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与灭火的原理》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课贯穿新课标的基本理念,通过一系列相关问题的提出,引导学生动手实验、列举实例、分析讨论,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现象、比较分析、推断结论等能力,养成记录现象、独立思考和协作学习的习惯,使学生在体会中学会知识,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技能,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
二、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燃烧、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2.过程与方法??了解物质燃烧条件的探究过程与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对学生进行“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的辨证思想;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同时培养学生关心社会的情感。
重???点 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
?难???点 ?燃烧条件之一“物质需要达到一定温度”这一结论的得出。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和问题讨论法相结合。
仪器药品 烧杯、坩埚钳、酒精灯、漏斗、玻璃导管、薄铜片、蜡烛、镁条、纸条、小木条、小木块、红磷、白磷、火柴、砂纸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 用火柴点燃酒精灯,左手举起,提出问题:什么现象称之为“火”?火是物质燃烧发出的光和焰。?现在我们来看有关燃烧的两则报道,然后说说你想到了什么?请看:“神州六号”飞船升空的壮景和俄罗斯海军飞机起火过程的录像。???日常生活中燃烧现象很多,请举例。??[提出问题] 燃烧现象是多种多样的,但都有共同特征,据此,我们试着总结一下什么叫燃烧????[板书]??一、燃烧1.??燃烧是发光、放热的剧烈氧化反应。??[提出问题]??物质具备什么条件才会燃烧?你的可能假设是什么????[启发] 假设是否成立,需要用实验事实作基准,才能得出结论。现在我们动手做实验并填写下表(包括观察现象和得出结论)。???[实验内容]??1.在酒精灯上加热石块和点燃火柴。?2.将直立于桌面的两只蜡烛点燃,用烧杯倒扣其中一只上方。 (尽可能不留空隙)?3.(1) 取两支短蜡烛,点燃其中的一支.(2) 取两根打磨光亮的镁带分别用火柴和燃着的酒精灯点燃。(3)在酒精灯上点燃纸条和小木条。?巡视指导??实物投影表中内容,提示关注关键词——同时满足三个条件。????????[引导] 火给我们带来光明、温暖,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但如果没有合理使用,又会带来灾难.今年来,由于火灾的发生,给人们和社会的损失是不可估量的.如何有效地预防和控制火灾,是我们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请大家回忆,生活中你见过哪些灭火的方法?利用的是什么原理?????? 提供其他有关灭火的图片,请继续思考。?????[讨论与交流]??1.假如你遇到下列险情,将采取什么样的自救措施?(1)????电线老化短路发生火灾(2)????石油气瓶发生泄漏着火(3)????家中有人吸烟引燃棉(4)????废纸篓起火(5)????在集体活动,娱乐场所中遇到火灾险情要求:自己思考,注意不定的可以和同桌交流。?2. 在500mL烧杯中注入400mL80℃开水,并投入一小块白磷.在烧杯上盖上一片薄铜片,铜片上一端放一小堆干燥的红磷,另外一端放一小块已用滤纸吸取表面上水的白磷。试猜测可能出现的现象,并说明理由。?[演示实验]讨论2就此设问(1)???若让水中的白磷燃烧起来,怎样改进实验?(2)???实验室用剩的白磷怎么样处理?[迁移应用]学生回忆本节课学到的内容,然后回答:1. 2004年11月下旬,某省铜川陈家山煤矿发生特大瓦斯爆炸后,井下境况非常复杂,事故处理专家针对矿井即有瓦斯又有火并且可能发生连续爆炸的情况,提出采用注水或注液氮的灭火方案.注入液氮可以灭火的原因是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这次事故的发生也提醒我们在做易燃',有毒气体的试验时应注意_________________.(任写一点)2下列成语与我们所学的化学知识有关,请你任选一个,简述其中的化学原理(1)杯水车薪?????(2)钻木取火?????(3)釜底抽薪你选择的成语是_______化学原理是__________?[提出问题]:少量白磷要放在冷水里保存,为什么?请大家课后思考。? 观察、思考??记录?观看、对比联想个别回答观后感想(要点:燃烧对人有益,也会给人们带来灾难。)??每人举一例:如煤气燃烧、汽油燃烧、纸片燃烧、红磷燃烧等。?回想、动脑、动笔写出燃烧定义。????记录???思考后回答:[假设与预测]?1.物质可燃??2.物质与氧气接触?3.要升温到一定温度?倾听、心里向往着动手实验。??动手实验观察现象并记录1.火柴燃烧石块不燃烧2.未罩烧杯的蜡烛持续燃烧??扣有烧杯的蜡烛熄灭3.(1)没点燃的蜡烛不燃烧,点燃的蜡烛持续燃烧。(2)火柴不易点燃镁带,酒精灯易将镁带点燃。(3)纸条比小木条易点燃。???比较、分析、讨论得出结论:1.燃烧与物质的本性有关或者物质具有可燃性。2.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3.物质燃烧需要达到燃烧需要的最低温度------着火点。?思考后列出:(1)炒菜锅里的油着火燃烧―― 最好用锅盖盖灭 ――物质与氧气隔绝??(2)住宅着火――高压水枪喷水――降温到着火点以下(3)森林火灾――砍掉邻近火源的树木――清除可燃物或隔绝可燃物?????????????????????????????????总结灭火原理:?????????????????????????????????????(1)物质与氧气隔绝????????(2)降温到着火点以下????(3)隔绝可燃物满足三个条件之一 即达到灭火的目的??选个别学生代表回答,引出的问题仍由学生讨论解决。????????分析、讨论??????观察?想想、议议。????写出本节课的内容总结和试题答案。 从学生所熟悉的火入手引入燃烧???设置问题情景,启发思考。????了解燃烧的特征,总结出燃烧具有的两面性。??引导学生积极参入,激发学习热情。通过燃烧事实的直观感知,培养学生异中求同的思维方式和自己做总结的能力。?帮助学生养成自觉记录笔记的习惯。??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活动解决问题。????抓住学生心理特征(喜欢做实验),激发兴趣(激励动手)。???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动手操作、仔细观察、分析总结能力和记录现象、合作学习的习惯。???????帮助学生解决实验中遇到的问题。?提醒注意,突出重点。??????????利用生活中眼见耳闻的事例,结合燃烧的条件,提出控制火灾的方法。??????????培养学生列举实例、比较分析、推断结论的能力。?????联系生活实际,强化重点知识的应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借助实验,诱导思维,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对学生的猜测加以验证。?应用燃烧条件改进实验,培养创新学习的意识。???强调重点,反馈信息。?????????????????????借此题提出悬念作为本节课结束语,同时也起到激发学生求知欲的作用。
板书设计一、燃烧1.燃烧是发光、放热的剧烈氧化反应。2 .物质燃烧具备的条件同时满足① 物质可燃② 物质与氧气接触③ 温度要达到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二 、灭火原理?1.物质与氧气隔绝???????2.温度降到物质着火点以下??3.隔绝可燃物满足三个条件之一 即达到灭火的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