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高一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上)同步课件:8.25 人民解放战争(共2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新教材高一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上)同步课件:8.25 人民解放战争(共20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12-29 10:53: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0张PPT)
人民解放战争
情境导入

知识海洋

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
1945.8
抗战胜利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我们面对的是这样一支政治力量,它狂热地为之献身的信仰认为,若要使苏维埃国家获得安全,就应该、也必须扰乱我们社会的和谐,摧毁我们的传统生活方式,破坏我们国家的国际权威。”
—— 美国驻苏联大使凯南“八千字电”1946.2.22
战后美国对外政策的基本特征就是争夺世界霸权,苏联是美国通往世界霸权道路上的“最主要障碍”,美国正积极扩充军备,准备针对苏联的战争。
——苏联驻美大使诺维科夫 1946年9月27日
知识海洋

1945.8
抗战胜利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我们主张在彻底地打败日本侵略者之后,建立一个以全国绝对大多数人民为基础而在工人阶级领导之下的统一战线的民主联盟的国家制度,我们把这样的国家制度称之为新民主主义的国家制度。—— 毛泽东《论联合政府》(1945.4中国共产党“七大”)
二、本党同志对中共问题之工作方针
中共一贯坚持其武装割据,借以破坏抗战,致本党委曲求全政治解决之苦心,迄无成效。……乃中共最近更变本加厉,提出联合政府口号,并阴谋制造其所谓“解放区人民代表会议”,企图颠覆政府,危害国家。
——中国国民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关于共产党问题的两个决议(1945.5)
自由自主的人民才能创造自由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已经觉悟,保障中国前途的唯一途径,是消灭国外国内一切束缚他们自由自主的势力,亦唯有顺着中国人民自己的愿望,中国方可由衰败转为兴盛,软弱变为强有力。而是世界的政治真理,只有自由的人民,才能创造自由自主的国家;只有人民有力量,国家才有力量。……非先实行民主决无从实现统一。
——《中国民主促进会对于时局的宣言》(1946.1)
知识海洋

1945.8
抗战胜利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重庆谈判
《双十协定》
1946.1
政治协商会议
和平建国纲领
党派 人数
国民党 8人
共产党 7人
民主同盟 9人
青年党 5人
无党派人士即社会贤达 9人
知识海洋

一、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
1. 抗战胜利后的世界和中国局势变化
2. 国共两党对时局的主张
3. 重庆谈判和《双十协定》
4. 政治协商与和平建国纲领
抗战胜利后,中国政治斗争的基本内容是( )
A. 制定国家宪法
B. 和平民主建国
C. 消灭剥削制度
D. 推翻国民政府
B
应用探究

知识海洋

全面内战的爆发
1945.8
抗战胜利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重庆谈判
《双十协定》
1946.1
政治协商会议
和平建国纲领
1946.6
国民党围攻中原解放区
1946年7月,国民党军队的总兵力约430万人,其中正规军约200万人;人民解放军的总兵力只有127万人,其中野战军61万人。双方总兵力的对比为3.4:1。
——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第1卷下册
粉碎国民党全面进攻
知识海洋

1945.8
抗战胜利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重庆谈判
《双十协定》
1946.1
政治协商会议
和平建国纲领
1946.6
国民党围攻中原解放区
1947.3
国民党重点进攻陕北、山东解放区
粉碎国民党重点进攻


知识海洋

二、全面内战的爆发
1. 全面内战的爆发
2. 粉碎国民党全面进攻
3. 粉碎国民党重点进攻
国民党军队由全面进攻改为重点进攻表明( )
①国民党已丧失了军事主动权
②解放军的战略战术初见成效
③国民党机动兵力锐减
④国民党失去军事优势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B
应用探究

