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课课练: 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课课练: 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12-28 15:42: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
一、单项选择题
1.据统计,秦朝全国人口约2 000万,每年服役的成年男子就有300万。如修建 骊山陵和阿房宫役使70多万人,征伐南方调发了50万士卒,修筑长城征派了40万人。这说明秦朝(  )
A.赋税沉重 B.徭役、兵役 繁重
C.刑罚残酷 D.统治者好大喜功
2.“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 何也?”(西汉贾谊《过秦论》)秦朝由不可一世到土崩瓦解 ,2 000多年来留给后人无尽的思考。秦朝迅速灭亡的原因不包括(  )
A.推行郡县制 B.繁重的徭役
C.沉重的赋税 D.严酷的刑法
3.有人认为:“秦始皇是千古一帝。他统一全国 ,并采取了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但他也实施暴政,加速了秦朝的灭亡。”这一阐述(  )
A.客观辩证 B.认识片面
C.与史实不符 D.主观臆断
4.[2018?株洲]嬴政统一 全国后,“自以为功过五帝,地广三王”。下列哪一项不能反映他的历史功绩(  )
A.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B.统一文字
C.开疆拓土 D.焚书坑儒
5.他们发动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其革命首创精神鼓舞了千百万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这次起义的首发地是(  )
A.陈 B.大泽乡 C.咸阳 D.巨鹿
6.下列关于陈胜、吴广起义的说法正确的有(  )
①起义建立了政权 ②起义军一直打到咸阳附近 ③起义获得了胜利 ④具有革命首创精神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7.“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此联所涉及的历 史事件发生在(  )
A.春秋时期 B.战国时期
C.秦朝初期 D.秦朝末期
8.刘邦在谈到为何能战胜项羽时说:张良、萧何和韩信都是人杰,我不如他们,但“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这段材料说明刘邦战胜项羽的原因是因为刘邦(  )
A.刚愎自用 B.势力强大
C.收揽民心 D.善用人才
9.西汉建立之前,项羽、刘邦之间曾进行了4年的战争。这场战争(  )
A. 仍属于农民起义的性质 B.是为争夺帝位而展开的
C.沉重打击了秦朝的残暴统治 D.以项羽的胜利而结束
二、非选择题
10.七年级(1)班学习了“秦末农民大起义”一课后,对秦末农民战争进行了一些探究,请你与他们一起完成下列问题。
【山雨欲来风满楼】
农民甲:我 们村本来有300多口人的,被抓了200多人去修长城、修阿房宫、修驰道。
农民乙:唉!这日子怎么过啊!官府的赋税又那么重,要交三分之二的收成,叫人怎么活啊!
农民丙:怎么样你也得交啊,秦朝的刑罚那么残酷,迟交、少交都会让你断手断脚!
众农民:唉!这样的日子何时才是个头啊!
(1)从历史短剧中归纳秦朝的暴政。



【揭竿斩木齐响应】


(2)图1反映的历史事件 是什么?有人认为如果在前往渔阳戍边的途中,没有遇上大雨,秦末农民战争就不会爆发。你赞同这一观点吗?请说明理由。
(3)结合所学知识思考,图2中的两位人物分别是谁?楚汉之争的结果如何?



(4)强大的秦朝只存在了十几年就灭亡了,它带给我们什么深刻启示?














参考答案与解析

1.B 2.A 3.A 4.D 5.B 6.C
7.D 【解析】 本题以蒲松龄的一副自勉联设置情景,考查其中涉及的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通过抓取关键词,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涉及的历史事件为巨鹿之战,发生在秦朝末年。所以选择D项。
8.D
9.B 【解析】 楚汉之争是项羽和刘邦为争夺帝位而展开的战争,不属于农民起义。楚汉之争之前秦朝已经灭亡,这场战争以刘邦的胜利而结束。所以,本题选择B项。
10.(1)徭役繁重、赋税沉重、刑罚残酷。
(2)陈胜、吴广起义(或大泽乡起义)。不赞同。因为秦末农民战争爆发的根 本原因是秦朝的暴政。
(3)项羽、刘邦。项羽兵败自刎,刘邦取得最后的胜利。
(4)统治者要爱惜民力,得民心者得天下, 失民心者 失天下;暴政导致亡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