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课课练:  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课课练:  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12-28 15:47: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一、单项选择题
1.“西出阳关无故人”“春风不度玉门关”。这两句古诗中的“玉门关”和“阳关”以西的地区在汉代被称为(  )
A.关西 B.新疆 C.西域 D.西藏
2.张骞第一次远征,仅就预定出使西域的任务而言,是没有完成的;但从其促进东西方文明的交流所起的作用而言,无疑是很大的成功。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预定方案”是(  )
A.引进果树品种 B.推动经济交流
C.加强友好交往 D.寻求军事联盟
3.[2018·成都改编]《霓裳羽衣》能够成为古代乐舞的代表作,与丝绸之路上的中西乐舞交流分不开。西汉时期,为这种交流创造了条件的历史人物是(  )
A.张骞 B.班超 C.刘邦 D.甘英
4.[2018·怀化]下列有关丝绸之路的正确路线是(  )
A.长安→河西走廊→中亚、南亚、西亚→今新疆境内→大秦
B.长安→河西走廊→今新疆境内→中亚、南亚、西亚→大秦
C.洛阳→河西走廊→中亚、南亚、西亚→今新疆境内→大秦
D.洛阳→中亚、南亚、西亚→河西走廊→今新疆境内→大秦
5.通过丝绸之路,不少西域的物种传到中原,丰富了中原人民的生活。下列选项中,属于从西域传入的是(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来源:学_科_网]
6.2019年4月25日至27日,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各国代表共商合作大计,共建合作平台,共享合作成果。其中的“一带”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在古代,丝绸之路是(  )
                         
A.连接中国南北的交通大动脉 B.沟通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
C.宋代商人出海贸易的交通要道 D.秦朝对外文化交流的桥梁
7.近十几年来,在马来西亚发掘出与汉代陶片纹饰相似的陶片,在印度尼西亚出土了汉代的钱币和陶器。这些考古发现说明汉代开辟了(  )
A.陆上丝绸之路 B.海上丝绸之路
C.通往西域的道路 D.通往漠北的道路
8.[2018·衡阳改编]新疆地广物丰,风光秀美,民风奇特,文化灿烂。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并非清朝时新入版图的疆土。早在2 000多年前的西汉时期,中央政府就在此设置了(  )
A.丞相 B.郡县 C.西域都护 D.宣政院
9.西汉末年,匈奴重新控制了西域,汉朝与西域的往来中断。东汉明帝时,派____________出使西域。(  )
A.张骞 B.班超 C.甘英 D.班勇
10.[2017·广东]下列关于古代丝绸之路史实与推论的搭配,正确的是(  )

选项 史实 推论
A 公元前138年,张骞出使西域 西汉与匈奴建立了和平友好关系
B 丝绸之路通达欧洲 丝绸之路因为只运输丝织品而得名
C 西域葡萄、石榴等物产传入内地 西域物产的引进是丝绸之路开通的最大成果
D 公元前60年,西汉设置西域都护 标志今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管辖
二、非选择题
11.[2018·咸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张骞始开西域之迹。”
——《汉书》
材料二 “不是张骞通西域,安有佳种自西来?”
——《汉书》
(1)汉朝时的西域是指哪里?张骞是哪年“始开西域之迹”的?




(2)请列举一例材料二中“自西来”的“佳种”。



(3)请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说说张骞通西域的意义。
[来源:Zxxk.Com][来源:学科网]


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丝绸之路简图

材料二 古代丝绸之路是一条不同文明、不同民族交流与融合的经济商贸之路、文化交融之路、科技交流之路。沿着这条道路,中国的丝织品以及冶铁、凿井等技术相继西传,西方的汗血马、音乐、雕塑等也纷纷东来。
材料三 海上丝绸之路是指古代中国与世界其他地区进行经济文化交流交往的海上通道,从中国东南沿海,经过中南半岛和南海诸国,穿过印度洋,进入红海,抵达东非,广州、泉州、宁波等地保存了大量相关原址遗存。海上丝绸之路历经秦汉、魏晋、隋唐、宋元、明清,持续时间2 000多年,范围覆盖半个地球,是东西方文化经济交流的重要载体。
(1)结合所学知识,写出起点A与终点E的地名。
[来源:学科网]




(2)材料二体现了丝路交往的哪一特点?除材料二显示的内容外,还有哪些史实可以说明丝绸之路是文化交融之路、科技交流之路?请举出一例。




(3)海上丝绸之路目前正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其申遗的优势。(不得照抄材料原文)




(4)“一带一路”对当今世界的发展有什么现实意义?




参考答案与解析

1.B
2.D 【解析】 为抗击匈奴,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所以他是奉命寻求军事联盟。故选择D项。
3.A 4.B
5.C 【解析】 张骞通西域后,西域的核桃、葡萄、石榴、苜蓿等植物,开始传入中原。小麦是当时中原已有的物种。故本题答案为C。
6.B 【解析】 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对于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与文化交流,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故B项正确。
7.B 8.C 9.B
10.D 【解析】 公元前138年,张骞出使西域的目的是联合大月氏夹击匈奴,因此A项推论错误。丝绸之路是因为丝织品是丝绸之路上运输最多的商品而得名,因此B项推论错误。丝绸之路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因此C项推论错误。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在西域设置西域都护,这是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统辖的开始。因此D项史实与推论搭配正确。
11.(1)汉代人把今天甘肃阳关、玉门关以西,也就是现在新疆和更远的广大地区,称作西域。公元前138年。
(2)示例:核桃、葡萄、石榴、苜蓿等。
(3)促进了汉朝和西域的了解和交往,促进了东西方贸易和文化的交流。(意思相近即可)
12.(1)A:长安;E:大秦(欧洲)。
(2)双向交流。印度的佛教沿丝绸之路传到中国,所以说丝绸之路是文化交融之路。中国的造纸术等发明沿丝绸之路传到西亚和欧洲,所以说丝绸之路也是科技交流之路。[来源:学科网]
(3)历史悠久,涉及范围广,推动了东西方文化经济交流等。
(4)促进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加强不同文明的交流互鉴,促进世界和平发展等。(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