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盐城市时杨中学09-1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省盐城市时杨中学09-1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33.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09-12-14 20:42: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江苏省盐城市时杨中学09-1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
注意事项:
1.本试卷总分16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姓名、班级、考号写在答卷纸的密封线内。答案写在答卷纸上对应题目的空格内或横线上,不写在试卷上。考试结束后,交回答卷纸。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 ▲ )
A、露骨/露脸 屏风/ 屏气凝神 爪子/张牙舞爪
B、贝壳/躯壳 扛枪/力能扛鼎 款识/博闻强识
C.提挈/堆砌 玄理/船舷 朔风/横槊赋诗
D.眩晕/炫耀 庇佑/毗邻  对峙/有恃无恐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 ▲ )
A.秦羽除了班级和学校团委的工作外,还承担了校广播站“Friday”的栏目主持,学习成绩居然不降反升,真是让人佩服。
B.4月16日,中国海军首批和第2批护航编队从曼德海峡东口启程亚丁湾开始第二次联合护航,这是中国海军第42批护航行动,也是“深圳”舰首次指挥的护航任务。
C.在今年的“两会”上,不少教育界的代表.委员建议,高校招生应引入多元标准,不但要看高中生的高考成绩,还要看其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报告。
D.一条近年来少见的特大野生中华鲟,5日上午在盐城滨海港约十海里处误撞入鱼网,致使身体多处受伤,随时面临濒于死亡的危险。
3.年前,国家推出了家电下乡等惠民政策,网易对此进行了相关调查,下表是其中一项调查内容及结果。阅读该表,完成问题。(5分)  
在家电下乡活动中,哪些问题最受关注(票数:3561)
选 项
比 例
票 数
价格
33.5%
1177
品牌
2.02%
72
质量
43.81%
1560
服务
7.5%
267
补贴数额
20.38%
726
能耗
3.31%
118
(1)根据上表,你得出什么结论: ▲ (1分)
(2)为了把这项惠民政策落到实处,请你给政府部门提两条建议。
① ▲ (2分)
② ▲ (2分)
4.日常生活中常见以“人体部位”为喻的词语,取义各不相同,使用恰当可以增加表达的情趣。例如:期末考试已经迫在“眉睫”。取眉毛和睫毛距离眼睛极近之义,形容事情已经到了极紧急的关头。21世纪教育网
请参照例句,用“眉睫”以外的例子,再仿写两个句子。(4分)21世纪教育网
▲ 21世纪教育网
▲ 21世纪教育网
二、文言文阅读(19分)21世纪教育网
杨烈妇传21世纪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
[唐]李翱21世纪教育网
建中四年,李希烈陷汴州;既又将盗陈州,分其兵数千人抵项城县。盖将掠其玉帛,俘缧其男女,以会于陈州。21世纪教育网
县令李侃不知所为。其妻杨氏曰:“君县令,寇至当守;力不足,死焉,职也。君如逃则谁守?”侃曰:“兵与财皆无,将若何?”杨氏曰:“如不守,县为贼所得矣,仓廪皆其积也,府库皆其财也,百姓皆其战士也,国家何有?夺贼之财而食其食,重赏以令死士,其必济。”于是召胥吏百姓于庭,杨氏言曰:“县令诚主也,虽然,岁满则罢去;非若吏人百姓然。吏人百姓,邑人也,坟墓存焉,宜相与致死以守其邑,忍失其身而为贼之人耶?”众皆泣,许之。乃徇曰:“以瓦石中贼者,与之千钱;以刀矢兵刃之物中贼者,与之万钱。”得数百人,侃率之以乘城;杨氏亲为之爨以食之,无长少必周而均。使侃与贼言曰:“项城父老,义不为贼矣,皆悉力守死。得吾城不足以威,不如亟去;徒失利,无益也。”贼皆笑。有飞箭集于侃之手,侃伤而归。杨氏责之曰:“君不在,则人谁肯固矣!与其死于城上,不犹愈于家乎?”侃遂忍之,复登陴。21世纪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
项城,小邑也,无长戟劲弩、高城深沟之固。贼气吞焉,率其徒将超城而下。有以弱弓射贼者,中其帅,坠马死。其帅,希烈之婿也。贼失势,遂相与散走。项城之人无伤焉。高
刺史上侃之功,诏迁绛州太平县令。杨氏至兹犹存。21世纪教育网
妇人女子之德,奉父母舅姑尽恭顺,于卑幼有慈爱者,则贤矣。辨行列,明攻守勇烈之道,此公卿大臣之所难。厥自兵兴,朝廷宠旌守御之臣不知几人,其勇不能战,其智不能守,其忠不能死,弃其城而走者有矣,彼何人哉!若杨氏者,妇人也,孔子曰“仁者必有勇”,杨氏当之矣。21世纪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21世纪教育网高.考.
