听引导学生分析歌曲、感受情绪的变化为歌曲划分段落。将音乐要素在聆听理解的过程中内化。高年级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有了羞涩感,为了让学生将歌曲再现于课堂,我主动与学生合作进行表现,这一点体现出了师生间的那份融洽、那份和谐。进而学生不再羞于表现,各个自告奋勇到前面进行音乐实践活动。这一环节设计得比较成功,学生的参与能力较强。
拓展与综合
????在这一板块,我首先通过提问学生所熟知的英雄人物,来激发对烈士的怀念。之后,我将一组烈士照片呈现在学生眼前,使学生在看、听、记的过程中更加燃起对先烈们的记忆与缅怀之情,这时课堂气氛极其紧张、严肃,正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机会。一组烈士群雕像将教学延续了下去。
学唱歌曲《雨花石》
歌曲的学唱在我的富有感染力的范唱中拉开了帷幕。在引导学生读歌词的同时感受歌曲所表达的情绪,通过对相同乐句的交流使大家更加感受到‘雨花石’这种漂亮的石头为什么铺到地上的真正含义。教学中又设计了“我”指的是谁?让学生带着悬念再次聆听歌曲,从而找出正确的答案。再一次地树立了烈士们坚强不屈、威武高大的英雄形象,为学唱歌曲以及歌曲的情感处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不足:
歌曲唱得不充分
结尾的拍子唱得不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