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年级生物导学案(六)
第二章 组成细胞的分子 第四节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
执笔人:sds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概述糖类的种类和作用
(2)举例说出脂类的种类和作用。
(3)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2、过程与方法
(1)尝试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
(2)运用生物学知识解决社会生活中一些实际问题。
(3)运用互联网、图书、杂志进行资料的收集和整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参与小组合作与交流,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式的学习方式。
(2)认识生物科学的价值。
(3)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习惯。
[学习难点]
1、 多糖的种类。
2、 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学习重点]
1、 糖类的种类和作用。
2、 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导学方法] 质疑讨论、反馈矫正、迁移训练、讨论法
[知识结构]
[评价反馈]
1、淀粉、脂肪、胰岛素和DNA共有的化学元素是 ( )
A C、H、O B C、H、O、N
C C、H、O、N、P D C、H、O、N、P、S
2、下列选项中,属于动植物细胞共有的糖类的是 ( )
A、葡萄糖、核糖、脱氧核糖
B、葡萄糖、淀粉和果糖
C、淀粉、脱氧核糖、乳糖
D、麦芽糖、果糖、乳糖
3、分子式为(C6H10O5)n和(C3032H4816O872N780S8Fe4)的这两种物质,最可能是 ( )
A、脂质和蛋白质 B、多糖和蛋白质
C、核酸和多糖 D、蛋白质和核酸
4、在豌豆植株的叶肉细胞中,细胞质内含有的糖类和核酸主要是 ( )
A、糖原和核糖核酸 B、糖原和脱氧核糖核酸
C、淀粉和核糖核酸 D、淀粉和脱氧核糖核酸
5、某同学未吃早饭,突然头晕,校医给他喝葡萄糖水,这样做主要是为了 ( )
A、补充水分 B、提供各种营养
C、满足能量需要 D、稀释血液
6、有关糖类生理作用的下列概括中,错误的是 ( )
A.核糖和脱氧核糖是核酸的组成成分
B.葡萄糖是重要的能源物质
C.淀粉和糖原是生物体内惟一的储备能源物质
D.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
7、下列有关表述正确的是 ( )
A.磷脂是所有细胞必不可缺少的脂质
B.所有细胞的组成成分都有纤维素
C.只有多糖、蛋白质、脂肪三类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D.被形容为“生命的燃料”的物质是指储存能量的多糖
8、人体肝细胞中的主要糖类是 ( )
A.葡萄糖和糖元
B.葡萄糖和淀粉
C.纤维素和糖元
D.核糖和淀粉
9、(多选)下列关于细胞主要化学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蛋白质的多样性与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等有关
B.脱氧核糖核苷酸是染色体的主要成分之一
C.胆固醇、性激素、维生素D都属于脂质
D.动物乳汁中的乳糖和植物细胞中的纤维素都属于多糖
10、(多选)下列物质中,构成细胞膜结构的重要物质是 ( )
A、胆固醇 B、纤维素 C、磷脂 D、脂肪
11、植物从土壤中吸收并运输到叶肉细胞的氮和磷,主要用于合成 ( )
①淀粉 ②葡萄糖 ③脂肪
④磷脂 ⑤蛋白质 ⑥核酸
A ①④⑥ B ③④⑤
C ④⑤⑥ D ②④⑤
二、非选择题
12、编织麻袋的麻,其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它属于____________物质;鸽子体内储存能量和减少热量散失的物质是____________,它属于____________物质,但不属于磷脂等____________物质;催化新陈代谢各种化学反应的____________绝大多数是蛋白质,但调节生命活动的____________并不都是蛋白质,如__________________。
13、下图表示细胞中4种有机物的组成及功能。请据图回答:
(1)A是 。E在动物内是指 ,在植物体内主要指 。
(2)F是 ,它是由B(脂肪酸和甘油)形成的,它的作用除了题目上所示,还有 的功能。除此之外,脂质还包括 ________ 和 等。前者和胆固醇一起参与 的结构;后者中的性激素能促进人和动物 的发育和 的成熟;维生素D能促进肠道对 的吸收。
(3)C是 ,约有 种,它的通式是 。C形成G的反应叫 反应。
(4)D是 ,H是 。
阅读:一个人是否肥胖,可以用标准体重衡量,凡是体重超过标准体重10%的为超重,超过20%为肥胖,中国人标准体重简便计算公式如下:
男性:标准体重(kg)=身高(cm)-105
女性:标准体得(kg)=身高(cm)-100
高一生物导学提纲答案(六)
1-5 A A B C C 6-10 C A A ABC AC 11 C
12 纤维素 多糖 脂肪 脂质 固醇 酶 激素 性激素
13(1)葡萄糖 糖原 淀粉 (2)脂质 保温、缓冲和减压 磷脂 固醇 细胞膜 生殖器官 生殖细胞 钙和磷 (3)氨基酸 20 略 脱水缩合 (4)核苷酸 核酸
PAGE
1高一年级生物导学案(十)
第三章 细胞的基本结构件 第3节 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
执笔人:sds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理解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能力目标:
总结细胞核的功能
情感目标:
认同细胞核是细胞生命的控制中心
[学习难点]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学习重点]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导学方法] 质疑讨论、反馈矫正、迁移训练、讨论法
[知识结构]
一、细胞核的功能
美西螈皮肤的颜色是由______________控制的。生物体性状的遗传主要是由______________控制的。
蝾螈的细胞如果没有______________,细胞就不能分裂、分化。
变形虫的______________是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
伞藻的形态结构的建成主要与______________有关。
细胞核是______________库,______________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二、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细胞核是由核膜、核仁和______________组成。核膜上有大分子通道______________。
染色质是由______________和蛋白质和少量RNA组成。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______________细胞不同时期的两种形态。
染色质和染色体的比较:
染色质 染色体
同种物质 成分:___________、蛋白质等
特性:易被___________染料染成深色,性质、结构稳定
功能:___________的主要载体
不同时期 分裂间期 分裂期
[评价反馈]
1、下列哪一项最能代表细胞核的功能 ( )
A 细胞核与生物的遗传变异有关
B 与生命的连续性有关
C 细胞进行有丝分裂时核先分裂
D 是DNA储存和复制的场所
2、下列哪一种细胞能完成最复杂多样的生命活动 ( )
A 人的小肠上皮细胞 B 蚕豆的叶肉细胞
C 变形虫 D 玉米的维管束鞘细胞
3、下列不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 ( )
A 核膜 B 细胞膜 C 叶绿体膜 D 线粒体膜
4、蛋白质分子能够通过的结构有 ( )
A 线粒体膜和叶绿体膜 B 选择透过性膜
C 细胞膜和液泡膜 D 细胞壁和核孔
5、细胞核行使遗传功能的重要结构是 ( )
A 核膜 B 核仁 C 染色质 D 核孔
6、下列结构中不属于细胞器的是 ( )
A 叶绿体 B 高尔基体 C 核孔 D 液泡
7、真核细胞的直径一般在10~100微米之间。生物体细胞体积趋向于小的原因之一是( )
A 受细胞所能容纳的物质制约
B 相对面积小,有利于物质的迅速转运和交换
C 受细胞核所能控制的范围制约
D 相对面积大,不利于物质的迅速转运和交换
8、蓝藻是原核生物,过去也把它作为一类植物,这是因为它具有 ( )
A 蛋白质 B 核酸 C 糖类 D 光合作用色素
9、细胞能够正常地完成各项生命活动的前提是 ( )
A 细胞核内有遗传物质 B 细胞保持完整的结构
C 细胞膜的流动性 D 线粒体提供能量
10、染色质和染色体是 ( )
A 同种物质在同一时期的两种形态
B 同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两种形态
C 不同物质在同一时期的两种形态
D 不同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两种形态
11、关于细胞器的界定,目前有两种意见,一种认为,细胞器是细胞内以膜跟细胞质隔离的相对独立的结构。根据这种界定,下列哪种结构不能称为细胞器 ( )
A 细胞核 B 核糖体 C 内质网 D 高尔基体
12.下列对细胞内生物膜在结构上具有一定连续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 内质网通过“出芽”形成小泡与高尔基体膜融合
B 细胞质中的小泡与核糖体膜融合
C 细胞膜向内凹陷形成小泡离开细胞膜回到细胞中
D 高尔基体膜突起形成小泡,离开高尔基体膜与细胞膜融合
13.如下图,用动物受精卵做下列三个实验。
(1)提取受精卵的核单独培养,不久退化消失,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把去掉核的细胞单独培养,不久也消失,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给去掉核的受精卵的细胞质里移人新核,进行培养,不仅能正常生活,而且能进行细胞分裂。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下图是保持原有生活状态的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
(1)图中具有双层膜的结构有[ ] 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
(2)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是[ ] ______________。
(3)细胞有丝分裂间期.易被碱性染料染色的结构叫做______________,组成它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该结构经分裂期高度螺旋化的变化后,被称为______________。
高一生物导学提纲答案(十)
1-5 D C B D C 6-10 C C D B B 11-12 B B
13细胞核离开细胞质不能生存 (2)细胞质离开细胞核不能独立生存 (3)细胞只有保持结构的完整性,才能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
