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级 抓基础
1.(多选)关于功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力对物体做功越多,功率越大
B.功率是描述力对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C.根据P=Fv,汽车发动机功率一定时,牵引力与速度成反比
D.力对物体做功时间越长,功率越小
解析:功率与做功多少和时间都有关系,时间不确定,功率大小不能确定,故A、D错误;功率是描述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故B正确;由P=Fv知F=,故汽车发动机功率一定时,牵引力与速度成反比,选项C正确.
答案:BC
2.某型号大货车在上坡运输过程中,为了能顺利通过一个陡坡( )
A.以最大速度行驶,同时减小功率
B.尽量减小速度行驶,同时增加功率
C.以最大速度行驶,同时保持功率不变
D.尽量减小速度行驶,同时减小功率
解析:汽车上坡时需要较大的牵引力,根据P=Fv,汽车要想获得较大的牵引力必须要减速行驶,同时增加功率,故选项B正确.
答案:B
3.如图所示,一质量为1 kg的木块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在t=0时,用一大小为F=2 N、方向与水平面成θ=30°的斜向右上方的力作用在该木块上,则在t=3 s时力F的功率为( )
A.5 W B.6 W C.9 W D.6 W
解析:对木块,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木块的加速度为:
a== m/s2,
则t=3 s时的瞬时速度为:v=at=3 m/s,则力F的瞬时功率为:P=Fvcos θ=2×3× W=9 W.故C项正确.
答案:C
4.某人用同一水平力F先后两次拉同一物体,第一次使此物体沿光滑水平面前进l距离,第二次使此物体沿粗糙水平面也前进l距离,若先后两次拉力做的功为W1和W2,拉力做功的功率是P1和P2,则( )
A.W1=W2,P1=P2 B.W1=W2,P1>P2
C.W1>W2,P1>P2 D.W1>W2,P1=P2
解析:由于拉力相同且通过相同的位移,根据W=Fl可知拉力对物体做的功一样多,但由于沿光滑水平面前进时间短,所以P1>P2,故B正确.
答案:B
5.质量为5 t的汽车,在水平路面上以加速度a=2 m/s2启动,所受阻力为1.0×103 N,汽车启动后第1 s末的瞬时功率是( )
A.2 kW B.22 kW C.1.1 kW D.20 kW
解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F-Ff=ma,则F=Ff+ma=1 000 N+5 000×2 N=11 000 N.汽车第1 s末的速度v=at=2×1 m/s=2 m/s,所以P=Fv=11 000×2 W=22 000 W=22 kW,故B正确,A、C、D错误.
答案:B
6.2018年12月,时速350 km的“复兴号”新型动车组首次公开亮相.设动车运行时受到的阻力与速度成正比.若动车以速度v匀速行驶,发动机的功率为P.当动车以速度2v匀速行驶,则发动机的功率为( )
A.P B.2P C.4P D.8P
解析:由于动车航行时所受水的阻力与它的速度成正比,故动车以速度v水平匀速航行时,受到的阻力大小为:f=kv,此时动车受到的阻力的大小和牵引力的大小相等,即P=Fv=fv=kv2,当动车以速度2v水平匀速航行时,动车受到的阻力大小为f′=2kv=2f,所以此时的功率的大小为:P′=f′·2v=2f·2v=4P,选项C正确.
答案:C
B级 提能力
7.(多选)如图所示是健身用的“跑步机”示意图,质量为m的运动员踩在与水平面成α角的静止皮带上,运动员用力后蹬皮带,皮带运动过程中,受到的阻力恒定为Ff,使皮带以速度v匀速运动,则在运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脚对皮带的摩擦力是皮带运动的动力
B.人对皮带不做功
C.人对皮带做功的功率为mgv
D.人对皮带做功的功率为Ffv
解析:脚蹬皮带时,脚和皮带之间产生了摩擦力,皮带受到的摩擦力是皮带运动的动力,故选项A正确;皮带在人的作用下移动了距离,人对皮带做功,故选项B错误;运动过程中受到的阻力恒定为Ff,使皮带以速度v匀速运动,人对皮带做功的功率,等于阻力的功率,即人对皮带做功的功率为Ffv,故选项C错误,选项D正确.
答案:AD
8.质量为1 kg的物体从空中静止释放,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移x和时间平方t2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则该质点( )
A.在4 s末重力的瞬时功率为80 W
B.所受空气阻力大小为8 N
C.第3 s内的位移是10 m
D.任意相邻1 s内的位移差都为2 m
解析:由x=v0t+at2,结合xt2图象,得质点的初速度v0=0,加速度a=4 m/s2,故质点在4 s末的速度v=at=16 m/s,重力的瞬时功率P=mgv=160 W,选项A错误;由牛顿第二定律mg-f=ma,解得质点所受空气阻力大小f=6 N,选项B错误;质点在第3 s内的平均速度等于第2.5 s末的速度,v2.5=at2.5=4×2.5 m/s=10 m/s,故第3 s内的位移x=10 m,选项C正确;由Δs=aT2,得任意相邻1 s内的位移差Δs=4×12 m=4 m,选项D错误.
答案:C
9.质量m=3 kg的物体,在水平力F=6 N的作用下,在光滑水平面上从静止开始运动,运动时间t=3 s,试求:
(1)力F在t=3 s内对物体所做的功;
(2)力F在t=3 s内对物体做功的平均功率;
(3)在3 s末力F对物体做功的瞬时功率.
解析:(1)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由牛顿第二定律F=ma,得
a== m/s2=2 m/s2,
3 s内物体运动的位移s=at2=9 m,
力F在3 s内对物体所做的功
W=Fs=6×9 J=54 J.
(2)力F在3 s内对物体所做的功的平均功率
P== W=18 W.
(3)3 s末物体的速度v=at=6 m/s,
所以3 s末力F对物体所做的功的瞬时功率
P=Fv=6×6 W=36 W.
答案:(1)54 J (2)18 W (3)36 W
10.一种氢气燃料的汽车,质量为m=2.0×103 kg,发动机的额定输出功率为80 kW,行驶在平直公路上时所受阻力恒为车重的0.1倍.若汽车从静止开始先匀加速启动,加速度的大小为a=1.0 m/s2.达到额定输出功率后,汽车保持功率不变又加速行驶了800 m,直到获得最大速度后才匀速行驶(g取10 m/s2).求:
(1)汽车的最大行驶速度;
(2)汽车从静止到获得最大行驶速度所用的总时间.
解析:(1)设汽车的最大行驶速度为vm,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牵引力等于阻力,速度达到最大,即有F=f,
根据题意知,阻力f=0.1mg=2 000 N,
再根据公式P=Fv,得vm==40 m/s,
即汽车的最大行驶速度为40 m/s.
(2)汽车匀变速行驶的过程中,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F-f=ma,得
匀变速运动时汽车牵引力F=4 000 N,
则汽车匀加速运动行驶,得最大速度为
v0==20 m/s,
由a1t1=v0,得汽车匀加速运动的时间t1=20 s.
从汽车实际功率达到额定功率后到速度达到最大的过程,由动能定理WF+Wf=ΔEk,得
Pt2-0.1mgs=mv-mv,
得t2=35 s,
所以汽车从静止到获得最大行驶速度所用的总时间为:
t=t1+t2=55 s.
答案:(1)40 m/s (2)55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