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ppt课件26个[上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一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ppt课件26个[上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8.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07-10-22 11:08:00

文档简介

课件17张PPT。10:17生物的新陈代谢
光合作用课 题光合作用的发现光合作用的概念光合作用的场所光合作用的过程光合作用的
反应式及实质光合作用的意义课 堂 小 结巩 固 练 习江苏省大丰高级中学 张建书退出10:17生物的新陈代谢光合作用
返回10:17光合作用的发现18世纪中期以前:植物所需营养物质都从土壤中获得,与空气无关.1771年:英国普里斯特利实验指出植物可以更新空气.1864年:德国萨克斯实验证明绿色叶片在光合作用中产生了淀粉.1880年:德国恩吉尔曼实验证明,氧是由叶绿体释放出来的,叶绿体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20世纪30年代::美国鲁宾和卡门实验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氧全部来自水.返回10:17什么是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 的过程。
想一想,光合作用与我们有关吗?所吃食物直接或间接来自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返回10:17类胡萝卜素叶绿素b叶黄素(蓝绿色)(黄绿色)(橙黄色)(黄色)(含量占3/4)(含量占1/4)叶绿体中的色素叶绿体结构模式图(色素)功能:吸收光能,用于光合作用.返回光合作用的场所 叶绿体10:17光合作用的过程光反应阶段暗反应阶段co22c3水在光下分解C5ATPADP+Pi酶供能[H]供氢O2 固
定还 原多种酶
参加催化(CH2O)[氨基酸,脂肪]返回10:17注意:光反应和暗反应是一个整体,二者紧密联系,缺一不可。光反应是暗反应的基础,光反应阶段为暗反应阶段提供能量(ATP)和还原剂[H],暗反应阶段产生的ADP和Pi为光反应阶段合成ATP提供原料。10:17光反应阶段与暗反应阶段的比较基粒(囊状结构的薄膜上)叶绿体基质中需光,色素和酶不需光,色素;需多种酶光能转变为活泼的化学能,储存在ATP中ATP中活泼的化学能转化为糖类等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返回10:17光合作用的反应式:光能叶绿体光合作用的实质能量上把光能转变成有机物中的化学能返回10:17光合作用的意义:1、光合作用为包括人类在内的几乎所有生物的生存提供了物质来源和能量来源。2、光合作用维持大气中O2和CO2含量的相对稳定。3、对生物的进化具有重要作用。30亿—20亿年前,蓝藻制造O2,使进行有氧呼吸的生物得以发生和发展。O2可形成O3,可滤去紫外线,减轻其对生物的破坏,使水生生物开始逐渐在陆地生活,进而形成广泛分布的各种动植物。返回10:17课堂小结光合作用概念场所—叶绿体—色素过程暗反应阶段反应式意义返回10:17巩固练习1、光合作用中,糖类是在 阶段形成的,O2是在 阶段形成的,ATP是在 阶段形成的。
2、某科学家用含有14C的CO2来追踪光合作用中的C原子,这种C原子的转移途径是( )
A、CO2 叶绿体 ATP
B、CO2 叶绿素 ATP
C、CO2 乙醇 糖类
D、CO2 三碳化合物 糖类
暗反应光反应光反应D返回10:173、在光合作用中,需消耗ATP的是( )
A、三碳化合物的还原 B、CO2的固定
C、水在光下分解 D、 叶绿素吸收光能
4、光合作用过程中,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的物质是( )
A、[H]和ATP B、[H]和O2
C、O2和ATP D、[H]和H2OAA返回10:17DA返回10:177、光照增强,光合作用增强。但夏季的中午却又因叶表面气孔关闭而使光合作用减弱。这是由于( )
A、水分产生的[H]数量不足
B、叶绿体利用的光能合成的ATP不足
C、空气中CO2量相对增多,而起抑制 作用
D、暗反应中三碳化合物产生的量太少
8、下列措施中,不会提高温室蔬菜产量的是( )
A、增大O2浓度 B、增大CO2浓度
C、增强光照 D、调节室温DA返回10:17 9、下图是一个研究光合作用过程的实验,实验前溶液中加入ADP,磷酸盐、叶绿体等,实验时按图示控制进行,并不断测定有机物合成率,用此数据绘成曲线。请你用已学的光合作用知识, 解释曲线形成的原因。
A B

有机物合成率CD光照、无CO2黑暗、有CO2时间(1)AB (2)BC段 (3)CD段因为没有CO2,只进行光反应,所以无有机物积累因为AB段为暗反应提供了ATP和[H],加之CO2供给,暗反应能够进行,有 机物合成率上升因无光不能进行光反应,随着光反应产物的消耗,暗反应逐渐减弱,有机物合成率逐渐降低返回10:17退出课件15张PPT。进入实验室
请保持安静▲ 叶绿体:光合作用
光能
CO2 + H2O (CH2O) + O2
叶绿体
▲ 线粒体:有氧呼吸

C6H12O6+6H2O+6O2 6CO2+12H2O+能量
新陈代谢的概念新陈代谢是生物体内全部有序的
化学变化的总称。氯酸钾制备氧气KClO3 KCl + O2MnO2Δ 高温
SiO2+ 2C = Si + 2CO
点燃
2Mg + CO2 = 2MgO + C
Zn + H2SO4 = ZnSO4 + H2
2NaOH+CuSO4=Cu(OH)2 +Na2SO4果胶酶能分解果肉细胞壁中的果胶,提高果汁产量,使果汁变得清亮。你消化不良时可以服用含酶牙膏可以分解细菌,使我们牙齿亮洁、口气清新。加酶洗衣粉比普通洗衣粉有更强的去污能力。1773年,意大利科学家斯帕兰札尼在研究鹰的消化作用。 这个实验说明: 胃具有化学性消化的作用。(一)(二)1836年,德国科学家施旺从胃液中提取出了消化蛋白质的物质。酶的发现显微镜下的胃蛋白酶结晶(三)1926年,美国科学家萨姆纳从刀豆种子中提取出脲酶的结晶,并证实脲酶是一种蛋白质。
(四)20世纪30年代,科学家们相继提取出多种酶的蛋白质结晶 ,并且指出酶是一类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蛋白质。 (五)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科学家切赫和奥特曼发现少数RNA也具有生物催化作用。 酶的概念酶是活细胞产生的一类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有机物 来源作用化学本质蛋白质RNA“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
—— 马克思实验 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作用 原理:淀粉 麦芽糖 + 葡萄糖蔗糖 果糖 + 葡萄糖酶酶+ 斐林试剂 砖红色沉淀 煮沸还原性糖方法步骤:实验结论:
淀粉酶只能催化淀粉水解, 不能催化蔗糖水解。 酶具有专一性催化效率H2O2 H2O + O2 过氧化氢酶H2O2 H2O + O2Fe3+过氧化氢酶高?Fe3+高?本节课知识结构新陈代谢与酶新陈代谢的概念酶的发现和酶的概念酶的特性:
1. 酶的专一性
课件11张PPT。类胡萝卜素叶绿素b叶黄素叶绿体中的色素叶绿体结构模式图(色素)光合作用的场所 叶绿体光合作用的过程光反应阶段暗反应阶段co22c3水在光下分解C5ATPADP+Pi酶供能[H]供氢O2 固
定还 原多种酶
参加催化(CH2O)[蛋白质,脂肪]注意:光反应和暗反应是一个整体,二者紧密联系,缺一不可。光反应是暗反应的基础,光反应阶段为暗反应阶段提供能量(ATP)和还原剂[H],暗反应阶段产生的ADP和Pi为光反应阶段合成ATP提供原料。光反应阶段与暗反应阶段的比较基粒(囊状结构的薄膜上)叶绿体基质中需光,色素和酶不需光,色素;需多种酶光能转变为活泼的化学能,储存在ATP中ATP中活泼的化学能转化为糖类等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光合作用的反应式:光能叶绿体光合作用的实质能量上把光能转变成有机物中的化学能1、植物自身因素2、外界环境因素1)光照2)温度3)二氧化碳浓度4)水分5)矿质元素五、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光合作用与生产生活在生活中的应用清晨或夜间不在密林中锻炼在农业生产上应用——如何提高光能利用率增加光照面积延长光照时间增强光合作用效率1、光合作用中,糖类是在 阶段形成的,O2是在 阶段形成的,ATP是在 阶段形成的。
2、某科学家用含有14C的CO2来追踪光合作用中的C原子,这种C原子的转移途径是( )
A、CO2 叶绿体 ATP
B、CO2 叶绿素 ATP
C、CO2 乙醇 糖类
D、CO2 三碳化合物 糖类
巩固练习暗反应光反应光反应D3、在光合作用中,需消耗ATP的是( )
A、三碳化合物的还原 B、CO2的固定
C、水在光下分解 D、 叶绿素吸收光能
4、光合作用过程中,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的物质是( )
A、[H]和ATP B、[H]和O2
C、O2和ATP D、[H]和H2OAA5、在光合作用过程中,能量的转移途径是( )
A、光能 ATP 葡萄糖
B、光能 叶绿素 葡萄糖
C、光能 CO2 葡萄糖
D、光能 葡萄糖 淀粉A6、下列措施中,不会提高温室蔬菜产量的是( )
A、增大O2浓度 B、增大CO2浓度
C、增强光照 D、调节室温A课件63张PPT。细胞增殖有丝分裂
减数分裂
无丝分裂
意义: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和遗传的基础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有一、细胞分裂周期定义: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
止,这是一个细胞周期。

一个 分裂间期
细胞 前期
周期 分裂期 中期
后期
末期二、关于细胞有丝分裂各时期及其结构变化的特点
(一)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
(二) 动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一)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
特点:
完成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合成;每个染色体含两个姐妹染色单体,呈染色质形态分裂间期
分裂期
1.前期:
特点:
染色体、纺锤体出现;核仁、核膜消失2.中期:
特点:
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
3.后期:
特点:
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并移向两极4.末期:
特点:
纺锤体消失,染色体变为染色质;新的核膜、核仁出现;中央细胞板扩展成新的细胞壁一二三五四六1.下图是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各期的示意图,
其中排列顺序是紊乱的,根据图1回答问题:
1)图中所标号码所表示的为:
①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一至六各属于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什么时期:
一__________________,二___________________,
三__________________,四___________________,
五__________________,六___________________.
(3)正确的分裂顺序的图号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_.
一二三四五六14231.下图是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各期的示意图,
其中排列顺序是紊乱的,根据图1回答问题:
1)图中所标号码所表示的为:
① 核仁 , ② 纺锤体 ,
③ 染色体 , ④ 细胞板
(2)图中一至六各属于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什么时期:
一__________________,二___________________,
三__________________,四___________________,
五__________________,六___________________.
(3)正确的分裂顺序的图号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_.
一二三四五六14231.下图是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各期的示意图,
其中排列顺序是紊乱的,根据图1回答问题:
1)图中所标号码所表示的为:
① 核仁 , ② 纺锤体 ,
③ 染色体 , ④ 细胞板
(2)图中一至六各属于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什么时期:
一 分裂期的末期 , 二 分裂期的前期,
三 分裂间期 , 四 分裂期的末期,
五 分裂期的前期 , 六 分裂期的中期.
(3)正确的分裂顺序的图号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_.
一二三四五六14231.下图是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各期的示意图,
其中排列顺序是紊乱的,根据图1回答问题:
1)图中所标号码所表示的为:
① 核仁 , ② 纺锤体 ,
③ 染色体 , ④ 细胞板
(2)图中一至六各属于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什么时期:
一 分裂期的末期 , 二 分裂期的前期,
三 分裂间期 , 四 分裂期的末期,
五 分裂期的前期 , 六 分裂期的中期
(3)正确的分裂顺序的图号应该是 三、五、六、二、四、一。一二三四五六1423(二) 动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一二三五四六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比较表格
分裂时期 植物细胞 动物细胞

不 前期 两极→纺锤丝→纺锤体 中心体→星射线→纺锤体
(两组中心粒)

末期 细胞板→细胞壁 中部缢裂
总结一、细胞分裂的主要特征:
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过复制以后,平
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
二、意义:
体细胞增殖的主要方式,保持亲子代
间遗传性状的稳定性
归纳知识点一、注意各种结构在各时期变化练习:
有丝分裂过程中:
1)染色单体形成于______期,消于____
期,
纺锤丝产于_______期,消失于_____期;
核仁、核膜形成于_____期,消失于___
期.
着丝点分裂发生在___________的时期.
练习:
有丝分裂过程中:
1) 染色单体形成于分裂间期,消失于分裂期后
期,
纺锤丝产生于分裂期的前期,消失于分裂期的
末期;
核仁、核膜形成于分裂期的末期,消失于分裂
期的前期.
着丝点分裂发生在分裂期的后期.
3)在细胞分裂的中期,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都排列在细胞中央与纺锤体中轴相垂直的平面上,这个平面叫做____________.
4)在植物细胞分裂末期在细胞中央出现一个_________,将来扩展成为_________.3)在细胞分裂的中期,每条染色体的着丝
点都排列在细胞中央与纺锤体中轴相垂
直的平面上,这个平面叫做赤道板.
4)在植物细胞分裂末期在细胞中央出现一
个细胞板,将来扩展成为细胞壁.
二、注意理解染色体与染色质、染色单体、DNA的区别:

高度螺旋化,缩短变粗
1.染色体与染色质:染色质 染色体
(分裂间期) 解开螺旋,变成细长丝状 (分裂期)


一二三细胞
分裂
间期分裂期
的前期 二、注意理解染色体与染色质、染色单体、DNA的区别:

高度螺旋化,缩短变粗
1.染色体与染色质:染色质 染色体
(分裂间期) 解开螺旋,变成细长丝状 (分裂期)
结论:染色体与染色质是同一物质在
不同时期的两种形态


一二三细胞
分裂
间期分裂期
的前期四分裂期
的后期
2.染色体和姐妹染色单体:
(1)在细胞分裂间期复制的结果:
每个染色体都形成两个完全一样且共有一个着丝点姐妹染色单体,
(2)分裂后期:
随着着丝点分裂成两个,当每个染色单体有了自己独立的着丝点时,就成为染色体.
3.染色体与DNA分子关系:

染色体是由DNA分子和蛋白质组成
三、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染色单体及其DNA数目变化规律1.表格表示:

前期
分 中期
裂 后期
期 末期2n
2n
2n
4n
2n
0→4n
4n
4n
4n→0
00→4a
4a
4a
4a
2a分裂间期染色体(2n) 染色单体 DNA分(2a)2.坐标表示 染色体数目变化示意图 (分裂前体细胞染色体数为2n, )
染色体数
4N
2N


0 分裂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细胞周期
间期 分裂期DNA含量变化示意图 分裂前体细胞DNA含量为2a DNA含量

4a
2a


0 细胞
分裂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周期
间期 分裂期
应用题
1.下列三组数字为某生物体细胞进行有丝分裂时,DNA、染色体、染色单体在各期中的变化数据。试分析回答
组号 间期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第一组 0 8 8 16 8
第二组 16 16 16 0 0
第三组 16 16 16 16 8
(1)__________________组为DNA变化数据.
(2)____________________组为染色体的变化数据.
(3)_____________________组为染色单体的变化数据
应用题
1.下列三组数字为某生物体细胞进行有丝分裂时,DNA、染色体、染色单体在各期中的变化数据。试分析回答
组号 间期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第一组 8 8 8 16 8
第二组 16 16 16 0 0
第三组 16 16 16 16 8
(1) 第三 组为DNA变化数据.
(2) 第一 组为染色体的变化数据.
(3) 第二 组为染色单体的变化数据
1、下图为一个细胞周期中洋葱根尖细胞进行有丝分裂时的DNA含量变化情况,据图回答:
(1)在图内细胞周期的各时期中,A~B是__________期,D~E是
_________期,E~A是______________期.
(2)C~D染色体的变化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3)用图中的符号填写,DNA加倍发生在___________;DNA含
量减半发生在_______;
染色体加倍发生在_____________;DNA含量 AB C D EA11、下图为一个细胞周期中洋葱根尖细胞进行有丝分裂时的DNA含量变化情况,据图回答:
(1)在图内细胞周期的各时期中,A~B是 分裂间期 ,D~E是
分裂期的后期 ,E~A是 分裂期的末期 .
(2)C~D染色体的变化特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图中的符号填写,DNA加倍发生在_______;DNA含量减半发生在___________; 染色体加倍发生在__________;DNA含量 AB C D EA11、下图为一个细胞周期中洋葱根尖细胞进行有丝分裂时的DNA含量变化情况,据图回答:
(1)在图内细胞周期的各时期中,A~B是 分裂间期 ,D~E是
分裂期的后期 ,E~A是 分裂期的末期 .
(2)C~D染色体的变化特点是 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数目清
晰可见,.
(3)用图中的符号填写,DNA加倍发生在 ________;DNA含量减半发生在_________; 染色体加倍发生在____________;DNA含量 AB C D EA11、下图为一个细胞周期中洋葱根尖细胞进行有丝分裂时的DNA含量变化情况,据图回答:
(1)在图内细胞周期的各时期中,A~B是 分裂间期 ,D~E是
分裂期的后期 ,E~A是 分裂期的末期 .
(2)C~D染色体的变化特点是 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数目清
晰可见,.
(3)用图中的符号填写,DNA加倍发生在 A~B;DNA含量减半发生在 E~A1; 染色体加倍发生在 D~E;DNA含量 AB C D EA12.下图A与B,表示某生物细胞分裂过程中核内染色体数目的动态变化过程.据图回答:
(1) 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是从_______________开始到___________________结束.
(2)图A表示细胞的_________分裂过程,cd 段表示细胞进入____________________期,de段表示细胞分裂进入___________________期.
(3)图B表示_________的细胞分裂期相当于图A中的一段是__________________;分裂后形成的子细胞中含有的染色体_______________条.