14(1)8线粒体 4细胞核 (2)6核孔 (3)染色质 DNA 蛋白质 染色体
PAGE
1高一年级生物导学提纲(十二)
第四章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第二节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执笔人:sds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
(1)简述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
(2)举例说明生物膜具有流动性特点。
(3)尝试利用废旧物制作生物膜模型。
(4)通过分析科学家建立生物膜模型的过程,阐述科学发现的一般规律。
2、能力目标
(1)通过分析科学家建立生物膜模型的过程,尝试提出问题,作出假设。
(2)发挥空间想象力,通过制作模型,构建细胞膜的空间立体结构。
3、情感目标
(1)生物膜结构的研究是立足于生物膜所具有的功能特点上开展的,树立生物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辩证观点。
(2)正确认识科学价值观,理解假说的提出要有实验和观察的依据,需要有严谨的推理和大胆的想象,并通过实验进一步验证。
(3)正确认识技术在科学研究中所起的作用。
【学习重点】
1、科学家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
2、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学说的基本内容。
【学习难点】
1、对科学探究过程的分析,如何体现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相统一。
2、生物膜的空间立体结构。
3、生物膜的流动性特点。
【知识结构】
【评价反馈】
1、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 ( )
A 磷脂双分子层 B 蛋白质双分子层
C 蛋白质单分子层 D 磷脂单分子层
2、细胞膜的功能特点是 ( )
A 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大都可以运动
B 具有全透性
C 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D 具有选择透过性
3、白细胞能够吞噬细菌、变形虫能做变形运动,其原理是 ( )
A 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B 细胞膜的流动性
C 细胞的自我保护作用 D 细胞的识别作用
4、下列生物中,没有细胞膜的生物是 ( )
A 颤藻 B 大肠杆菌 C 酵母菌 D 烟草花叶病毒
5、下列有关生物膜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 各种生物膜的化学组成和结构完全相同
B 不同细胞器或细胞结构的生物膜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变的
C 对生物膜的研究已进入分子水平
D 细胞内的生物膜既各司其职,又相互协作,共同完成细胞的生理功能
6.下列物质中,易通过细胞膜的是 ( )
A.淀粉 B.脂肪酸 C.蛋白质 D.糖类
7.细胞膜脂质双分子层中,镶嵌的蛋白质分子分布在 ( )
A.仅在内表面
B.仅在两层之间
C.仅在内表面与外表面
D.两层之间、内表面与外表面都有
8.细胞膜具有流动性,是指 ( )
A.整个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B.细胞膜上的磷脂是静止的,蛋白质具有流动性
C.细胞膜中磷脂和蛋白质都具有流动性
D.细胞膜上的蛋白质是静止的,磷脂具有流动性
9.细胞膜上与细胞识别、免疫反应、信息传递和血型决定有着密切关系的化学物质是
( )
A.糖蛋白 B.磷脂 C.脂肪 D.核酸
10.下列有关膜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细胞膜主要由蛋白质分子和磷脂分子组成
B.核膜和内质网膜在结构上有密切联系
C.线粒体膜和叶绿体膜中的蛋白质分子是相同的
D.细胞膜中的大多数蛋白质分子和磷脂分子不是静止的
11.异体器官移植手术往往很难成功,最大的障碍就是异体细胞间的排斥,这主要是由于细胞膜具有识别作用,这种生理功能的结构基础是 ( )
A.细胞膜由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构成
B.细胞膜的外表面有糖被
C.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D.细胞膜具有一定的选择透过性
12.根据下图,回答有关问题:
(1)该简图表示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的分子组成结构示意图。
(2)图中1~3的化学成分为: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物质的合成场所为__________________。
高一生物导学提纲答案(十二)
1-5 A D B D A 6-10 B D C A C 11 B
12(1)生物膜 (2)1脂肪酸(疏水端) 2磷酸(亲水端)3蛋白质 (3)核糖体
PAGE
1高一年级生物导学案(二)
第一章 走近细胞 第2节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执笔人:sds
【学习目标】
1、说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区别和联系
2、分析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
3、使用高倍镜观察几种细胞,比较不同细胞异同点
4、认同细胞学说的建立是一个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讨论科学技术进步在科学发展中作用
【学习重点】
1、使用高倍镜观察几种细胞,比较不同细胞异同点
2、分析细胞学说建立过程
【学习难点】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区别和联系
【学习方法】质疑讨论、反馈矫正、迁移训练、讨论法
【知识结构】
【学习过程】
1.显微镜使用,装片制作
(1)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低倍镜观察:①把所要观察的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__________的中心。②转动______________,使镜筒缓缓__________,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此时应用眼睛看物镜头与标本之间)③____眼看目镜内,同时____________________粗焦螺旋,使镜筒________,直到看到物象为止,再稍稍转动____________________,使看到的物象更加清晰。
(3)高倍镜观察:①移动装片,在_______________使需要放大观察的部分移到视野的中央。②转动__________,移走低倍镜,换上高倍镜。③调节________,使视野亮度适宜。④缓缓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
(4)装片的制作程序:擦拭→滴清水(或生理盐水)→取材→展平(或涂抹均匀)→盖片→染色(滴入,吸水纸吸引)→观察
注意:①使用高倍物镜时,必须先在_____________将物象移到视野中央,然后换用__________;②用显微镜看到的物体是放大后的倒像,所以偏哪移哪。
2.通过列表比较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
原核细胞 真核细胞
细胞大小
细胞壁
细胞器
细胞核
3.细胞学说的要点:
①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②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__________________,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___________________起作用。
【联系实际】
由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称为原核生物,由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称为真核生物。凡是动物和植物均属于真核生物,绝大多数生物是真核生物。酵母菌、霉菌(如青霉、根霉、曲霉等)、“菇”类生物等真菌属于真核生物;带“菌”字的生物中,“菌”字前有“球”、“杆”、“螺旋”、“弧”字的都是细菌,如葡萄球菌、结核杆菌、霍乱弧菌等,它们与放线菌同属于原核生物。乳酸菌与蓝藻是两个特例,前者属杆菌但往往把“杆”字省略,仍为细菌,蓝藻并非藻类,只因它生活在水中,含叶绿素、藻蓝素等色素,能进行光合作用而得名,但两者均为原核生物。原核生物还包括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氏体等。
【反馈评价】
一、选择题
1、在低倍镜下,如果一个细胞偏向视野的右前方,要将其移到视野中心,应将玻片向哪个方向移动 ( )
A 左前方 B 右前方 C 左后方 D 右后方
2、当你开始用低倍镜观察装片时,如果发现视野中有一异物,移动装片,异物并不动,转换高倍物镜后,异物仍在。这异物可能在 ( )
A 反光镜上 B 装片上 C 物镜上 D 目镜上
3、生物实验中常用普通光学显微镜,一个细小的物体被放大50倍,这里“被放大50倍”是指该细小物体的 ( )
A 体积 B 表面积 C 像的面积 D 长度或宽度
4、某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水绵的时候,当转动细准焦螺旋时,有一部分细胞看得清晰,另一部分较模糊,这是由于 ( )
A 反光镜未调节好 B 标本不是在一个平面上
C 细准焦螺旋未调节好 D 显微镜物镜损坏
5、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切片,当用低倍物镜看清楚后,转换成高倍物镜却看不到或看不清原来观察到的物体。可能的原因是 ( )
A 物体不适合在高倍镜下观察
B 切片放反,盖玻片在下面
C 低倍物镜和高倍物镜的焦点不在同一平面
D 应换目镜,才能在高倍镜下看清楚
6、19世纪30年代创立的细胞学说的最主要的意义是 ( )
A 证明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
B 使人们对生物体的结构认识进入微观领域
C 证明生物之间存在亲缘关系
D 发现动植物细胞的不同之处
7、下列生物属于原核生物的是 ( )
A 乙肝病毒 B 酵母菌 C 放线菌 D 草履虫
8、细胞学说的内容不包括 ( )
A 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及其代谢产物所构成
B 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是具有生命的有机体
C 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产生
D 细胞是一切生物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9、以下关于大肠杆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 大肠杆菌对人类是有利的,它与人类的关系是互利共生
B 大肠杆菌与真核细胞最关键的区别是无核膜、无成形的细胞核
C 大肠杆菌属原核生物,其遗传物质是DNA.
