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六章 质量和密度复习课学案(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六章 质量和密度复习课学案(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1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9-12-29 22:16: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质量和密度》的复习课学案
知识结构体系:
定义:物体中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质量。用 表示。
质量是物体的一种 ,它不随物体的 、 和
   而改变。
质量 单位及换算:国际单位是 ,常用单位有: 、 和 。
其换算关系为:1t= kg 1kg= g 1g= mg
测量工具: 。
质量的测量:
天平的结构与使用:
单位及换算:国际单位是 ,常用单位有:dm3、 cm3、 mm3。
其换算关系为:1m3= dm3= cm3= mm3
体积 测量体积的工具:量筒和量杯。
量筒和量杯的使用方法:
定义: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   。它的大小只决定于物质的种类,
与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多少无关。

公式与单位: 国际单位:kg/m3 常用单位:g/cm3。
密度 1g/cm3= kg/m3
如何测定固体的密度。
密度的测定:
如何测定液体的密度。

求质量(m=ρV)。
密度知识的应用: 求体积(V=m/ρ)
鉴别物质。(ρ=m/V)
突破方法:
正确理解质量、密度的概念:
(1)不同的物体包含的物质的多少不同,物体内所含物质的多少与它的形状、位置、状态等 ,所以我们说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 。
(2)密度反映的是物质的 ,指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同种物质,状态一定,密度一定,不同物质密度一般 ,物质的密度只取决于物质本身,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的大小 。但当外部条件发生变体时,如状态、温度等,这种特性也将随之变化。
易混点1 :质量是否变化
例1:下列说法中的物体,质量和密度都不变的是 ( )
A:被“神舟六号”从地面带入太空的照相机 B:密闭容器内的冰熔化成水
C:一支粉笔被老师用去一半 D:矿泉水喝掉一半后放入冰箱冻成冰
易混点2:对密度的正确理解
例2:关于密度的说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每种物质都有一定的密度 B:密度越大的物体质量越大
C:由密度公式可知,物体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
D:不论温度如何变化,物体的密度不变
针对练习1:有一铝块,下列做法会使其质量发生变化的是 ( )
A:把铝块加热到100℃ B:把铝块压制成一张铝箔
C:用锉刀将铝块表面打磨平滑 D:把铝块从赤道带到南极
2:一段均匀的镍铬合金线,将它截去一节,则剩余部分和截去前的整段合金线相比,以下物理量不变的是 ( )
A:质量 B:密度 C:体积 D:电阻
2.正确理解密度知识中的比例关系
( 1)同一种物质,密度ρ一定时,m1/m2=V1/V2 ,即:同种物质的质量跟它的体积成 。
(2)不同的物质,密度ρ不同,当体积V相同时,m1/m2=ρ1/ρ2 ,即:不同的物质在体积相同时,物体的质量跟它的密度成 。
(3)不同的物质,密度ρ不同,当质量m相同时,V1/V2=ρ2/ρ1 ,即:不同的物质在质量相同时,物体的体积跟它的密度成 。
针对练习3:甲、乙两杯水,已知m1/m2=1/2 ,则V1/V2= 。
4:甲、乙两种不同的物质,体积相同时,已知ρ1/ρ2=2/3 ,则m1/m2= 。
5:甲、乙两种不同的物质,质量相同时,已知V1/V2=1/3时,则ρ1/ρ2= 。
3.怎样测定某种物质的密度
用天平和量筒测定物质的密度,实验原理是利用密度公式 计算出密度的大小。
(1)测密度大于水的固体的密度,其实验步骤是:
① 选择样品,取被测物质的样品 。
② 调节天平, 。
③ 用量筒采用排液法, 。
④ 用密度公式 计算出物质的密度 。
(2)测液体的密度,其实验步骤是:
① 用烧杯取适量液体用天平 。
② 倒入量筒中一部分液体, 。
③ 用天平测 ,则液体密度为 。
(3)测密度小于水的固体的密度,实验步骤如下:
① 调节天平并测出样品的质量m 。
② 用沉锤法测出样品的体积,具体做法是:在量筒内盛有一定量的水,只将铁块浸没在水中,记下水面达到的刻度线位置V1,再将样品跟铁块一起沉入水中,记下水面达到的刻度线位置V2,则样品的体积V=V2-V1 。
③ 用公式 计算被测物质的密度 。
易混点3:平衡螺母与游码在调节天平时的区别:测量前,应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横梁平衡,测量过程中不能再动平衡螺母,测量过程中应调节游码使横梁平衡。
例3:天平是测质量的常用工具,使用时先要调节横梁平衡,当发现指针停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右边时,要使指针停在中央刻度线,应该 ( )
A:将平衡螺母向右调 B:将平衡螺母向左调 C:将游码向右移动 D:在右盘中加砝码
易混点4:如何测液体的密度误差小
测液体密度时,要利用烧杯和量筒盛液体,由于多数液体与玻璃浸润而附着在容器内壁上,若考虑不到这一点,则测出的结果会有较大误差。
例4:用天平和量筒测定盐水的密度,有如下操作:
A.用天平称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 B. 用天平称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总质量 C. 调节天平使天平平衡 D. 将烧杯中的盐水倒入量筒中一部分,记下量筒中盐水的体积V
E.用公式计算出盐水的密度 那么,正确的操作步骤是 。

