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面包发霉了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观察,了解食物放久了会长霉菌这一现象。
2.学会借助放大镜以及比较观察物体的方法。
3.使学生能自行设计实验研究霉菌生长与环境的关系,
4.坚持记录、分析、整理实验数据。
过程与方法:
1.用肉眼、放大镜观察发霉的面包。(观察现象)
2.猜想、设计实验探究发霉与哪些因素有关。(设计方案)
3.课外实验、得出科学的结论。(实验验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生经历完整的探究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不断增强探究的欲望和自信心,养成严谨的探究习惯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情分析】
生活中食物放置了一段时间会长出一些“毛”,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基础,但是这种“毛”叫什么,是怎么出现的,学生不是很清楚,所以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知道这种
“毛”叫做霉菌以及通过亲身的观察实验清楚霉菌在什么条件下适宜生长为后续的如何防止食物变质打下基础。
【教学重点】
观察发霉的面包,了解霉菌;探究面包发霉的条件。
【教学难点】
通过学生自己的假设,进行合理的实验设计。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
学生材料: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
1.播放一小段视频(情境导入:一孩子写完作业觉得很饿,大声喊妈妈:“妈妈,我今天的作业做好了,肚子好饿啊,有没有东西吃?”,妈妈正在厨房做饭,听到儿子喊肚子饿,就大声说:“饿了桌子上有昨天买的面包,你先拿着吃吧,一会儿饭就好了!”儿子赶紧去拿面包,可打开面包包装袋一看立刻惊叫起来:“妈妈,不好了,面包发霉了!”妈妈听了后立即跑过来一看,面包真的长霉点了,就说:“唉,这面包不能吃了,扔了吧!”面包扔了,好可惜哦!面包为什么会发霉呢?)
2.提问:刚才视频中的面包为什么不能吃要扔掉?
(因为面包发霉了)揭题:面包发霉了!(板书:面包发霉了)
3.过渡:(师:是啊,发霉了的食物我们可千万别吃,那食物为什么会发霉,霉到底是什么,今天,我们就以面包发霉为例,来好好研究一下吧。)
二、认识霉菌
1.观察发霉的面包,你们发现了什么?
为了观察清楚,老师还给大家准备了放大镜,
2.小组合作共同观察并记录。
3.汇报交流:投影仪展示各组记录单,
(设计意图:霉菌是微生物中的一种,观察霉菌借助于放大镜观察细小的霉菌,对霉菌的形状、结构等进一步的观察感知,这样也比肉眼看的清楚的多。)
4.小结:播放一小段视频(在我们的生活中,常常会看见食物发霉的情况,食物一旦发霉就不能食用了,因为发霉的食物产生很多有害微生物和细菌,食用后会引起中毒,轻者恶心、呕吐、腹泻,头晕、眼花等;重者危及生命。食物白白浪费,多可惜啊!那么,我们如何减慢食物发霉的速度,从而减少粮食浪费现象。)
三、面包发霉的条件
1.面包发霉的条件猜测
(1)播放一小段视频(实验室专家做实验)
(2)教师提问:面包上怎么会长出霉菌?面包发霉与哪些因素有关?
(3)
全班交流:(水分的多少、温度的高低、空气等条件)
过渡:刚才的讨论只是我们的一种猜想,霉菌的生长还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请各组根据老师为你们提供的材料,你能设计一个实验证明霉菌的生长与温度的关系?你能设计实验证明霉菌的生长与水的多少有关?霉菌的生长还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你还能用实验来证明吗?
2.实验验证
(1)播放一小段视频(学生做实验:探究霉菌的形成和它所处的主要环境因素:空气、水、温度等有着很大关系的实验全过程)
(2)分组设计实验计划
(3)汇报交流各组的实验计划
四、小结
1.播放一小段视频(我们身处的大千世界纷繁复杂,除了我们熟悉的动物、植物,还有一些肉眼看不到或是看不清楚的微生物,霉菌就是微生物中的一种。霉菌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他比较青睐于温暖潮湿的环境,一有合适的环境就会大量的繁殖,我们只有通过科学的分析,实验,找出它生长的环境和成因,采取措施来阻止霉菌的繁殖或切断其传播途径,就可以摆脱霉菌的困扰,为人类服务。)
2.后续观察活动:根据刚才我们设计的实验方法,以四人合作小组为单位选择一个问题进行实验,每天观察面包上霉菌的生长情况,下次上课时带上你们的研究成果,与大家一起分享。
【板书设计】
5.面包发霉了
霉菌是一种微生物
面包发霉的条件:适宜的温度、适宜的水分、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