D 大肠杆菌、放线菌、酵母菌、蓝藻、衣藻等都是原核生物
10、下图所示最可能是哪一类生物或细胞的模式图 ( )
A 哺乳动物精子 B 原生动物 C 病毒 D 细菌
11、(多选)某学生用显微镜观察装片时,见视野中有甲、乙、丙三异物。为判断异物的位置,他先转动目镜,见甲异物动,然后转换物镜,三异物仍存在。据此,三异物可能在 ( )
A 目镜 B 物镜 C 反光镜 D 装片
12、(多选)关于一般光学显微镜观察生物的细胞与组织,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用lO倍物镜观察水绵玻片时,其玻片与物镜的距离为O.5cm,若改用30倍物镜观察时,则玻片与物镜的距离应调整在1.5cm左右
B 若载玻片上有d字母,则视野下呈现p字母
C 若将玻片标本向右移动,一污点不动,则污点可能在物镜上
D 视野下观察到眼虫游向右上方,则应将玻片向右上方移动以便追踪
二、填充题
13、列表比较细胞核和拟核的异同。
14、回顾关于显微镜的使用,完成下列问题。
(1)某同学在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发现一异物,如何用最简单的方法确定异物的位置(在目镜、装片或物镜上)
(2)在观察过程中,发现目标位于视野的左上方,他应如何移动装片,才能将物像移至视野中央
(3)他在放大40倍的情况下观察到视野中有10 000个细胞,假定细胞的分布是均匀的,则在400倍的情况下能观察到多少细胞
15、在实验过程中,欲将细胞尽量放大,宜选用的一组镜头组合为下图中的__________。
16、下图是某细胞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
(1)该细胞为_____________细胞,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细胞与植物细胞相比,所共有的结构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细胞的细胞壁与植物细胞的细胞壁相比,不同之处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一生物导学提纲答案(二)
1-5 B D D B C 6-10 C C D D D 11-12 AD BCD
13
有 有核仁、染色质 都有细胞膜、细胞质、
DNA、核糖体
无 无核仁、染色质
14(1)首先旋转目镜,若动,在目镜上;不动,再移动装片,若动,在装片上;不动在物镜上
(2)向左上方 (3)100
15 AD
16(1)原核 无核膜,无成型细胞核
(2)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
(3)成分不同,原核生物细胞壁和肽聚糖组成;植物细胞的细胞壁由纤维素和果胶组成
PAGE
1高一年级生物导学案(三)
第二章 组成细胞的分子 第一节 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
执笔人:sds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
简述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说明构成细胞的基本元素是碳。
2、能力目标
尝试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3、情感目标
认同生命的物质性
【学习重点】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和化合物
【学习难点】
1、构成细胞的基本元素是碳
2、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学习方法】质疑讨论、反馈矫正、迁移训练、讨论法
【知识结构】
【巩固练习】
1.组成家兔身体的主要元素是 ( )
A.C、H、O、N、Ca、P B.H、O、K、S、P、Mg
C.C、P、O、S、H、N D.N、P、K、Ca、S、Zn
2.下列元素中属于生物体所必需的微量元素有 ( )
A.C B.N C.Mg D.Fe
3.用不同的化学试剂可以鉴定不同物质的存在。用斐林试剂可以鉴定还原糖(葡萄糖、麦芽糖)的存在,用双缩脲试剂可以鉴定蛋白质的存在。医学上,可用这两种试剂检验尿液辅助进行疾病诊断。请分析这两种试剂能够诊断的疾病应该是 ( )
A.糖尿病、肠炎 B.胃炎、肾炎
C.糖尿病、肾炎 D.胃炎、肠炎
4.人的肝脏细胞中最多的有机物是 ( )
A.水 B.蛋白质 C.脂肪 D.肝糖原
5.肝脏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学元素是 ( )
A.C B.O C.H D.N
6.检测蛋白质时,事先留出一些黄豆组织样液,主要目的是 ( )
A.重复两次,结果准确
B.与加入双缩脲试剂后发生的颜色反应作对照
C.再用于还原糖的鉴定
D.失败后还可重做
7.在生物组织中还原性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实验中,对实验材料的选择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甘蔗茎的薄壁组织、甜菜的块根等,都含有较多的糖且近于白色,因此可以用于进行还原性糖的鉴定
B.花生种子含脂肪多且子叶肥厚,是用于脂肪鉴定的理想材料
C.大豆种子蛋白质含量高,是进行蛋白质鉴定的理想植物组织材料
D.鸡蛋清含蛋白质多,是进行蛋白质鉴定的动物组织材料
8.在检测还原糖的实验中,对试管中的溶液加热时,操作不正确的是 ( )
A.将试管放进盛有开水的大烧杯中 B.试管底部不要触及烧杯底部
C.试管在加热前应作编号处理
D.应将实验组和对照组试管同时放到烧杯中加热
9.将面团包在纱布中放在清水中搓洗,请你选用试剂测黏留在纱布上的黏稠物质和洗出的白浆物质,所用试剂分别是 ( )
A.碘液、苏丹Ⅲ染液 B.双缩脲试剂、碘液
C.碘液、斐林试剂 D.双缩脲试剂、辈林试剂
10.据2005年6月27日《齐鲁晚报》报载,现年42岁的美国人帕特里克·杜尔,曾经是一个超级大胖子,体重为486公斤,那么在其组织细胞中占细胞干重50%以上的化合物是 ( )
A.水 B.无机盐 C.蛋白质 D.脂肪
11.在过氧化氢酶溶液中加入双缩脲试剂,其结果应该是 ( )
A.产生气泡 B.溶液呈蓝色
C.溶液呈紫色 D.产生砖红色沉淀
12.科学家在利用无土栽培法培养一些名贵花卉时,培养液中添加了多种必需化学元素。其配方如下:
其中花卉根细胞吸收最少的离子是 ( )
A.Ca2+ B.SO C.Zn2+ D.H2PO
13.鉴定脱脂奶粉是否为伪劣产品,需用的化学试剂是 ( )
A.斐林试剂 B.苏丹Ⅲ染液 C.石蕊试纸 D.红墨水
14.某块地在施用了含硼的微肥以后,其增产效果显著,这是因为含硼的微肥有利于植物的 ( )
A.受精作用 B.光合作用 C.细胞呼吸 D.同化作用
15.在鉴定生物组织中还原性糖、脂肪和蛋白质的实验中:
(1)蛋白质的鉴定实验适用的材料是 ( )
A.苹果 B.豆浆 C.鸡蛋蛋白 D.花生种子
(2)___________的实验不需要制备组织样液,但需要将__________浸泡一段时间后,用__________切片法制成临时装片。
(3)糖类的鉴定所用试剂是__________,其中糖主要指具有__________性的葡萄糖等,与该试剂在__________条件下生成__________色的沉淀。
高一生物导学提纲答案(三)
1-5 C D C B B 6-10 B A A B C 11-14 C C B A
15(1)B (2)脂肪 花生种子 徒手 (3)斐林试剂 还原 加热 砖红
PAGE
1高一年级生物导学案(八)
第三章 细胞的基本结构 第1节 细胞膜——系统的边界
执笔人:sds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简述细胞膜的成分和功能
2、能力目标:制备哺乳动物红细胞细胞膜
3、情感目标:认同细胞膜作为系统的边界,对于细胞这个生命系统的重要意义
[学习难点]
制备哺乳动物红细胞细胞膜
[学习重点] 细胞膜的功能
[导学方法] 质疑讨论、反馈矫正、迁移训练、讨论法
[知识结构]
1.