A.重赏以令死士,其必济    济:成功21世纪教育网
B.侃率之以乘城 乘:登上  21世纪教育网
C.君不在,则人谁肯固矣!        固:固守21世纪教育网
D.朝廷宠旌守御之臣不知几人    旌:旗帜21世纪教育网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3分)高.考.资.源.
A.县令李侃不知所为   岂敢盘桓,有所希冀21世纪教育网
B.如不守,县为贼所得矣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21世纪教育网
C.百姓皆其战士也,国家何有? 水何澹澹21世纪教育网
D.不犹愈于家乎?21世纪教育网 故燕王欲结于君21世纪教育网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高.考.资.源.
A.杨氏在叛贼兵临城下,其夫李侃不知所措时挺身而出,协助其发动胥吏百姓进行抵抗,以弱胜强,击退叛贼,保住了城池。21世纪教育网
B.李侃被流矢射中回家后,杨氏责备他身为一县之长尤其不应该临阵脱逃,并激励他立即回到城头,捐躯报国才是死得其所。21世纪教育网
C.文中以李侃等守御之臣的行为与杨氏作对比,表现了杨氏的深明大义、勇烈果敢,谴责了这些深受国恩却弃城而逃的官员。21世纪教育网
D.作者借孔子的话来评价杨氏,认为她虽为妇人,却有仁人之心,勇者之行,对此当之无愧,从而抒发了对杨氏的礼赞之情。 21世纪教育网
8.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21世纪教育网高.考.
(1)力不足,死焉,职也。(3分)21世纪教育网
译文: ▲
(2)宜相与致死以守其邑,忍失其身而为贼之人耶?(4分)21世纪教育网
译文: ▲
(3)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亦遂增胜。(3分)21世纪教育网
译文: ▲ 高.
三、古诗鉴赏(10分)21世纪教育网
9.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21世纪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
齐安郡晚秋①21世纪教育网
[唐]杜牧21世纪教育网
柳岸风来影渐疏,使君家似野人居。21世纪教育网
云容水态还堪赏,啸志歌怀亦自如。21世纪教育网
雨暗残灯棋散后,酒醒孤枕雁来初。21世纪教育网
可怜赤壁争雄渡,唯有蓑翁坐钓鱼。21世纪教育网
[注]①齐安郡,即黄州。此诗为杜牧受权贵排挤,谪任黄州刺史时作。高.考.资.源.
(1)诗题为“齐安郡晚秋”,诗中是怎样表现“晚秋”的?(2分) 21世纪教育网
答: ▲    高.
(2)颔联和颈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4分)21世纪教育网
答:   ▲   高.
(3)尾联运用了什么样的艺术手法?诗人的用意何在?(4分)21世纪教育网
答: ▲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21世纪教育网
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空缺的部分。21世纪教育网
(1)遥想公瑾当年, ▲ ,雄姿英发。(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高.考.
(2) ▲ ,非能水也,而绝江河。(《荀子·劝学》)21世纪教育网
(3)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 ▲ ,定乎内外之分, ▲ ,斯已矣。
(4) ▲ ,而后乃今将图南。( 庄子《逍遥游》(节选))高.
