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25课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课件(19张)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25课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课件(19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12-28 13:51: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9张PPT)
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阶段 时???间[来源:Zxxk.Com] 原????因
产生 19世纪六七十年代 洋务运动刺激了民族工业的产生
初步发展[来源:Z_xx_k.Com] 甲午中日战争后 ①外国人在华开办工厂、开采矿山的刺激;②状元实业家张謇回乡创办大生纱厂,带动了许多中国人走上了“实业救国”的道路。
阶段:“短暂的春天”

时???间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原????因
①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鼓励发展实业;
②“一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欧洲战事,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发展最快的是纺织业和面粉业
阶段特征:民族工业再度受挫、凋谢萎缩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 “一战”后帝国主义经济势力卷土重来 ;
民族资本主义曲折发展原因: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压迫。
(出现了荣氏兄弟、卢作孚、侯德榜等著名企业家)
民国初年在中国的外商、华商煤矿比例一览表(%)
比较落后
集中沿海沿江地区
集中在轻工业
图一
图二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特点
年产量(万吨) ≥100 10-99 1-9 ≤1
外商企业 100 88.5 41 0
华商企业 0 11.5 59 100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特点
①总体上来说比较落后;
②从行业看,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部门,重工业基础极为薄弱;
③从地区看,地区之间发展很不平衡,主要集中在上海、武汉等沿海沿江大城市
二、社会生活的变化
1、近代交通通讯事业的发展
美国人富尔顿发明的轮船
英国人史蒂芬孙发明的火车
工具:火车、轮船、电车、汽车、飞机
作用: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出行,促进了商品的流通;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2、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的变化
①强令男子剪掉辫子
溥仪剪辫装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以后,孙中山通令全国各地男子剪辫子。
②劝禁女子缠足
劝禁女子缠足
劝禁女子缠足
劝禁女子缠足
③废除跪拜礼,改称谓
废除有损人格的跪拜礼,代之以简单的鞠躬、握手礼。
取消“老爷”“大人”的称谓,代之以“先生”
④易服饰
马褂
清官服
西装
中山装
来自西方的
孙中山设计的
西装
中山装
清朝旗袍
民国旗袍
旗袍
⑤新式风俗
西餐
西式蛋糕
洋酒
3、社会生活变化的特点
①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是不平衡的;
②总体来看,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呈现出新旧并呈、多元发展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