3.实验 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
(1)实验原理
人和其他哺乳动物成熟的____________中没有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2)实验步骤
(3)实验现象:凹陷____________,细胞体积____________,很快细胞____________,内容物____________。
(4)结论:利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渗透作用能制备纯净的细胞膜。
[评价反馈]
1、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 ( )
A 蛋白质和糖类 B 蛋白质和糖脂
C 糖类和磷脂 D 磷脂和蛋白质
2、对生物的细胞膜进行分子水平的研究,了解到细胞膜细胞生命活动中有许多重要功能,下列生物功能与细胞膜无关的是 ( )
A 物质交换和分泌 B 识别和排泄
C 免疫和内吞 D 解毒和贮藏
3、下列对细胞膜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 氧分子容易通过细胞膜
B 水分子容易通过细胞膜
C CO2容易排出细胞
D 病毒不可能进入细胞
4、选取人体的___________作为获取细胞膜纯净物的来源。 ( )
A 成熟红细胞 B 神经细胞
C 白细胞 D 口腔上皮细胞
5、下列哪一组最可能是细胞膜的组成元素 ( )
A C、H、0、N B C、H、O、S
C C、H、0、N、P D C、H、O、S、P
6、下列生物中,不具有叶绿体,但具有细胞壁的是 ( )
①噬菌体 ②大肠杆菌 ③衣藻 ④蓝藻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①④
7、下列物质中,易通过细胞膜的是 ( )
A 淀粉 B 脂肪酸 C 蛋白质 D 糖类
8、下列细胞结构中,不能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的是 ( )
A.细胞壁 B.细胞膜 C.大液泡 D.细胞核
9、下列生物中,没有细胞膜的是 ( )
A.蓝藻 B.地衣 C.大肠杆菌 D.病毒
10、在制备较纯净的细胞膜时,我们一般不选用植物细胞作为实验材料,主要原因是( )
A.细胞膜与细胞壁紧密结合,不易分离
B.不易吸水胀破
C.很难得到完整的细胞膜
D.膜成分较多,提取过程繁琐
11.动物细胞和植物叶肉细胞的功能差异较大,其主要原因是构成细胞膜的成分中( )
A.脂质不同 B.磷脂不同 C.蛋白质不同 D.水不同
12.经实验测定植物细胞的强度大于动物细胞,是由于它含较多的 ( )
A.核酸 B.脂质 C.糖类 D.蛋白质
13.下列关于生物膜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细胞内各种生物膜的化学组成完全相同
B.各种生物膜在结构上的联系是功能上存在联系的前提条件
C.细胞的许多重要的化学反应都是在生物膜上进行的
D.生物膜为细胞的选择性吸收提供了一个必需的结构基础
14.生物膜的作用不包括 ( )
A.物质运输 B.信息加工、传递
C.能量转换 D.蛋白质加工
15.食醋中的醋酸分子是活细胞所不选择的小分子物质,蔗糖是被选择的大分子物质。用食醋和蔗糖可将鲜蒜腌制糖醋蒜。这是因为 ( )
A.醋酸和蔗糖分子均存在于活细胞间隙中
B.醋酸和蔗糖分解后被细胞吸收
C.腌制时间长,两种物质缓慢地渗入细胞内部
D.醋酸杀死细胞,使细胞膜失去选择透过性
16.将小麦种子浸泡在红墨水中10 min后,取出剖开,发现胚为白色,胚乳为红色,这说明 ( )
A.胚成活,胚乳已死亡
B.胚已死亡,胚乳成活
C.胚和胚乳均成活
D.胚和胚乳均死亡
17.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利用以下实验材料和用具,验证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功能。请继续完成第二步及以后的实验步骤,并预测实验结果。
(1)实验材料和用具
①新鲜的红色月季花瓣;②烧杯;③玻璃铅笔;④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⑤清水; ⑥量筒。
(2)方法步骤
第一步:选两只大小相同的烧杯,用玻璃铅笔标上A或B。
第二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解释盐酸溶液中出现的结果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一生物导学提纲答案(八)
1-5 D D D C C 6-10 C B B D A 11-15 C C A D A
16(2)第二步:分别在A、B烧杯中,加15%的盐酸和清水
第三步:在A、B烧杯中分别加入数量相同的新鲜红色月季花瓣,过一段时间观察
结果:15%的盐酸溶液出现红色,花瓣的颜色逐渐褪去 清水的没有变化
原因:盐酸杀死细胞,使细胞膜失去通透性
(删14题后的答案顺序)
PAGE
1高一年级生物导学案(一)
第一章 走近细胞 第1节 从生物圈到细胞
执笔人:sds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1、举例说明生命活动建立在细胞基础上
2、说出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能力目标:初步学会分析生物学知识素材
情感目标:认同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学习难点]
1、生命活动建立在细胞的基础上
2、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3、认同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
[学习重点]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导学方法] 质疑讨论、反馈矫正、迁移训练、讨论法
[知识结构]
[内容与过程]
1、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①单细胞生物的生命活动与细胞的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是单细胞生物,一个细胞就是一个生物体。因此,细胞的生命活动就是这个生物体的生命活动。
②多细胞生物的生命活动与细胞的关系:多细胞生物的一切___________都离不开细胞。
③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病毒是由___________和_________组成的,没有细胞结构。它必须________在宿主体内,依赖于宿主细胞生活。
2、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①生命系统的组成:系统是指彼此之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组分有规律地结合而形成的整体。
I.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
_________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一些形态和功能相似的________以及___________构成了组织。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次序联合起来,共同完成一定的功能,这样的结构叫_________。所谓生命系统,是指能够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而组成的___________的总和。
Ⅱ.种群和群落
种群是指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内___________个体的总和。群落是指生活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相互之间具有_______________关系的各种生物的总和。
Ⅲ.生态系统和生物圈
在一定区域内,_____________及其______________相互作用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和它们所需要的环境条件,构成的_________的生态系统,叫做生物圈。
②生命系统的形成:_________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生命,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多种多样的生物个体、种群和生物群落,形成丰富多彩的生态系统和生机勃勃的生物圈。
3、生物体是由细胞构成的
从结构上看,地球上直接表现出生命活性的生物都是由_________构成的。________是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单位,一切生命都离不开细胞这一生命的基本形态。_________还是生命活动赖以进行的基础。生命的各种活动,比如代谢、生长、分裂、死亡等都是建立在___________的基础上的。所以,_________是维持生命系统运转的最基本的存在形式,离开了细胞,生命活动就会停止。
[联系实际]
1、病毒是如何生活和繁殖的
病毒虽然没有细胞结构,没有独立的新陈代谢系统,但是它营寄生生活,利用寄主细胞中的物质生活和繁殖。
2、说说SARS病毒侵害了人体的哪些细胞 是如何危及人的生命的
SARS病毒侵害人体的呼吸道细胞、肺部细胞。由于肺部细胞受损,导致患者呼吸困难,患者因呼吸功能衰竭而死亡。此外,SARS病毒还侵害人体其他部位的细胞。
[反馈评价]
一、选择题
1、关于细胞与生命活动关系叙述错误的是 ( )
A、草履虫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B、病毒不具细胞结构,所以它的生命活动与细胞无关
C、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基本单位
D、多细胞生物依赖高度分化的细胞密切协作,才能完成生命活动
2、下列哪种生物不是由细胞构成的 ( )
A、变形虫 B、酵母菌 C、衣藻 D、烟草花叶病毒
3、一定区域内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等全部生物构成 ( )
A、一个群落 B、一个种群 C、三个种群 D、一个生态系统
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的是 ( )
A、池塘里的一只青蛙 B、青蛙的表皮细胞
C、表皮细胞中的水和蛋白质 D、一个池塘
5、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们要调查一个池塘中青蛙近几年的个体数量变化情况。他们研究的是生命系统的 ( )
A、个体水平 B、种群水平 C、群落水平 D、生态水平
6、下列实例中,属于生物群落的是 ( )
A、海洋中的全部鱼
B、一片草地里的跳蝻和蝗虫
C、一棵枯树和其上的苔藓、真菌、昆虫、蜗牛等
D、一个池塘的藻类、细菌、蚌、水生昆虫等全部生物
7、人的结构按由小到大的结构层次是 ( )
A、细胞、系统、组织、器官 B、细胞、器官、组织、系统
C、系统、器官、组织、细胞 D、细胞、组织、器官、系统
8、(多选)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有 ( )
A、一切生物的生命活动都是在细胞内或在细胞参与下完成的
B、SARS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也能独立完成生命活动
C、除病毒外,一切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构成有机体的基本单位
D、单细胞生物依靠单个细胞就能完成各种生命活动,多细胞生物依靠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共同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
9、人体胚胎发育是从下列哪项开始的 ( )
A、卵巢 B、输卵管 C、子宫 D、受精卵
10、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 )
A、生物圈 B、陆地生态系统
C、海洋生态系统 D、森林生态系统
11、(多选)下列关于生物群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生物群落是由不同的种群形成的
B、生物群落具有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C、生物群落的生物属于同一个物种
D、生物群落是生活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相互之间具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各种生物的总和
12、(多选)下列属于活细胞的是 ( )
A、精子 B、酵母菌 C、木纤维 D、胰岛素
二、填充题
13、某科研小组分离出完整的叶肉细胞,一部分放在适宜条件下培养,能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淀粉,另一部分搅碎后放在同样的条件下培养,发现没有产生淀粉。
(1)此科研小组研究的内容是生命系统的 水平。
(2)此实验的结论是 。
(3)生命系统中最大的层次是 ,最小的层次是 。
14、材料:在一阴湿山洼草丛中,有一堆长满苔藓的腐木,其中聚集着蚂蚁、蜘蛛、老鼠等动物。
请根据材料,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上试分析各自对应于哪个层次。
(1)腐木中的一个腐生细菌
(2)这一阴湿山洼草丛中的所有苔藓
(3)这一阴湿山洼草丛中的苔藓、蚂蚁、蜘蛛、老鼠等生物
15、请就下面的实例,指出所属生命系统中相应的结构层次。
血液 ( )
牙齿 ( )
神经元 ( )
水塘中的一群鲫鱼 ( )
地球上的所有生物 ( )
一棵树 ( )
心脏、血管和血液 ( )
一座城市 ( )
高一生物导学提纲答案(一)
1-5 B D A C B 6-10 D D ACD D A 11-12 ABD AB
13(1)细胞 (2)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单位 (3)生物圈 细胞
14(1)个体(细胞) (2)群落 (3)群落
15 组织 器官 细胞 种群 群落 个体 系统 生物圈
PAGE
1高一年级生物导学案(九)
第三章 细胞的基本结构 第2节 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
执笔人:sds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举例说出几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2、举例说明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的关系
能力目标:
1、制作用于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的生物材料的临时装片
2、简述生物膜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情感目标:
1、体验各细胞器结构与功能的联系
2、讨论三位获诺贝尔奖的细胞学家取得成功的原因
[学习难点]生物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学习重点]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导学方法] 质疑讨论、反馈矫正、迁移训练、讨论法
[知识结构]
2.实验 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料体
(1)实验原理:
叶肉细胞中含有叶绿体,散布于细胞质中,呈_____________色、扁平的__________或__________。可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它的形态和分布。
线粒体普遍存在于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中,呈短棒状、圆球状、线形、哑铃形等。健那绿染液是专一性染活细胞线粒体染料,可使活细胞线粒体呈现蓝绿色,而细胞质接近无色。在高倍镜下观察到生活状态的线粒体的形态和分布。
(2)实验步骤:
①观察叶绿体:
②观察线粒体:
(3)实验现象:
①叶肉细胞的细胞质中,散布有___________色叶绿体,呈___________的__________形。
②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中,看到___________线粒体,细胞质接近___________色。
③结论:叶肉细胞中有叶绿体;线粒体普遍存在于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中。
3.
