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乘雪橇
1、教学目标
? 1.通过聆听乐曲,感受冬日乘雪橇时兴高采烈的情景。
? 2.通过反复聆听乐曲、旋律对比和学生律动等活动,听辨出主题旋律在乐曲中的几次变化。
? 3.能准确的模唱主题旋律,分辨乐曲段落,初步了解带再现的复三段体曲式结构。
2、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 1.听辨、模唱主题旋律,感受乐曲主题的几次变化。
? 2.引导学生学习用动作、人声和打击乐器表现乐曲的形象。
教学难点:
? 感受爵士乐风格,初步了解爵士乐特点。
3、教学过程
3.1 第一学时
3.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导入
导入:
师:老师今天为大家带来了迪斯尼的动画片,看看他们都在干嘛?
生:
师:圣诞节孩子们喜欢开party、互送礼物,那他们还喜欢干什么呢?我们一起来听听音乐,看看你们能不能从乐曲中有趣的声响里找到答案。①mp3
生:
师:铃声、马鞭。。。
活动2【讲授】全曲感受
师: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乐曲《乘雪橇》。
师:有同学滑过雪橇吗?我们一起来模仿滑雪的动作吧!(动作学习)我们知道乘坐雪橇需要从高向下滑才最刺激,我们来听听滑雪的旋律,跟着旋律滑起来吧!
师:我们一起来边看滑雪图片,边来听听乐曲,找找这样滑雪的旋律一共出现了几次?每当你听到请提示老师,老师会在黑板上贴上一个滑雪的圣诞老人。
活动3【活动】分段聆听
主题旋律
师:出现了这么多次说明这段旋律十分重要,我们称之为主题旋律。
主题每次出现的时候有没有不同?我们分别来听一听。
第一次、第二次:有没有不同?(力度)让我们唱一唱,来感受mf、f。换教具、情境分析。
第三次:(教师唱,学生听区别)出现了爵士音乐常用的切分节奏,让重音发生变化,更加有动感。老师这里还有一段爵士乐的《乘雪橇》再来感受爵士音乐特点。一起来感受爵士乐。换教具、情境分析。
第四次:音乐的力度不断减弱,仿佛是雪橇载着人们的欢歌笑语向远方奔驰而去。(渐弱,滑向远方,探索新的挑战)
b句
师:刚刚我们是滑雪橇,现在我们来乘雪橇吧,听一听,这是马蹄的声音还是马鞭的声音?(mp3 A段)
师:我们一起模仿一下。(教具表现该句)我们称这一部分为A段。
师:分三组表演。帮老师来弹琴你们来伴奏。
B段(管弦乐片段)
师:鹿儿、马儿听到什么声响会跑得更带劲?我们来看看是什么乐器在模仿?
师:这个乐器在交响乐中叫做乐鞭,是专门模仿鞭子的声响。
师:我们跟着音乐尝试加入他们吧!(出示节奏,双响筒渐强。第一、二排学生模仿马蹄,第三排同学扬鞭,后面的同学拍手模仿马鞭声)
师:这一段和A段在旋律上不一样,我们称他为B段。我们坐在飞驰的雪橇上,现在悠闲的看着美丽的雪景。
A’段
师:我们再来静心听听这段乐曲的旋律和刚才听到的哪段很相似?
4.曲式结构:复三段体曲式结构
活动4【练习】再次聆听全曲
①用歌声、动作、乐器完整表演乐曲
②观看视频——室外演奏
活动5【测试】拓展
师:《乘雪橇》的作曲家我们并不陌生,请听:《打字机》
?? 师:这些作品出自于同一位作曲家,来自美国的安德森。他是一位善于发现,善于思考的作曲家,喜欢捕捉日常生活中的一点一滴来进行音乐创作,是一位热爱生活的作曲家。我们接下来欣赏一首非常有意思的作品《plink plank plunk》,这是灵感来自安德森听到金属撞击的声音。(视频)
师:希望同学们在生活中关注音乐,喜欢音乐,同时热爱生活,享受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