针对练习6:(2010年重庆,17题)五一节,教物理的晓丽老师在解放碑百货店买了一个金灿灿的实心饰品,同学们特别想知道这个饰品是否是纯金的(ρ金=19.3×103kg/m3)。他们选用托盘天平、量筒、细线、烧杯和水等,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操作:
A.把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B.把游码放在标尺的零刻度线处,调节横梁上的平衡螺母,使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
C.将饰品用细线系好后慢慢地放入量筒中,并记下水和饰品的总体积
D.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并记下水的体积;
E.将饰品放在左盘中,在右盘中增减砝码并移动游码直至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
请你帮组同学们回答下面五个问题:
(1)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A、B (余下步骤请用字母序号填出);
(2)在调节平衡螺母时,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侧,如图16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 端调节(选填“左或右”),直到指着指向分度盘的中央。
(3)用调好的天平称量饰品的质量,当天平再次平衡时,右盘中砝码的质量和游码的位置如图16乙所示,则饰品的质量是 g;用细线拴好饰品放入装有适量水的量筒中,如图16丙所示,则饰品的体积是 cm3;
(4)通过计算可知饰品的密度为 g/cm3,由此可以确定饰品不是纯金的;
(5)“适量的水”的含义是 。


4.判断金属球是空心还是实心
例5:一个体积是40cm3的铁球,质量是156g,这个铁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
(ρ铁=7.8x103kg/m3)若是空心的,空心部分的的体积是多大?
【解析】解法一:密度比较法:ρ球=m球/V球=156g/40cm3=3.9g/cm3 因为ρ球<ρ铁,所以铁球是空心的。
解法二:质量比较法:


解法三:体积比较法:


针对练习7:一个体积是30cm3的铝球,质量的54 g,这个铝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
(ρ铝=2.7x103kg/m3)若是空心的,空心部分的体积是多大?




课后练习:
1.以下选项中质量最接近50g的是 ( )
A:一个乒乓球 B:一只母鸡 C:一个鸡蛋 D:一张课桌
2.在食用油、酱油、白酒和水这几种常见液体中,密度最大的是 ( )
A:食用油 B:酱油 C:白酒 D:水
3.小明为了检验运动会中获得的铜牌是否由纯铜制成,下列方法中最合理的是( )
A:观察铜牌颜色 B:测铜牌的质量 C:测铜牌的体积 D:测铜牌的密度
4.体积为100cm3的冰熔化丰水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ρ冰=0.9x103kg/m3) ( )
A:质量不变,水的体积为90cm3 B:质量变大,水的质量为100g
C:质量不变,水的体积为100 cm3 D:质量变小,水的密度为1.0g/cm3
5.三个完全相同的杯子里面装有水,把质量相同的实心铜块、铁块、铝块(ρ铜>ρ铁>ρ铝)依次放在甲、乙、丙三个杯子中,水面恰好相平,原来装水最多的杯子是 ( )
A:甲杯 B:乙杯 C:丙杯 D:原来装水一样多
6.量筒做得细而高,主要目的是 ( )
A:细高的量筒美观 B:细高的量筒与粗矮的量筒相比,相应的刻度间隔较大,便于准确地读数,精确度较高 C:细高的量筒稳度高 D:粗矮量筒中的液体较多,需要较厚的玻璃做量筒,因而不便读数
7.医院里有一只氧气瓶,容积是10dm3,装有密度为2.5kg/m3的氧气,某次抢救病人用去了5g氧气,则瓶内剩余氧气的密度为 ( )
A:1kg/m3 B:2kg/m3 C:2.2kg/m3 D:2.5kg/m3
8.小明用天平、量筒和水(ρ水=1.0g/cm3)等器材测干燥软木塞(具有吸水性)的密度时,进行了下列操作:
① 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软木塞的质量m1;
② 将适量的水倒入量筒中,读出水面对应的示数V1;
③ 用细铁丝将软木塞浸没在装有水的量筒中,过段时间后,读出水面对应的示数V2;
④ 将软木塞从量筒中取出,直接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其质量m2。
(1)指出小明操作中的不规范之处: 。
(2)下表是小明实验中没有填写完整的数据记录表格。请根据图4中天平和量筒的读数将表格中的数据填写完整。
物理量 m1/g V1/cm3 V2/cm3 m2/g 干燥软木塞的密度ρ木/g·cm-3
测量值 6 370
(3)对具有吸水性物质的体积测量提出一种改进方法:






质量和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