[评价反馈]
1、下列细胞的各种结构中,具有由磷脂蛋白质构成的结构膜的一组是 ( )
①细胞膜 ②线粒体 ③高尔基体 ④中心体 ⑤染色体 ⑥细胞核 ⑦内质网⑧核糖体
A ①②③⑤ B ①②③⑥⑦ C ①④⑥⑦⑧ D ①②④⑤⑦
2、一分子CO2从叶肉细胞的线粒体基质中扩散出来,进入一相邻细胞的叶绿体基质中,共穿越过的生物膜层数是 ( )
A 5 B 6 C 7 D 4
3、细胞内与能量转换有关的细胞器是 ( )
A.高尔基体与中心体 B.中心体与叶绿体
C.线粒体和叶绿体 D.内质网和核糖体
4、根据细胞的功能推测,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汗腺细胞比肠腺细胞具有更多的核糖体
B.心肌细胞比唾液腺细胞具有更多的线粒体
C.胰腺细胞比心肌细胞具有更多的高尔基体
D.生命活动旺盛的细胞比衰老细胞具有更多的线粒体
5、关于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共同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都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 B.都含有核酸和核糖体
C.所含酶的功能都相同 D.都不存在于原核细胞中
6.下列细胞中,同时含有叶绿体和中心体的是 ( )
A.心肌细胞 B.玉米叶肉细胞
C.团藻体细胞 D.洋葱根毛细胞
8.下列哪项不能鉴别一个细胞是属于高等动物细胞还是高等植物细胞 ( )
A.是否有质体 B.是否有叶绿体
C.是否有线粒体 D.是否有中心体
9.下列细胞结构中,不具有双层膜的是 ( )
A.细胞核膜和线粒体膜 B.叶绿体膜和细胞核膜
C.内质网膜和高尔基体膜 D.线粒体膜和叶绿体膜
10.吃梅子时,酸味物质是出自梅子细胞的 ( )
A.细胞壁 B.质体 C.细胞膜 D.液泡
11.下面是对四种细胞器官结构特征的部分描述,哪一种结构属于细胞的显微结构( )
A.线粒体的棒状结构 B.叶绿体的双层膜结构
C.两个中心体的相互垂直结构 D.高尔基体的单层膜结构
12.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和叶绿体基质的 ( )
A.功能及所含有机化合物都相同 B.功能及所含有机化合物都不同
C.功能相同,所含有化合物不同 D.功能不同,所含有机化合物相同
13.能增大细胞内膜面积的结构是 ( )
A.内质网 B.叶绿体 C.线粒体 D.细胞膜
14.在叶绿体的结构中,含有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的结构是 ( )
A.内膜和基质 B.外膜和基质
C.外膜的内膜 D.内膜、基质和基粒
15.牛奶中含有乳球蛋白和奶酪蛋白等物质,在奶牛的乳腺细胞中,与上述物质的合成和分泌有密切关系的细胞器有 ( )
A.核糖体、线粒体、内质肉和高尔基体 B.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和中心体
C.溶酶体、线粒体、核糖体和高尔基体 D.核糖体、中心体、高尔基体和内质网
16.科学研究发现,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主要合成某些专供输送到细胞外面的分泌物质。下列哪种是由核糖体合成的且分泌到细胞外的物质 ( )
A.血红蛋白 B.呼吸氧化酶 C.胃蛋白酶原 D.性激素
17.在胰岛细胞中与胰岛素的合成和分泌有关的一组细胞器是 ( )
①线粒体 ②内质网 ③核糖体 ④高尔基体
⑤中心体 ⑥细胞核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⑤⑥ C.②③④⑤⑥ D.①②③④⑥
18.不同膜结构的膜之间互相转化,以“出芽”方式进行的是 ( )
A.核膜和内质网膜 B.细胞膜和高尔基体膜
C.内质网膜和细胞膜 D.细胞膜和线粒体膜
19.最能表明细胞间功能差异的是 ( )
A.细胞核的大小 B.细胞体积的大小
C.细胞器的种类和数量 D.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20.下列有关生物膜系统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细胞膜使细胞有相对稳定的内环境
B.细胞内许多重要的化学反应都是在生物膜内或膜表面进行的
C.生物膜把细胞分成许多小区室
D.广阔的膜面积为酶提供了大量的附着位点
21.下列生命活动过程中高尔基体参与的是 ( )
A.植物细胞壁的形成 B.分解葡萄糖产生ATP
C.以氨基酸为原料合成肽链 D.以核苷酸为原料合成核酸
22.下列各组织器官的细胞中,含核糖体与高尔基体较多的是 ( )
A.红细胞 B.胰岛细胞
C.汗腺细胞 D.人体生发层细胞
23.在动物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是 ( )
A.叶绿体 B.线粒体 C.核糖体 D.溶酶体
24.下列结构中,不含磷脂的细胞器是 ( )
A.线粒体和中心体 B.核糖体和染色体
C.高尔基体和内质网 D.核糖体和中心体
25.在真核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且与能量转换关系最密切的细胞器是 ( )
A.中心体和高尔基体 B.液泡和内质网
C.线粒体和核糖体 D.叶绿体和线粒体
26.春天,用显微镜观察植物地下根毛细胞,下列结构中均不能观察到的是 ( )
A.液泡和中心体 B.高尔基体和核糖体
C.叶绿体和中心体 D.液泡和内质网
27.下列含有质体的细胞是 ( )
A.细菌 B.果蝇细胞
C.叶肉细胞 D.蛙血红细胞
28.(多选)在低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分裂期,参与分裂活动的细胞器有 ( )
A.高尔基体 B.核糖体
C.叶绿体 D.中心体
29.与核糖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功能都有关的生理过程是 ( )
A.胃的蠕动引起胃的排空
B.胃腺细胞积累H+并排人胃腔中
C.胃吸收少量的水和酒精
D.胃蛋白酶原的合成和排入胃腔中
二、非选择题
30.右图是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的部分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是
[ ]__________________。
(2)具有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是[ ] ____________
和[ ] ____________。
(3)图中[⑾]主要进行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细胞生命活动所需能量主要来自[ ] _________。
该结构主要进行的生理活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图中的A半图表示动物细胞,判断依据是A细胞具有[ ] _______________。B半图是植物细胞,因为它具有[ ] 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和主要由纤维素构成的[ ] ____________等结构。
31.在一定时间内使某种动物细胞吸收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氨基酸,经检查发现放射性依次先后出现在图①②③④⑤部位。请据图写出标号,及其所代表的结构、名称以及所要求的内容。
(1)[5]部位的物质(图上方的黑圆点)首先是由附着在[ ]____________上的[ ]____________合成的_________________物质。
(2)它是由[ ] ____________加工形成的。
(3)此动物细胞对该物质还具有____________功能。
高一生物导学提纲答案(九)
1-5 B B C A C 6-10 C C A B A 11-15 D A C A B 16-20 C A A B B 21-25 D D C D D
26(1)①中心体 (2)⑥ 11叶绿体 (3)光合作用 (4)⑥线粒体 有氧呼吸 (5)②中心体 ④液泡 11叶绿体 ③细胞壁
27(1)①内质网 ②核糖体 分泌蛋白质 (2)③高尔基体 (3)分泌
(删8、10、27题后的答案顺序)
PAGE
1高一年级导学案(四)
第二章 组成细胞的分子 第二节 生命活动主要承担者——蛋白质
执笔人:sds
一、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
(1)氨基酸结构特点,以及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
(2)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跨学科的分析综合能力
(2)收集资料、分析资料能力
3、情感目标
(1)认同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2)关注蛋白质研究新进展
二、学习重点
1、氨基酸结构特点,及氨基酸形成蛋白质过程
2、蛋白质结构和功能
三、学习难点
1、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
2、蛋白质结构多样性的原因
四、导学方法
质疑讨论 反馈矫正 讨论法 迁移训练
五、学习过程
(一)氨基酸及其种类
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 ,它的结构特点是 。
结构通式为 ,各种氨基酸的区别在于 。
(二)蛋白质结构及多样性
1、氨基酸分子互相结合方式: 这种结合方式叫做 ,连接两个氨基酸分子的化学键叫 ,结构式 ,形成的化合物叫做 。
2、计算规律
氨基酸数 肽键数 脱水分子数 至少含氨基数 至少含羧基数
一条肽链
m条肽链
3、蛋白质分子多样性的原因:
(二)蛋白质功能
1、结构蛋白,如
2、催化作用,如
3、调节作用,如
4、运输作用,如
5、免疫作用,如
所以蛋白质是
[巩固练习]
1、人体血红蛋白的一条肽链有145个肽键,形成这条肽链的氨基酸分子数以及它们在脱水缩合过程生成的水分子数分别是( )
