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4张PPT。第5课第二次工业革命一、电的利用第二次工业革命背景:(1)政治前提:资产阶级的统治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巩固
(2)经济基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和世界体系初步形成
(3)技术条件: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科学研究取得重大进步
(4)资本:大机器生产下的资本积累和对殖民地的商品输出与掠夺积累了大量资金
时间:19世纪六七十年代—20世纪初
领先国家:美国、德国电的应用
发明:
(1)1831年,法拉第(英国)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2)19世纪70年代,电力开始作为动力带动机器;
(3)爱迪生(美国,电气时代最伟大的发明家)发明了耐用的白炽灯泡、碱性蓄电池、电影摄影机和放映机等;
(4)在纽约建立了美国第一座火力发电站(为电灯提供了能源,促进了电灯的广泛使用)。
影响:电力的开发和广泛应用标志着人类由此进入了“电气时代”特点:
(1)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使科学技术成为生产力发展的直接动力(最大特点);
(2)几乎在几个先进国家同时发生,规模更大,范围更广;
(3)在一些后起的国家两次工业革命同时进行,能充分利用其成果,加快经济的发展;
(4)促成了工业生产结构的重大变化。主要成就:
(1)电力成为新的能源进入生产生活领域,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最显著的成就(电力成为新能源)
(2)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发明(发动机变革、新交通工具产生、石油成为新能源)
(3)诞生了一批新兴工业(化学工业和新材料)主要发明电话发报机无轨电车洗衣机电风扇 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电力 二、内燃机和新的交通工具内燃机工作示意图①1876年,德国,奥托,煤气内燃机②1883年,德国,戴姆勒,汽油内燃机③几年后,德国,狄赛尔,柴油内燃机① 解决了交通运输工具的发动机问题② 带动了相关的新兴工业发展,给生产生活带来极大地方便意义:“石油”作为新能源开始广泛使用④ 1885年,本茨【德】
第一辆汽车。⑤ 1913年,福特【美】
使用流水线生产汽车。⑥ 1903年,莱特兄弟【美】发明飞机。① 1867年,诺贝尔【瑞典】发明现代炸药。三、化学工业和新材料② 1869年,海厄特【美】
发明赛璐珞三、化学工业和新材料③ 1884年,夏尔多内【法】
发明人造纤维美国电灯泡、火力发电站和输电网德国煤气内燃机德国汽油内燃机汽车流水线生产汽车柴油内燃机飞机现代炸药赛璐珞人造纤维德国美国德国美国瑞典德国德国影响1、使人类进入到“电气时代”19世纪最后30年,资本主义世界石油产量从80万吨增加到2000万吨,增长了24倍;铁路从21万公里增加到79万公里,延长了近3倍。第二次工业革命前后
英国煤产量第二次工业革命前后
英国生铁产量2、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成为工业化强国。影响影响摩根和洛克菲勒两大银行集团垄断着美国的整个银行业;
德国的钢业联盟和铁业联盟垄断了全国钢铁产量的98%;
英国的盐业联合公司垄断了91%的食盐生产;
法国的亚麻辛迪加垄断了90%的麻织品生产。新生产组织形式影响3、出现了垄断组织,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即帝国主义阶段。垄断即独占,少数大资本家通过兼并和联合的方式,组成集团,控制一个或几个部门商品的生产、价格和市场,赚取高额利润,把越来越多的社会财富控制在自己手中。这种集团被称为垄断组织。生产规
模扩大竞争
激烈垄断组织改善管理
降低成本干预国
家生活加紧海
外扩张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就叫
垄断1925年,十秒钟装配一辆汽车。1904年,美孚天津加油站。垄断组织控制下的美国国会手工工场工厂垄断组织资本主义生产组织的变化自由资本主义垄断资本主义资本主义发展阶段4、资本主义对外扩张增强,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影响5、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影响6、社会结构上,人口迅速增长,工人阶级队伍不断壮大,妇女也成为工业劳动者。7、推广大众教育,提高了大众文化水平,促进了社会发展。影响19世纪中期以后,为适应工业化的需要,欧洲国家开始推广大众教育。
德国和法国最早建立起国家教育体系。
中等教育——法国开设政府资助的中等教育
免费义务教育——1870年,英国法国对儿童实行免费义务教育
系统教育体系——19世纪初,德国建立由初等学校、中等学校、大学组成的系统教育体系19世纪
英国城镇人口比例8、加快了城市化进程。影响近代城市人口的变迁
(单位:万人)工人砸毁机器9、带来了贫富分化、环境污染、阶级矛盾等社会问题影响小孩在垃圾堆玩耍贫富分化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