(5)千呼万唤始出来, ▲ 。转轴拨弦三两声, ▲ 。(白居易《琵琶行》)21世纪教育网
(6) ▲ ,暗香浮动月黄昏。(林和靖《山园小梅》)21世纪教育网
五、文学类文本阅读(23分)21世纪教育网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1~14题。21世纪教育网
美丽的嘉荫21世纪教育网
苇岸21世纪教育网
踏上嘉荫的土地,我便被它的天空和云震动了。这里仿佛是一个尚未启用的世界,我所置身的空间纯净、明澈、悠远,事物以初始的原色朗朗呈现。深邃的天穹笼罩在我的头顶,低垂的蓝色边缘一直弯向大地外面,我可以看到团团白云,像悠悠的牧群漫上坡地,在天地的尽头涌现。尽管北面的地平线与南面的地平线在视觉上是等距的,一种固有的意识仍然使我觉得,南方非常遥远,而北方就在我脚下这片地域。我的“北方”的观念无法越过江去,再向远处延伸,我感到我已经来到了陆地的某个端点。看着周围那些千姿百态的云团,每观察一个,都会使我想起某种动物,我甚至能够分辨出它们各自的四肢和面目。它们的神态虽然狰狞,但都温驯地匍匐在地平线上方,我注视了很久,从未见它们跑到天空的中央。它们就像一群从林中跑出饮水的野兽,静静地围着一口清澈的池塘。
蓝色的黑龙江,在北方的8月缓缓流淌。看到一条河流,仿佛看到一群迁徙的候鸟,总使我想到许多东西。想到它的起源;想到它路过的地方、遇见的事情;想到它将要路过的地方、将要遇见的事情;想到它或悲或喜的结局。想到法国诗人勒内·夏尔“具有一颗决不被这疯狂的监狱世界摧毁的心的河流/使我们对天边的群峰保持狂热和友善的河流”(《索尔格》)的颂歌诗句。河流给我们带来了遥远之地森林和土地温馨的气息,带来了异域的城镇与村庄美丽的映象。我常常想,无论什么时候来到河流旁,即使此刻深怀苦楚,我也应当微笑,让它把一个陌生人的善意与祝福带到远方,使下游的人们同我一样,对上游充满美好的憧憬和遐想。
嘉荫仿佛是一个蹲在黑龙江边上的猎人,它的背后,是莽莽苍苍的小兴安岭。我不了解嘉荫的历史,不知道它诞生的时日和背景,我所看到的是一座美丽清静的河边小镇。走近它,我感到很温暖。这温暖的感觉,不仅来自它橘黄的色调,双层门窗的屋舍及每个院落的桦木段垛,更来自它温和的居民。走在嘉荫的街上,即使你的感官天性迟钝,你也会被这里淳朴的民风所打动。从人们的神态和表情我能够看出,只要你开口,他们会乐于回答你任何问题;只要你请求,他们会给予你任何的帮助。以后我还会走很多地方,但这样令人感动的地方,我将终生难忘。
在嘉荫江岸的堤下,汛期过后,便裸露出一片狭长平坦的沙滩,积满沙砾和细屑的卵石。边民在这里网鱼、洗澡、冲涮家什,妇女们将洗净的衣物晾在光洁的石子上,拖运原木的江轮停泊在一旁。在江水遥遥的对岸,散落着一排醒目的白房子,阔大方正,它们沿江而列,仿佛在同此岸的嘉荫小镇相互呼应。那里偶尔会传过几声狗吠或若断若续的歌声。一种浓郁的家园氛围,一种和平的生活气息,弥漫在河水两岸的寥廓空间。   嘉荫,这是一个民族称作北方而另一个民族称作南方的地方。站在黑龙江岸,我总觉得就好像站在了天边。对我来讲,东方、西方和南方意味着道路,可以行走;而北方则意味着墙,意味着不存在。在我的空间意识里,无论我怎样努力也无法形成完整的四方概念。望着越江而过的一只鸟或一块云,我很自卑。我想得很远,我相信像人类的许多梦想在漫长的历史上逐渐实现那样,总有一天人类会共同拥有一个北方和南方,共同拥有一个东方和西方。那时人们走在大陆上,如同走在自己的院子里一样。21世纪教育网
11.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展示嘉荫的独特的美丽的?请分条概括。(6分)高.考.资.源.
▲    21世纪教育网
12.文章开头一段是如何描写嘉荫的天空和白云的?作者描写嘉荫的天空和白云的作用是什么?(6分)21世纪教育网
▲    21世纪教育网
13. “无论什么时候来到河流旁,即使此刻深怀苦楚,我也应当微笑”。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5分)21世纪教育网
▲    21世纪教育网
14. “望着越江而过的一只鸟或一块云,我很自卑。”作者为什么会感到自卑?文章结尾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理想?(6分)21世纪教育网
▲    21世纪教育网
六、实用类文本(15分)21世纪教育网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7题。21世纪教育网
杨丽萍:舞蹈是种信仰21世纪教育网
曹玲娟21世纪教育网
执拗地穿着绣花衣、麻布裤和布鞋,身形特别瘦小,说话时语调低沉轻缓。高.考.资.