a b c d e f g h i j图A图B2.下图A与B,表示某生物细胞分裂过程中核内染色体数目的动态变化过程.据图回答:
(1) 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是从 e 开始到 j 结束.
(2)图A表示细胞的 有丝 分裂过程,cd 表示细胞进入分裂期的后期 ,de段表示细胞分裂进入 分裂期的末期
(3)图B表示________的细胞分裂期相当于图A中的一段是__________;分裂后形成的子细胞中含有的_______染色体




a b c d e f g h i j图A图B2.下图A与B,表示某生物细胞分裂过程中核内染色体数目的动态变化过程.据图回答:
(1) 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是从 e 开始到 j 结束.
(2)图A表示细胞的 有丝 分裂过程,cd 表示细胞进入分裂期的后期 ,de段表示细胞分裂进入 分裂期的末期
(3)图B表示 动物 的细胞分裂期相当于图A中的一段是 bc和gh ;分裂后形成的子细胞中含有的染色体 6条 .




a b c d e f g h i j图A图B(一)有丝分裂教学目标:
1.细胞周期的概念(识记)
2.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各个时期及其结
构变化的特点(分析)
3.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及其DNA
含量变化的规律(分析)
4.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异同
(应用)
5.细胞有丝分裂主要特征、意义(理解) 巩固与考核一、关于细胞有丝分裂各时期及其结构变化特点题目:
1. 右图示细胞分裂的一个细胞周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的过程示
分裂间期
B.一个细胞周期是
指甲→甲的过程
C.乙→甲的过程示分裂期
D.一个细胞周期是指乙→乙的过程
2.一个细胞周期的开始是( )
A.间期 B.前期 C.中期 D.末期甲乙1. 右图示细胞分裂的一个细胞周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甲→乙的过程示
分裂间期
B.一个细胞周期是
指甲→甲的过程
C.乙→甲的过程示分裂期
D.一个细胞周期是指乙→乙的过程
2.一个细胞周期的开始是( A )
A.间期 B.前期 C.中期 D.末期甲乙3.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时,看到细胞最多
的时期是( )
A.分裂间期 B.分裂前期
C.分裂中期 D.分裂末期
4.在细胞周期中,间期细胞最重要的变化是( )
A.细胞体积迅速增大 B.DNA复制
C.合成RNA D.合成组蛋白和微管蛋白
5. 在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中,两组中心粒的分离
发生在( )
A.后期 B.前期
C.间期 D.末期
3.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时,看到细胞最多
的时期是(A )
A.分裂间期 B.分裂前期
C.分裂中期 D.分裂末期
4.在细胞周期中,间期细胞最重要的变化是( B )
A.细胞体积迅速增大 B.DNA复制
C.合成RNA D.合成组蛋白和微管蛋白
5. 在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中,两组中心粒的分离
发生在( B )
A.后期 B.前期
C.间期 D.末期
6. 下图①~⑤中表示一个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的不同情况.在整个细胞周期中,染色体变化的顺序应该是( )
① ② ③ ④ ⑤
.
A.①④⑤③②   B.②③①④⑤ 
C.①⑤④③②    D.⑤④③②①
7.一条染色体经复制后着丝点分裂之前的正确叫法:
( )
A.一条染色体 B.一条染色单体
C.一对同源染色体 D.两条染色体
纺锤丝6. 下图①~⑤中表示一个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的不同情况.在整个细胞周期中,染色体变化的顺序应该是( C )
① ② ③ ④ ⑤
.
A.①④⑤③②   B.②③①④⑤ 
C.①⑤④③②    D.⑤④③②①
7.一条染色体经复制后着丝点分裂之前的正确叫法:
( A )
A.一条染色体 B.一条染色单体
C.一对同源染色体 D.两条染色体
纺锤丝
8.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的区别是( )
A.纺锤体的来源不同 B.细胞一分为二的方式不同
C.染色体变为染色质的方式不同 D.染色体排列不同
9.下列哪一项叙述表明动物细胞正在进行有丝分裂( )
A.核糖体合成活动加强 B.线粒体产生大量ATP
C.中心体周围发出星射线 D.染色体排列不同
8.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的区别是( B )
A.纺锤体的来源不同 B.细胞一分为二的方式不同
C.染色体变为染色质的方式不同 D.染色体排列不同
9.下列哪一项叙述表明动物细胞正在进行有丝分裂( C )
A.核糖体合成活动加强 B.线粒体产生大量ATP
C.中心体周围发出星射线 D.染色体排列不同
二、关于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染色单体及DNA分子数目变化题目10.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DNA分子数目相同而染色体
数目不同的时期是( )
A.前期和后期 B.末期和后期
C.末期和中期 D.末期和前期

11.一个细胞核中有20条染色体的细胞,在连续进行两
次有丝分裂之后,产生的子细胞中有染色体( )
A.10条 B.20条
C.40条 D.80条
12.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和DNA分子数分别为
1:1的时期是( )
A.分裂间期 B.前期 C.中期 D.后期
10.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DNA分子数目相同而染色体
数目不同的时期是( A )
A.前期和后期 B.末期和后期
C.末期和中期 D.末期和前期

11.一个细胞核中有20条染色体的细胞,在连续进行两
次有丝分裂之后,产生的子细胞中有染色体( B )
A.10条 B.20条
C.40条 D.80条
12.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和DNA分子数分别为
1:1的时期是( D )
A.分裂间期 B.前期 C.中期 D.后期
13.人体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数目和DNA分子
数分别为( )
A.23,46 B.46,46 C.46,92 D.92,92
14.洋葱细胞里有8对染色体,在分裂前期细胞内染色
体和DNA分子数是( )
A.8条和16个 B.8对和16个
C.32条和32个 D.8对和32个
15.处在有丝分裂后期的某植物根尖细胞含有48条染色体,其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应该是( )
A.48条 B.24条 C.96条 D.12条
13.人体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数目和DNA分子
数分别为( C )
A.23,46 B.46,46 C.46,92 D.92,92
14.洋葱细胞里有8对染色体,在分裂前期细胞内染色
体和DNA分子数是( D )
A.8条和16个 B.8对和16个
C.32条和32个 D.8对和32个
15.处在有丝分裂后期的某植物根尖细胞含有48条染色体,其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应该是( B )
A.48条 B.24条 C.96条 D.12条
三、综合练习题16. 下图是某种生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示意图.据图回答:
(1)图A为_________细胞有丝分裂________期.
图中结构名称:①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
⑵图B为__________细胞有丝分裂__________期.
图中结构名称①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
⑶从图B推测该生物体细胞原有染色体___________条,
DNA分子__________个
12123图A图B16. 下图是某种生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示意图.据图回答:
(1)图A为 植物 细胞有丝分裂 分裂期的末期 .
图中结构称: ① 细胞壁 ② 细胞板.
⑵图B为__________ 细胞有丝分裂_____________期,
图中结构名称 ①______ ②_________- ③___________
⑶从图B推测该生物体细胞原有染色体___________条,
DNA分子__________个
12123图A图B16. 下图是某种生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示意图.据图回答:
(1)图A为 植物 细胞有丝分裂 分裂期的末期 .
图中结构称: ① 细胞壁 ② 细胞板.
⑵图B为 动物 细胞有丝分裂 分裂期的后期.
图中结构名称 ① 中心体 ② 染色体 ③ 纺锤体
⑶从图B推测该生物体细胞原有染色体___________条,
DNA分子__________个
12123图A图B16. 下图是某种生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示意图.据图回答:


(1)图A为 植物 细胞有丝分裂 分裂期的末期 .
图中结构称: ① 细胞壁 ② 细胞板.
⑵图B为 动物 细胞有丝分裂 分裂期的后期.
图中结构名称 ① 中心体 ② 染色体 ③ 纺锤体
⑶从图B推测该生物体细胞原有染色体 6 条,
DNA分子 6 个
12123图B图A17.右图为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某一时期的模式图.据图回答:
(1).此图为____________细胞有丝分裂__________期.
细胞内共有_________条染色体,______________染色单体
和____________DNA分子.
(2).此细胞的下一个时期细胞内共有____________条染色体, __________个DNA分子,______________个染色单体.
17.右图为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某一时期的模式图.据图回答:
(1).此图为 动物 细胞有丝分裂 分裂期的后期
细胞内共有 6条 染色体, 12个 染色单体
和 12个 DNA分子.
(2).此细胞的下一个时期细胞内共有____________条染色体, __________个DNA分子,______________个染色单体.
17.右图为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某一时期的模式图.据图回答:
1).此图为 动物 细胞有丝分裂 分裂期的后期
细胞内共有 6条 染色体, 12个 染色单体
和 12个 DNA分子.
(2).此细胞的下一个时期细胞内共有 12条 染色体,
1 2个 DNA分子, 0个 染色单体.
课件19张PPT。染色体变异猫叫综合症症状:两眼距离较远,耳位低下,生长发育缓慢,,存在着严重的智力障碍。患儿哭声轻,音调高,很像猫叫。5号染色体缺失响誉世界的著名“天才”音乐指挥家舟舟智障“天才”舟舟的资料舟舟是一个先天智力障碍(三体综合症)患者
病因:常染色体变异,比正常人多了一条21号染色先天性愚型 (21三体综合症)性腺发育不良(特纳氏综合症)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区别基因突变:染色体上某一个位点上基因的改变,光学显微镜下不可见。可用显微镜直接观察到的比较明显的染色体变化。染色体变异类型染色体结构变异染色体数目变异个别染色体增减染色体成倍增减1缺失染色体的某一片段消失消 失染色体结构的变异2 重复:染色体增加了某一片段重 复染色体结构的变异颠 倒断 裂3 倒位:染色体的某一片段颠倒了180o染色体结构的变异4易位:染色体的某一片段移接到另一条非同源染色体上移 接染色体结构的变异染色体结构变异缺失重复倒位移接猫叫综合症果蝇棒状眼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染色体结构的变化导致生物变异的原因是什么?染色体结构变异染色体上的基因的数目和排列顺序改变生物性状的变异多数不利(二)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指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增添或缺失的改变。有非整组变异和整组变异两种情况。整组变异果蝇染色体显微照片果蝇体细胞染色体图解ⅡⅡⅢⅢⅣⅣ♀XX雄果蝇染色体组图解XYⅡⅡⅢⅢⅣⅣ染色体组雌果蝇染色体组图解细胞中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形态和功能各不相同,但携带着控制一种生物生长发育、遗传和变异的全部信息。染色体组如人、果蝇等生物的配子中的所有染色体就是一个染色体组
那么人的体细胞中含有二个染色体组、特点:
a它们形态大小、功能各不相同
b.但是携带着控制一种生物生长发育、遗传变异的全套遗传信息1、某生物正常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为8条,下图中,表示含有一个染色体组的细胞是C2、某生物的基因型为AAaaBbbbCCCc,那么它有多少个染色体组
A、2、 B、3 C、4 D、8染色体组数的判断办法:
1、图形题就看同源染色体的条数
2、基因型题就看同种类型字母的个数课件17张PPT。第4节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第2章 组成细胞的分子如皋市丁堰高级中学思考:
1.这些食物含有的能量一样吗?
2.当你因剧烈运动消耗大量能量时,你选何种食物才能尽快补充能量?为什么?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一、细胞中的糖类1.元素组成:
2.种类:
3.功能:C、H、O
单糖、二糖、多糖
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阅读课本P30-31“细胞中的糖类”并完成下表我们前面已学的几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如何?返回核糖脱氧核糖葡萄糖果糖半乳糖细胞中都有细胞中都有细胞中都有植物细胞中动物细胞中组成RNA的成分组成DNA的成分主要的能源物质提供能量提供能量返回麦芽糖蔗糖乳糖发芽的小麦、谷粒中含量丰富蔗糖、甜菜中含量丰富人和动物乳汁中含量丰富都能提供能量返回淀粉纤维素肝糖原肌糖原植物粮食作物的种子、变态茎或根等储藏器官中植物细胞的细胞壁中动物的肝脏中动物的肌肉组织中储存能量支持保护细胞储存能量,调节血糖储存能量单糖、二糖、多糖是怎样区分的?1.单糖:不能水解的糖。
2.二糖:由两分子的单糖脱水缩合而成。3.多糖:由许多的葡萄糖分子连接而成。构成它们的基本单位都是葡萄糖!单糖、二糖和多糖的转化过程单糖二糖多糖
糖尿病人的饮食受到严格的限制,受限制的并不仅仅是甜味食品,米饭和馒头等主食都需定量摄取。为什么?
有人认为,吃糖过多或吃得过饱,即使不吃肥肉也很容易引起肥胖,你认为对吗?
不同种类的糖鉴定方法相同吗?分别举例说明.思考:男性:标准体重(kg)=身高(cm)-105
女性:标准体重(kg)=身高(cm)-100
二、细胞中的脂质1. 组成元素:主要是C、H、O,有些含有P和N2. 种类及功能脂肪:磷脂:固醇: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还具有隔热、保温、缓冲和减压的作用构成细胞膜、细胞器膜和核膜的主要成分包括胆固醇、性激素和维生素D;对人体的代谢起到很重要的调节作用不溶
于水
溶于
有机
溶剂:
丙酮、
氯仿、
乙醚动物的
皮下、
内脏器官人和动物的
脑、卵细胞、
肝脏及大豆储能物质
保温
缓冲和减压构成细胞膜
和细胞器膜
的重要成分动物细胞膜
血液
性腺
肠道等人体内参与脂质运输促进动物生殖器官发育
以及生殖细胞形成促进肠道对 Ca 和 P
的吸收三、生物大分子以 碳 链为骨架1、单体2、多聚体 是指组成生物大分子(多糖、蛋白质、核酸)的基本单位。单糖氨基酸核苷酸多糖蛋白质核酸 每个单体都以若干个相连的 C 原子构成的 C 链为基本骨架,经脱水缩合而成的结构。单 体多聚体脱水缩合巩固练习 1、判断题
(1)磷脂是所有细胞必不可少的脂质. ( )
(2)所有细胞的组成成分都含有纤维素( )
2、细胞利用呼吸作用分解糖类并释放能量主要是利用 ( )
A、麦芽糖;B、核糖;C、葡萄糖;D、蔗糖
3、谷物中含量丰富的多糖是( )
A、糖原和纤维素; B、淀粉和糖原;
C、淀粉和纤维素; D、蔗糖和麦芽糖。
√×CC4、组成糖原、淀粉、纤维素的单体都是 ( )
5、在人和动物皮下含量丰富的储能物质是( )
拓展题:P33
谢谢大家!再见!如皋市丁堰高级中学姜松祥课件13张PPT。细胞的生物膜系统江苏省如皋市丁堰中学 姜松祥细胞的生物膜系统课堂练习:识图植物细胞结构动物细胞结构右图为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内填序号, 上填名称:
(1)构成图中[1]的基本骨架是 ________;[2] _______ 的形成与[ ] ___________ 有关;
(2)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 ] __________;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 ] _______ ;[ ] 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机器”。
(3)若该细胞是西瓜果肉细胞,糖类主要存在于[ ] 中。
(4)该细胞中有,而动物细胞没有的细胞器是[ ] 和[ ] 。
(5)该细胞没有而动物细胞有,且与细胞分裂有关的细胞器是 。
(6)图中含有双层膜的结构但又不属于细胞器的是[ ] 。二.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阅读:P48课本
资料分析——分泌蛋白的合成与运输 讨论:
1.分泌蛋白是在哪里合成的?
2.分泌蛋白从合成至分泌到细胞外,经过了哪些细胞器或细胞结构?尝试描述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过程。
3.分泌蛋白合成和分泌的过程中需要能量吗?能量由哪里提供?核糖体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需要 线粒体结论:分泌物的合成和运输方向是: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细胞外合成肽链折叠组装糖基化浓缩加工运输外排思考:细胞内单层膜、双层膜结构分别有哪些?
是不是所有膜的成分和结构都与细胞膜一样?观察图中各种膜在结构上的联系三.细胞的生物膜系统1.概念:各种细胞器膜和细胞膜、核膜等结构,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各种膜间能否相互转化?2.功能:
①不仅使细胞具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内部环境,同时在细胞与外部环境进行物质运输、能量转换和信息传递的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
②许多重要的化学反应都在生物膜上进行,这些化学反应需要酶的参与,广阔的膜面积为多种酶提供了大量的附着位点。
③细胞内的生物膜把各种细胞器分隔开,使得细胞内能够同时进行多种化学反应,而不会互相干扰,保证了细胞生命活动高效、有序地进行。
3.与生活中的联系:透析型人工肾——血液透析膜
工业上:人工模拟生物膜功能;农业:改善作物品种 课件18张PPT。第1节 细胞膜——系统的边界江苏省丁堰高级中学 姜松祥
我确信哪怕一个最简单的细胞,也比迄今为止设计出的任何智能电脑更精巧!
-------瞿中和瑞典皇家科学院将2003年度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两名研究细胞膜的美国科学家彼得·阿格里(Peter Agre)和罗德里克·麦克金农(Roderick MacKinnon),以表彰两人在细胞膜通道研究领域所取得的卓越成绩。瑞典皇家科学院表示,两人在人类细胞盐、水运输方面的发现对于“理解许多疾病至关重要”。
  瑞典皇家科学院的评价是,“这一决定性发现为整个水通道的生物化学、生理学和遗传学研究打开了大门。”阿格里和麦克金农将分享价值130万美元的奖金。诺贝尔奖获得者科学成就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示意图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思考:选取何种细胞作为研究细胞膜的材料呢?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
目的要求:体验用哺乳动物红细胞制备细胞膜的方法
和过程。
材料用具:猪的新鲜的红细胞稀释液、蒸馏水、滴
管、吸水纸、载玻片、盖玻片、显微镜
方法步骤:制临时装片、先低倍镜后高倍镜观察
讨论:
如果上述实验在试管中进行,细胞破裂后,还需用什么方法才能获得较纯的细胞膜?离心实 验等渗状态低渗状态高渗状态 任何系统都有边界。细胞作为一个基本的生命系统,它的边界就是细胞膜。
材料一:
1859年Overton在研究各种未受精卵细胞的透性时,发现脂溶性物质易透过细胞膜,不溶于脂类的物质透过细胞膜十分困难。这说明了什么?
推测细胞膜由连续的脂类物质组成
20年后,科学家们第一次将细胞膜从红细胞中分离出来,化学分析表明,它们的主要成分是磷脂和蛋白质。推测细胞膜的成分含有磷脂和蛋白质.
思考:细胞膜还有其他成分吗? 一.细胞膜的成分:
细胞膜主要由脂质(50%)和蛋白质(40%)组成,另外还有少量的糖类(2%~10%)。
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与生活中的联系:
癌细胞的恶性增殖和转移与癌细胞膜成分的改变有关。资料2. 1925年,Gorter 和Grendel
对 血 影 的 研 究 抽提细胞膜中的脂类物质在水面铺成单分子层,聚拢后测总面积b。 把红细胞放在蒸馏水中使其吸水涨破,反复冲洗后只留细胞膜(血影),把这些破碎的膜铺在水面上,测定出红细胞的表面积a。测定结果:b=2a细胞膜是由双层磷脂分子组成的。说明什么?电 镜 下 的 细 胞 膜看一看流动镶嵌模型磷脂双分子层构成了细胞膜的基本骨架蛋白质分子覆盖在磷脂双分子层外侧镶嵌在磷脂双分子层两侧贯穿磷脂双分子层1970年,Frye和Edidin
人-鼠细胞融合实验细胞膜的结构特点组成细胞膜的蛋白质和磷脂分子具有一定的流动性二.细胞膜的功能:
1.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
2.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3.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垂体对甲状腺的控制精子和卵细胞之间的识别和结合胞间连丝
探究三:
科学家做过这样的实验:准备好含Ca2+、Mg2+、Si4+的培养液,将番茄和水稻分别放在上述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后,番茄培养液中的Ca2+、和Mg2+下降,水稻培养液中的Ca2+、和Mg2+浓度增加。 Si4+的情况刚好相反:水稻吸收大量的Si4+ ,而番茄几乎不吸收Si4+ 。
这一切说明了什么?三.植物细胞的细胞壁:
成分:纤维素和果胶
功能:支持和保护细菌细胞壁成分也是纤维素和果胶吗?不是, 成分为肽聚糖课堂练习:
1.有人在解释细胞膜时,把它与窗纱进行类比:窗纱能把昆虫挡在外面,同时窗纱上的小洞又能让空气进出。你认为这各类比有什么合理之处,有没有不妥当的地方?2.科研上鉴别死细胞和活细胞,常用“染色排除法”。例如,用台盼蓝染色,死的动物细胞会被染成蓝色,而活的动物细胞不着色,从而判断细胞是否死亡。你能解释“染色排除法”的原理吗?再见,谢谢大家!!!课件13张PPT。http://afeng.swjx.cn第二章 组成细胞的分子第3节 遗传信息的携带者
—核酸崇雅高中 杨太林http://afeng.swjx.cn尿嘧啶核糖核糖核苷酸核糖核酸RNA胸腺嘧啶腺嘌呤
鸟嘌呤
胞嘧啶脱氧核糖脱氧核苷酸脱氧核糖核酸DNA碱基五碳糖核苷酸全名核酸DNA和RNA的组成http://afeng.swjx.cn核苷酸的简式五碳糖含N碱基Ohttp://afeng.swjx.cn脱氧核苷酸核糖核苷酸http://afeng.swjx.cn动动脑1、脱氧核糖核酸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___,它可分为_______种。看图2、核糖核酸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___,它可分为_______种。3、核酸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__,它可分为____类,一共有______种。脱氧核苷酸核糖核苷酸核苷酸4428http://afeng.swjx.cn腺嘌呤脱氧核苷酸鸟嘌呤脱氧核苷酸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http://afeng.swjx.cnhttp://afeng.swjx.cnDNA的片断一般DNA由 条核苷酸链组成,
RNA由 条核苷酸链组成两一http://afeng.swjx.cn动动脑 由10个脱氧核苷酸组成的一条DNA单链最
多有_______不同种类。410 遗传信息就是__________________核苷酸的排列顺序http://afeng.swjx.cn细胞核细胞质红色吡罗红RNA线粒体,叶绿体细胞核绿色甲基绿DNA少数存在于主要存在于染色颜色染色剂核酸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http://afeng.swjx.cn方法步骤:一、取口腔上细胞制片
二水解
三、冲洗涂片
四、染色
五、观察http://afeng.swjx.cn结论:
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
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http://afeng.swjx.cn再见课件32张PPT。http://swjx.afeng5.net第二章 生命的基本单位——细胞第一节:细胞的结构和功能http://swjx.afeng5.net1、细胞的大小;2、细胞的形态;3、细胞的种类 真核细胞(细胞中有成形的细胞核):绝大多数生物 原核细胞(细胞中没有核膜包围的细胞核):
衣原体、支原体、细菌、蓝藻和放线菌等4、细胞虽然都很小,但是都有非常精细的结构和复杂的自控功能,这些就是细胞之所以能够进行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 5、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和比较; http://swjx.afeng5.net一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http://swjx.afeng5.net(一)细胞膜的位置和厚度 (二)细胞膜的化学组成: 磷脂和蛋白质分子 (三)细胞膜的结构1.磷脂双分子层是细胞膜的基本骨架;2.蛋白质分子覆盖、嵌插、贯穿在整个磷脂双分子层中;一、知识结构http://swjx.afeng5.net3.细胞膜的表面有一层蛋白质和多糖形成的糖蛋白(糖被);糖被的功能:(1)保护和润滑的作用,如消化道或呼吸道的上皮细胞的表面; (2)细胞表面的识别作用 ;4.结构特点 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是可以运动的,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变形虫的捕食 白细胞吞噬病菌 细胞的融合等 http://swjx.afeng5.net(四)细胞膜的主要功能1.在细胞物质运输中的作用 (1)活细胞不停地进行新陈代谢作用,它必须不断地与周围环境交换物质,物质通过细胞膜进出细胞。http://swjx.afeng5.net(2)自由扩散和主动运输的比较:2.分隔界膜3.细胞识别、分泌、排泄、免疫等http://swjx.afeng5.net(五)细胞壁1.化学本质纤维素和果胶——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可以去掉植物细胞的细胞壁 用15%的盐酸处理,可使细胞分离(解离) 3.有支持和保护的作用2.细胞壁是全透性 的http://swjx.afeng5.net二、要点点拨1、影响自由扩散和主动运输的因素 a.影响自由扩散的因素——膜两侧的浓度差 b.影响主动运输的因素 种类:决定可以运输哪些物质 数目:决定在单位时间内运输某种物质的快慢 载体 能量:在一定范围内,随着能量的增加运输的速率加快 http://swjx.afeng5.net2、功能特性选择透过性 水分子可以自由通过 细胞要选择吸收的离子和小分子可以通过 其他的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不能通过 链接:植物根细胞吸收矿质元素具有选择性。3、理解研究细胞膜流动性的方法。http://swjx.afeng5.net二 细胞质的结构和功能http://swjx.afeng5.net一、知识结构(一)细胞质 1.在细胞膜以内、细胞核以外的全部原生质叫做细胞质;2.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细胞质是均匀透明的胶状物质;3.活细胞中的细胞质处于不断流动的状态;4.细胞质包括细胞质基质和细胞器;(二)细胞质基质1.化学成分:水、无机盐离子、脂类、糖类、蛋白质(多种酶)、氨基酸、核苷酸等;2.功能:(1)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 (2)为新陈代谢的进行提供一定的物质和环境条件; http://swjx.afeng5.net(三)细胞器1.线粒体(相对封闭的双层膜结构)(1)分布
(2)形态
(3)结构
(4)功能http://swjx.afeng5.net2.叶绿体(相对封闭的双层膜结构)(1)分布
(2)形态
(3)结构
(4)功能线粒体和叶绿体的比较?http://swjx.afeng5.net3.内质网(单层膜)4.核糖体(无膜结构)延伸:在分裂活动旺盛的细胞中,游离的核糖体的数目较多,并且分布均匀,这一点已被用来作为辨认肿瘤细胞的标志之一。参与某些脂类、糖类和激素的合成
蛋白质运输的通道增大了细胞内的膜面积,膜上附着多种酶,为细胞内各种化学反应的进行提供了条件有机物合成的“车间”
主要合成某些专供输送到细胞外面的分泌物质,如抗体、酶原或蛋白质类的激素。
主要合成分布在细胞质中或供细胞本身生长所需要的蛋白质分子,此外还合成某些特殊的蛋白质,如血红蛋白。
http://swjx.afeng5.net5.高尔基体(单层膜结构)说明:高尔基体是一种在动植物细胞中都有,但功能却是不相同的一种细胞器!与细胞分泌物的形成有关,对分泌蛋白进行加工和运输 蛋白质的“加工厂”
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有丝分裂末期高尔基体集中到细胞板附近,参与合成纤维素
http://swjx.afeng5.net6.中心体(无膜结构) (1)分布:动物细胞和低等植物细胞中,通常位于细胞核附近(2)结构:由两个互相垂直的中心粒和周围物质组成 (3)功能:与动物细胞和低等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 参与形成纺锤体、决定细胞分裂的方向7.液泡(单层膜结构)(1)分布:成熟的植物细胞中 90% (2)结构液泡膜 细胞液:含有糖类、无机盐、
色素和蛋白质等物质 (3)功能 ①调节细胞的内环境②使细胞保持一定的渗透压,保持膨胀的状态。 http://swjx.afeng5.net二、要点点拨1、细胞结构和功能相适应: ①不同功能的细胞所含的细胞器不同,如心肌细胞中的线粒体明显多于平滑肌细胞;②同一细胞在不同生理状态下,细胞器也不同,如冬眠动物肝脏细胞中线粒体数量明显多于正常状态下;③同一细胞中不同部位由于功能不同,细胞器分布也不同,如精子细胞中线粒体主要集中于颈部。④细胞的某一生理功能是由多种细胞器协同完成的。如分泌蛋白(胰岛素、消化酶和抗体等)的形成和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有关。http://swjx.afeng5.net2、注意细胞器结构和第三章新陈代谢的联系。例如:在叶绿体的基粒和基质上进行的反应;
在线粒体基质中的进行的反应。3、学会判断某物质在细胞器之间交换时需要穿过膜的层数4、熟悉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结构特点,解决好相关的填图题。http://swjx.afeng5.net三、典型例题例1:(2003年江苏高考第1题)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下面有关叶绿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叶绿体中的色素都分布在囊状结构的膜上
B.叶绿体中的色素分布在外膜和内膜上
C.光合作用的酶只分布在叶绿体基质中
D.光合作用的酶只分布在外膜、内膜和基粒上例2:研究人员对分别取自3种不同的生物的部分细胞(甲、乙、丙、)进行观察和分析,获得实验结果如下表。(表中“√”表示有,“×”表示无) 则:甲、乙、丙三种细胞分别最可能取自下列哪类生物? 光合细菌 蛔虫 水稻 A (蛔虫 光合细菌 水稻 )http://swjx.afeng5.net例3:菠菜、海绵组织细胞和人的骨骼肌细胞内有,而蓝藻细胞没有的结构是 ( )
A.线粒体和核糖体
B.染色体和质体
C.RNA和叶绿体
D.高尔基体和线粒体Dhttp://swjx.afeng5.net三 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http://swjx.afeng5.net(一)细胞核的结构 一、知识结构http://swjx.afeng5.net(二)染色体和染色质http://swjx.afeng5.net(四)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区别 (三)细胞核的功能 1.细胞核是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场所;2.是细胞遗传特性和细胞代谢活动的控制中心;主要成分为肽聚糖主要成分为纤维素、果胶①无核膜、核仁,有核区
②DNA单独存在,没有蛋白质
①有核膜、核仁,典型的细胞核
②DNA和蛋白质结合形成染色体
只有游离的核糖体
各种细胞器基本都有
支原体、细菌、蓝藻、放线菌
绝大多数生物http://swjx.afeng5.net二、要点点拨1、细胞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1)从结构上看:①细胞核与细胞质通过核孔互相沟通;②核膜与内质网膜、细胞膜、高尔基体膜等互相连接,构成细胞完整的“生物膜系统”。 (2)从功能上看:细胞各部分的结构、功能虽不同,但它们是相互联系、分工合作、协调一致的共同完成各项生命活动。(3)从调控上看:细胞核内携带遗传信息的DNA是决定细胞结构和功能的主要因素,因此细胞的整个生命活动主要是由DNA调控和决定的,使细胞形成一个整体的调控系统。(4)从与外界的关系看:细胞的整体性还表现在每一个细胞都要与相邻细胞进行物质交换和能量转换,而与外界环境直接接触的细胞都可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和能量转换,因此,细胞与外界之间形成一个统一整体。http://swjx.afeng5.net3、细胞核和细胞质之间的关系(1)人的红细胞和精子的寿命都较短 (2)变形虫的实验例2:用一根玻璃针将一个变形虫切成两半,有核的一半能继续生活,无核的一半死亡。如果将一个变形虫的核取出,无核部分能短期生存,但不能繁殖后代,单独的细胞核则无法生存。如果在去核后三天,再植回一个细胞核,这个变形虫生活正常。http://swjx.afeng5.net细胞的分化、癌变和衰老 http://swjx.afeng5.net一、知识结构1.细胞分化:
(1)特点:
(2)实质:
(3)结果:
(4)意义:2、细胞的癌变(1)癌细胞:一类不能正常地完成细胞分化,不受有机体控制的、连续进行分裂的恶性增殖细胞。(2)特征 无限增殖(正常细胞能够分裂50-60次,而癌细胞却不受限制)改变形态结构 易转移、扩散(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使得细胞彼此之间的黏着性减少) 持久性(发生在整个生命过程中);稳定性(一般不可逆转)。细胞中基因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选择性表达的结果。形成了各种不同的细胞、组织细胞的分裂和分化是生物正常生长发育的基础。http://swjx.afeng5.net(3)癌变的原理 3、细胞的衰老
(1)正常生命现象:发生→分化→衰老→死亡
(2)主要特征:
①水分减少,体积变小,代谢减缓
②酶活性降低,导致白发等
③色素积累,如老年斑
④呼吸减慢,核增大,染色质固缩
⑤膜通透性改变http://swjx.afeng5.net二、要点点拨1、理解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的过程、差别和意义。2、细胞分化的实质是细胞中的基因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选择表达的结果,并不是遗传物质的改变。 3、理解细胞分化的特征,尤其是细胞分化一般是不可逆转的,但有特例组织培养中的“脱分化”。4、学会判断癌细胞的特征和细胞衰老的特征。5、理解细胞全能性的概念。http://swjx.afeng5.net三、典型例题例1:(2001年上海高考)人胰岛细胞产生胰岛素,肝脏细胞能合成大量谷丙转氨酶,胰岛细胞中 ( )
A.只有胰岛素基因 B.比人受精卵的基因要少
C.既有胰岛素基因,也有谷丙转氨酶基因和其他基因
D.有胰岛素基因和其他基因,但没有谷丙转氨酶基因 例2:细胞分化过程中,不会出现的是 ( )
A.细胞表面结构改变 B.细胞器的种类和数量改变
C.蛋白质种类和数量的改变 D.细胞核遗传物质的改变 例3:与生物体正常生长发育密切相关的生理过程是( )
A.细胞分裂 B.细胞分化
C.细胞生长 D.A、B、C均是 CDD课件27张PPT。糖类、脂质分别由哪几种元素组成化学元素?
在细胞中的含量怎样?糖类:C、H、O 和核酸共占1.0%~1.5%
脂质:主要是C、H、O(有些含N、P)
   占1%~2%蛋白质的组成元素有哪些?在细胞中的含量又如何?蛋白质:主要由C、H、O、N四种,也含有P、S及一些微量元素。占细胞干重的50%以上。比较下列两种物质相对分子质量:
          
