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古诗三首
项目内容:《凉州词》
项目目标:1、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背诵课文;
2、能借助注释理解诗句意思,说出体会。
项目流程:理解诗句、谈体会、有感情的朗读、默诵抄写
解诗题,知作者。
(一)解诗题,从地理、气候上认识凉州。
1、在中国的100多个城市中,名称中带有“州”字的城市,你能举出几个例子来么?(兰州
杭州
广州……)(展示地图)
2、大家说的都没错,那么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走进一个古老的城市——凉州。
3、凉州,从名字上,你能猜一猜,凉州是一个怎样的城市?
荒凉、人迹罕至
你关注到了地理上的原因,凉州地处偏僻,是我们常说的边塞地区。
冬天气温低
特别棒,你关注到了凉州的气候。
大家猜测的都特别准确,正如岑参在诗中写道:“凉州三月半,犹未脱寒衣。”阴历的三月半,正是四月中,春暖花开,春风拂面,到处都是暖洋洋的,而凉州依旧不能脱下最厚的寒衣。
凉州是现在的甘肃省武威市,是连接中原、西域的重要边塞,自古以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历史上有很多战争都是围绕着凉州展开的,凉州充满了烽火和狼烟,很多诗人也在这之中看到了诗词与画意,比如我们今天学习的第一首诗——《凉州词》。
(二)了解词曲
《凉州词》名为词实为曲,是古代的人们根据流行在凉州一带的曲子来填的词,在这些词里面,填的最好的就是这两位(展示王之涣《凉州词》和王翰《凉州词》),其中第一首正是我们要学习的。
借注释
明诗意
初读感知
纠正字音
1、接下来打开书,请你自己读一读这首诗,把字音读准确,开始吧。
(生展示朗读)
2、关于诗文,你还有没有不明白的地方,还想了解些什么?
(1)琵琶
播放声音
葡萄
连读起来后一个字要轻读
(2)醉
谁知道它的偏旁念什么?
(酉字旁)在我们的汉字中,还有很多酉字旁的字,
(展示酩、酊、酣、酤、酌)自己读一读,看看你有什么发现?(都与酒有关)
你能举个例子么?学习看着部首来猜测字义,这就是汉字的有意思之处。
(3)夜光杯
美玉制成的杯子,玉的光泽,温润如玉,盛上酒红色的葡萄美酒,更加晶莹剔透了。
(二)再读诗文
读出节奏
字也学了,诗也读好了,那么现在,借助注释,看看这首诗讲了什么意思,把你的理解,和同桌互相交流一下。
相信这个问题难不倒你们,再提升一个难度:试着把诗歌的断句断准确。
评价:但是我们说想要把古诗读的有韵味,就要慢一些,谁能慢慢的来读一下,慢慢的。可以再慢一些,要知道急性子可是读不好诗的。
师范读,生试读。齐读。
反复诵读,体悟诗情
回想一下,这首诗描绘了哪些画面?用你自己的话来说一说。
画面一:宴饮
(1)你的话里信息特别多,但是老师听出来了:作者不仅仅指的是作者一个人,更多写的是戍守在凉州的将士们,一开篇他们就在——宴饮。(板书:宴饮)
读一读,你觉得这宴饮的场面怎么样?自由读一读,谁能把你感受到的跟我们分享一下?(看听闻想
美酒香醇
酒具精致
丰盛的食物
场面热闹非凡
高声喧哗
可能自己身边的战友过了今晚可能再也没有机会见面了
临别的践行
临别壮行
在豪迈畅饮中宣泄自己的恐惧、害怕、不舍与洒脱
千言万语都在这杯酒之中了)
这场热闹非凡的宴饮,引起我们无数的想象,可以加上动作,你来读读。(哇
好香醇的美酒啊)
(2)其实,在诗中写宴饮的不止王翰一人,李白也写过很多。你会发现诗人都会选择用酒的香醇、杯具的奢华来写出这场宴饮的丰盛、热闹,孩子们我们再来读一读这几句诗。
画面二:沙场
(1)可是这样香醇的酒到了嘴边,喝着了么?画面一转,转到什么场景?(板书:沙场)沙场给你什么印象?(血腥
凶残
害怕)
(2)同学用这样的语言来描述了沙场,你瞧,正如这些词语和这幅画面所描述的,读一读这些词。
(3)是这样的残酷,所以诗人在诗歌的最后发出了这样的呼唤——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你读出了什么?动作
有多少人能活着回来呢?这是一个反问句,言外之意——没有几个人能活着回来啊。
(4)是呀没有多少人能够回来,更多的人都——战死沙场,为国捐躯了。
(5)诗人为国捐躯写做醉卧沙场?作者在这里分明想要告诉我们?他想表达什么?
“故作豪饮之词,然悲感已极。”
这是一份安慰,因为离别亲人,远征沙场,借酒消愁!
这是一份悲壮,因为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视死如归!
这又是一份沉甸甸的家国情怀,因为守护一方安宁,舍我其谁!
齐读
他们死的壮烈、死得其所,王翰的《凉州词》充满了特色,使得荒凉的边塞不那么荒凉,残酷的战争不那么血腥,而更多地给了我们一份“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的积极思考,这便是王翰写作的《凉州词》。
2、总结升华
孩子们,战乱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也许就在此时此刻,世界上的某个角落正在爆发着血腥的战争,但只要我们能够记住“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有着这些戍边将士一般舍我其谁、慷慨激昂的气魄,一切困难都无法阻挡我们中华民族的脚步。
板书
凉州词
宴饮
沙场
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