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6张PPT)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
古诗词三首
课题导入
你喜欢乡村吗?乡村是怎样的?让我们走进《古诗词三首》,感受诗人笔下的乡村风光。
生字广场
宿
疏
篱
徐
杂
稀
蜻
蜓
茅
檐
笼
蝶
赖
剥
翁
认读园地
徐 篱 疏 杂 锄 剥
shū xú lí chú bō zá
多音字运用
兴
xīng(兴奋)
xìng(高兴)
bō(剥削)
bāo(剥花生)
剥
①他对如今时兴( )的网购并不感兴( )趣。
②豆荚曝晒后,有些豆粒会自然剥( )落,从豆荚中跳出来,没有跳出来的,人们剥( )皮也会容易一些。
xīng
xìng
bō
bāo
课文讲解
宿新市徐公店
[宋] 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
树头新绿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
课文讲解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南宋四大家之一,以善写田园诗著称。他的诗通俗易懂,清新活泼,富有生活情趣,著有《诚斋集》。
课文讲解
①宿:住宿。
②新市:地名,在今湖南攸县北。
③徐公店:姓徐的人家开的客店(公:古代对男子的尊称)。
④篱落:篱笆。
⑤疏疏:稀疏。
⑥一径:一条小路。
注释理解
课文讲解
⑦深:深远。
⑧树头:树枝头上。
⑨未:没有。
⑩阴:树荫。
急走:急急忙忙地跑。走,跑。
注释理解
课文讲解
稀稀疏疏的篱笆旁边,有一条很长很长的小路伸向远方。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
近观
远望
树枝上长出了嫩绿嫩绿的新叶,还不浓密,没有形成树荫。
课文讲解
( )的儿童
( )的蝴蝶
( )的菜花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可爱的儿童奔跑着追逐黄色的蝴蝶。黄色的蝴蝶飞入金黄色的菜花中,再也找不到了。
课文讲解
在稀疏的篱笆旁,有一条小路伸向远方,树枝上的嫩叶还未长满,没有形成树荫。儿童快跑着追赶、捕捉黄色的蝴蝶,可这黄色的蝴蝶飞入菜花之中,就无处可寻了。
诗意理解
课文讲解
你仿佛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儿童?
想象悟情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急、追”表现了儿童天真活泼、好奇好胜的神态和心理,“无处寻”给我们留下想象和回味的空间,眼前仿佛出现了一个面对一片金黄菜花,搔首踟蹰,不知所措的儿童形象。
课文讲解
看着小朋友在这美好的春天追赶着蝴蝶,诗人杨万里会是怎样的心情呢?
感情朗读
篱落/疏疏/一径深,
树头/新绿/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
课文讲解
小练笔
请你试着将后两句描述成一个具体的场景,可以从动作、表情、声音、心理等方面来表现画面。
课文讲解
归纳主旨
这首诗描写了春末夏初时农村的田园风光和儿童捕蝶嬉戏的动人情景,表现了诗人对乡野景色和乡村生活的热爱之情。
板书设计
静:篱落、小径、树头
动:
对田园春色的赞美 对儿童的喜爱
宿新市徐公店
田园春光:
幽静安逸
儿童:
天真活泼
儿童
急走
黄蝶
菜花
飞入
追
课文讲解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
[宋]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
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
惟有蜻蜓蛱蝶飞。
课文讲解
“杂兴”即随兴而写的诗。“四季”就是一年四季的意思。整个题目连起来就是诗人看到一年四季不同的田园景色而产生了很多感想。“其二十五”告诉我们这是一组诗中的一首。
解诗题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
课文讲解
《四时田园杂兴》是诗人范成大退居家乡后写的一组大型田园诗,分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冬日五部分,每部分各十二首,共六十首诗。诗歌描写了农村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景色和农民的生活。
解诗题
课文讲解
范成大(1126—1193)苏州(今属江苏)人。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南宋诗人。诗与陆游、杨万里、尤袤齐名,合称“南宋四大家”。他的诗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图景的作品成就最高。《四时田园杂兴》是他田园诗的代表作品。
知诗人
课文讲解
①梅子:梅树的果实,成熟时呈金黄色。
②杏子:杏树的果实。
③肥:指果实饱满,已成熟。
④稀:稀疏,很少。
⑤日长:白天变长了。日,白天。
⑥惟有:只有。
⑦蛱蝶:蝴蝶的一种。
看注释,解诗意。
课文讲解
梅子已经变成金黄色,杏子也已经长得果肉肥厚,春天田野中金灿灿的菜花现在只剩下稀稀落落的几朵;一眼望去,却是雪白的麦花。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谁能仿照这一句式再写两句?