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很大,是一种高分子化合物,为生物大分子。无论蛋白质的分子质量多大,结构多复杂,但各种蛋白质的基本单位都是氨基酸,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有20多种。观察比较这几种氨基酸的结构式,它们在结构上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H            | 氨基酸结构通式:R—C—COOH             |             NH2            H            | 氨基酸结构通式:R—C—COOH            |            NH2其中-NH2称为氨基,-COOH称为羧基,
至少要有一个氨基和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
R基为判别基因,约有20种生物的氨基酸。课堂检测一
下列哪个不是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  )
A、NH2—CH—COOH       |      R           
B、NH2-CH2-COOH
C、NH2—CH—OH     |      COOH      
D、NH2-CH2-CH2-CH2-COOH氨基酸数-=脱去的水分子数=肽键数肽链数由两个氨基酸分子缩合而成的叫二肽。
由3个或3个氨基酸分子缩合而成的,含有多个肽链的化合物,叫多肽。
肽链通过一定的化学键互相连接在一起。这些肽链不呈直线,也不在同一个平面上,而是形成非常复杂的空间结构。肽链是没有生物活性的,
当肽链按不同形式折叠和
盘曲形成具一定空间结构
的蛋白质分子才表现出
生物活性。   脱水缩合         盘曲折叠 氨基酸———→肽链(一条或多条)———→蛋白质。 蛋白质结构的多样性蛋白质的种类多种多样,例如人体内含蛋白质的种类约有10万种,整个生物界的蛋白质种类估计有100亿种。
蛋白质的多样性决定于结构的多样性,那为什么蛋白质的结构具有多样性呢?有下面几方面的原因:
①氨基酸种类不同
②数目成百上千
③排列次序变化多端
④空间结构也千差万别主要功能结构蛋白: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的重要物质
催化蛋白:如酶
运输蛋白:如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
调节蛋白:如胰岛素和生长激素
免疫蛋白:如抗体,削除外来蛋白的干扰根据下面图解,回答问题:

