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三幅图片反映的是我国古代不同时期的农 具,按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青铜农具 ,②石斧、石锛 ,③铁锄)
A.①②③ B.②③① C.②①③ D.③②①
2.春秋战国时期,新旧制度更替,社会大变革,其根本原因是( )
A.王室衰微,诸侯争霸 B.铁制农具的广泛使用和牛耕的推广
C.思想上 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 D.兼并战争频繁、规模更大
3.据记载,春秋时期鲁国朝贡周天子7次,同时也朝贡齐国11次,朝贡晋国20次。这种历史现象反映的实质是( )
A.鲁国定期向周天子纳贡 B.鲁国主动与齐国、晋国交好
C.周王室地位衰落 D.周天子依附于诸侯
4.《史记?楚世家》记载:(楚庄王)遂至洛,观兵于周郊。周定王使王孙满劳楚王。楚王问鼎小大轻重,对曰:“在德不在鼎。”材料主要反映出当时( )
A.尊王攘夷,大国争霸不断 B.王室衰微,分封制遭破坏
C.诸侯争霸,国家趋向统一 D.周朝内乱,大国兼并小国
5.[2018?怀化]他任用的丞相叫管仲,“尊王攘夷为口号,第一霸主逞威风”。该歌谣中的他是( )
A.齐桓公 B.晋文公 C.楚庄王 D.越王勾践
6.蒲松龄自勉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此联的下联主要讲述的历史事件是( )
A.齐国称霸 B.晋国称霸
C.楚国称霸 D.越国称霸
7.对春秋时期的战争的评价,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巩固了周王室 B.出现了一些疆域较大的诸侯国
C.有利于民族交融 D.给人民带来灾难
8.春秋时期,社会风雷激荡,烽烟四起,战火连天。下列说法不符合这一时期的特征的是( )
A.开始出现铁制农具和牛耕 B.周天子地位不如强大的诸侯
C.强大的诸侯竞相争当霸主 D.分封制日益巩固
二、非选择题
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追根溯源探因果】
材料一 平王立,东迁于洛邑,避戎寇。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
——《史记》
材料二 《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
——《史记》
(1)结合材料一分析,春秋争霸局面出现的原因是什么?当时的主要霸主有哪些?(列举两个)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春 秋争霸的影响。
【后人评说析作用】
材料三 在评价春秋争霸战争时,有的人说:“春秋无义战。”列宁曾这样评价战争:“历史上常常有这样的战争,它们虽然像一切战争一样不可避免地带来种种惨祸、暴行、痛苦,但它们仍然是进步的战争,它们促进了人类的发展,加速破坏了极端有害和反动的制度。”
(3)从“春秋无义战”中知道春秋时期战争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列宁对战争的评价的角度,说说春秋时期的战争对历史前进的积极作用:通过争 霸,诸侯国的数量减少,一些强大的诸侯国的疆域扩大,加快了________________的步伐; 民族流动、迁徙,促进了___ 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与解析
1.C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古代生产工具的演变过程。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原始社会时 期的生产工具主要为石器。原始社会末期出现了青铜器。春秋后期,我国开始出现铁制农具。所以三幅图片反映的农具出现的先后顺序为②①③,故答案选C。
2.B
3.C 【解析】 春秋时期,社会动荡,周王室的统治势力大减,地位下降,一些强大的诸侯国势力崛起,不再听从王命。从题干材料中鲁国向周天子朝贡的次数比向齐、晋两国朝贡的次数少可以看出,周王室地位衰落。故答案选C。
4.B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鼎”是古代权力的象征,楚王问鼎的故事说明了楚王对周王权力的觊觎,周王室势力弱于楚王势力,原有的分封制遭到破坏。故答案选B。
5.A 【解析】 本题考查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齐桓公统治期间改革内政,发展生产,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号,成为了春秋时期的第一位霸主。所以选择A项。
6.D 【解析】 题干材料“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是指春秋后期,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最终灭掉吴国的故事。故答案选D。
7.A
8.D 【解析】 春秋后期,我国开始出现铁 制农具和牛耕;春秋时期,周王室衰微,诸侯竞相争霸,分封制逐步瓦解。A、B、C三项符合这一时期的特征,D项不符合。故答案选D。
9.(1)王室衰微,诸侯势力强大。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等。
(2)在争霸的过程中,有的诸侯国被灭掉,一些强大的诸侯国的疆域不断扩展。同时,中原在同周边民族长期交往和斗争 中 ,出现了大规模的民族交融。
(3)为了争霸而进行的非正义战争
(4)统一;民族交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