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观察物体(二)
本单元教材是在学生在二年级(上册)学习了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的基础上学习的。这一单元,要让学生从三个方向(前面、上面、左面)观察由4个小正方体搭成的立体图形;感受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时,观察物体的范围变化。由于本单元内容与学生生活经验密切联系,在生活中,常会遇到一些堆放在一起的规则物体,可能其中的一部分被挡住了。如果空间想象力不强,就很难搞清真实数量,本单元内容就是通过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为解决这些问题打好基础。
四年级的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丰富的观察物体的感性经验,通过第一学段的学习,已经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本单元在此基础上,通过观察4个小正方体搭成的立体图形,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1.通过对4个同样大小的正方体拼摆成的物体的观察,正确选择或描述相应的视图,深化对实物和视图关系的认识,知道从同一角度观察不同形状的物体,得到视图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2.使学生经历观察物体的过程,丰富对现实空间的认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观察、操作、思考的过程中,增强对“空间与图形”的兴趣,逐步形成良好的数学学习情感。
会辨认从前面、上面、左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会画出从前面、上面、左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的形状。
第一课时 摆一摆(1)
教材第13页例1及练习四第1~3题。
1.通过实际观察、比较,能正确指出被观察物体的前面、上面、左面,能正确辨认从前面、上面、左面观察到的物体的面的个数是不同的。
2.在观察活动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在判断、辨认活动中,发展数学思考。
体会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不同,每次最多能看到三个面。
正确辨认从前面、上面和左面观察到的简单几何体的平面图形。
一、操作导入
1.谈话:同学们喜欢搭积木吗?你能用4个同样大小的正方体摆一摆吗?
2.小组合作,全班交流汇报,并将摆出的各种可能以图片形式贴于黑板上。
3.揭示课题。
二、教学新课
1.学习例1。出示例1。
(1)摆一摆。
要求每人按照例1这幅画的样子,先摆一摆,摆好后相互检查摆法对不对。教师巡视,发现摆错的及时纠正,以达到每个学生都摆对。
(2)看一看。
谈话:请同学们分别从前面、上面、左面观察桌上的立体图形。
师:为什么从左面看到2个小正方体组成的图形?从上面看到了几个小正方体?从前面看呢?你看的时候有什么感觉?
(3)连一连。
请学生在书上连一连,全班订正。
2.教学“做一做”。
(1)学生看图,试着摆一摆。
(2)摆好后从前面看一看,看到的图形是不是题目中图形的样子?从其他的方向看一看,是什么样的?
(3)指名学生回答,再连一连。
三、练习巩固
1.练习四第1题。
引导学生看图,再让学生各自按要求摆物体,并从前面、上面、左面观察。
学生在书上连线,在小组内互相检查订正。
2.练习四第2题。
学生自由读题,指名说出题目要求。
独自把4个正方体按书上摆一摆,然后观察连线。
3.练习四第3题。
让学生摆一摆,画出从前面、上面和左面看到的图形。
四、课堂小结
今天你们观察的是什么样的物体?运用了哪些方法?你有什么收获?
五、布置作业
练习四第6题。
六、板书设计
摆一摆(1)
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不同,每次最多能看到三个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