(1)该图示_____肽化合物;含_____个肽键。(2)填写虚线框内结构的名称:A._____ B._____ C._____
(3)生成此化合物的反应叫________。三两氨基肽键羧基缩合核 酸化学元素组成
相对分子质量
基本组成单位
分子结构
主要功能
重点:两种核酸的比较化学元素组成C、H、O、N、PBACK相对分子质量几十万——几百万BACK基本组成单位基本组成单位:核苷酸。
一个核苷酸是由一分子含氮的碱基和一分子的五碳糖和一分子磷酸组成。
每个核酸分子是由几百个乃至上亿个核苷酸互相连接而成的长链。
核苷酸核糖核酸
(RNA)脱氧核糖核酸
(DNA)BACK分子结构DNA:双螺旋结构
RNA:一般是单链BACK主要功能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对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有极其重要的作用。BACK核糖核酸和脱氧核糖核酸蛋 白 质缩合归纳总结核酸组成元素:C、H、O、N、P组成物质:一分子磷酸、一分子五碳糖、一分子含氮碱基基本单位:核苷酸脱氧核糖核苷酸(4种)核糖核苷酸(4种)核酸脱氧核糖核酸(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核糖核酸(RNA):主要存在于细胞质功能控制蛋白质的合成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核 酸1种2种5种(8种)1、血红蛋白是由574个氨基酸构成的蛋白质,含四条多
肽链,那么在形成肽链过程中,其肽键的数目和脱下
的水分子数分别是
  A、573和573 B、570和570 
C、572和572 D、571和5712、分子式为(C6H10O5 )n和C3032H4816O872N780S8Fe4
这两种物质最可能是
A、脂类和蛋白质     B、多糖和蛋白质
C、核酸和多糖     D、蛋白蛋和核酸练习巩固3、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是
A、核酸   B、脱氧核糖核酸  
C、核苷酸 D、核糖核酸4、人的红细胞和心肌细胞的主要成分都是蛋白质,但这两种细胞的功能却完全不同。请根据本节内容对这种现象做出解释? 因为这两种蛋白质的分子结构不同(即氨基酸的种类、数量不同,排列次序不同,空间结构也不同),所以它们的功能也不相同。5、下列物质中,有的是氨基酸,有的不是。请找出所有的氨基酸,回答这些氨基酸经缩合反应后形成的物质,应叫???A 、氨基酸 B、二肽 C 、三肽 D 、四肽(1)图中A表示     ,D表示        。
(2)该化合物由  个氨基酸分子失去  个分子水面形成的,这种反应叫     。在这个过程中,相对分子质量减少了    。该化合物称为       。
(3)图中表示R基的字母是       ,表示肽键的字母是       。
(4)图中有  个肽键,有   个氨基和   个羧基。
(5)该化合物由   种氨基酸组成的。课件9张PPT。难点辨析题下列哪一项表明病毒属于生物
A.具有细胞结构       B.由有机物构成
C.能独立完成新陈代谢    D.能在寄主内繁殖第一章 ?生命的物质基础
第一节? 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 地壳与生物细胞中元素对比表  研究课本人体和玉米组成元素对比表,发现组成生物体的主要化学元素。
阅读课本并辨析下列概念:
最基本元素
基本元素
主要元素
大量元素
微量元素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的作用☆生物体的化学元素组成多种多样的化合物。如蛋白质、核酸、糖类、脂类等都是由多种化学元素组成的,这些化合物在生命活动中都具有重要作用;
☆影响:化学元素(主要指一些微量元素)能够影响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如微量元素B能够促进花粉的萌发和花粉管的伸长。当植物体内缺B时,花药和花丝萎缩,花粉发育不良,影响受精过程。 教 学 巩 固1、下列属于大量元素是(  )
A。S、K、Ca、Mg B。C、P、B、K
C。H、N、Ca、Cu     D。Mg、Zn、Cu、Mn
2、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的一面是因为(  )
A。构成细胞的化合物在非生物界都存在
B。构成细胞的无机物在自然界都存在
C。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能找到
D、生物界和非生物界都有新陈代谢
3、相同种类、相同含量的化学元素,在生物体内表现为生命现象,在自然界中则不能。这说明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  )
A。统一性  B、多样性  C。变异性  D。差异性ACD4、Mn是许多酶的活化剂,例如缺Mn的植物,因不能激活硝酸还原酶,无法利用硝酸盐。这一事实说明Mn(   )
A。是生命疃的物质基础   B。能组成多种多样的化合物
C。能影响植物体的生命活动 D。属于主要元素
5、C、H、N3种元素在组成人体的化学成分中,质量分数共占73%左右,而这三种元素在组成岩石圈的化学成分中,质量分数不到1%。这个事实说明(  )
A、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
B、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具有差异性
C、这三种元素是组成人体的主要元素
D、生物界和非生物界的组成元素完全不同 CB6、生物大分子在生物体的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碳原子本身的化学性质,使它能够通过化学键连结成链或环,人机形成各种生物大分子。可以说,地球上的生命是在碳元素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以上事实可以说明(  )
A、C元素能组成各种各样的化合物
B、C元素是最基本的元素
C、C元素是各种大分子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D、C元素比其他元素重要
7、科学家对鸡和鸭两种动物体内的某些元素的含量进行测定,得到下表:(每100克中的毫克数)此表说明:B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虽然大体相同,但在不同的生物体内,各种化学元素的含量却差别很大。8、下表是用于无土栽培的一种溶液配方:该配方中属于植物所需的大量元素的是:
微量元素的是:
9、人类有一种大脖子病,是由于地方性缺碘造成的,而碘在人体内的含量是极少的。由此说明什么问题?反映了化学元素的什么功能?H、O、N、P、S、K、Ca、MgFe、Cl。微量元素在生物体内的含量虽然很少,但却是生物生活所必需的。
这个例子反应出化学元素能影响生物体的生命活动的功能。课件56张PPT。组成细胞的分子 阐明生命现象的规律,必须建立在阐明生物大分子结构的基础上.
——邹承鲁第1节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本节聚焦:
1.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是什么?
2.组成细胞的重要化合物有哪些?
3.怎样检测生物组织中糖类、脂肪和蛋白质?讨论:
  比较组成地壳和组成细胞的部分元素的含量,你能提出什么问题?问题探讨组成地壳和组成细胞的
部分元素含量(%)表一、组成细胞的元素 组成人体细胞的主要元素(占细胞鲜重的百分比) 大量元素:
C H O N P S K Ca Mg
微量元素:
Fe Mn Zn Cu B Mo 注意:C为基本元素 鲜重与干重 二、组成细胞的化合物思考与讨论:
1.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有什么区别?
2.细胞内最多的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分别是哪一种,你能推测它们对生命的意义吗?
3.根据你的生活经验,说说哪些植物器官的细胞中富含糖类、脂质或蛋白质?怎样从植物器官中提取这些化合物?实验: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实验原理:
某些化学试剂能够使生物组织中的有关有机化合物产生特定的颜色反应。如:
还原糖 + 斐林试剂→砖红色沉淀
脂肪 + 苏丹Ⅲ→橘黄色
蛋白质 + 双缩脲→紫色
淀粉 + 碘→蓝色目的要求:
尝试用化学试剂检测生物组织中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材料用具:
1.实验材料:苹果汁、花生种子、花生汁、马铃薯片、豆浆、鲜肝液
2.仪器:
3.试剂:斐林试剂、苏丹Ⅲ、碘液、双缩脲
方法步骤:
1.实验材料、仪器和试剂的选择
2.设计记录表格,记录预测结果
3.检测的方法步骤
  (1)还原糖的检测和观察;
(2)脂肪的检测和观察;
(3)蛋白质的检测和观察;讨论:
1.你的预测与实验结果是否一致
2.小组间交流实验结果。你有什么发现?
3.全班共检测了多少种生物材料?这些生物材料中有机化合物的种类、含量一样吗?这对我们选择食物有什么启发?
课堂练习:
  P19 练习第2节 生命活动的主要  
     承担者——蛋白质本节聚焦:
1.氨基酸的结构有什么特点?
2.为什么细胞中蛋白质的种类如此多样?
3.为什么说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问题探讨讨论:
 1.你能够说出多少种富含蛋白质的食品?
2.你知道蛋白质在生命活动中的主要作用有哪些?
3.为什么有些食品要添加某些氨基酸?一、蛋白质的基本单位
——氨基酸的种类请观察课本20页的几种氨基酸的结构:
讨论:
1.这些氨基酸的结构具有什么共同特点?
2.“氨基酸”这一名词与其分子结构有对应关系?2.与生活的联系:
必需氨基酸:8种
(异亮、甲硫、撷、赖、苯丙、亮、色、苏)
非必需氨基酸:12种羧基氨基侧链基团1.氨基酸通式及特点二、蛋白质的结构及其多样性由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示意图讨论:
 1.从氨基酸到蛋白质大致有哪些结构层次?
2.食物中蛋白质在人体消化道内如何成为氨基酸?氨基酸被吸收入细胞后又如何成为蛋白质?人体中蛋白质与食物中蛋白质一样吗? 1.二肽的形成:问题:
n个氨基酸形成一条多肽链时失去几个水分子?形成几个肽键?如果n个氨基酸形成m条肽链呢? 注意:
脱水综合
肽键
二肽
多肽(链)2.蛋白质的形成:牛胰岛素:51个氨基酸、2条多肽链组成。相对分子质量是5700。一级结构 → 二级结构 →
三级结构 → 四级结构3.蛋白质结构的多样性:
种类不同、数目成百上千、排列次序千变万化、空间结构千差万别
4.与生活的联系:
盐析:
热变性:三、蛋白质的功能:
1.许多蛋白质是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结构的重要
物质——结构蛋白。
如:羽毛、肌肉、头发、蛛丝等
2.许多蛋白质是调节细胞和生物体功能的重要
物质——功能蛋白。
如:载体、激素、酶、抗体等
总之,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小结:
课堂练习:P24练习
科学史话:
世界上第一个人工合成蛋白质的诞生
科学前沿:
国际人类蛋白质组计划第3节 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本节聚焦:
1.DNA和RNA的有什么异同?
2.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是什么?
3.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与遗传信息有什么关系? 2004年9月8日,英国科学家杰夫里斯在莱斯特大学举办新闻发布会,纪念DNA指纹鉴别技术诞生20周年。1984年9月11日,杰夫里斯和同事在研究基因变异时,偶然发现基因中存在一些足以区分生物个体的微小结构,并于当天绘制出了世界上第一幅“DNA指纹”。由于DNA指纹的高度特异性和稳定性,世界各国目前已经在罪犯确认、血亲鉴定、确定遇难者身份等方面广泛使用这种技术。问题探讨讨论:
 1.DNA的中文全称?
2.DNA签定技术的应用?
3.DNA证据是否成为唯一证据?一、核酸在细胞中的分布:
真核细胞:
DNA主要在细胞核,细胞质中的线粒体和 叶绿体中也含有少量的DNA。
RNA主要在细胞质。
原核细胞:
DNA集中在拟核。二、核酸的结构:
核酸是生物大分子,分子量从几十万至几百万。
1.元素组成:C H O N P
2.基本单位:核苷酸
1分子磷酸 + 1分子五碳糖 +1分子含氮碱基
3.结构:
每个核酸分子是由几十个乃至上亿个核苷酸连接而成的长链。通常DNA为双链、RNA为单链。DNA——由4种脱氧核苷酸 聚合而成
RNA——由4种核苷酸聚合而成 4.结构多样性:
虽然,组成DNA的脱氧核苷酸只有4种,但若数量不限(比如是2000个),在连成长链时,排列顺序就是极其多样化的(41000)。
思考:
1.DNA的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与遗传信息间的关系?
2.构成真核生物细胞内核酸的碱基和核苷酸分别是多少?病毒呢?三、核酸的功能:
核酸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小结:
课堂练习:P29练习第4节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本节聚焦:
1.细胞中的糖类主要有哪几类?在细胞中起什么作用?
2.细胞中的脂质主要有哪几类?在细胞中起什么作用?
3.生物大分子以什么结构为骨架?问题探讨讨论:
 1. 这些食物含有的热量一样吗?
2.当你因剧烈运动消耗大量能量时,你选何种食物才能尽快补充能量?为什么? 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
一、细胞中的糖类:
元素组成: C、H、O
种类:单糖、二糖、多糖 请同学们看书了解单糖、二糖、多糖的分子式,种类、分布及功能。
练习:优化设计—变式练习—第6题思考:
糖尿病人的饮食受到严格的限制,受限制的并不仅仅是甜味食品,米饭和馒头等主食都需定量摄取。为什么? 二、细胞中的脂质:
1.元素组成: C、H、O 有的含有P、N
2.种类:脂肪、磷脂、固醇
(分子结构差异大、不溶于水、溶于
有机溶剂) 思考与讨论:
1. 在人和动物体内,脂肪主要分布在哪些部位?
2. 有哪些植物脂肪含量比较高?多数分布在植物的哪些器官中?
3.脂肪对细胞和生物体可能有哪些作用?1.脂肪:最常见的脂质。
食物中的油脂主要是由油和脂肪。
1g脂肪氧化分解释放39KJ 的能量,
而1g糖元氧化分解释放17KJ 的能量。
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保温及
保护内脏器官。
思考:
熊冬眠时靠体内的什么物质提供能量,维持基本的生命活动?
与生活中的联系:
当人过多的摄入脂肪而又缺少运动时会怎样?2.磷脂:构成细胞膜、各种细胞器膜的重要
成分。
3.固醇:包括胆固醇、性激素、维生素D等。
与生活中的联系:
胆固醇在动物性食物中含量丰富,但过多摄入会在血管壁上形成沉积,造成血管堵塞危及生命。三、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多糖、蛋白质、核酸等都是生物大分子,都是由许多基本的组成单位连接而成的。
每一个单体都以若干个相连的碳原子构成的碳链为基本骨架,由许多单体连接成多聚体。
碳是生命的核心元素、没有碳,就没有生命。第5节 细胞中的无机物本节聚焦:
1.水在细胞中以什么形式存在?
2.水在细胞中的作用是什么?
3.大多数无机盐在细胞中以什么形式存在?
4.为什么细胞中的无机盐含量很少,作用却很重要?问题探讨讨论:
 1.计算每升饮料中不占多少。水在细胞中起什么作用?
2.表中哪些成分属于无机盐?为什么要在运动员饮料中添加无机盐?无机盐在细胞的生活中起什么作用? 请同学们看书P34、P35,
要求 :
1.体会水对生命活动的意义.
2.了解水的存在形式及其作用.练习:
刚收获的玉米种子在阳光下晒干,重量减轻,这个过程损失的主要是 ,这样的种子在条件适宜时,仍能萌发成幼苗。
把晒干的种子放在一洁净的试管中加热,试管壁上有水珠出现,这些水主要是 ,这样的种子将不能萌发。
代谢旺盛的细胞内 的含量相对高些。一.细胞中的水:
1.水在细胞中的存在形式:
结合水:与细胞内的其他物质相结合的水。
占细胞内全部水分的4.5%
自由水:以游离形式存在、可自由流动的水。
占细胞内全部水分的95.5%分析事实:2.水在细胞中的作用:
1)水是组成生物体细胞的主要成分。
2)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成分;自由水细胞内的良好溶剂,并起运输作用。
3)自由水和结合水可相互转化。
代谢活动旺盛,细胞内自由水含量高;
代谢活动下降,抗逆性增强,细胞中结合水含量高。 若将烘干的小麦种子点燃烧尽,剩下的白色灰烬是 。二.细胞中的无机盐:
1.无机盐在细胞中的存在形式:
——离子
Na+、K+、 Ca2+、Mg2+、Fe2+、Fe3+
Cl-、SO42-、PO43-、HCO3-
讨论一:
1.为什么缺铁会导致贫血?
2.植物缺镁会影响光合作用,为什么?
3.为何在食盐加碘?血红素2.无机盐在细胞中的作用:
1)有些无机盐是构成细胞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成分。如:PO43-——核苷酸、 Fe2+——血红蛋白、I——甲状腺激素
2)许多无机盐对于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如维持细胞形态、酸碱平衡等)有重要作用。 讨论二:
人若得了急性肠炎去医院看病,医生会怎么做?
人若在高温条件下工作,大量排汗,该怎样做?技能训练——设计实验
科学地设计实验方案应注意:
1.实验方案要完整:
实验题目——假设——预期——实验——观察和收集数据——分析——推论——交流
2.实验设计的原则:
科学性原则、可行性原则、简便性原则、可重复性原则
3.变量的控制:
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即一个实验变量对应观测一个反应变量。实验目的:探究植物生长发育需要镁
材料用具:小麦幼苗、完全培养液、缺镁营养液、
200ml广口瓶两只、量筒等。
实验原理:镁是合成植物叶绿素的重要成分,植物缺
镁叶绿素不能合成,植物叶片失绿变黄。
实验步骤:
1.取两广口瓶,编号甲、乙。
2.在甲和乙中分别加入100ml完全营养液和缺镁营养液。
3.在甲和乙中分别栽入长势、大小数目相同的小麦幼苗并置于相同的环境条件下培养。
4.一段时间后,观察甲、乙中小麦幼苗的叶色变化。
实验结果:一段时间后,甲中小麦幼苗的叶色为绿色,乙
中小麦幼苗的为黄色。
实验结论:植物生长发育需要镁。练习:
某生物学小组为了研究阳光对大豆发芽的影响而在两个花盆里种了大豆,并设计了如下实验:在这一实验设计中,应该改正的错误是:
A.两个花盆都就诊放在向阳的地方
B.两个花盆都就诊放在黑暗的地方
C.两个花盆的混充不就诊一样高
D.两个花盆都就应该浇给充足的水2004世界艾滋病日主题——关注妇女,抗击艾滋小结一:酵母菌各种霉菌食用真菌原生动物门腔肠动物门扁形动物门线形动物门环节动物门软体动物门节肢动物门脊索动物门生物分类单位:
界、门、纲、目、科、属、种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生活实例)细胞学说的建立
(建立学说)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理性比较)观察细胞
(感性认识)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宏观认识)从生物圈到细胞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小结二:再见! 二00五年课件11张PPT。导入:什么是生物或说什么是生命呢?生命是复杂有序的多分子体系。 地球上的生物,大约200多万种。不同种类的生物体,个体大小、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方面各不相同。但是,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和化合物是基本相似的,也就是说,生物体的生命活动都有共同的物质基础。一、生物界和非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差异性二、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三、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的重要作用四、组成细胞的原子和分子五、细胞中的无机分子非生物和生物化学元素组成的异同地壳中的化学元素的组成统一性: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都可以在无机自然界找到,没有一种化学元素是生物界所特有。差异性:生物体内的各种化学元素的组成比例,与非生物界又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 在细胞内,可找到至少 62 种元素。常见的约有 20多
种。其中有些含量较多,有些含量很少。 例如:玉米植株和成人体内含有化学元素的种类,
以及各种化学元素的含量比较得出结论:组成玉米和人体的最基本元素是C,此外还含 有O、H 和N,这4种元素含量最多。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虽大体相同,在不同的生物体内,各种化学元素的含量相差很大。大量元素 指含量占生物体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上的
元素。例如 C、H、O、N、P、S、K、 Ca、Mg 等。
微量元素 通常是指生物生活所必需,但是需要量
却很少的一些元素。例如 Fe 、 Mn 、 Zn 、 Cu 、
B 、 Mo 、Se等。 根据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生物体内含量的
不同,分成两大类。 玉米植株和成人体内含有化学元素的种类及含量比较 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的重要作用 在组成生物体的大量元素中,C是最基本的元素,
C、H、O、N、P、S 、Ca等元素是约占全部元素的98%。
生物体的化学元素,组成多种多样的化合物(分子),这些化合物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如:蛋白质、核酸、糖类、脂肪等。
化学元素能够影响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如:B
能够促进花粉的萌发和花粉管的伸长,有利于受精作
用的顺利进行。分子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化学反应发生的实质是旧化学建断裂和新化学键产生的过程。原子是物质的基本单元,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一. 水1.含量:是各种细胞中含量最多的物质,占生物体重的60-90%。不同生物的含水量有所不同,一般水生生物含水量比陆生生物含水量高同一生物的不同年龄阶段的含水量也不同,细嫩组织比衰老组织含水量高。同一生物的不同器官含水量也不同。含水量:人的牙质含10%、骨骼含22%、骨骼肌含76%、心脏含79%、血液含83%、脑含84%思考:心脏是“固体”,血液是“液体”,二者的含水量却相差只有4%,原来这是因为……2.存在形式:结合水和自由水。结合水:指与细胞中其它有机物相结合(通过氢键)的水,占全部水分的4.5%自由水:是细胞或组织中能自由流动的水,占细胞的绝大部分。3.主要生理作用:A.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 主要指结合水。B.是细胞内良好的溶剂C.构成多细胞生物细胞生存的液体环境D.参与各种代谢活动: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E.起运输作用:运输营养和废物自由水新陈代谢越旺盛,自由水的含量越高二.无机盐1.含量:很少,约占总鲜重的1~1.5%。2.存在形式:大多数以离子状态存在于细胞中。3.主要生理作用:(1)是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部分 (2)对于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如钙盐过多或过少的异常。课件17张PPT。组成细胞的分子 阐明生命现象的规律,必须建立在阐明生物大分子结构的基础上.
——邹承鲁江苏省江阴高级中学 汤向荣广而告之:(电视广告)广告一:补铁、补血,效果好!朴血口服液!广告二:健康的体魄,来源于“碘碘”滴滴广告三:万丈高楼平地起,层层都是“钙”起来广告四:聪明伶俐,坚持补锌;有锌万事成;
用心的妈妈会用“锌”。 上面的广告中提到了哪些化学元素?能否用学过的生物学知识来解释这些广告中包含的科学道理?第1节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本节聚焦:
1.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是什么?
2.组成细胞的重要化合物有哪些?
3.怎样检测生物组织中糖类、脂肪和蛋白质?讨论:
  比较组成地壳和组成细胞的部分元素的含量,你能提出什么问题?问题探讨组成地壳和组成细胞的
部分元素含量(%)表一、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关系:统一性: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在无机环
境中都能找到。差异性:细胞与无机环境中的各种化学
元素的相对含量差别很大。玉米与人体内的化学元素组成:思考:运用自己认为的科学方法解读表格数据,能得出哪些结论?1.不同生物体内化学元素的种类基本相同。2.不同生物体内同种化学元素的含量不同。3.同一生物体内不同化学元素的含量不同,其中C、H、O、N4种元素所占比例较大。 二、组成细胞的元素 组成人体细胞的主要元素(占细胞鲜重的百分比)基本元素: C H O N
主要元素: C H O N P S
大量元素:C H O N P S K Ca Mg
微量元素:Fe Mn Zn Cu B Mo 注意:C为最基本元素(鲜重与干重)
大量元素:含量占生物体总重量万分之一 以上的元素。
微量元素:含量占生物体总重量万分之一 以下的元素。组成人体细胞的主要元素(占细胞干重的百分比)思考讨论:
碳为什么是构成细胞的最基本元素? 在元素周期表中,碳位于第14族,原子序数为6,说明一个碳原子核中含有6个质子,核外有6个电子,在最外层有4个电子。因此,碳原子具有了4个能成键的价电子,能使碳原子之间、碳原子与其他元素之间结合形成更多的化学键。由于每个碳原子可以形成4个化学键,所以就有可能形成含有成千上万个甚至更多个碳原子的物质。三、组成细胞的化合物思考与讨论:
1.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有什么区别?答案:区别主要看它们的分子组成中是否有碳元素。如糖类是有机物,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水是无机物,由氢、氧二种元素组成。
这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区别,严格区分参照化学教科书思考与讨论:
2.细胞内最多的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分别是哪一种,你能推测它们对生命的意义吗?答案:细胞中最多的有机化合物是蛋白质,无机化合物是水。
蛋白质是组成生物体的重要物质,在生命中起重要作用;
水是生命之源,离开水,生命活动就无法进行。思考与讨论: 3.根据你的生活经验,说说哪些植物器官的细胞中富含糖类、脂质或蛋白质?怎样从植物器官中提取这些化合物? 答案:植物的叶肉细胞、果实细胞和种子细胞中通常含有较多的糖类、脂质、蛋白质。
如:禾谷类的果实、种子中含淀粉较多;甘蔗的茎和甜菜的根含蔗糖较多;花生、芝麻的种子中含脂质较多;大豆种子中含蛋白质较多。
提取方法:设法将细胞破碎,再将这些物质提取出来。元素缺乏与疾病的相关性:缺Fe:人体患贫血;果树患黄叶病缺Ca:成年人缺钙患骨质疏松症;人血液中缺钙会出现抽搐现象缺I:人幼年患呆小症;成年患甲状腺肿大(大脖子病)缺B:华而不实(只开花不结果)缺Zn:影响人体生长发育、大脑发育和性成熟缺Si:患克山病(原发性心脏病)缺Mg:影响植物叶绿素的合成,影响光合作用的进行实验: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实验原理:
某些化学试剂能够使生物组织中的有关有机化合物产生特定的颜色反应。如:
还原糖 + 斐林试剂→砖红色沉淀
脂肪 + 苏丹Ⅲ→橘黄色
蛋白质 + 双缩脲→紫色
淀粉 + 碘→蓝色目的要求:
尝试用化学试剂检测生物组织中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材料用具:
1.实验材料:苹果汁、花生种子、花生汁、马铃薯片、豆浆、鲜肝液
2.仪器:
3.试剂:斐林试剂、苏丹Ⅲ、碘液、双缩脲
方法步骤:
1.实验材料、仪器和试剂的选择
2.设计记录表格,记录预测结果
3.检测的方法步骤
   (1)还原糖的检测和观察;
(2)脂肪的检测和观察;
(3)蛋白质的检测和观察;讨论:
1.你的预测与实验结果是否一致
2.小组间交流实验结果。你有什么发现?
3.全班共检测了多少种生物材料?这些生物材料中有机化合物的种类、含量一样吗?这对我们选择食物有什么启发?
课堂练习:
  P19 练习课件53张PPT。第二章 细胞的化学组成第二节 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构成细胞的化合物无机化合物

