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 社会变革
第8课 百家争鸣
一、单项选择题
1.[2017?益阳]2017年4月22日,“书香益阳?润泽心灵——好书互换”2017年益阳阅读推广活动隆重启动。在启动仪式上,益阳学子高声吟诵了《道德经》。《道德经》反映了( )
A.老子的思想 B.孔子的学说
C.墨子的主张 D.韩非的理论
2.某名同学考试成绩不理想,老师安慰他说:“一次的失败不要紧,说不定正是因为这次没考好,你才能及早发现问题,坏事也可能变成好事。”老师引用了哪一学派的思想来教育学生( )
A.儒家学派 B.道家学派
C.墨家学派 D.法家学派
3.[2018?长沙]周朝分 封的齐鲁两个诸侯国大致都在今山东境内,而山东简称“鲁”与以下各项中关系最密切的一项是( )
A.齐桓公“尊王攘夷”损害了周王的威信
B.齐国综合实力远远弱于鲁国
C.老子及其学说对后世影响巨大
D.孔子及其学说对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深远
4.[2018?东营]孔子学院在亚、非、欧、美各大洲广泛建立,国际学术研讨活动频繁举办……说明在全球范围内孔子热在升温。 下列属于孔 子主张的是( )
A.“仁” B.“仁政”
C.“法治” D.“无为而治”
5.[2018?黄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诚信、友善”,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它源于中国古代的“仁、义、信”等思想。中国古代的“仁、义、信”思想属于( )
A.儒家思想 B.墨家思想
C.道家思想 D.法家思想
6.[2017?深圳]墨子希望人们互助互爱,反对侵略战争。他主张( )
A.“无为而治” B.“仁者爱人”
C.“兼爱”“非攻” D.“制天命而用之”
7.[2018?郴州]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大变革促进了文化的空前繁荣,涌现了许多大思想家,对后世乃至世界文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宝贵的历史遗产和精神财富。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促进了我国古代学术思想的发展。其中法家学派代表人物韩非的主张是( )
A.“无为而治” B.“兼爱”“非攻”
C.“以德治国” D.“以法治国”
8.[2018?赤峰]习近平总书记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发展理念在中国越来越得到广泛认可。下列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与这一理念相近的是( )
A.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
B.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C.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D.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9.[2019?柳州模拟]著名历史学家费正清把春秋战国时期称为“中国哲学思想的黄金时代”,其依据是当时出现了( )
A.百家争鸣的活跃局面 B.竞相改革的时代风潮
C.诸侯争霸的局面 D.商业繁荣的局面
10.历史上,一般把孔子和孟子的学说并称为“孔孟之道”,老子和庄子的学说并称为“老庄学说”。这是因为( )
A.他们之间分别是师生关系
B.后代人为 方便记忆,把他们合并在一起
C.他 们的思想观点基本一致,属于同一个学派
D.他们都出生在同一个地方
二、非选择题
11.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割据纷争,社会急剧变化。儒、法、道、墨等 学派针对治理国家 的问题提出自己的主张,各家学派之间进行激烈的辩论,出现了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局面。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论语?颜渊》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 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卫灵公》
材料二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 政》
材料三 某中学七年级(2)班新学期刚刚开学,班中就屡次出现乱扔纸屑、破坏公物的现象。为 此班委召开紧急会议,但大家意见不统一,争论起来:
劳动委员:“一定要严厉惩罚,罚值日,实在不行,一次罚5元钱。”
班长:“还是说服教育吧,一次不行就两次,两次不行就三次,相信他们会改的。”
(1)材料一体现的孔子的核心主张是什么?引用材料 中的一句原话来说明如何实现这一主张。孔子还有哪些思想主张?
(2)材料二体现了孔子的哪些教育思想?
(3)材料三中劳动委员和班长的观点分别蕴含了战国时期哪家学派的观点?
参考答案与解析
1.A 【解析】 老子的学说集中在《老子》又称《道德经》一书中,这部书是道家的经典。所以选择A项。
2.B
3.D 【解析】 孔子是春秋时期鲁国人,曾在鲁国办学从政,晚年又回到家乡从事教育和编订典籍,他的学说思想影响深远,这也是山东简称“鲁”的重要历史根源。所以选择D项。
4.A
5.A
6.C
7.D
8.B 【解析】 A项突出的是法治,C项蕴含着朴素辩证法,D项是兵家思想。B项的意思是适时砍用林木,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符合题干理念。所以选择B项。
9.A
10.C
11.(1)“仁”。“爱人”或“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主张以德治国。
(2)要有诚实求学的学习态度;要谦虚好学;要注重温习已学的知识。
(3)劳动委员:法家;班长:儒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