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爱的奉献
1、教学目标
1、学会歌曲第二乐段,掌握歌曲中的音乐知识。
2、能随歌曲《爱的奉献》模唱并做手语表演,说出自己对歌词的理解和两段旋律在情绪上的变化。
3、在聆听、演唱、观摩等活动中,感受和表达守望相助和互助互爱的人间大爱。
2、学情分析
五年级大部分学生音乐学习基础各有千秋,层次不一,进度不同,所以要求老师所运用的方法也不同,因材施教,我根据每个班的具体情况来设计整堂课,让学生学会聆听音乐,分析作品,加强音乐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自信心 和对生活乐观向上的精神。
3、重点难点
歌曲第二乐段的演唱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爱的奉献
4.1.1教学目标
1、学会歌曲第二乐段,掌握歌曲中的音乐知识。
2、能随歌曲《爱的奉献》模唱并做手语表演,说出自己对歌词的理解和两段旋律在情绪上的变化。
3、在聆听、演唱、观摩等活动中,感受和表达守望相助和互助互爱的人间大爱。
4.1.2教学重点
聆听与演唱歌曲《爱的奉献》感受音乐要素在歌曲中的作用。
4.1.3学时难点
歌曲第二乐段的演唱。
4.1.4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前置学习,探索质疑
一、?导入:播放ppt(亲情、友情、师生情、人间真情的图片及音乐)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组图片请同学们观看找出最令你最感动的画面,并说出表达了什么主题。
生:~~
师揭示课题
活动2【讲授】双向交流,释疑导学,建构提升
二、新课教学:
1、初听歌曲:播放韦唯演唱视频?
??????? 师:歌曲描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生~~
??????? 师讲解:简介歌曲创作背景
??????? 2、复听歌曲,分析作曲家运用了哪些音乐要素来表达歌曲的情感,并根据音乐要素的变化划分乐段。
师:仔细聆听分析歌曲可分几个乐段,继续追问如何分?
这首歌曲分为两个情绪不同的乐段,第一乐段音乐是叙述性的在低音区进行,优美而深情。第二乐段音乐是呼唤性的,在高音区进行,是激动的倾诉,这也正是歌曲的主题所在。所以说作曲家用音乐独特的语言来表达不同的情绪不同的内容,这独特的语言就是我们应该掌握的音乐要素比如:速度、力度、节奏、旋律等等,因此我们在以后的音乐欣赏中学会用音乐要素来分析歌曲或乐曲,从而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情感。那你认为这首歌曲的哪个乐段更能体现作者所表达的主题?
生:第二乐段。
? ? ? 3、学唱第二乐段
师弹琴,学生用“啊”来默唱,主要聆听旋律的走向。
朗读歌词
跟琴用“啊”来模唱旋律。
指导切分音,前倚音的演唱,,尾音的时值要唱够。
第二乐段的旋律大多在高音区,所以让同学们在演唱的时候要防止声音太直、太喊,仍应保持明亮而柔和的音色。
? ? ? 4、完整演唱歌曲师生合作。
师唱第一乐段,生唱第二乐段。
? ? ? 5、为第一乐段配上手语表演
观看手语表演视频并学习,然后师唱第一乐段学生做手语表演,共同演唱第二乐段。让学生即兴创编动作辅助第二乐段的演唱,表达第二乐段明朗激动的情绪。
活动3【活动】拓展应用,反馈促学
? ? 三、拓展延伸:
1、?试着唱出生活中你们听到过的“爱”为主题的歌曲。
2、?赏析不同演唱风格、不同演唱形式、表达“爱”的主题的歌曲。
3、?师:仔细听歌曲说出演唱形式和表达了什么主题?
播放《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 和 《朋友》。
器乐曲《童年的回忆》
师:通过以上演唱和聆听我们感受到音乐家是如何运用不同的音乐表现手段来表现相同的题材,而这个共同的主题就是爱满人间。
观看视频《爱的人间》让爱满人间的情感得以升华和表达。
活动4【练习】梳理总结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学习老师希望你们能够用自己的行动,去爱身边的每一个人,爱这个地球,爱这个世界,因为我们始终坚信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让我们时刻在心里轻唱这首《爱的奉献》!
播放《爱的奉献》!听音乐走出教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