无机盐
有机化合物
糖类
脂类
蛋白质
核酸叶绿素分子细胞中各种化合物占细胞鲜种的含量水(H2O)水是生命之源,没有水就没有生命;
水在细胞中含量是最多的;
生物中的水的含量为60%~95%,不同生物体以及同种生物体的不同部分的含水量存在差异性;水(H2O)在细胞中的存在形式水在细胞中的存在形式氢键水(H2O)在细胞中的存在形式结合水
细胞内与其他物质相结合的水
作用: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
自由水
细胞内以游离形式存在的水
作用:良好的溶剂、参与物质的运输、参加某些化学反应;水(H2O)在细胞中的存在形式在一定的条件下,结合水与自由水可以相互转换;
小麦萌发时,细胞内自由水和结合水的比例( )。
A、升高 B、降低
C、不变 D、无法判断无机盐氯化钠晶体溶液中的离子无机盐无机盐在细胞中的含量 1%~1.5%;
存在形式:
大多数无机盐以离子状态存在于细胞中;
有少数以化合物存在,如碳酸钙(牙齿、骨骼);功能
参与组成重要的化合物(Mg2+、Fe2+、I-);
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糖类组成元素:C、H、O;
分类(存在形式):
分类标准:根据糖类水解后形成的物质
单糖
二糖
多糖单糖单糖是不能水解的糖
六碳糖(生物界分布最普遍的单糖)
葡萄糖( C6H12O6 )
果糖( C6H12O6 )
半乳糖
五碳糖
核糖( C5H10O5 ): RNA的组成成分
脱氧核糖( C5H10O4 ) :DNA的组成成分葡萄糖的结构葡萄糖的结构式水解缩合单糖单糖二糖二糖二糖是水解后能够生成两分子单糖的糖;
麦芽糖葡萄糖多糖多糖是水解后能够生成许多单糖的糖;
它是自然界中含量最多的糖类;肝糖元结构纤维素糖类淀粉和糖元经过酶的催化作用,最后水解成葡萄糖;葡萄糖氧化分解时释放出大量的能量,可供给生物体生命活动的需要。
糖类是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脂质含量:2.0%
元素组成:主要有C、H、O,很多种脂质物质还含有N和P等元素;
分类
脂肪
类脂
固醇脂肪它主要存在与某些植物的种子、果实细胞和动物的脂肪细胞中;
它主要是生物体内储存能量的物质;
高等动物和人体内的脂肪,还有减少身体热量散失,维持体温恒定等作用。类脂类脂是构成细胞膜和多种细胞器的重要组成成分;
磷脂:细胞膜的重要组成成分
磷脂结构示意图固醇功能:在细胞的营养、调节和代谢中具有重要的功能;
包括:
胆固醇
性激素
维生素D胆固醇睾丸酮1、蛋白质的化学组成 蛋白质是构成细胞最重要的物质之一,细胞中的含量只比水少,约占细胞干重的50%以上,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有机物。 从元素组成看,它主要是由C、H、0、N4种元素组成,很多重要的蛋白质还含有P、S两种元素。有些蛋白质还含有Fe、Cu、Mn、I、Zn等元素。蛋白质细胞内绝大多数酶、膜上的载体、抗体和多数激素(如胰岛素、生长素)等都是蛋白质。2、相对分子质量大3 、 基本组成单位:氨基酸
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约20种C原子 成键方式C-C甲基(-CH3)乙基(-CH2CH3)羧基(-COOH)氨基(-NH2)氨基酸结构结构式 球棒模型 比例模型HCNH2COOHHCNH2COOHHCH3CH2HOOC几种氨基酸甘氨酸丙氨酸天冬氨酸CNH2COOHH氨基酸分子结构A.通式:RB.特点a.至少含有一个 -NH2 和一个 -COOH,且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b.氨基酸的不同,在于R基的不同。组成生物体的氨基酸约有20种,因而有20种不同的R基。方式:脱水缩合。即一个氨基酸的氨基与另一个氨基酸的羧基相结合,同时脱下一分子水的过程。4、蛋白质的形成场所、方式和过程场所:是细胞中的核糖体三肽蛋白质的折叠过程氨基酸一种折叠方式另种折叠方式三维结构血红蛋白的折叠 胰岛素是含有51个氨基酸的小分子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为6000,胰岛素分子有靠两个二硫键结合的A链(21个氨基酸)与B链(30个氨基酸)。问:胰岛素分子中总共含有多少个肽键?形成时脱去了多少个水分子?若一个蛋白质分子有m条肽链,总共由n个氨基酸分子组成,那么该分子含有———— 个肽键?形成时脱去了 ————个水分子?n-mn-m5、蛋白质分子结构的多样性①氨基酸种类不同,肽链结构不同②氨基酸数目不同,肽链结构不同③氨基酸排列顺序不同,肽链结构不同④肽链空间结构不同,蛋白质种类不同6、蛋白质的主要功能蛋白质分子结构的多样性,决定了蛋白质
分子功能的多样性。①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结构蛋白②催化、运输、调节、免疫——功能蛋白核酸化学元素组成:C、H、O、N、P等;
功能: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对于生物体的遗传性、变异性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核酸的相对分子质量:几十万至几百万;
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核苷酸。
核酸的基本单位:核苷酸核苷酸的组成
一分子磷酸;
一分子含N碱基;
一分子五碳糖(核糖或脱氧核糖)。核酸的分类DNA(脱氧核糖核酸)(DeoxyriboNucleic Acid )
主要存在于细胞核内,是染色体的重要组成成分;
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含有DNA;
极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
RNA(核糖核酸) (RiboNucleic Acid )
主要存在于细胞质中;
是少数RNA病毒的遗传物质。
核苷酸和核酸的分类(共4种)(共4种)(共8种)几种主要的有机化合物组成比较核酸的分类
不同的生物体,所具有的DNA和RNA的序列是不同的。大肠杆菌的DNA (溢出)核苷酸结构图脂肪结构课件16张PPT。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 多细胞生物通过受精卵发育而来,
为什么生物体内会有不同形态和功能
的细胞呢?受精卵一、细胞的分化生物体的组织是怎样形成的呢?它们是经过细胞分化形成的细胞分化的过程大致为:细胞分裂所产生的新细胞,起初在形态、结构方面都很相似,并且都具有分裂能力。后来,除了一小部分细胞仍然保持着分裂能力以外,大部分细胞失去了分裂能力。在生长过程中,这些细胞在形态、结构上逐渐发生了变化,也具有了不同的功能。结果就逐渐形成了不同的组织。什么是细胞的分化? 相同细胞的后代,在形态和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叫细胞分化。这种稳定性的变化过程是不可逆转的,现代生物学研究表明,细胞分化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因此,只有细胞的增殖,而没有细胞的分化,生物体是不能进行正常的生长发育的。细胞全能性:已分化的细胞,仍具有发育的潜能 经过分化的细胞,
它的遗传物质有没有
发生改变呢? 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仍然有发育成完整植株的能力,也就保持着细胞全能性。细胞培养形成的胡萝卜植株 高度分化的动物细胞能否保持全能性呢? 细胞核仍然保持着全能性,这是因为细胞核内含有保持物种的遗传性所需要的全套遗传物质。细胞的全能性:一个细胞具有发育成一个个体的能力。细胞的多能性:一个细胞具有发育成多种组织、器官的能力。细胞的单能性:一个细胞只能发育某种组织、器官的能力。二、细胞衰老和凋亡 生物体内的绝大多数细胞,都有经过未分化、分化、衰老、凋亡这几个阶段。衰老的特征:(1)在衰老的细胞中水分减少,结果使细胞萎缩,体积变小,细胞内新陈代谢减慢。(2)衰老的细胞内,有关酶的活性降低。(3)细胞内的色素会随着细胞衰老而逐渐积累。(4)衰老的细胞内呼吸速度减慢,细胞核的体积增大,染色体固缩、染色加深。(5)细胞膜通透性改变,使物质运输功能降低。探究细胞衰老的原因细胞凋亡与细胞坏死细胞凋亡:一个主动的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不会导致炎症反应。细胞坏死:极端的物理、化学因素或严重的病理刺激引起的细胞损伤和死亡。易导致炎症发应。s三、关注癌症癌症:又称恶性肿瘤,由DNA的病理变化而引起的疾病。细胞癌变的原因 有的细胞由于受到致癌因子的作用,原癌基因发生突变,引起不正常细胞分化,而变为不受有机体控制的、连续分裂的恶性增殖细胞。癌细胞的特征:(1)能无限增殖。(2)癌细胞的形态结构发生了变化。(3)癌细胞的表面也发生了变化。 在人的一生中,体细胞能够分裂50—60次,而癌细胞却不受限制,能无限增殖。 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减少,癌细胞之间的黏性减小,容易在有机体内分散和转移致癌因子的分类:(1)物理致癌因子——辐射致癌(电离辐射、X射线、紫外线等)(2)化学致癌因子(如:砷、苯、煤焦油、黄曲霉素等)(3)病毒致癌因子根本原因:原癌基因被激活(发生突变),细胞发生转化我国肿癌防治的策略三级预防课件22张PPT。细胞呼吸细胞呼吸(cell respiration) 概念: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等有机物在生活细胞内氧化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或分解为不彻底的氧化产物,并伴随着释放能量的过程。 实质:生物氧化 特征:1、温和条件下逐步进行2、需酶的作用3、能量逐步释放4、没有剧烈的发光发热现象概念:活细胞在氧气的参与下,将糖类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大量的能量的过程。一、有氧呼吸 特点:细胞呼吸的主要类型 过程:三个阶段[H]2分子丙酮酸CO2释放少量能量,形成少量ATPH2O有氧呼吸三个阶段的比较细胞质基质主要是葡萄糖丙酮酸[H]少量丙酮酸CO2、[H]少量[H]、O2H2O大量有氧呼吸全过程细胞质基质丙酮酸、〔H〕、释放少量能量,形成少量ATP线粒体CO2、〔H〕、释放少量能量,形成少量ATP线粒体H2O、释放大量能量,形成大量ATP发生场所:
外界条件:
物质变化:
能量去向:有氧气进入线粒体有机物彻底分解成无机物ATP和热细胞质、线粒体(主要)总反应式:思考:
暂时缺氧状态下的活细胞,还能进行细胞呼吸吗?二、无氧呼吸 概念:活细胞在无氧或缺氧条件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不彻底地氧化分解成为乙醇或乳酸等,同时释放较少能量的过程。 过程:两个阶段无氧呼吸的反应式试比较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不同点。细胞质基质、线粒体(主要)细胞质基质需氧、酶等不需氧、需酶较 多较 少①两者第一阶段相同即都将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糖酵解)②都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比较发酵(1)定义:微生物在缺氧条件下的呼吸。(2)酒精发酵:酵母菌(3)乳酸发酵:乳酸菌不同生物在缺氧条件下的呼吸作用无氧呼吸无氧呼吸无氧呼吸无氧呼吸无氧呼吸酒精发酵C3H6O3、少量能量C3H6O3 、少量能量C3H6O3、少量能量C3H6O3、少量能量C2H5OH、CO2、少量能量乳酸发酵C2H5OH、CO2、少量能量C3H6O3、少量能量无氧呼吸的生理意义:增强生物适应短时无氧条件的能力主要能源物质生物体内的能量代谢1、 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的主要场所在——————2、 人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处于暂时缺氧
状态,可以通过无氧呼吸获取能量,此
时葡萄糖被分解为——————线粒体乳酸3、在有氧呼吸过程中,氧气的作用是——————
————————————————4、生物的细胞呼吸可分为————————
和 ————————— 两种类型,一般情况
下供给肌肉活动的能量是通过—————— 呼吸
提供,其能源物质主要是 ———————— 有氧呼吸无氧呼吸有氧葡萄糖4. 要检验绿色植物在呼吸过程中放出CO2,必须的条件是A. 要用一株叶子多的植物.
B.要在黑暗条件下实验
C.把植物淹没在水中
D.要用一株幼小植物5. 下列有关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相同点,不正确的是A.都有从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的过程
B.都有有机物的氧化分解
C.都有能量释放,并有ATP 的生成
D.分解产物中都有CO26. 下列各类生物在细胞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化合物属于正确的是A.马铃薯产生CO2
B人体产生酒精
C.乳酸菌产生CO2
D.酵母菌产生乳酸和CO27. 下列生理过程中,释放能量最多的是A.葡萄糖氧化分解为CO2和H2O
B葡萄糖分解为酒精和CO2
C.葡萄糖分解为乳酸
D.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你作对了!8. 新鲜蔬菜放在冰箱的冷藏室中,能适当延长保鲜时间的原因是A、光合作用减弱
B、促进了物质分解
C、呼吸作用减弱
D、呼吸作用加强9.如果酵母菌在进行有氧呼吸和酒精发酵时,分解葡萄糖产生等量的CO2 那么这两种呼吸作用所消耗葡萄糖的摩尔数之比是A、1:2
B、1:3
C、1:4
D、1:6课件21张PPT。细胞增殖有丝分裂
无丝分裂
减数分裂意义: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的基础真核细胞增殖方式一、细胞分裂周期定义: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结束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结束时为止,这是一个细胞周期。

(一)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
特点:
完成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合成;每个染色体含两个姐妹染色单体,呈染色质形态分裂间期
分裂期
1.前期:
特点:
染色体、纺锤体出现;核仁、核膜消失2.中期:
特点:
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3.后期:
特点:
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两条染色体。染色体数加倍,并移向两极4.末期:
特点:
纺锤体消失,染色体变为染色质;新的核膜、核仁出现;中央细胞板扩展成新的细胞壁一二三五四六(二) 动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一二三五四六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比较表格
分裂时期 植物细胞 动物细胞

不 前期 两极→纺锤丝→纺锤体 中心体→星射线→纺锤体
(两组中心粒)

末期 细胞板→细胞壁 中部缢裂
小结一、细胞分裂的主要特征
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过复制以后,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二、意义:
体细胞增殖的主要方式,保持亲子细胞代间遗传物质的稳定性
注意各种结构在各时期变化有丝分裂过程中:
1)染色单体形成于______期,消于____ 期,
纺锤丝产于_______期,消失于_____期;
核仁、核膜形成于_____期,消失于___期.着丝点分裂发生在___________的时期.
有丝分裂过程中:
1) 染色单体形成于分裂间期,消失于分裂期后
期,
纺锤丝产生于分裂期的前期,消失于分裂期的
末期;
核仁、核膜形成于分裂期的末期,消失于分裂
期的前期.着丝点分裂发生在分裂期的后期.
注意理解染色体与染色质、染色单体、DNA的区别:

高度螺旋化,缩短变粗
1.染色体与染色质:染色质 染色体
(分裂间期) 解开螺旋,变成细长丝状 (分裂期)
结论:染色体与染色质是同一物质在
不同时期的两种形态
2.染色体和姐妹染色单体:
(1)在细胞分裂间期复制的结果:
每个染色体都形成两个完全一样且共有一个着丝点(粒)的姐妹染色单体,
(2)分裂后期:
随着着丝点分裂成两个,当每个染色单体有了自己独立的着丝点时,就成为染色体.
3.染色体与DNA分子关系:

染色体是由DNA分子和蛋白质组成
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染色单体及其DNA数目变化规律1.表格表示:

前期
分 中期
裂 后期
期 末期2n
2n
2n
4n
2n
0→4n
4n
4n
4n→0
02a →4a
4a
4a
4a
2a分裂间期染色体(2n) 染色单体 DNA分(2a)2.坐标表示 染色体数目变化示意图 (分裂前体细胞染色体数为2n, )
染色体数
4N
2N


0 分裂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细胞周期
间期 分裂期DNA含量变化示意图 分裂前体细胞DNA含量为2a DNA含量

4a
2a


0 细胞
分裂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周期
间期 分裂期
应用题
1.下列三组数字为某生物体细胞进行有丝分裂时,DNA、染色体、染色单体在各期中的变化数据。试分析回答
组号 间期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第一组 0 8 8 16 8
第二组 16 16 16 0 0
第三组 16 16 16 16 8
(1)__________________组为DNA变化数据.
(2)____________________组为染色体的变化数据.
(3)_____________________组为染色单体的变化数据
第一第三第二过程:核仁拉长,横裂为二;细胞核和细胞质也相继拉长,最后自中间缢缩成两个细胞。
特点:无染色体和纺锤体的出现。无丝分裂课件49张PPT。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生物非细胞结构:病毒(如:噬菌体、SARS)细胞结构原核
细胞支原体
衣原体
细菌
蓝藻
放线菌真核
细胞原生动物(如:草履虫、变形虫、疟原虫)
所有动物、种子植物
苔藓植物
蕨类植物
藻类植物(水绵、衣藻等)
真菌(如:酵母菌、食用菌、霉菌)原核
生物如葡萄球菌
破伤风杆菌
乳酸菌
大肠杆菌
肺炎双球菌
结核杆菌P38一、细胞和非细胞形态的生物不同细胞形状和不同组织的模式图病毒模式图对比原核与真核细胞的特征细胞的一般结构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原核细胞(prokaryotic cell):
细胞外有细胞壁;无核膜、核仁、没有典型的细胞核,只有一个环状DNA分子;有核糖体。
真核细胞(eukaryotic cell):
有典型的细胞核,有核膜、核仁;有多个DNA分子和多种细胞器。(Plasmalemma or Cell membrane)化学组成:磷脂和蛋白质二、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以磷脂双分子层为骨架,蛋白质覆盖、镶嵌或贯穿其中细胞膜的结构示意图细胞膜的结构特点:组成细胞膜的蛋白质和磷脂分子具有一定的流动性细胞膜的功能:物质交换、细胞识别、分泌、排泄、免疫等。植物细胞的细胞壁主要成分:纤维素和果胶。支持和保护功能
原核细胞的细胞壁主要成分:肽聚糖(cytoplasm)三、细胞质的结构和功能1、细胞质基质(可以流动)细胞质:
主要成分:
主要功能:细胞膜以内、细胞核以外的部分。水、无机盐离子、脂质、糖类、
氨基酸、核苷酸和多种酶。活细胞进行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
2、细胞器  细胞质基质中悬浮着多种细胞器,主要有
线粒体和叶绿体,此外还有内质网、核糖体、
高尔基体、中心体和液泡。(1)线粒体 普遍存在于动植物细胞 电镜下线粒体的亚显微结构a.线粒体的形状:粒状或椭球形b.线粒体的结构:外膜
内膜

