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数学好玩》
《搭配中的学问》教案设计
深圳市龙岗区布吉街道德兴小学
毛
苑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猜测、操作等活动让学生经历“数学化”的过程,掌握两类事物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方法的规律。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初步的观察、分析能力,以及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渗透“符号化”思想。
3.通过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猜测、操作等活动让学生经历“数学化”的过程,掌握两类事物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方法的规律。
【教学难点】
掌握两类事物不同的搭配方法的规律,学会有序的思考问题。
【课前准备】PPT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
师:今天有个朋友来到了我们的课堂,你看!是谁?
生:麦当劳叔叔!
师:同学们喜欢吃麦当劳吗?(喜欢!)今天,麦当劳餐厅推出了一种套餐,请看屏幕:任选一款饮料和一种食物,请同学们想一想,说一说,可以怎样搭配?(屏幕显示:一杯可乐、一个汉堡、一份鸡腿。)
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搭配方式。
师:刚刚同学们想出了好些搭配方法,那到底有多少种搭配呢?请同学们在规定的时间内自己的练习本上画一画、写一写。
在规定的时间内,学生自由做练习,搭配套餐,时间一到,全班立即放下笔。
师:时间到!请停笔!做完的同学请举手!没有做完的同学请举手!看来老师给的时间还是不太够,有好些同学没有完成这个练习,但没关系,我们大家一起来听听其他同学的汇报!
师:谁愿意来说一说,并展示一下你的搭配方法?
由学生上台展示并说一说自己的搭配方法。着重展示不同的方式搭配,比如:写字的、画图的等。最后由学生总结:通过搭配后,发现一共有2种搭配方法。
2、师:那如果加一杯果汁和一份薯条,那有几种搭配呢?
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小组讨论,写一写,画一画。
交流汇报结果:通过搭配后,发现一共有6种搭配方法。
其间可能会出现:汉堡和薯条搭配,或可乐、汉堡和薯条搭配的,可以在这个地方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说一说为什么这样搭配是不对的?从而让学生明白:一定要按题目要求进行搭配。
师:刚刚没有完成的同学,请说一说为什么在规定时间内,不能完成任务?
通过比较,让学生明白到:原来我们还有更简便的方法进行搭配,比如:画符号、写字母等。
师:除了有这种以连线的方式,还有没有其他方式来表达搭配过程?
二、拓展运用。
师:那如果再加一份咖啡和一份红豆派,又有几种搭配呢?大家试一试。
学生独立思考后,尝试搭配方法,然后再全班交流汇报:通过搭配后,发现一共有12种搭配方法。
师:同学们表现得真的太棒了!那怎样搭配才能做到不重复、不遗漏呢?
学生通过刚刚的练习进行总结:要按一定的顺序进行搭配,才能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三、试一试,练一练。
师:从学校经过少年宫到动物园,一共有几条路可以走?
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汇报:找学生来回答他们的搭配过程。
师:为什么要用箭头表示?箭头可以反过来画吗?为什么?
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小组讨论,最后汇报交流想法。
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关于路线的问题,它是具有方向性,所以最好用箭头表示,且不能反过来画。
四、课堂小结
师:你今天学会了什么?
三、板书设计。
搭配中的学问
可乐
果汁
A1
A2
汉堡
鸡腿
薯条
B1
B2
B3
A
C
B
C
A
D
B
D
A
E
B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