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3 加法结合律北师大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3 加法结合律北师大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3.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9-12-28 14:40: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四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加法结合律》教学设计
执教者:张绣宏
【教学目标】
1、理解和掌握加法结合律,并应用加法结合律使计算简便。
2、培养学生观察、猜想、归纳、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应用加法结合律。
【教学难点】加法结合律的推导以及简便计算。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1、出示算式16+25=
24x32=
交换加数(乘数)的位置,使等式成立。
2、小结:这就是我们上节课学习的——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你能用字母表示这两个运算定律吗?板书:a+b=b+a
axb=bxa
3、计算中,我们还会运用到很多运算定律,这节课我们继续新的运算定律。
二、新授
(一)发现规律
1、出示算式(4+8)+
6

4
+(8+6)
说出计算过程。
(19+62)+38
和19+(62+38)说出计算过程。
2、观察两题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汇报:三个加数相同,数字位置相同,计算结果相同,但运算顺序不同,前面的题先算前两个数相加,后面的题先算后两个数相加。)
3、用等式连接每组算式(4+8)+
6
=
4
+(8+6);
(19+62)+
38
=
19
+(62+38)
4、观察等式两边有什么特点?(汇报:等式左边前两个加数加了小括号,要先算。等式右边是后两个加数加了小括号,要先算。)
5、你能仿照上面例子再写两组等式吗?(学生汇报,老师板书等式)
6、小结:用算一算的方法,我们验证了等式成立,接下来,我们结合具体的情境来验证等式的成立。
(二)用具体事例验证等式成立
1、出示情境图,结合图中信息说说算式(30+40)+50表示的是什么意思?算式30+(40+50)表示的又是什么意思?
2、两个算式都是在求一共有多少个水果,计算结果一样,可以用等式将两个算式连接
(30+40)+50=(30+40)+50
3、再出示一组情境图,结合信息说算式的意思,得出
(20+23)+6=20+(23+6)
(三)引出加法结合律,学习字母表示法
1、观察黑板中的等式,我们会发现:三个数相加,可以先算什么,也可以先算什么,结果怎样?(学生尝试补充话题)
2、自由练说
3、出示:三个数相加,先把(
)相加,
再加上(
),或者先把(
)相加,再加上(
),它们的

)不变。
这就是本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加法结合律。
4、如果用字母a、b、c表示三个加数,你能用字母来表示加法结合律吗?(学生尝试写在练习本上)
5、学生汇报,老师板书(a+b)+c=a+(b+c)
6、字母a、b、c可以表示那些数呢?
(四)阶段巩固练习
1、不用计算,比较下面每组中的两个算式
(69+172)+128
69+(172+128)
155+(145+207)
(155+145)+207
(95+36)+64
95+(36+164)
2、运用加法结合律填一填。
25+13+87=25+(
+87)
330

(270

82)=
(330

)+


(51+29)+171=


+(


3、观察等式右边小括号里的数,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汇报:小括号里的两个加数可以凑成整百数。)
4、小结:没错,应用加法结合律就可以使我们的计算变得简便。
(五)加法结合律的应用
1、出示算式:57+288+43
观察数字特点,想一想,怎样计算简便?
学生汇报:57+43可以凑成100
2、书写时,怎样才能使57和43凑在一起呢?你想用什么运算定律来帮忙解决问题?(汇报:用加法交换律,交换288和43的位置)
3、教师板书:=57+43+288,说明:为了强调先算前两个数相加,把57+43打上小括号。
4、师生合作完成此题,说说这道题用到了哪些运算定律(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
5、想一想,这道题还可以怎样书写?(汇报:交换288和57的位置,变成288+(57+43)来计算)
6、学生尝试将第二种写法在练习本上补充完整。
7、小结:学习了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会使我们的计算速度加快,计算准确率更高。
三、质疑问难
四、巩固练习
1、观察每个算式中加数的特点并简便计算。
88+156+44
28+69+172
15+34+85+66=(

)+(


91+34+109+366
2、奇思和爸爸乘火车从A
地到E
地看望奶奶,(具体信息见图)求火车一共行驶了多少千米?
3、尝试简便计算下面各题。
4.2+9.9+5.8
五、全课总结:说说本课收获
六、探究任务
你能运用加法运算定律,很快算出下面两个算式的和吗?
1+2+3+4+5+……
+18+19=
2+4+6+8+10+……+1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