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小学音乐五下《6编花篮》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音小学音乐五下《6编花篮》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音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9-12-28 05:42: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6编花篮
1、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用活泼的情绪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了解民歌创作的基本特点,从而对河南民歌产生兴趣过程与方法:运用模仿、体验、合作、探究等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表现力、合作能力、评价能力。
知识与技能:完整、准确地演唱歌曲《编花篮》,掌握前倚音和下滑音的演唱方法。
2、学情分析
本课的授课对象是五年级的学生。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的音高概念和识谱能力,能够在教师的启发下理解歌曲中的 文化内涵,掌握了一定的歌唱技巧。他们在上这节音乐课之前,基本不了解河南的地域文化和民歌的风格特点,本课力求突出教学的 双边活动,即“教”与“学”的有机结合,以听觉为先导,充分发挥教师范唱、范奏的功能,使学生在学习歌曲的过程中感受民歌的风格特点。
3、重点难点
运用听唱.识谱等多种形式学唱河南民歌,准确演唱歌曲中带有装饰音和衬词的旋律。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激趣导入
师:到了河南,要先学说一个字“中”,知道什么意思吗?
生:就是好,真棒的意思。
师:咱五年3班样样出类拔萃,棒不棒啊?(教师用河南方言夸学生)
生:伸出大拇指说“中”!
师:要是再加个语气词就更地道了“吔——可中唻”!
??? 今天来的老师们那可都是音乐学院的大学生,棒不棒啊?
生:伸出大拇指说“吔——可中唻”!
师:这就标准唻。你们感觉河南话有什么特点,河南人有什么样的性格?
生:憨厚、朴实、直爽……
设计意图:体验河南方言特点及河南人性格特点,感受轻松自由的课堂氛围。
活动2【讲授】学习歌曲
(一)感受歌曲
师:河南民歌《编花篮》也唱出了河南人的性格。
学生初听歌曲,感受歌曲的情绪、速度等。
生:我感觉河南人很大气、开朗。
师:(教师追问)你是怎么听出来的?
生:这首歌旋律欢快、活泼,速度比较快。
师:歌曲还有哪些特点?
学生再听歌曲
生:我觉得咬字吐字特别清楚,跟我们以前听过的歌的声音不太一样,特别亮。显得河南人特别热情、乐观。
师:咱们跟琴试着唱一唱。
学生跟琴慢速演唱。
师:刚刚听了两遍,你们基本上就唱对了,说明民歌难吗?
师生总结:民歌旋律简单,短小精悍,朗朗上口。
师:老师给大家唱唱,谁来报幕?
生:下面请听女声独唱《编花篮》。
生:(鼓掌)老师的表情美,动作也美……(学生评价老师的演唱)。
教师板书:字真、腔正、声圆、形美。
(二)学唱歌曲第一乐句
师:要想把歌唱好,先要熟悉歌词。咱们用河南方言念念词,中不中?学生模仿教师念歌词。
师:你们可真有本事,知道吗?会模仿就是一种本事。你们一定发现了,河南方言音调上的特点?
生:曲里拐弯的;总是往上扬……
师:那歌曲里、音乐上是怎么出的小拐弯呢?
教师用钢琴弹奏歌曲第一乐句,学生聆听。
教师引导学生唱好第一乐句:装饰音要轻巧、短促,注意八分休止符休息半拍。加上手势唱一唱。
生:加了si,不仅小拐弯出来了,河南味儿也就出来了。
投影:民歌的旋律和方言的语调是一致的。“腔随字走”。
师:我国的民歌有自己独特的调式,大部分都是五声调式,加了7就变成六声调式。
师生演唱六声调式音阶。
设计意图:用河南方言朗诵歌词,通过对比感受河南民歌旋律特点并唱出河南民歌的味道。
(三)熟悉歌曲旋律
师:歌曲里是不是有很多带si的小音组,咱们一起唱一唱,数一数多不多?
教师找个小钢琴师为大家伴奏。(现场教会学生弹简单伴奏。)
师生接龙合作演唱歌谱。
教师引导学生了解音乐创作的相关知识,“变化重复”、“完全重复”“六度大跳”等
教师及时纠正学生演唱不准确的地方。
师:老师唱几句,听听旋律上有没有六度大跳?(教师唱两个豫剧片段)知道老师唱的是什么吗?
生:豫剧。
引导学生感受并跟着教师加上手势唱一唱。
师:提到河南,不得不提到一个人,她就是与老舍、齐白石齐名的人民艺术家——常香玉老师。她凭借独到的唱腔,让豫剧在全国家喻户晓。大家最熟悉的,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生:花木兰),其中最著名的唱段《谁说女子不如男》。
教师声情并茂地演唱,学生感受并跟教师演唱。
师:独到的“甩腔”有什么特点?
生:首音加重,以气带声,声音粗犷、豪放,还有亮相的动作配合起来,河南民歌的地方色彩就出来了。
师:歌曲里的哪一句,和“豫剧的甩腔”有“异曲同工”之妙?
生:最后一句。
师:如果说“甩腔’最具有河南民歌特点,那么“嗨”就是整首歌曲的一个亮点。
教师与学生对比演唱有、无衬词的效果。
师:唱高音要想象,甩个大尾巴,用力向后甩。好像喊出中原大地。学生体会演唱。
(五)正确完整演唱歌曲
师:河南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洛阳是“九朝古都”,过去叫“中国”,就是“中央之国”正中间的意思,就跟现在的北京一样,是人人向往的地方。孔子还专门到“七朝古都”开封去学说“雅言”,也就是普通话。中原是兵家必争之地,连年的战乱,其中只有一点好处,就是河南的音乐文化传播很广,比如就有:(福建)“南音”本说河南话之说。河南的音乐文化影响了全国很多地方。
学生可以说说自己了解的河南。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唱出自豪的情感。男生演唱歌曲,关注学生的性别特征。男生唱得阳刚、女生唱得柔美。加深对河南音乐的理解。
教师演唱,运用美声和民族两种声音演唱进行对比。
设计意图:强调衬词和押运,以及民歌演唱声音靠前,了解民歌创作和演唱的特点。
活动3【活动】歌唱与固定音型的多声部配合
师:同学们可不能小看歌曲中的小的素材和简单的音乐材料,提取的巧妙就能为歌曲伴唱。来,咱们配合一下,换一种形式演唱。
教师用切分节奏演唱——,带领学生边唱边体验固定音型的伴唱,生:动感的节奏有一种摇滚的感觉。歌声更丰富了,更好听了。
学生分成两部分配合固定音型成为二声部,要求互相倾听。
师:你们能尝试找出小元素“改编”一下吗?
教师启发学生找出歌曲旋律特点:歌曲旋律用了四个sol do;三个re do si do,和在一起,又是一种固定音型的伴唱。学生自己加上歌词,再加上声势,使歌曲成为合唱。
学生练习。
师:合唱队同学咱们合作,大家听一听,用了哪种演唱形式?
生:轮唱的形式演唱。
设计意图:这是本课学习的重点环节,通过聆听、感知、模仿、等方法,学唱歌曲,既有音乐文化的感知,又帮助学生对音乐形象进行理解和把握,通过各种音乐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学唱民歌的兴趣 ,引导他们唱会、唱准、唱好、爱唱河南民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