基质特点:具有内外双层膜,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嵴使内膜的表面积增大。分布着基粒在内膜、基质和基粒中分布着许多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线粒体中还分布着少量的DNA。c.线粒体中的物质:材料:1. 德国生理学家华尔百在研究线粒体时统计了某动物部分组织中的线粒体数量:肝细胞950个,肾皮质细胞400个,平滑肌细胞 260个,心肌细胞12500个。2.鸟翼的肌原纤维、精子的尾部线粒体数目较多。d.功能: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动力工厂”细胞生命活动所必需的能量95%都来自线粒体!叶绿体立体模式图(2)叶绿体a.叶绿体的形状: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b .叶绿体的结构:外膜
内膜
基质
基粒特点:具有内外双层膜。(囊状的结构堆叠而成)(绿色植物所特有的结构)c.叶绿体中的物质:d.功能:在基质和基粒中含有许多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在基粒囊状结构的薄膜上有进行光合作用的色素;基质中含有少量的DNA。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养料制造厂”和
“能量转换站” 请比较线粒体与叶绿体,说说它们有什么异同?共同点:1.都有双层膜结构;2.都含有催化各自生命活动的酶系;3.都含有遗传物质DNA;4.都与细胞的能量转换有关。不同点:1. 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线粒体将有机物分解,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2. 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内质网结构模式图(3)内质网(绝大多数动植物细胞)a.结构:b.分类:c.物质分布:d.功能:由单层膜结构连接成的管网状结构粗面内质网; 滑面内质网特点: 单层膜,内质网增大了细胞内的膜面积粗面内质网上分布着许多核糖体在内质网的内膜上附着很多酶与蛋白质、脂质和糖类的合成有关
蛋白质的运输通道有机物合成的“车间”(4)核糖体形状:椭球形的颗粒小体分布:有些附着在内质网上,有些游离在细胞质基质中功能: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无膜结构)蛋白质的“装配机器”高尔基体结构图(5)高尔基体高尔基体普遍存在于动植物细胞之中.功能: 与细胞的分泌物形成有关;
    对蛋白质进行加工和转运;
    与植物细胞壁的形成有关.(单层膜)蛋白质的“加工厂”(6)中心体(动物细胞所特有的结构)通常位于细胞核的附近;无膜结构。
每个中心体由两个互相垂直排列的中心粒及其周围的物质组成.功能:动物细胞的中心体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7)液泡(植物细胞所特有)植物细胞的液泡模式图植物细胞中的泡状结构,成熟的液泡可占整个细胞体积的90%结构: 表面有液泡膜(单层膜);内有细胞液,其中有糖类、无机盐类、色素和蛋白质等。功能:调节细胞内环境,使细胞保持一定的渗透压,保持膨胀的状态。动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植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同学们请看图比较动植物细胞的异同点?小结: 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在结构和功能上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
例如:线粒体提供的能量可供细胞中各种代谢活动使用,而能量的释放是由一系列蛋白质组成的酶催化完成的,这些酶又是由细胞中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参与合成、加工的。
所以,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既有分工又相互协作,共同维持着细胞的正常生命活动。细胞器比较表两层动植物细胞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两层植物细胞光合作用的场所单层动植物细胞与分泌物及细胞壁形成有关单层动植物细胞增大膜面积、运输通道单层植物细胞与细胞的吸水有关单层动物细胞执行细胞内消化作用无膜动、低等植物细胞分裂时形成纺锤体无膜动植物细胞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四、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chromatin
nucleolus
nuclear envelope
nuclear pore各部分的特征和功能?1、细胞核的结构填表:与tRNA形成有关。是遗传物质DNA的主要载体。填表:与tRNA形成有关。是遗传物质DNA的主要载体。填表:染色质与染色体是同一种物质吗?染色质=染色体=DNA+蛋白质
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两种形态!与tRNA形成有关。是遗传物质DNA的主要载体。为染色体复制等生命活动提供各种物质和养料。填表:细胞核是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场所,是细胞遗传特性和细胞代谢活动的控制中心;在细胞生命活动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细胞核的主要功能细胞核小结1、结构: 核膜(上有核孔)、核仁、染色质
2、染色质(染色体)
成分为蛋白质和DNA(有丝分裂间期)染色质高度螺旋解螺旋3、功能:储存遗传物质DNA,在核内进行DNA复制双层染色体(有丝分裂分裂期) 动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13.中心体1.细胞膜 2.细胞质3.高尔基体 4.核液 5.染色质 6.核仁 7.核膜8.内质网9.线粒体10.核孔11.内质网上的核糖体12.游离的核糖体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1.细胞膜2.细胞壁3.细胞质4.叶绿体5.高尔基体 6.核仁7.核液8.核膜9.染色质10.核孔 11.线粒体12.内质网13.游离的核糖体14.液泡15.内质网上的核糖体离子、小分子出入细胞的方式物质的跨膜运输主动运输和细胞膜的功能特点主动运输能保证细胞主动地选择并吸收或排出物质,对完成各项生命活动具有重要的作用。细胞膜的功能特点:具有选择透过性。也就是水分子可以自由通过,细胞要选择吸收的离子和小分子物质也可以通过,而其它的离子、小分子物质和大分子物质则不能通过。
复 习 题 一、填充题 1、细胞膜的重要特性是, 可以自由通过,细胞要
也可以通过,而其他的 、
和    则不能通过。 2、染色质在       成为细长的丝,交织成网状。在   ,细胞核内长丝状的染色质高度螺旋化,缩短变粗,成染色体形态。在        ,细胞核中的染色体逐渐解开螺旋,又恢复到细丝状染色质的形态。因此说,染色质和染色体是      在         的两种形态。 水分子选择吸收的离子和小分子离子小分子大分子分裂期细胞分裂间期有丝分裂结束时同一种物质不同时期细胞中  二、选择题 1、构成细胞膜的物质是:           〔  〕 (A)蛋白质分子和磷酸分子; (B)蛋白质分子和核酸分子; (C)蛋白质分子和磷脂分子; (D)脂类分子和糖分子。
2、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           〔  〕 (A)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可以运动;      
(B)构成细胞膜的蛋白质分子可以运动; (C)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是静止的; (D)构成细胞膜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大都可以运动。 3、细胞膜的功能特性是:           〔  〕 (A)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B)有保护细胞内部的作用; (C)一种半透性膜;   (D)一种选择透过性膜。 CDD4、为动物细胞的生命活动供给能量的细胞器是:〔  〕 (A)核糖体;     (B)中心体;
(C)叶绿体      (D)线粒体。
5、在细胞质内,含有遗传物质的细胞器是:  〔  〕 (A)中心体和细胞核;   (B)叶绿体和线粒体; (C)内质肉和叶绿体;  (D)高尔基体和染色体。
6、组成染色质和染色体的主要物质是:    〔  〕 (A)DNA和RNA;   (B)蛋白质和DNA; 
(C)蛋白质和RNA;  (D)DNA和脂类。 DBB 较小
 (1μm~10μm)较大
(10μm~100μ)  没有成形的细胞核,组成核的物质集中在核区。无核膜,无核仁。
  有成形的、真正的细胞核。有核膜,有核仁。
含纤维素、果胶
主要含肽聚糖
 
  由蛋白质和DNA分子组成    只是裸露的环状DNA分子   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比较MAC Mode image of chicken chromatin in air (172-72 construct). The DNA and histone molecules form "beads on a string" structure on the surface of mica. 课件17张PPT。http://afeng.swjx.cn第二课 生命的基本单位
第一课时细胞的结构和功能http://afeng.swjx.cn3 细胞核的结构与功能2 细胞质的结构与功能1 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 4 原核细胞的基本结构全品高考复习方案要点、疑点、考点http://afeng.swjx.cn化学组成磷脂、蛋白质、糖类1 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 分子结构主要功能结构特点功能特性流动镶嵌膜型具有一定的流动性保护、识别、分泌、排泄、免疫等;参与物质交换 具有选择透过性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离子、小分子出入的方式大分子、颗粒物质出入方式http://afeng.swjx.cn基质细胞器2 细胞质的结构与功能水、无机盐、脂类、糖类、氨基酸、核苷酸、酶等 。为活细胞新陈代谢提供物质和环境条件 。线粒体叶绿体内质网核糖体中心体高尔基体分布于动、植物细胞中;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有外膜、内膜(内折成嵴)、基质等组成;含有有氧呼吸的酶、少量DNA、RNA等;在不同细胞数量不同,同一细胞不同状态数量不同 分布于绿色植物叶肉细胞;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形态为扁平椭球或球形;具有双层膜、基粒、基质等;含有色素、酶、少量DNA、RNA等动、植物都有,有两种,扩大膜面积为生化反应提供有利条件,喻为有机物合成“车间” 椭球形的粒状小体,有附着和游离两种,喻为蛋白质的“装配机器” 动物和低等植物中有,决定细胞分裂方向,形成纺锤体 动、植物中都有,但功能不同,动物中喻为蛋白质“加工厂”,植物中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 溶酶体液泡成熟植物细胞中,含糖类、色素和蛋白质等物质,调节内环境,保持渗透压和膨胀状态 单层膜囊状结构,喻为“酶仓库”和“消化系统” http://afeng.swjx.cn3 细胞核的结构与功能双层,有核孔,是大分子物质的通道 存在于间期核内的匀质球形小体 由DNA和蛋白质组成。间期呈细长的丝状,分裂期高度螺旋化呈染色体状态。是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场所;是细胞遗传特性和细胞代谢活动的控制中心 4 原核细胞的基本结构无纤维素,主要成分是糖类与蛋白质结合成的化合物 与真核细胞相似 有核糖体,无成套的其他细胞器 无染色质,只有DNA;无核膜 http://afeng.swjx.cn全品高考复习方案课 前 热 身 1?细胞膜是由( )构成。其主要成分是(    ),其中( )是构成细胞膜的基本支架。因这些物质分子大都可以运动,所以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     )性。
2?物质出入细胞膜的方式主要是自由扩散和( ),前者由(  )扩散到(   ),代表物质有(  )等。后者由低浓度一边到高浓度一边,需(  )协助和消耗( ),代表物质有(   )。以上这两点可以说明细胞膜的生理特性是(  )性。
3?在细胞的细胞器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是( , ),其中能为各种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是(  ),地球上最基本的“能量转换站”是(  )。 答案:
1蛋白质、糖类和脂类 ;蛋白质和磷脂 ;磷脂一定的流动 
2主动运输;高浓度一边;低浓度一边;水、氧气;载体;能量;
 K+、Na+出入细胞;选择透过;3线粒体、叶绿体;线粒体;叶绿体;http://afeng.swjx.cn全品高考复习方案课 前 热 身 4?在动植物细胞中,功能不一样的细胞器是( ),它在动物细胞中的作用是( ),在植物细胞中的作用是( )。
5?蛋白质的“装配机器”是( ),成熟的植物细胞的标志之一是( ),决定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方向的是( ),分泌蛋白“运输通道”的是( )。
6?细胞核的主要功能是遗传物质( )的场所,是( )的控制中心。
7?染色质的主要成分是( ),它与染色体的关系是( )答案:
4。高尔基体;分泌物的形成,与分泌有关;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5。核糖体; 具有液泡;中心体;内质网;6.复制和储存;细胞遗传特性和细胞代谢活动;7.蛋白质和DNA; 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两种形态。http://afeng.swjx.cn全品高考复习方案课 前 热 身 8?原生动物的变形虫和人的白细胞能做变形运动,这一现象说明( )
A?构成细胞膜的蛋白质分子、磷脂分子都能流动
B?构成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
C?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D?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9?人体组织细胞从组织液中吸收甘油的量主要取决于( )
A?组织液中甘油的浓度
B?细胞膜上的载体数量
C?细胞中ATP的数量
D?细胞膜上的某载体数量
CAhttp://afeng.swjx.cn全品高考复习方案课 前 热 身 10?细胞膜能保证细胞吸收所需物质,又能阻止有害物质进入,这种特性叫( )
A?流动性 B?选择透过性
C?保护性 D?透过性
11?蓝藻与洋葱表皮细胞最明显的区别是( )
A?有无核物质
B?有无核糖体
C?有无DNA
D?有无成形的细胞核和核膜
12?水稻叶肉细胞的DNA存在于( )
A?细胞核 B?线粒体
C?叶绿体 D?以上三者
13?在小麦的根细胞中都看不见的细胞器是( )
A?线粒体,叶绿体
B?叶绿体,中心体
C?液泡,高尔基体
D?中心体,内质网BDDBhttp://afeng.swjx.cn全品高考复习方案课 前 热 身 14?下列几种细胞器中,不具有膜结构的是( )
A?染色体和内质网
B?高尔基体和染色体
C?中心体和核糖体
D?叶绿体和液泡
15?下列模式简图表示几种细胞器,据图回答(填写标号):
?
?
(1)能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的细胞器是 。
(2)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的细胞器是 。
(3)在酶的参与下,为进行多种化学反应合成有机物创造有利条件的细胞器是 。
(4)与根以主动运输方式吸收矿质元素有关的细胞器是 。
(5)高等植物细胞没有的细胞器是 。 C C B DA E http://afeng.swjx.cn全品高考复习方案能力·思维·方法 【例1】白细胞能吞噬绿浓杆菌,与这一现象有关的是( )
A?主动运输 B?自由扩散
C?细胞膜的流动性 D?内吞作用
【解析】 此题描述的是一种吞噬现象,是细胞的一种内吞作用,题目要求回答发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显然选项D不符合题意。事实上,白细胞细胞膜上的某些蛋白质与绿浓杆菌有亲和力而使绿浓杆菌附着在白细胞的细胞膜上,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故 ?
细胞膜内陷形成小泡,从而使绿浓杆菌进入白细胞内,完成吞噬作用。 【答案】 C http://afeng.swjx.cn全品高考复习方案能力·思维·方法 【例2】 科学家在研究家蚕丝腺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时,取得这样的数据:粗面型内质网的含量为?N?时,蚕丝产量为?P?;粗面型内质网的含量为2?N?时,蚕丝产量为1?5?P?;粗面型内质网的含量为3?N?时,蚕丝产量为2?P?。研究结果表明,是高产品种蚕,丝腺细胞中粗面型内质网特别发达,以上事实说明( )
A?蛋白质在粗面型内质网上合成
B?蛋白质在核糖体上合成
C?粗面型内质网与蛋白质的加工、分泌有关
D?高尔基体与蛋白质的分泌有关
【答案】 C 【解析】 细胞中的核糖体是把氨基酸合成蛋白质的场所,被喻为蛋白质的“装配机器”,许多蛋白质在细胞内合成后要分泌到细胞外,这与粗面型内质网有关,如蚕的丝腺细胞分泌的蚕丝蛋白多是一些分泌蛋白,是在核糖体(主要是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里合成,经粗面型内质网将这些蛋白质加工以后才分泌出来的,另外,内质网还与脂类和糖类的合成有关,因此,可把内质网比喻为有机物合成的“车间”。高尔基体本身不能合成蛋白质,但可以对蛋白质进行加工和转运,被喻为蛋白质的“加工厂”。该题中,粗面型内质网的多少直接影响蚕丝蛋白的分泌数量。 http://afeng.swjx.cn全品高考复习方案能力·思维·方法 【例3】 在一定的时间内,使某种动物细胞吸收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氨基酸。经检查发现放射性物质依次出现在下图中的①、②、③、④、⑤部位,请据图分析写出各标号代表的结构名称,以及要求填注的内容。
(1)[⑤]部位的物质(图上方的黑圆点)是
首先由附着在[ ]
上的[ ] 合成的 。
(2)它是由[ ] 加工形成的。
(3)此动物细胞对该物质还具有 功能。 【答案】 (1)②内质网 ①核糖体 蛋白质 (2)③高尔基体 (3)分泌 【解析】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有关细胞器结构和功能的基础知识的理解以及识图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解此类题,首先要根据细胞器在细胞中的位置、形态结构特点,判断出图中各数码代表的名称。①是内质网上的核糖体,②是内质网,③是高尔基体,④是细胞膜(此处细胞膜有皱折),⑤部位的黑色颗粒是一种分泌到细胞外的某种蛋白质。由于题中明确告诉你细胞吸收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氨基酸,这三个字实际是解题的关键,你应紧扣与氨基酸有关的问题。氨基酸是蛋白质的基本单位,蛋白质在核糖体内合成。高尔基体与蛋白质的加工与分泌有关,外部的物质显然是蛋白质。还要抓住该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氨基酸转移的过程,即依次出现在图中各标号的过程。经过①后肯定变为蛋白质。经过③高尔基体后肯定是分泌出去。因为动物细胞中的高尔基体与细胞分泌物有关。 http://afeng.swjx.cn全品高考复习方案能力·思维·方法 【例4】 如图是某物质通过红细胞膜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
(1)这是哪种运输方式?,其理由是____________。
(2)B代表的物质是_________。
(3)你认为A可能代表下列哪种物质?_______。
(供选答案:O2、甘油、Na+、K+) 【答案】 (1)主动运输 需要载体协助,且消耗能量,逆浓度梯度 (2)载
体 (3)K+ http://afeng.swjx.cn全品高考复习方案能力·思维·方法 【解析】 此题是一道识图题,其目的是考查学生识图、综合能力。由于A
物质从低浓度处通过细胞膜到达高浓度处,并有载体协助,同时消耗能量,应属于主动运输。O2、甘油通过细胞膜是通过自由扩散实现的,红细胞中Na+的浓度比血浆中低,Na+是从膜内运到膜外。因此A物质不可能是O2、甘油和Na+。而红细胞中K+的浓度高于膜外的K+浓度,红细胞能不断地从血浆中逆浓度梯度吸收K+,因而A代表的是K+。
http://afeng.swjx.cn全品高考复习方案能力·思维·方法 【例5】 根据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特点,分析简答下列问题:
(1)1985年Overton在研究各种未受精卵细胞的透性时,发现脂溶性物质容易透过细胞膜,不溶于脂类的物质透过细胞膜十分困难。这表明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中有__________。
(2)1925年Gorter Grendel用丙酮提取细胞膜的脂,并将它在空气—水界面上展开时,发现这个单层分子的面积相当于原来细胞表面积的两倍。由此可以认为细胞膜由组成_____。
(3)1970,科学家用不同荧光染料标记的抗体,分别与小鼠和人细胞膜上的一种抗原相结合,使它们分别产生绿色和红色荧光。将这两种细胞融合成一个细胞时,开始时一半成绿色,另一半成红色,但在37°C水浴中保温40分钟后,融合细胞上两种颜色的荧光点就均匀分布。这个实验说明___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4)科学家在研究钠通过细胞膜的运输方式时,做了下述实验:先向枪乌贼神经纤维内注入微量的放射性同位素?24Na,不久可测得神经纤维周围溶液中存在?24Na。如果在神经纤维膜外溶液中加入抑制酶活动的药物,则?24Na外流迅速停止。当向中毒的神经纤维内注射新鲜ATP时,?24Na又重新透出,直到ATP用完。以上实验证明:?24Na通过神经纤维膜的方式是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被抑制的酶是催化_________的酶。 http://afeng.swjx.cn全品高考复习方案能力·思维·方法 【答案】 (1)磷脂 (2)双层磷脂分子 (3)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构成的细胞膜
的蛋白质分子(抗原)是可以运动的 (4)主动运输 此过程消耗了ATP 呼吸作用 【解析】(1)根据“相似相溶”原理,结合题给信息可知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中有脂类物质,并依据所学知识肯定该脂类物质是磷脂。(2)由于磷脂分子不溶于水且不易挥发,则它一定均匀分布在空气—水界面上,既然这个单层分子的面积相当于原来细胞表面积的二倍,则可推知磷脂分子在细胞膜上一定是双层排布。(3)构成细胞膜的蛋白质分子 ?
和磷脂分子大都是可以运动的,因此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当融合细胞在37°C水浴中保温40分钟后,由于构成细胞膜的蛋白质分子(抗原)的运动,使得与之结合的带有标记的抗体上的荧光点均匀分布。(4)?24Na的透出需要消耗ATP,因此,?24Na通过神经纤维膜的方式是主动运输。能量由呼吸作用产生,因此被抑制的酶是催化呼吸作用的酶。 课件4张PPT。例1:研究人员对分别取自3种不同的生物的部分细胞(甲、乙、丙、)进行观察和分析,获得实验结果如下表。(表中“√”表示有,“×”表示无) 则:甲、乙、丙三种细胞分别最可能取自下列哪类生物? 光合细菌 蛔虫 水稻 (蛔虫 光合细菌 水稻 )细胞典型例题 2、已知A、B、C三种细胞生物都不得具有的结构特点是:有细胞壁,没有核膜,没有成型的细胞核。在研究它们所需要的生活条件的实验中,得出了如下的结果(“+”表示需要的条件)。根据所给的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从细胞的结构特点看,这三种生物都属于__________
2、如果这几种生物是乳酸菌、硝化细菌和固氮蓝藻,则它们分别是:A______ B _____ C______
3、取两支试管,分别加入30ml质量浓度为0.1g/ml葡萄糖溶液及若干生物B,Ⅰ号试管的管口封闭,Ⅱ号试管的管口敞开。一段时间后,有葡萄糖分解的试管是____号试管,生物B可直接利用的能量 ______ 千焦。3、下列不可能在离体条件一下实现全能性的是( )
A、胡萝卜的韧皮部细胞 B、杂交瘤细胞
C、花粉粒 D、保存完好的细胞核
B D课件22张PPT。
二、细胞质的结构和功能