课文讲解
梨子金黄桃子肥,苹果鲜红草莓香。
翠玉白菜丹红椒,黄金玉米玲珑豆。
课文讲解
白天变长了,农民忙着在地里干活,中午也不回家,篱笆边没有人走动,只有蜻蜓和蝴蝶在其中飞来飞去。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这里没有写人,但是我们能知道他们在做什么吗?从哪里可以知道?
课文讲解
日长篱落无人过
诗中虽然没有写繁忙的劳动场面,但侧面表现了农民的勤劳。
课文讲解
惟有蜻蜓蛱蝶飞
以动衬静 在这样一幅宁静的画面中,飞舞的蜻蜓蝴蝶,更能让我们体会其中的幽静。
课文讲解
归纳主旨
本诗通过描写色彩鲜明的风景,展现了初夏江南的田园景色,烘托了劳动人民的辛勤劳作,抒发了作者对夏季田园景物的喜爱与对农民辛苦生活的同情。
板书设计
景:梅子 杏子 麦花 菜花
人:无人过 蛱蝶飞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
色彩明丽
勤劳繁忙
反衬
课文讲解
清平乐 村居
[宋]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课文讲解
清平乐 村居
解 题
清平乐:词牌名。
村居:题目。意思是乡村生活。
词和词牌名:词,又称“诗余”“长短句”。它兴起于南朝,成形于晚唐,盛行于宋代。最早是一种配乐歌唱的诗,所以每首词都必须按一定的歌谱填写,这歌谱叫词牌。
课文讲解
辛弃疾(1140—1207) 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是我国历史上一位值得纪念的民族英雄,也是最负盛名的词人之一。他的词以豪放为主,热情洋溢,慷慨悲壮,与苏轼并称“苏辛”。著有《稼轩长短句》。
知诗人
课文讲解
①茅檐:茅屋。
②吴音:这首词是辛弃疾闲居带湖(金属江西)时写的。此地古代属吴地,所以称当地的方言为“吴音”。
③相媚好:互相说喜爱要好的话。
④翁媪:老翁、老妇。
⑤锄豆:除掉豆田里的草。
⑥亡赖:同“无赖”,这里指顽皮、淘气。
合作学习,理解词意
课文讲解
一所低小的茅草房屋,紧靠着一条流水淙淙,清澈照人的消息。溪边长满了碧绿的小草。
想象画面,领悟情感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描绘了哪些景物?表现了什么特点?
茅舍
小溪
青草
课文讲解
想象画面,领悟情感
你觉得他们可能在谈些什么呢?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一对满头白发的老夫妻,刚刚饮罢酒,亲热地在一起悠闲自得地聊天。
生活美好,温馨幸福。
课文讲解
赏析悟情
大儿锄豆溪东
课文讲解
赏析悟情
中儿正织鸡笼
课文讲解
赏析悟情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课文讲解
赏析悟情
( )的大儿子
( )的二儿子
( )的小儿子
勤劳能干
心灵手巧
调皮可爱
课文讲解
喜:直接表达作者的喜爱之情。
卧:把小儿躺在溪边剥莲蓬吃的天真、活泼、顽皮的神态生动地描绘了出来。
赏析悟情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课文讲解
辛弃疾出生于被金人侵占的北方,饱受战乱之苦,目睹了北方人民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的情景,他十分渴望人们能过上安宁的生活。
羡慕、向往
赏析悟情
——要是人人都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多好啊。
——要是没有战争,天下太平多好啊。
课文讲解
《清平乐 村居》中词人描绘了一家五口在乡村的生活情态,表现了生活之美和人情之美,体现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羡慕与向往。
归纳主旨
板书设计
清平乐 村居
乡村美景 溪上 青草
环境美好
小儿卧剥图 最喜
翁媪对话 醉里 相媚好
大儿锄豆图 溪东
中儿编织图 正织
生活幸福
喜爱
向往
收束全篇
温故而知新,同学们别忘了经常复习哦!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