A、145和144 B、145和145 C、145和146 D、146和145
2、某一条多肽链中共有肽链151个,则此分子中分别含有—NH2和—COOH的数目至少有( )
A、152,152 B、151,151 C、1,1 D、2,2
3、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和肌肉中的肌动蛋白的结构不同的原因是( )
A、所含氨基酸的种类不同 B、所含氨基酸的数目不同
C、所含氨基酸的排列顺序不同
D、所含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和肽链的空间结构都不同
4、如下图所示的氨基酸中,不属于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是( )
5、谷氨酸的R基为—C3H5O2,在一个谷氨酸分子中,含有碳和氧的原子数分别为( )
A、4,4 B、5,4 C、4,5 D、5,5
6、下列结构属于肽键的是( )
A、—N—H—C = 0 B、O H
|| |
—C— N—
O
|
C、—C—OH D、—NH2—COOH
7、下列物质中属于蛋白质的是( )
A、二肽化合物 B、呈直线形的多肽链
C、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多肽链 D、由两个以上的氨基酸分子组成的化合物
8、下列叙述中,能够概括出蛋白质功能的是( )
A、细胞和生物体的重要结构物质 B、生命活动的主要体现者
C、收缩、运输、免疫等功能的物质基础
D、调节细胞和生物体代谢的重要物质
9、已知20种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28,现有一蛋白质分子由两条多肽链组成,共有肽键98个,此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最接近于( )
A、12800 B、12544 C、11036 D、12288
10、能正确表示蛋白质分子由简到繁的结构层次的一组数字是( )
(1)氨基酸 (2)C、H、O、N等化学元素 (3)氨基酸分子相互结合
(4)多肽 (5)肽链 (6)形成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分子
A、(1)(2)(3)(4)(5)(6) B、(2)(1)(4)(3)(6)(5)
C、(2)(1)(4)(3)(5)(6) D、(2)(1)(3)(4)(5)(6)
11、关于氨基酸种类的叙述,最正确的是( )
A、氨基酸的种类约20种 B、生物体内氨基酸约有20种
C、构成生物体蛋白质的氨基酸约有20种 D、每种蛋白质的氨基酸约有20种
12、如下图所示的某化合物的结构简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化合物的名称是 ,含有 个肽键。
(2)该化合物中含有 个氨基, 个羧基。
(3)该化合物由 个氨基酸通过 反应形成,同时失去 分子水。
(4)写出构成该化合物的氨基酸的R基分别是 。
13、利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几种肽类化合物的氨基酸数目如下数,请根据此表回答问题:
名称 氨基酸数目
①催产素 9
②牛加压素 9
③血管舒张素 9
④平滑肌舒张素 10
⑤猪促黑色素细胞激素 13
⑥人促黑色素细胞激素 22
(1)表中①②③的氨基酸数目虽然相同,但其生理作用彼此不同,这是因为它们的 不相同。
(2)表中③与④,⑤与⑥虽然功能相似,但各具专一性,它们之间的差异取决于 。
(3)在未知血管舒张素肽的具体结构的情况下,推知这种肽类化合物,这种肽类化合物至少有 个氨基和 个羧基,这些氨基的羧基位于肽类化合物的哪一位置?
14、胰岛素是一种蛋白质分子,它含有2条肽链,
A链含有21个氨基酸,B链含有30个氨基酸,
2条多肽链间通过2个二硫键(二硫键是由2个
—SH连接而成的)连接,在A链上也形成1个
二硫键,右图所示为结晶牛胰岛素的平面结构
示意图,据此回答:
(1)氨基酸的结构通式可表示为 。
(2)该分子中的51个氨基酸先经 方式形成2条肽链,这2条肽链通过一定的 ,如图中的 相互连接在一起,最后形成具有 结构的胰岛素分子。
(3)胰岛素分子中含有肽键 个,肽键可表示为 。
(4)从理论上分析,胰岛素分子至少有 个—NH2, 个—COOH
(5)这51个氨基酸形成胰岛素后,相对分子质量比原来减少了 。
(6)人体中胰岛素的含量过低,会导致相应的病症,其治疗方法只能注射胰岛素,而不能口服,原因是
15、今有一个化合物,其分子式为C55H70O19N10,已知将它彻底水解后只得到下列4种氨基酸,如下图所示。
问:(1)该多肽是 肽。
(2)该多肽进行水解后,需 个水分子,得到 个谷氨酸分子, 个苯丙氨酸分子。
(3)蛋白质分子结构复杂,经加热、X射线、强酸、强碱、重金属盐等的作用,引起蛋白质的变性,其原因主要是 。
高一生物导学提纲答案(四)
1-5 D C D A B 6-10 B C B C D 11 C
12(1)二肽 1 (2)1 2 (3)2 1 (4)-CH2COOH –CH3
13(1)种类、排列顺序 (2)氨基酸的数目不同 (3)1 1 两端
14(1)略 (2)脱水缩合 化学键 不填 空间 (3)49 –CONH-
(4)2 2 (5)888 (6)口服会使胰岛素分解,失去效用
15(1)10 (2)9 4 3 (3)破坏可蛋白质的空间结构而丧失活性高一年级生物导学提纲(十三)
第四章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第三节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执笔人:sds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
(1)举例说明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类型及特点。
(2)说出被动运输与主动运输的异同点。
(3)阐述主动运输对细胞生活的意义。
(4)正确解读坐标数据图表。
2、能力目标
(1)运用类比和对比的方法进行学习,抓住关键,掌握本质。
(2)运用表格的方式进行总结,简洁明了。
3、情感目标:积极思考,主动自觉
【学习重点】小分子和离子跨膜运输的方式: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
【学习难点】主动运输
【知识结构】
【评价反馈】
1.下列哪项是自由扩散的特点 ( )
A、物质从高浓度的一侧到低浓度的一侧
B、需要载体的协助
C、需要消耗细胞代谢释放的能量
D、物质从低浓度一边到高浓度一边
2.下列哪种物质通过细胞膜,既不需要载体,又不需要能量 ( )
A、葡萄糖 B、氧气和水 C、氨基酸 D、K+和Na+
3.下图表明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的质膜对不同物质的转运。(每种转运的方向由箭头表明,符号的数量代表每种物质的浓度)。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a物质可能是氧气,b物质可能是葡萄糖
B.a物质可能是水,b物质可能是甘油
C.a物质可能是胆固醇,b物质可能是氧气
D.a物质可能是葡萄糖,b物质可能是氨基酸
4.人体组织细胞从组织液中吸收甘油的量主要取决于 ( )
A.组织液中甘油的浓度
B.细胞膜上载体的数量
C.线粒体呼吸作用的强度
D.液泡中物质的浓度
5.主动运输不同于自由扩散,因为前者的特点是 ( )
A.必须有载体蛋白的协助
B.需要消耗能量
C.物质从低浓度一侧到高浓度一侧
D.上述三项都具备
6.下列物质进出白细胞时,需消耗能量的是 ( )
A.K+ B.CO2 C.H2O D.O2
7.为解决淡水资源紧缺的问题,人们利用人造纤维制成人工膜进行水淡化,这是模拟了生物膜的 ( )
A.流动性的特点
B.选择透过性的特点
C.主动性的特点
D.渗透性的特点
8.食物中的大分子物质,经消化后才能被小肠上皮细胞吸收的原因是 ( )
A.小肠中的各种消化酶
B.消化后的物质才能溶于水
C.细胞膜主要由磷脂和蛋白质组成
D.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
9.红细胞吸收无机盐和葡萄糖的共同点是 ( )
A.都可以从低浓度一边到高浓度一边
B.都需要供给ATP
C.都需要载体协助
D.既需要载体协助又需要消耗能量
10.(多选)下列生理功能必须通过主动运输来实现的是 ( )
A.大部分维生素进入小肠绒毛上皮细胞
B.红细胞从血浆中摄取K+
C.鲨鱼将血液中的多余盐分通过鳃排出体外
D.葡萄糖进入红细胞
11.在法囊藻的细胞液中,各种离子浓度的分析表明细胞液中的成分与海水的成分很不相同。如下图所示,阴影部分代表法囊藻的离子浓度,未涂阴影的部分代表海水中离子的浓度。
(1)K+和Cl-在细胞内积累,而Na+等在细胞液中的含量低于海水中的含量,这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K+和Cl-进入细胞的转运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_,这种吸收方式叫__________,这种吸收需要的两个基本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Na+和Ca2+ 进入细胞的转运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__,它们的吸收方式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法囊藻细胞液中各种离子浓度与海水中各种离子浓度不成比例,从结构基础分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一生物导学提纲答案(十三)
1 -5 A B A A D 6-10 A B D C BC
11(1)细胞对各种离子的吸收具有选择性 (2)由低到高 主动运输 载体蛋白 ATP (3)由高到低 主动运输 (4)细胞膜运输无机盐离子的载体种类数目不同
PAGE
1高一年级生物导学提纲(七)
第二章 组成细胞的分子 第5节 细胞中的无机物
执笔人:sds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