近日,第九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上,杨丽萍带着倾心打磨的歌舞乐《藏谜》,再度艳惊了上海滩。谈起舞蹈,她冷静又痴迷,“舞蹈是什么?是语言、是信仰、是一种生活的方式……”
沉寂一段时间后,杨丽萍再度亮相舞台,这次她带来的是歌舞乐《藏谜》,她一出场表演的是藏族唐卡中的荷花度母。一朵红荷中,荷花度母被老阿妈的虔诚唤醒,翩然轻舞,恍若踏水而行……稍后,又一次出场,她身着黑衣长靴,和藏民们跳起狂放的夏拉舞,舞姿自在快活,几乎颠覆了舞迷们对她的既有印象。
这位从云南深山里走出来的白族女子,完全可以凭《雀之灵》、《两棵树》等作品,满足于“中国当代知名度最高的舞蹈家之一”这个角色。但之后,她却倾尽全力制作《云南映象》,将一群普通人推上舞台,让原生态歌舞一度成为舞台热潮。
杨丽萍从不认为自己要借这种方式来延长艺术生命,她甚至不乐意别人称自己为舞蹈家。她说,“我是山里人,我的家人对着山林田野都在起舞,汲水能歌、取火能跳。跳舞就是生活的一部分,这是永久性的,对吧?”
这些年,她拒绝了不少制作演出的邀请,直到藏族歌手容中尔甲找到她,希望能为“会说话就会唱歌,会走路就会跳舞”的藏族人打造一部原生态歌舞。在她看来,舞蹈不再只是创作,而是学习、采集、呈现。“我走的地方越多,越是心焦。民间好多好东西都在逐渐消失,再不抢救就来不及了。”
《藏谜》几乎涵盖了西藏、青海、甘肃、云南、四川五省区藏区最典型的民间歌曲、乐器及舞蹈,比如音色悠扬的六弦琴、祭祀超度的大法号等与藏族生活息息相关的东西。“这部作品是我们对藏族文化虔诚之心的体现”,为此,她走遍了藏区。
《藏谜》的主角,是一年前还在放牧的藏民们。他们并不知道舞台是什么,他们只是在舞台上自由奔放地舞蹈,纯粹展示着对生活、自然、神灵的歌颂与膜拜。正是这种扑面而来的最原始的生命力,使得观众在台下感动得落泪。每次谢幕,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她说,“做《藏谜》是件很有福气的事,是从身体到灵魂的一种体验。”
这是个地道的民间艺术团,杨丽萍是这支团队里惟一的非藏族人。排练整整一年,艺术团没有任何收入,制作人容中尔甲背上大笔贷款,总编导杨丽萍一分编舞费都不肯收。“她是一个很单纯的艺术家,对艺术严谨到有些苛刻,对人却特别宽容。”容中尔甲说,从剧本的策划、编舞、主创班子搭建、服装道具设计到找衣服布料,事无巨细,杨丽萍都全力而为。
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心副总裁韦芝曾在西藏生活工作多年,她评价说:“这部作品是近年来最有想象力的西藏歌舞集大成者。”
从《云南映象》到《藏谜》,杨丽萍从未特意从商业角度考虑舞蹈。“不用担心这个,认真的态度,再加上自我审美的品位,人们都需要好的精神食粮嘛。”
这份坚持,让很多同行钦佩。“云门舞集”创始人林怀民就曾公开赞扬,“这些年,无论在艺术道路上遇到多少挫折,杨丽萍都没有退缩。不跳舞,完全可以有很多选择,可她还是一直在舞台上跳缌这让我很佩服。”
“有生命的舞蹈,离人很近,它会像树一样生长,像河流一样流淌。”杨丽萍说,“我们跳的是命。”
杨丽萍常说,如果不跳了,她会回归自然,找个地方安安静静住下来。“外面有山,有水,有农田和民居,岛上有人捕鱼,有人织布,还有人在大榕树下晒太阳……”
(节选自《人民日报》2007、11、6)
15、根据全文,下面各句的内容不属于“再度艳惊了上海滩”的原因的一项是(3分)( ▲ )
A、杨丽萍和藏民们跳的夏拉舞,几乎颠覆了舞迷们对她的既有印象。
B、杨丽萍倾尽全力制作《云南映现》,让原生态歌舞一度成为舞台热潮。