知识海洋

国民党政权的统治危机
1945.8
抗战胜利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重庆谈判
《双十协定》
1946.1
政治协商会议
和平建国纲领
1946.6
国民党围攻中原解放区
粉碎国民党全面进攻
1947.3
国民党重点进攻陕北、山东解放区
粉碎国民党重点进攻
1945年9月,国民政府财政部规定伪币中储券200元兑换法币1元(实际比值约为25∶1),并规定限期、限量兑换。仅通过这种掠夺式的货币兑换手段,国民政府就从收复区人民手中攫取了大量财富。
——摘编自王桧林主编《中国现代史》
知识海洋

1945.8
抗战胜利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重庆谈判
《双十协定》
1946.1
政治协商会议
和平建国纲领
1946.6
国民党围攻中原解放区
粉碎国民党全面进攻
1947.3
国民党重点进攻陕北、山东解放区
粉碎国民党重点进攻
1946年12月25日,国民大会通过。1947年1月1日由中国南京国民党政府颁布,计14章175 条。《中华民国宪法》的基本特点是:以自由平等为标榜,坚持维护国民党的一党专制;以“平均地权”、“节制资本”为名,保障封建土地剥削制度和官僚资本的经济垄断;以“民有,民治,民享”的“民主共和国”之名,行国民党一党专制和蒋介石个人独裁之实。
知识海洋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1945.8
抗战胜利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重庆谈判
《双十协定》
1946.1
政治协商会议
和平建国纲领
1946.6
粉碎国民党全面、重点进攻
1947.3
1947.夏
解放区土地改革
平分土地利益极多,办法简单,群众拥护,外界亦很难找出理由反对此种公平办法,中农大多数获得利益,少数分出部分土地,但同时得了其他利益(政治及一般经济利益)可以补偿,因 此土地会议应该采取彻底平分土地的方针,将农村中全部土地、山林、水利,平地以乡为单位,山地以村为单位,除少数重要反动分子本身外,不分男女老少,在数量上(抽多补少),质量上(抽肥补瘦)平均分配。不但土地、山林、水利平均分配,而且要将地主富农两阶级多余的粮食、耕牛、农具、房屋及其他财富拿出来,适当地分配给农民中缺乏这些东西的人们,地主富农所得的土地财产不超过也不低于农民所得。
——《中央关于彻底平分土地问题给中央工委的复示》(1947年9月6日)


国民党:
政治独裁
经济掠夺
学科网原创
知识海洋

1945.8
抗战胜利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重庆谈判
《双十协定》
1946.1
政治协商会议
和平建国纲领
1946.6
粉碎国民党全面、重点进攻
1947.3
1947.夏
解放区土地改革


国民党:
政治独裁
经济掠夺
千里跃进大别山

知识海洋

1945.8
抗战胜利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重庆谈判
《双十协定》
1946.1
政治协商会议
和平建国纲领
1946.6
粉碎国民党全面、重点进攻
1947.3
1947.夏
解放区土地改革


国民党:
政治独裁
经济掠夺
千里跃进大别山
1948.9
决战阶段三大战役



知识海洋

1945.8
抗战胜利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重庆谈判
《双十协定》
1946.1
政治协商会议
和平建国纲领
1946.6
粉碎国民党全面、重点进攻
1947.3
1947.夏
解放区土地改革


国民党:
政治独裁
经济掠夺
千里跃进大别山
1947.夏
决战阶段三大战役
1949.1
蒋介石下野
北平和谈
1949.4
和谈破裂 渡江战役
知识海洋

三、国民党政权的统治危机
1. 经济掠夺
2. 政治独裁
四、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1. 解放区土地改革
2. 战略反攻到战略决战的胜利
3. 七届二中全会
4. 北平和谈与渡江战役
5.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原因
有人形象地说南京既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也是中国近代史的终点。下列能够反映这种说法的两个历史片段是( )
①英国侵略者强迫清政府在南京江面的英舰上签订不平等条约
②太平天国时期洪秀全在南京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③孙中山在南京主持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第一次国务会议
④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国民政府“总统府”
A. ①② B. ②④ C. ③④ D. ①④
D
应用探究

课堂小结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