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2 确定位置 北师大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2 确定位置 北师大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9-12-28 14:43: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北师大四年级数学上册
确定位置(一)教案
木兰小学
钟春燕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说出某一物体的位置;能在方格图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2、过程与方法:经历在现实生活中用“数对”确定物体位置的过程,掌握确定位置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生活中处处有确定位置,感受生活中用“数对”确定位置的必要性。
二、教学重点:理解数对的意义及表示方法。
三、教学难点:正确地用数对描述物体的具体位置。
四、课
型:新授课(空间与图形教学)
五、教学时数:1课时。
六、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在课间休息时间给孩子们观看电影)。
师:同学们,电影好看吗?那你还想继续看吗?
生:想......
师:嗯,那现在可不行。原因有两个:第一,今天老师带来的新朋友可不乐意了,它说同学们还不认识它呢。第二,大家都知道去电影院看电影需要干什么?
生:买票。
师:对!大家还没有买到电影票呢。而且我们得根据电影票上面的提示才能准确地找到自己的座位,对吧?电影票今天老师这里为大家准备好了,但是电影票得由大家在课堂上凭你的智慧通过我们的闯关活动来赚取,你们准备好了吗?
生:是,准备好了。
师:好,时间紧迫,我们还是赶快开始吧!首先,今天电影院还缺一名放映师,我得请一位同学来帮忙才行。谁愿意呢?
生:......
师:嗯,老师已经选好了,你们想知道是谁吗?
生:想。
师:那好,我给大家透露一条线索吧,她坐在第三列,你能准确的找到他吗?(板书:第三列)
生:不能。
师:那钟老师再告诉大家一个信息,他是第二个。你能准确的找到他吗?(板书:第二个)
生:能,是......
师:大家有不同的看法吗?
生:我觉得有可能是......(有可能从左往右看,有可能从右往左看)
(二)、用列和行来确定一个物体的位置
1、明确什么是行,什么是列?
师:刚才同样是寻找同学的位置,大家用的方法却各不相同,例如:有的同学在数第几组时,是从左边数起,有的是从右边数起。
但是,为了便于交流,人们通常规定,从老师看过去,老师的左边(也就是你们的右边)第一竖行为第一列,大家一起指一指……从左向右数,(师指着小组)第一列,第二列------
从前往后数,依次为第一个、第二个……。请同学记好自己是第几列第几个哟。
(板书