C、《藏谜》展示的是对生活、自然、神灵的歌颂与膜拜,表现出的是最原始的生命力。
D、歌舞乐《藏谜》涵盖藏区典型音乐元素,歌舞的主角是一年前还放牧的藏民们。
16、“舞蹈是种信仰”,文章在哪些方面表现了杨丽萍的这一观念?请简要叙述。(6分)
答: ▲
17、最后一个自然段,在文中有何作用?(6分)
答: ▲
七、作文(70分)
18.阅读下面一则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牵挂是思念,有如高飘的风筝挣不脱细长的绳线;牵挂是多方面的,比如:(1)牵挂是对亲人的思念;(2)牵挂是对友人的情怀;(3)牵挂能催人奋发向上。
请以“牵挂”为题,选择除诗歌以外的某一种体裁,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参考答案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A(A. lù/lòu, píng/bǐng, zhuǎ/zhǎo; B. ké/qiào, káng/gāng, “识”都读zhì; C.qiè/qì xuán /xián shuò/shuò D.xuàn/ xuàn bì/pí zhì/ shì )
2.C(A项,“承担”与“栏目主持”搭配不当 ;B项,成分残缺,在“启程”后加“前往”D项,成分赘余,删去濒于)
3.(1)在家电下乡活动中,民众最关心产品的质量、价格和政府补贴数额。(三个关键词:关心、质量、补贴,少一个不得分)
(2)①政府职能部门要严把产品质量关,不能让惠民政策成为坑民之举。(从质量角度言之有理即可)21世纪教育网
②政府部门制定补贴政策细则,补贴方法、补贴数额要具体、透明。(从补贴角度言之有理即可)
4.儿子是妈妈的“心肝”。取心肝是身体极重要的器官之义,比喻儿子是妈妈最亲近、最疼爱的人。//高考复习到现在,总算有点“眉目”了。取眉目于人体头部最上面之义,喻指事情开始有头绪了。//刘备视孔明为“股肱”之臣,军国大计悉由其出。取股肱为人体四肢重要部位之义,喻指孔明是刘备身边重要的辅助者。//凭着他高明的“手腕”,终于平息了这场股市风波。取手腕是人体关节中极灵活的部位这义,喻其手段、本事。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5.D(表彰)
6.A(在动词前,与动词组成“所”字结构。属名词性短语,表示“所……的事”。B.介词,构成“为……所”结构,表示被动关系;助词,在疑问句末,表示诘问,用如“乎”,可译为“呢”。C.疑问代词,可译为“什么”;副词,多么。 D.介词,表示比较,可译为“比”;介词,可译为“跟”“同”“和”等)
7.C(李侃不在“弃城而逃的官员”之列)
8.(1)力量不足,战死在这里,这是你的职责。(3分。“力不足”1分,“死焉,职也”2分,应译为判断句。“死焉”也可译为“为此而死”)
(2)应该一起出死力来坚守这个城池,怎能忍心失掉操守而成为叛贼的俘虏呢?(4分。关键词“相与”“以”“忍”各1分,全句通顺1分)21世纪教育网
(3)又在庭院中错杂栽种了兰、桂、竹子、树木,旧时的栏杆,也因而增添了光彩。(杂、于庭语序调整、胜)
参考译文:
建中四年,李希烈攻克了汴州,接着又将掠夺陈州,分出他的军队几千人抵达项城。将掠取这里的财物,俘获拘系这里的壮丁和妇女,而后到陈州会师。