(1)说出水在细胞中的存在形式和作用。
(2)说出无机物在细胞中的存在形式和主要作用。
2、能力目标
(1)尝试进行自主个性化的学习。
(2)运用互联网、图书、杂志进行资料的收集和整理。
(3)尝试将你所获得的信息表达出来。
(4)尝试进行科普写作。
3、情感目标
(1)参与小组合作与交流。
(2)体验与你的同学分享通过自己的努力所获得的知识。
(3)认同“细胞是多种元素和化合物构成的生命系统”。
[学习难点]
水的存在形式,结合水与自由水的区别。
[学习重点]
水和无机盐在细胞中的存在形式和作用。
[导学方法] 质疑讨论、反馈矫正、迁移训练、讨论法
[知识结构]
[评价反馈]
一、选择题
1.当生物体新陈代谢旺盛且生长迅速时,通常结合水与自由水的比值 ( )
A.会增大 B.会减小 C.无变化 D.波动大
2.酷暑季节,室外作业的工人应多喝 ( )
A.盐汽水 B.碳酸型饮料
C.蛋白质饮料 D.纯净水
3.卷柏干枯后,如得到充足的水仍能成活,其原因是 ( )
A.失去自由水 B.虽失去结合水,但有特殊酶
C.此生物有特殊的结构 D.以上都不正确
4.一般情况下,细胞内结合水含量较高时,最不可能出现的生命现象是 ( )
A.抗寒性强 B.抗旱性强
C.代谢活动强 D.细胞的黏性强
5.血红蛋白和叶绿素所含的无机盐离子分别是 ( )
A.Ca2+和Mg2+ B.Fe2+和Mg2+
C.Fe3+和Na+ D.Ca2+和Na+
6.某儿童患佝偻病,发烧时就会抽搐,医生建议他平时要补充 ( )
A.新鲜水果和蔬菜 B.钙片和维生素D
C.谷物种皮和胡萝卜 D.蛋白质和糖类
7.“朴雪”乳酸亚铁口服液可以有效地治疗人类缺铁性贫血症,这是因为其中的Fe2+进入人体后能 ( )
A.调节血液的酸碱平衡 B.构成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
C.调节血液的渗透压 D.促使更多红细胞的产生
8.在患急性肠胃炎时,要及时注射生理盐水;不慎受外伤后,用0.9%的生理盐水清洗伤口。这样做的主要目的依次为 ( )
①降温 ②维持水代谢的平衡 ③消毒 ④是细胞的等渗溶液并有清洁作用
A.①④ B.②④ C.②③ D.①②
9.现有含水量①10%、②12%、③14%、④16%的小麦分别贮存于条件相同的四个粮仓中,在贮存的过程中,有机物损耗最少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二、非选择题
10.有机化合物中具有不同的化学基团,它们对水的亲和力不同。易与水结合的基团称为亲水基团(如一NH2、一COOH、一OH),具有大量亲水基团的一些蛋白质、淀粉等分子易溶于水;难与水结合的基团称为疏水基团,如脂类分子中的碳氢链。脂类分子往往有很长的碳氢链,难溶于水而聚集在一起。请回答:
(1)等量亲水性不同的两种物质分散在甲、乙两个含有等量水的容器中,如下图所示。容器的自由水量甲比乙______________。
(2)相同质量的花生种子(含油脂多)和大豆种子(含蛋白质多),当它们含水量相同时,自由水含量较多的是____________种子。
(3)以占种子干重的百分比计算,种子萌发时干燥大豆种子的吸水量比干燥花生种子的吸水量______________。
(4)种子入库前必须对其干燥处理,降低种子中的含水量,这是因为: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各地规定的入库粮食的含水量标准不尽相同,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一生物导学提纲答案(七)
1-5 B A A C B 6-9 B B B A
10(1)小 (2)花生 (3)多 (4)①种子含水量高,呼吸作用强,种子内储存的营养物质因分解而损失过多 ②种子含水量高,呼吸作用强,放出热量多,温度增高,种子易发芽,霉变 ③气候不同,特别是温度,温度不同
PAGE
1高一年级生物导学提纲(十一)
第四单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第1节 物质跨膜运输实例
执笔人:sds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
(1)说出细胞在什么情况下吸水和失水
(2)举例说明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
2、能力目标
(1)尝试从生活现象中提出问题,作出假设。
(2)学习进行探究问题的一般方法和步骤。
3、情感与价值观目标
(1)参与课堂讨论与交流。
(2)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如及时清洗和摆放实验用具,爱护实验室卫生等,
【学习重点】
1、渗透作用;细胞是一个渗透系统。
2、细胞膜不仅仅是半透膜,还是选择透过性膜。
【学习难点】
1、 如何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
2、 细胞膜不仅仅是半透膜,还是选择透过性膜。
【知识结构】
设计实验:本实验要制作________色的洋葱鳞片叶表皮的__________________,在低倍显微镜观察后,从盖玻片的一侧滴入_______________溶液,在盖玻片的另一侧用____________吸收,并重复几次,使洋葱鳞片叶表皮浸润在____________溶液中。用低倍镜观察,看到细胞的中央液泡____________,原生质层____________,细胞____________,再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入____________,重复上述操作,使洋葱鳞片叶表皮又浸润在____________中,用低倍镜观察,看到中央液泡____________,原生质层____________,细胞____________。
进行实验,记录结果
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表达和交流
[评价反馈]
1、所谓质壁分离中的“质壁”分别是指 ( )
A.细胞质、细胞壁 B.细胞质基质、细胞壁
C.原生质层、细胞壁 D.原生质、细胞壁
2.将洋葱表皮细胞放入30%的蔗糖溶液中,细胞液的浓度及颜色变化是 ( )
A.浓度增大,颜色变浅 B.浓度增大,颜色变深
C.浓度降低,颜色变浅 D.浓度降低,颜色变深
3.从马铃薯中用打孔器打出两圆柱体块P和Q,P放在蒸馏水中1h,Q放在与马铃薯细胞液等渗的盐溶液中1h,再把P、Q放回原来位置,测定处理的圆柱体块是否与原来的孔刚好合适 ( )
A.P不合适,但Q刚好合适 B.P不合适,Q也不合适
C.P精确合适,Q也精确合适 D.P精确合适,Q不精确合适
4.某同学把已经质壁分离时间较长的洋葱表皮细胞放置于清水中,用显微镜观察,发现该细胞不再发生变化,你认为这可能是因为 ( )
A.原生质层失去选择透过性,两侧液体无浓度差
B.原生质层有选择透过性,两侧液体无浓度差
C.原生质层失去选择透过性,两侧液体有浓度差
D.原生质层有选择透过性,两侧液体有浓度差
5.洋葱鳞片叶放在0.35 g/mL蔗糖溶液中,细胞发生质壁分离;放在0.25g/mL的蔗糖溶液中,细胞有胀大趋势;放在0.29 g/mL蔗糖溶液中,细胞似乎不发生什么变化,这表明 ( )
A.洋葱表皮细胞已经死亡 B.细胞膜不允许水分子自由通过
C.蔗糖分子进入细胞导致渗透平衡 D.细胞液浓度为0.29 g/mL左右
6.正在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其吸水能力将 ( )
A.逐渐变大 B.逐渐变小 C.不变 D.先变大后变小
7.将水稻培养在有各种营养元素的培养液中,发现水稻吸收硅多,吸收钙少。这说明
A 水稻培养液中硅和钙的浓度不同 ( )
B 水稻根细胞对于物质的输入和输出具有选择性
C 水稻根的细胞膜吸附硅的能力强,吸附钙的能力弱
D 硅是小分子,钙是大分子
8、关于选择透过性膜与半透膜的关系,正确的说法是 ( )
①具有半透性必须具有选择透过性 ②具有选择透过性就必须具有半透性
③活的生物膜才具有选择透过性 ④只有活的生物膜才具有半透性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9、一次施肥过多,作物会变得枯萎发黄,俗称“烧苗”,其原因是 ( )
A.根系细胞呼吸过强,影响根对水分的吸收 B.土壤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
C.土壤溶液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 D.土壤溶液浓度等于细胞液浓度
10、把植物细胞的细胞壁去掉,再放入质量浓度为0.3g/mL的蔗糖溶液中,细胞将会
A.质壁分离 B.形态正常 ( )
C.皱缩变小 D.膨胀破裂
11、如下图所示,在U型管的中部c处装有半透膜,在a侧
加入细胞色素c (分子量是1.3万道尔顿的蛋白质)水溶液(红色),
b侧加入清水,并使a、b两侧液面高度一致。经过一段时间后,
实验结果将是 ( )
A.a、b两侧液面高度一致,b侧为无色 B.a、b两侧液面高度一致,b侧为红色
C.a液面高于b液面,b侧为红色 D.a液面高于b液面,b侧为无色
12、苋菜的细胞液中有一些红色的物质,无论用清水怎么洗,清水仍不见红色物质,但若把苋菜放入沸水中一烫水立刻变成红色。这种现象是因为 ( )
A.沸水使细胞膜失去选择透过性 B.在清水中细胞膜没有选择透过性
C.沸水中色素分解成小分子物质 D.在清水中没有物质出入
13、向猪膀胱内注入质量浓度为0.3 g·mL-1的蔗糖溶液,扎紧入口,然后将其放入质量浓度为0.05 g·mL-1的蔗糖溶液中,每隔10 min称一次重量,图示坐标图象中,能表示测定结果的是 ( )
14、右图是渗透装置示意图,请依图说明(方括号内写图序号,横线上注名称):
(1)典型的渗透装置必须具备:①具有[ ]_______________;
②在其两侧具有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所示,溶液浓度[ ]>[ ]。
(3)假如[1]为清水,[2]为淀粉糊。[1]与[2]的液面相同。
过一段时间后。[1]与[2]的液面高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分别向[1]与[2]中各滴3滴碘液,则[1]显____________色,
[2]显____________色。