高三生物备课组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复习提问:1、细胞膜的主要化学成分是什么?2、细胞膜的主要功能是什么?第一节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二、细胞质的结构和功能教学目标:1、细胞质基质内含有的物质和细胞质基质的主要功能(C:理解) 2、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基本结构及主要功能(C:理解)3、内质网、核糖体、高尔基体中心体、液泡这几种细胞器的主要功能(C:理解)细胞质主要包括:细胞质基质和细胞器 1、成分:(一)、细胞质基质
水、无机盐离子、脂质、糖类、氨基酸和核苷酸等,还有很多种酶。2、功能:(1)、活细胞进行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
(2)、为新陈代谢的进行,提供所需要的物质和一定的环境条件。(例如,提供ATP、氨基酸和核苷酸等)
思考题:1、下列那种成分在动物细胞的细胞质基质中不含有 ( )
A、核苷酸 B、氨基酸
C、纤维素 D、K+C2、生物体进行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是_____________细胞质基质(二)、细胞器①生长旺盛的细胞或生理功能活跃的细胞中线粒体居多(如肝细胞中线粒体多达2 000个,一般细胞为几十至几百个),在代谢衰退的细胞中线粒体较少。
②鸟翼的肌原纤维、精子的尾部基端线粒体数目较多 分布:
功能:
形态结构:1、线粒体思考题:1、动、植物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
场是 ( )
A、细胞膜 B、细胞质基质
C、线粒体 D、细胞核C2、下列中含线粒体数量最多的细胞是
A、人的腹肌细胞 B、人的心肌细胞
C、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D、植物的叶肉细胞 答:( )B分布:主要存在植物的叶肉细胞里以及幼嫩茎秆的皮层细胞里。
功能: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2、叶绿体讨论:线粒体和叶绿体的结构、成分和功能有那些相似之处?答:⑴、都具有双层膜结构
⑵、都含有少量的DNA
⑶、都与细胞中的能量转换有关由膜结构连接而成的网状物 由膜结构连接而成的网状物 由膜结构连接而成的网状物 由膜结构连接而成的网状物 由膜结构连接而成的网状物 功能:内质网与蛋白质、脂类和糖类的合成有关,有人比喻为有机物合成的“车间”;是细胞内蛋白质等多种物质的运输通道 结构:由膜结构连接而成的网状物,广泛地分布在细胞质基质内。3、内质网结构:扁平囊状结构和大小囊泡功能:动物细胞中与细胞分泌物形成,蛋白质的浓缩和加工有关;植物细胞中与细胞壁形成有关4、高尔基体结构:每个中心体由2个中心粒组成功能:与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分布:位于动物细胞和一些低等植物细胞 的细胞核附近
中心体5、中心体分布:植物细胞结构:泡状结构内含细胞液功能:细胞液含有机酸、无机盐等,有一定浓度保持一定渗透压,与细胞渗透有关?液泡6、液泡巩固练习:1、线粒体、叶绿体和内质网都具有的是 ( )
A、基质 B、基粒
C、膜结构 D、少量DNAC2、如果一分子CO2从叶肉细胞的线粒体基质中扩散出来,进入相邻细胞的叶绿体基质中,那么,这个CO2分子穿过的膜的层数共是 ( ) A、5 B、6
C、7 D、8 B再见课件2张PPT。脂肪的鉴定分别取2ml蛋清液、牛奶和豆浆液分别加入2ml NaOH溶液,振荡摇匀分别加入3~4滴CuSO4溶液,振荡摇匀蛋白质的鉴定课件29张PPT。走近细胞每一个生物科学问题的答案都必须在细胞中寻找.
——E.B.Wilson第1节 从生物圈到细胞本节聚焦:
1.为什么说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2.地球上的生命系统可以分为哪些层次?
3.为什么说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讨论:
1.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是怎样生活和繁殖
2.SARS病毒侵害了人体的哪些细胞?问题探讨一、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草履虫的生命活动人的生殖和发育缩手反射的结构基础HIV病毒侵犯人体淋巴细胞讨论:
P4结论:
1、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2、一切生物的生命活动(新陈代谢、生长发育、遗传和变异)都离不开细胞。(即使是病毒)
3、 生物圈中的生物的单细胞和多细胞之分。二、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
个体
→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思考与讨论结论:
1、现存各种生物的生命活动是在细胞内或在细胞的参与下完成的。
2、原始生命也是单细胞生物(古细菌)。
3、 单细胞的原始生命——生机勃勃的生物圈。
课堂练习:P6P6第2节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本节聚焦:
1.怎样使用高倍显微镜?
2.什么是原核细胞?什么是真核细胞?
3. 细胞学说的内容是什么?
4. 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对你有哪些启示?问题探讨讨论:
1.图中有多少种细胞、怎样称呼、它们共同的结构有哪些?
2.举例说明造成细胞不同形态结构的原因是什么?实验:
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
目的要求:
1. 复习显微镜的构造及低倍镜的使用。
2.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比较不同细胞的异同点。
3.运用制作临时装片的方法。
材料用具:水绵、薯叶(保卫细胞)、血细胞等
方法步骤:安放、对光、观察(先低倍镜后高倍镜)
讨论:
1.使用高倍镜观察的步骤和要点是什么?
2.归纳所观察到的细胞在结构上的共同点,并描述它们之间的差异,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 显微镜的构造水绵:螺旋形排列的带状叶绿体双子叶植物叶片表皮的气孔分布保卫细胞吸水膨胀,气孔打开;保卫细胞失水缩水,气孔关闭。1.使用高倍镜观察的步骤和要点是:
(1)首先用低倍镜观察,找到要观察的物像,移到视野的中央。
(2)转动转换器,用高倍匀观察,并轻轻转动细准焦螺旋,直到看清楚材料为止。2. 这些细胞在结构上的共同点是: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植物细胞还有细胞壁。
各种细胞之间的差异和产生差异的可能原因是:这些细胞的位置和功能不同,其结构与功能相适应,这是个体发育过程中细胞分化产生的差异。一、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较小较大无成形的细胞核,
无核膜,无核仁,
无染色体 有成形的真正的细胞核,
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有核糖体有核糖体、线粒体等,
植物细胞还有叶绿体和
液泡等。细菌、蓝藻真菌、植物、动物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区别:蓝藻宏观微观:当以细胞群体出现时,如:
水体富营养化——水华
状如发丝、呈黑蓝色——发菜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有拟核——环状DNA
藻蓝素和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
细胞质:
核糖体自养生物注意:二、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 19世纪,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创立了细胞学说。
其主要内容是:
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施旺施莱登资料分析 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1.从人体的解剖和观察入手;
2.显微镜下的重大发现;
3.理论思维和科学实验的结合;
4.细胞学说在修正中前进.
讨论:
1.通过分析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你领悟到科学发现具有哪些特点?
2.细胞学说主要说明了细胞的多样性还是统一性?列文·虎克小结一:酵母菌各种霉菌食用真菌原生动物门腔肠动物门扁形动物门线形动物门环节动物门软体动物门节肢动物门脊索动物门生物分类单位:
界、门、纲、目、科、属、种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生活实例)细胞学说的建立
(建立学说)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理性比较)观察细胞
(感性认识)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宏观认识)从生物圈到细胞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小结二:再见!课堂练习:
1.课本(练习、自测)
2.优化设计 二00五年二月五日 课件26张PPT。第四章 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 第一节 ATP与酶新陈代谢与ATP一、新陈代谢:是生物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以及生物体内物质和能量转变的过程。生物体内全部有序的化学变化的总称。线粒体:叶绿体:核糖体:细胞核:有氧呼吸光合作用脱水缩合复制DNA新陈代谢同化作用异化作用从外界摄取营养物质,合成自身的组成物质储存能量分解自身的组成物质,把代谢的最终产物排出体外释放能量物质代谢能量代谢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所利用的能源物质是什么呢?生物体的能源物质ATP是新陈代谢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是:生物体内储存能量的物质是:最根本的能量来源 是:太阳能糖类脂肪一、ATP的结构
1、元素组成:C、H、O、N、P
2、结构简式新陈代谢与ATP A—P~P~P ATP分子结构
简 式三磷酸腺苷ATP三磷酸腺苷ATP腺苷三个磷酸基团(高能磷酸化合物)新陈代谢与ATP新陈代谢与ATPAPPPAMPADPATPATP+A-P~PA-P~P P~PATPADPPi(磷酸) 能量
+酶细胞分裂、营养物质吸收
神经传导、生物电、肌肉收缩3、ATP与ADP的相互转化:能量的储存
能量的 释放 ATP 酶 ADP + Pi + 能量ADP+Pi+能量 酶 ATP4、ATP形成途径: 5、ATP与ADP的转化及ATP的形成与水解
形成场所 生理过程 ATP的形成和水解 生命过程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细胞呼吸光合作用磷酸肌酸 水解骨骼肌 细胞可利用的能量ADP+Pi
ATP叶绿体能 量合成 酶水解 酶物质运输
物质合成
细胞分裂
肌肉收缩
神经传导
生物电
·
·
·有机物ATP— 是新陈代谢所需能量的 来源糖类是生命活动的主要 物质
脂肪是生物体的 物质 光能 —是生命活动的最终能量来源直接 能源储能6、比较一、酶的概念:活细胞产生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有机物。1.产生部位: ; 2.作 用: ; 3.化学本质: 。 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活细胞生物催化有机物新陈代谢与酶如:2H2O 2 H2O+O22二、酶的特性:1、高效性催化剂2、酶的专一性:每种酶只能催化一种化合物或一类化合物实验验证酶的专一性?实验原理非还原糖还原糖沸水浴加热3.酶需要适宜的条件(1)温度:(2)pH值高效性专一性酶的催化效率是无机催化剂的107~ 1013倍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合物的化学反应酶需要适宜温度和PH值条件每滴氯化铁溶液( 3.5% )中的Fe3+数大约是每滴肝脏研磨液(20%)中过氧化氢酶分子数的25万倍在最适宜的温度和最适宜的PH下,酶的活性最高。温度和PH偏高或偏低,酶的活性都会明显降低。实际上,过酸、过碱和高温,都能使酶的分子结构遭到破坏而失去活性。酶需要适宜的条件小结设计实验证明酶需要适宜的PH设计实验证明酶需要适宜的温度练习:1.下列生理活动,不符合新陈代谢概念的是 ( )A.蛋白质在胃里被消化 B.呼吸作用 C.血糖变为氨基酸 D.小肠吸收葡萄糖D2.下列功能特征与酶无直接关系的是( )A.消化食物 B.渗透吸水
C.蛋白质合成 D.葡萄糖分解B3.能使蛋白质水解的是 ( )A.淀粉酶 B.脂肪酶 C.蛋白酶 D.淀粉酶C5.人体血液中的一个分子碳酸酐酶可以催化19000个碳酸的分子,这说明酶的催化作用具有 ( ) 胰淀粉酶只能将淀粉酶消化成麦芽糖,而对麦芽糖和其他有机物则无催化作用,这说明酶的催化作用具有 ( )A.多样性 B.高效性 C.专一性 D.稳定性BC6.下面有关产生酶的场所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细胞核 B.主要是核糖体 C.细胞质 D.全部在核糖体B7.人在发烧时,常没食欲,最根本的原因是 ( )A.所吃食物未被消化 B.胃没排空 C.体温超过37OC,消化酶活性受影响 D.体内食物残渣没有排出C 8、(95年上海) 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治疗时,
大都采用肌肉注射而不是口服,其根本原因是
( )
A、肌肉注射比口服的先进入人体????????????
B、口服时药液对消化道的刺激过于强烈
C、口服时药液将被消化液中的蛋白酶分解??
D、口服时药液将被消化液中的脂肪酶分解C 9、(97年)上海能正确说明酶特性的是 (多选)
( )
A、酶都是蛋白质
B、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只能在生物体内发挥
催化作用
C、酶的活性随着温度升高而不断提高
D、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物质的化学反应 B、D 10、 (99年上海)将乳清蛋白、淀粉、胃蛋白酶、
唾液淀粉酶和适量水混合装入一容器内,调整
pH至2.0,保存于37℃的水浴锅内。过一段时间
后,容器内剩余的物质是 ( )
A、淀粉、胃蛋白酶、多肽、水???????
B、唾液淀粉酶、麦芽糖、胃蛋白酶、多肽、水
C、唾液淀粉酶、胃蛋白酶、多肽、水?
D、唾液淀粉酶、淀粉、胃蛋白酶、水 A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