县令李侃不知所措。他的妻子杨氏说: “你是县令,叛贼到犯就应当坚守;力量不足,战死在这里,这是你的职责。你如果逃跑,那么谁来守城呢?”李侃说:“军队与钱财都没有,该怎么办?”杨氏说:“如果不坚守,县城将会被叛贼抢夺去了。粮仓里储藏的都成了他们的粮食,府库的财物都成了他们的财产,百姓都成了他们的士兵,国家还有什么呢?把可能落入叛贼手中的财物夺过来,吃他们的粮食,重赏鼓励敢死的士兵,那一定能成功的。” 于是在官府的庭院里召集差吏百姓。杨氏说:“县令确实是一城之主,虽然如此,任期满了就离职而去,不像差吏百姓那样。差吏百姓,都是本地人,祖坟在这里,应该相互出死力来坚守这个城池,怎能忍心失掉操守而成为叛贼的俘虏呢?”众人都流泪答应了。于是杨氏宣布号令说:“凡是用砖瓦石块击中叛贼的,奖赏他千钱;用刀箭兵器击中叛贼的,奖赏他万钱。”征募到了数百人,李侃带领他们登上了城墙。杨氏亲自为他们煮饭让他们吃,不论老小一定周到照顾、公平对待。杨氏让李侃对城下的敌人喊话说:“我们项城的父老,坚守道义而决不从贼,都全力死守。即使攻克了我们的城池也不能显示你们的军威,不如赶快离去;白白地消耗军力,没有什么好处。”叛贼都笑了。这时有流矢射中李侃的手,李侃受伤而归。杨氏责备他说:“你不在,那么谁还会固守阵地呢!你即使死在城上,岂不是胜过死在家里吗?”李侃就忍着伤痛,又登上了城墙。
项城是个小城,没有长戟劲弩等精良武器,也没有险固的高城深沟。叛贼气焰嚣张,率领他们的士兵将要越过城墙而攻克项城。此时守城士兵有人用普通的弓箭射贼人,正好射中了他们的统帅,落马而死。他们的统帅,是李希烈的女婿。叛贼失势了,接着全都逃跑了。项城的人没有伤亡。21世纪教育网
刺史上奏李侃的功劳,朝廷下令升任李侃为绛州太平县令。杨氏至今还健在。
作为妇人女子,奉养父母公婆能做到竭尽恭敬孝顺,对奴婢下人和幼辈能做到体恤慈爱的,那就是品德贤良了。至于明辨战阵部署、进攻防守之道,勇猛刚毅,这即使是公卿大臣们都难以做到。自从战争爆发以来,朝廷施恩表彰的那些承担防守、抵抗叛贼使命的大臣不知有多少人,论其勇气,他们不能进攻;论其才智,他们不能坚守;论其忠诚,他们不能效死;弃城逃跑的,大有人在,这些都是什么人呢?像杨氏,只是个妇女。孔子说:“仁者一定是有勇气的。”杨氏当之无愧了。
三、古诗鉴赏(10分)
9.(1)柳影稀疏(或柳叶凋落);北雁南飞。(每点1分)
(2)颔联中诗人游赏山水,吟啸抒怀,看似闲适自得;但颈联中雨夜人散,酒醒闻雁,诗人倍感孤独寂寞。(感情2分,分析2分)
(3)以当年英雄在赤壁争雄,和如今只有蓑翁坐此钓鱼进行对比。用以表达自己虽有建功立业的雄心,却壮志难酬的不平之意。(艺术手法2分,只答“对比”或“用典”或“虚实结合”,不作解说,得1分。用意2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0、(1)小乔初嫁了 (2)假舟楫者 (3)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 辩乎荣辱之境 (4)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5)犹抱琵琶半遮面 未成曲调先有情 (6)疏影横斜水清浅(每空1分,有误则该空不得分)
五、文学类文本阅读(23分)
11.原始、纯净的自然风光;淳朴、善良的民风;和平、宁静的生活氛围(或:具有浓郁的家的氛围)。(每点2分)
12. 运用比喻、想像(或虚实结合)的手法(2分),具体的展现了嘉荫纯净、明澈、悠远、初始的特点(2分),表达了人类应当融入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2分)。
13. 因为河流给我们带来了远方温馨的气息,异域美丽的映象(2分),所以我们也应把善意与祝福带到远方(2分),每一个人都应成为美与善的传道者(1分)。
14. 自己没有鸟与云那样的自由,人类不能像鸟和云那样打破种种人为的阻隔(2分)。希望世界成为一个整体,成为人类共同的和谐家园(2分),渴望人类能打破种种人为的阻隔自由活动(2分)。21世纪教育网