15.如下图将马铃薯块挖个凹穴,放在内、外两种液体中间。已知一种是清水,一种是0.3 g/mL的蔗糖溶液,开始时,两个液面是平的,过一段时间后液面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
(1)液体A是_________________,B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图甲中,C处细胞______________水,D处细胞______________水。
(3)在图乙中,C处细胞______________水,D处细胞______________水。
高一生物导学提纲答案(十一)
1-5 C B A A D 6-10 A B C B C 11-13 D A D
14(1)3半透膜 浓度差 (2)2>1 (3)1低于2 无 蓝
15(1)0.3g/ml的蔗糖溶液 清水 (2)失 吸 (3)吸 失
PAGE
1高一年级生物导学案(五)
第二章 组成细胞的分子 第3节 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
执笔人:蒋继荣 审核人:刘正华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
简述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能力目标
认同生命的遗传物质是核酸
3、情感目标
以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为材料,进行特定的染色,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学习重点]
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学习难点]
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学习方法]
课前导学、质疑讨论、反馈矫正、迁移创新
[知识结构]
——分子
1、核酸组成单位:核苷酸 ——分子
——分子
DNA:脱氧核糖核酸
2、种类
RNA:核糖核酸
3、DNA和RNA结构比较
结构 基本组成单位 碱基 五碳糖 磷酸
DNA 通常呈 结构 核苷酸 脱氧核糖 磷酸
RNA 通常呈 结构 核苷酸 核糖 磷酸
4、功能:是细胞内 的物质,在生物体的 和 的生物合成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DNA:主要分布在 中,少量分布在 中
5、分布:
RNA:主要分布在 中
实验: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DNA→绿色
6、原理
+RNA→红色
载玻片上滴1滴质量分数为 的NaCl液
↓
制片 刮取口腔内侧壁上的上皮细胞
↓
烘干
烘干的载玻片放入盛在8%的盐酸水烧怀中
水解 ↓
将小烧杯放在盛有300C温水的大烧杯中5min
冲洗:洗净载玻片上的盐酸
用吸水纸吸去载玻片上的水分
↓
染色 滴2滴吡罗红、甲基绿染色5min
↓
吸去多余染色剂盖上盖玻片
低部镜
观察 ↓
高部镜
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
8、结论
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
[巩固练习]
一、选择题:
1、在“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加入8%盐酸的目的不包括( )
A、改变细胞膜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
B、使染色体中的DNA与蛋白质分离
C、杀死细胞,有利于DNA与染色剂结合
D、水解DNA
2、“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没有用到的试剂是( )
A、质量分数为0.9%的NaCl溶液 B、质量分数为8%的盐酸
C、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剂 D、斐林试剂
3、不同生物含有的核酸种类不同。真核生物同时含有DNA和RNA,病毒体内含有DNA或RNA,下列各种生物中关于碱基、核苷酸种类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口腔上皮细胞 B洋葱叶肉细胞 C脊髓灰质炎病毒 D豌豆根毛细胞
碱基 5种 5种 4种 4种
核苷酸 8种 8种 4种 8种
4、人体细胞中既含DNA又含RNA,由A、G、T、U四种碱基参与构成的核苷酸种类有 ( )
A.8种 B.6种 C.5种 D.4种
5、2003年5月28日,世界第一匹克隆马——“普罗梅泰亚”在意大利顺利诞生。“普罗梅泰亚”能合成与亲代相似的脂肪酶,这主要与其亲代体内含有的哪类物质有关 ( )
A.脂质 B.蛋白质 C.糖类 D.核酸
6、蛋白质和核酸中共有的化学元素是 ( )
A.C、H、O B.C、H、O、N、P
C.C、H、O、N D.C、H、O、P
7、构成DNA分子的四种脱氧核苷酸的种类不同,取决于 ( )
A.五碳糖的不同 B.含氮碱基的种类
C.磷酸分子的多少 D.碱基对的排列顺序
8、RNA与DNA比较,RNA特有的是 ( )
A.核糖和尿嘧啶 B.核糖和胸腺嘧啶
C.脱氧核糖和尿嘧啶 D.脱氧核糖和胸腺嘧啶
9、下列关于核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核酸由C、H、O、N元素组成 B.除病毒外,一切生物都有核酸存在
C.核酸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 D.组成核酸的基本单位是脱氧核苷酸
10、对生物体的遗传性、变异性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具有重要作用的物质是 ( )
A.氨基酸 B.葡萄糖 C.核酸 D.核苷酸
11、噬菌体、烟草、烟草花叶病毒的核酸中各具有碱基和核苷酸的种类依次分别为 ( )
A.4、8、4和4、8、4 B.4、5、5和4、5、4
C.4、5、4和4、8、4 D.4、8、4和4、5、4
12、真核细胞内遗传物质的载体是 ( )
A.只有遗传物质 B.线粒体、叶绿体、内质网
C.只有细胞核 D.染色体、叶绿体、线粒体
13、下列物质中,不属于生物大分子的是 ( )
A.核酸 B.核苷酸 C、蛋白质 D.纤维素
14.由DNA分子蕴藏的信息所支配合成的RNA在完全水解后,得到的化学物质是 ( )
A.氨基酸、葡萄糖、碱基 B.氨基酸、核苷酸、葡萄糖
C.核糖、碱基、磷酸 D.脱氧核糖、碱基、磷酸
15、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时,低倍镜换用高倍镜的正确操作顺序为 ( )
①转动反光镜使视野明亮
②在低倍镜下观察清楚后,把要放大观察的物像移至视野中央
③转动转换器使高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④观察并用细准焦螺旋调焦,使视野清晰
A.①②③④ B.③④①② C.②③④① D.④①②③
16、将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某种物质注入金丝雀体内后,经检测,新产生的细胞的细胞核具有放射性。注入的物质可能是 ( )
A.脱氧核糖核苷酸 B.核糖核苷酸 C.脱氧核糖核酸 D.核糖核酸
二、非选择题
17、(1)为了测定蛋白质、核酸、多糖和脂质等细胞组分,通常利用一些显色剂与所检测物质中一些特殊基团特异性结合的特征,通过显色剂在细胞中的定位和颜色的深浅来判断某种物质在细胞中的分布和含量。为了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我们利用 和 两种染色剂对DNA和RNA的亲和力不同, 使DNA呈现 色, 使RNA呈现 色,从而显示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在 实验中利用盐酸改变 ,加速 ,同时使 分离,有利于 与 结合。
(2)观察DNA和RNA在细胞内的分布的实际步骤概括为五步: → → → → 。
18、(1)核酸的相对分子质量很大,大约是 至 。核酸初步水解后,可以得到许多个
(2)一个核苷酸是由1分子 、1分子 和1分子 组成的。根据五碳糖的不同,可将核苷酸分为 和 。
(3)绝大多数的生物,其遗传信息就储存在中,且每个个体的 各有特点;部分病毒的遗传信息直接储存在 中,如 等。
因此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19、请你利用所学知识以黄色洋葱为材料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所用实验用具自选)
方法步骤:
(1)制片:撕取洋葱鳞片叶表皮,制备临时装片。
(2)染色:
(3)观察:
实验现象:被染成绿色的部位主要在细胞核内,细胞质中很少,而被染成红色的部位主要在细胞质中。
实验结论:
高一生物导学提纲答案(五)
1-5 D D D B D 6-10 C B A C C 11-15 C D B C A 16 A
17(1)甲基绿 吡罗红甲基绿 绿 吡罗红 红 DNA 细胞膜通透性 染色剂进入细胞 染色剂中的DNA与蛋白质分离 DNA 染色体 (2)制片 水解 冲洗玻片 染色 观察
18(1)几十万 几百万 核苷酸
(2)含氮碱基 五碳糖 磷酸 脱氧核苷酸 核糖核苷酸
(3)DNA的脱氧核苷酸序列 RNA HIV、SARS DNA
20(2)用试管吸取甲基绿、吡罗红混合染色剂,滴在盖玻片上的一侧,在盖玻片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重复八次使洋葱表皮浸在染色剂中。
(3)一段时间后用吸水纸吸去多余染色剂,用低倍镜观察后换高倍镜观察。
结论: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细胞质中的线粒体和叶绿体也有少量DNA。
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
(删12题后的答案顺序)
核酸
7、步骤
核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