顺序:从左往右,从前往后)
2、师生游戏:(教师说,学生做)
师:那老师现在来考考大家的反应速度,
请第2列的同学起立;请第7列的同学朝老师笑一笑……
3、导入新课
师:那现在大家能确定我们的放映师是谁了吗?
生:是......
师:为什么这次大家一找就找到了他了呢?
生:因为老师给我们提供了两个准确的信息,是第三列的第二个。
师:真棒!(板书:两个信息)
师:其实确定位置很讲究方法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如何在一个平面中确定位置吧。
  [板书课题:确定位置(一)]
  【设计意图:通过游戏,既能迅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使学生初步认识到“确定位置”需要知道第几列第几行,为学习今节课的内容做铺垫。】
探究新知
1、引出数对。
师:我们一起来读一读他的位置。
生:第三列的第二个。
师:竖排的位置我们一般称为“列”,横排的位置一般称为“行”,一般先说第几列,再说第几行,数的时候一般是从左往右数,从下向上数。
师:如果叫你们用这种方法表示出全班同学的位置,你感觉怎么样?
生:太麻烦了
师:“请你们在练习本上用最简单明了的方法记录下她的位置,写完的就可以先和左右的同桌交流交流。(每个学生先自己在练习本上写,然后再叫几个不同写法的学生上来写。)
  (可能出现的情况:在第2列第4行,就写一个2,一个4;或写个汉字“二”再写个数字4,再括上括号……)
  通过学生自己去对比,找出相同点与不同点,评出最好的表示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用“第几列第几行”表示位置的过程,让学生体验运用“数对”表示位置的必要性;通过尝试与对比,达到方法优化的效果】
2、介绍数对(4分钟)
师:同学们真有创意,您们想知道数学中是怎样表示位置的吗?
  师:例如“放映师”的位置是第3列第2行,用数学符号就可以表示成(3,2)[板书:(3,2)],我们就可以说:“放映师”的位置是三、二。
师:你知道这里的3和2表示什么意思吗?
  学生回答:三是表示第三列,二是表示第2行。[板书:列、行]
教师指出:刚才我们用一对数表示位置,这种方法也叫做用“数对”表示位置。[板书:数对]“数对”的表示方法一般是先表示第几列,后表示第几行。通常要在两个数字外面加上(),中间用“,”隔开。
师:大家记住书写数对的要点了吗?
  3、练习
师:那你能用数对的方法来表示出自己的位置吗?
生:能(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并交流)
在请学生交流的时候,刻意安排数对(4,3)和(3,4)来说一说自己的位置,并通过比较发现他们是不同的。
师:这两组数对表示的位置一样吗?有什么不一样?(第一个数对(3,4)表示第三列,第四行;第二个数对(4,3)表示第四列,第三行)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与讨论,帮助学生区分、更深刻地理解数对的意义】
挑战第一关:
师:那下面我来接着完成这个练习,(完成数学书80页的说一说)。
小敏的位置是(2,3)
生:小敏的位置是第二列的第3个,用数对(2,3)表示。
小林的位置是(4,4)
生:小林的位置是第四列的第4个,用数对(4,4)表示。
(2)(1,4)这一点的位置是第一组第4个;
(4,3)这一点的位置是第四组第3个。
(3)用同样的方式,说一说你班同学的位置。
师:下面请同学们用这样的方式,说一说你们班上的同学的位置,并把它记录下来,你会吗?(找几个同学到黑板上板书,并读出数对)
游戏:1、出示数对,看数对表示的是哪个同学,哪个同学就占起来
(4,5)、(5,5)、(2,1)(2,6)……
2、出示:(?,4)明确:一个数字不能确定位置。
【设计意图:介绍“数对”这一名称的由来,帮助学生记忆;通过介绍了解与练习相结合,规范“数对”的读、写法】
(三)运用数对,在方格图中找位置。
  1、抽象方格图。(8分钟)
(1)师:如果现在把每列的同学看成一条条的纵向的竖线,把每行的同学看成一条条横线,同学们闭上眼睛想想会变成了什么样?
  生:全是格了。
【设计意图:从现实中抽象出方格图,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师:请仔细观察,横线与竖线相交的地方有什么特点?
生:相交成一个点。
师:你能说说这个点用数对怎样表示呢?(1,1)
【设计意图:通过介绍,让学生了解表格图上纵、横轴的数字所表示的意义;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经历探索交流的过程,让学生掌握在方格图中找出相应数对的方法】
2、运用数对——表格中找位置。
挑战第二关:(1)出示学校附近地图。
师:数对不但可以表示教室的座位,生活中还有更广泛的应用,想知道吗?
师:这是我们学校附近的地图,你能用“数对”表示它们的位置吗?请用数对写下它的位置。
学生完成后,全班交流。
挑战第三关:(3)书本第81页练一练2。
(出示图)师:这个是游乐场的平面图,你能根据提示标出出各个景点的位置吗?(学生独立完成并交流)
师:这一天,小敏也到了游乐场玩,小敏的位置是(4,2),她要到溜冰场去,你能帮她画出路线图吗?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巩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挑战第四关:
(四)游戏拓展。
找座位,做游戏。(发放数对专场电影票)
当音乐响起时,根据电影票上的提示,找到自己新的座位。
无法确定位置的卡片:(3,


,3)



  【设计意图:通过游戏,再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体会数学的无限乐趣】
师:时间到!欢迎大家来到数对专场电影院。
(五)总结: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确定位置)。写数对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生:......
师:好了,现在我们的电影马上就要开播了,请我们的放映师同学来为大家放映吧。
【设计意图:通过总结,突出这节课的重点内容】
八、板书设计:
确定位置(一)
第一列的第5个
在平面中
两个信息

1

5




3

4


4

3

教学反思

1、有效利用学生的思维矛盾,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求知环境。
本节课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为主线,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发展水平,有意地为学生的学习活动设置障碍,从学生在教室中的位置入手,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唤醒了学生已有的知识。通过一系列有趣的游戏活动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引发他们探究确定位置的求知欲。使学生在一次又一次的思维矛盾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始终是带着问题探索、研究知识,层层深入、步步推进,使教学结构紧凑而且环环相扣。
2、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身边找到数学
新课标明确提出“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历数学学习的过程”。本节课贴近学生现实生活,充分利用学生身边的教学资源。学生的座位是本节课的重要的学习资源,本节课力求把这一教学资源用足。写出自己的位置,说自己好朋友的位置等一系列活动,层层深入,引导学生在认识和描述生活中的位置的基础上,学会用数对表示位置这一新的表示位置的方法。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
3、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入手,通过与学生交流,感悟等自主学习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自主发现、探究,获取有关确定位置的知识,掌握表示位置的方法。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增强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发挥了信息技术的优势。丰富的感性材料,合理的动态演示,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了学生的思维,有利于学生从多渠道、多角度接受信息,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