六、实用类文本(15分)
理清文章思路:全文共15小节,①②是第一部分,①节是全文的引子,②节点明全文的中心:杨丽萍认为舞蹈是语言、是信仰、是一种生活的方式。③节一直到倒数第2节重点叙述杨丽萍克服种种困难创作《云南映象》《藏谜》等舞蹈,表现其执着、淡薄等性格。文章最后一节呼应第①节,表明杨丽萍追求本真的一面。
15、解析:B张冠李戴。原文是“她却倾尽全力制作《云南映象》,将一群普通人推上舞台,让原生态歌舞一度成为舞台热潮”。
答案:(3分)B(“艳惊了上海滩”的不是《云南映象》,而是《藏谜》)
16、解析:主要是概括杨丽萍创作舞蹈表现出来的品格,阅读文章要细致 ,要思考 文章所叙事件的本质。
答案:(6分)(1)用她的语言来说明她对舞蹈的认识和理解,她说:“跳舞就是生活的一部分,这是永久性的,”“我们跳的是命。”(2)她对舞蹈追求的执着。这些年,无论在艺术道路上遇到多少挫折,杨丽萍都没有退缩;从《雀之灵》《两棵树》,到《云南映象》,再到《藏谜》,不断进行开拓和创新。(3)对艺术极为严谨,在做《藏谜》的过程中,事无巨细,她都全力而为。(4)对名利极为淡泊。从未从商业的角度考虑舞蹈;不乐意别人称自己为舞蹈家,杨丽萍一分编舞费都不肯收。(每点2分,答出其中三点得满分)
17、解析:从“写法”“表达效果”“中心内容、中心思想”等方面回答。“写法”在这里应该是“呼应上文”。答案:(6分)照应了文章开头她对舞蹈的“冷静与痴迷”,进一步说明杨丽萍将舞蹈视为一种信仰,一种生活的方式,除了舞蹈她不愿也不会有别的选择;(3分)从另一个方面更好地说明了杨丽萍生性淡泊,期望回归自然、回归生活,能更好地表现出她追求本真的一面。(3分)
作文评分标准及细则
议论类文体
一类卷(63---70)
总体标准
能准确理解材料,角度恰当,立意深刻,中心突出,内容充实,感情真挚,结构严谨。有新意,有文采。
细则
一类上(68—70):
符合总体标准并具备以下一项者:
语言朴实无华而有一定功力的。
在文体应用、立意、构思等某一方面有创新的。
在结构或语言等方面有瑕疵的
一类中(65—67):
基本符合总体标准并具备以下条件者:
在结构、立意、文体某一方面有创新,但结构或语言等方面略有不足的。
一类下(63—64):
符合总体标准并具备以下条件者:
在结构或语言方面有不足的。
二类卷(52—52)
总体标准
理解材料基本准确,角度较适当,利益较深刻,中心明确,内容较充实,感情真实,结构完整,语言通顺。
细则
二类上(59—62):
基本符合总体标准并具备以下一项者:
能从材料中引出有意义的道理。
有灵气、有新意,但在内容、结构、语言某一方面有不足的。
二类中(55—58):
基本符合总体标准并具备以下条件者:
能从题意中引出一定道理。
有灵气、有新意,但在内容、结构、语言某一方面有不足的。
立意深度不够,但平稳充实。
二类下(52—54):
基本符合总体标准并具备以下条件者:
能从题意中总结出一定的道理,但语言有华而不实之处的。
三类卷(39—51)
总体标准
尚能理解材料,角度尚恰当,立意一般,中心尚明确,内容尚充实,感情尚充实,结构基本完整,语言基本通顺,偶有语病。
细则
三类上(48—51):
符合总体标准且不就事论事的。
三类中(44—47):
符合总体标准但有就事论事或故意把高(升华不自然)之感的。
三类下(39—43):
符合总体标准但罗列现象,泛泛而谈,缺乏思考或认识肤浅的。
四类卷(21—38)
总体标准
偏离材料,角度或立意不当,中心不明确,内容单薄,结构不完整,语言欠通顺,语病较多。
细则
四类上(30—38)
四类中(25—29)
四类下(21—24)
五类卷(0—20)
总体标准
符合以下一项即为五类(1)脱离材料(2)文理不通(3)全文不足400字
补充细则
五类上(17—20)
符合下列一项者:
脱离题意,内容单薄空洞但完整成文;
全文不足400字但完整成文的。
五类中(10—16)
文理不通、不知所云,有文章之形,而无文章之实的。
五类下(0—9)
不成文的:9分以下。
经查证为全文抄袭的:0分。
记叙抒情类文体
一类卷(63—70)(总体标准参照议论文,以下省略)
一类上(68—70):
记叙类:紧扣题意,感情真挚,寓意深刻、有回味,结构严谨,情节丰富生动,描写生动形象,语言通畅,有文采。
抒情类:紧扣题意,感情真挚,寓意深刻、有回味,结构严谨,语言通畅,有文采。
一类中(65—67):
记叙类:紧扣题意,感情真挚,寓意深刻、结构严谨,情节生动,描写具体,语言畅达。
抒情类:紧扣题意,感情真挚,寓意深刻、结构严谨,感情真切,语言畅达。
一类下(63—64):
记叙类:紧扣题意,感情真挚,寓意有意义、结构严谨,情节具体,描写较具体,语言流畅。
抒情类:紧扣题意,感情真挚,寓意有意义、结构严谨,感情真是,语言流畅。
二类卷(52—62)
二类上(59—62):
记叙类:符合题意,感情真实,寓意集中,结构完整,情节具体,叙述生动,语言通顺。
抒情类:符合题意,感情真实,寓意集中,结构完整,抒情自然,语言通顺。
二类中(55—58):
记叙类:符合题意,感情真实,寓意集中,结构完整,情节较具体,叙述清晰,语言通顺。
抒情类:符合题意,感情真实,寓意集中,结构完整,抒情较自然,语言通顺。
二类下(52—54):
记叙类:符合题意,感情真实,寓意清楚,结构完整,情节较具体,叙述清晰,语言通顺,偶有语病。
抒情类:符合题意,感情真实,寓意清楚,结构完整,抒情较自然,语言通顺,偶有语病。
三类卷(39—51)
三类上(48—51):
记叙类:基本符合题意,感情尚真实,有一定寓意,情节结构基本完整,叙述清楚,语言基本通顺。
抒情类:基本符合题意,感情尚真实,有一定寓意,结构基本完整,抒情较自然,语言基本通顺。
三类中(44—47):
记叙类:寓意基本符合题意,感情尚真实,结构基本完整,叙述较简单,语言基本通顺。
抒情类:寓意基本符合题意,感情尚真实,结构基本完整,有抒彩,语言基本通顺。
三类下(39—43):
记叙类:基本符合题意,感情尚真实,寓意肤浅,缺乏思考,结构基本完整,情节较简单,语言基本通顺。
抒情类:寓意基本符合题意,感情尚真实,结构基本完整,抒情不够自然真实,语言基本通顺。
四类卷(21—38)
四类上(30—38):
记叙类:寓意虽然基本符合题意,但写人记事却与话题游离,情节不自然,内容单薄空洞,结构不完整,语病较多。
抒情类:寓意虽然基本符合题意,但抒情不自然,内容单薄空洞,结构不够完整,语病较多。
四类中(25—29):
记叙类:寓意偏离题意,缺乏情节,内容单薄空洞,结构不完整,语病较多的。
抒情类:寓意偏离题意,抒情矫揉造作,内容单薄空洞,结构不够完整,语病较多。
四类下(21—24):
记叙类:偏离题意,情节散乱,内容单薄空洞,结构不够完整,语病较多。
抒情类:寓意偏离题意,感情虚假,内容单薄空洞,结构不够完整,语病较多。
五类卷(0—20)
五类上(17—20):
符合下列一项者:
脱离题意,内容单薄空洞但完整成文的;
全文不足400字的。
五类中(10—16):
文理不通、不知所云、有文章之形,而无文章之实的。
五类下(0—9):
不成文的:9分以下;
经查证为全文抄袭的l0分。
其余文体:
参照总体标准给分
说明:
没有题目扣2分;
错别字错一个扣1分,至多扣3分;
标点错误多,酌情扣分;
文面不整洁,酌情扣1-2分。文面整洁美观,酌情加1-2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