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复习课教案
第一课时:复习表内乘除法(一)
复习内容:总复习部分内容及补充内容
复习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乘,除法的意义.知道乘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2.熟记乘法口诀,并能熟练地口算表内乘除法.
复习重,难点: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乘,除法的意义.知道乘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2.使学生熟练地口算表内乘除法.
复习过程:
复习乘法口诀:
齐背乘法口诀
根据"四六二十四"这句乘法口诀,能说出两个乘法算式和两个除法算式吗
二.复习乘除法的意义:
1.
问:4×6=24表示什么意思
24÷4=6表示什么意思
师小结:4×6=24表示4个6相加或者6个4相加得24.
24÷4=6表示24里面有几个6
或者把24平均分成4份,求每份是多少
2.
问:在4×6=24中,"4"叫什么
"6"
叫什么
"24"
叫什么
问:在24÷4=6
中"24"叫什么
"4"叫什么
"6"叫什么
巩固练习:
1.完成总复习第1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比一比赛一赛谁做得又对又快;
指名说个别题是如何算的;
集体订正;
2.完成总复习第2题
a.让学生自己在书上完成;
b.指名回答,集体核对;
四.课堂作业:
1.口算册.
2.根据"七八五十六"写出两道乘法算式和两道除法算式,并说出算式里各部分的名称.
第二课时
第三课时
做测试卷
第四课时
评卷
第五课时:复习表内乘除法(二)
复习内容:总复习部分内容及补充内容
复习目标: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两步混合运算的顺序及小括号的作用,能正确计算两步混合运算和带有小括号的式题.
2.使学生掌握乘法算式和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关系.
复习重,难点:
1.能正确计算两步混合运算和带有小括号的式题.
2.使学生掌握乘法算式和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关系.
复习过程:
复习乘,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关系.
1.(出示)(
)×7=49
35÷(
)=35
4×(
)=16
(
)×3=21
(
)÷6=2
(
)÷2=8
指名答:(
)×7=49
括号里该填几,你是怎样想的
35÷(
)=35括号里该填几,你是怎样想的
(
)÷6=2括号里该填几,你是怎样想的
根据生的回答,师小结:
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除数=被除数÷商
被除数=除数×商
2.完成总复习第3题
a.让学生填一填书上的表格;
b.指名说每一个格的计算过程;
c.集体核对订正;
二.复习混合运算:
1.(出示)4+6÷2
36÷6÷6
(12+18)÷6
a.指名板演,其余在自备本上完成;
b.问:在一个式子里,有加法,也有除法,先算什么
在一个式子里,都是除法,怎么算
在一个式子里,有括号,先算什么
C.教师小结:
在一个算式里有加减法,也有乘除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当只有加减或只有乘除法时,按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算.当算式中出现括号时,应该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2.完成总复习第5题
a.让学生试着自己完成;
b.指名说:你是怎样想的
C.集体核对,师作补充;
三.课堂作业:
总复习第4题
第六课时
第七课时
练习
做测试卷
第八课时
评卷
第九课时:复习米,;厘米的认识
及观察物体
方向与位置
复习内容:总复习部分内容及补充内容
复习目标:
1.使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初步认识前,后左,右四个方向.
2.进一步使学生知道1m=100cm.并会简单地换算,能够合理地选择长度单位,并能进行简单的估计和目测.
3.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由三个正方形搭成的立体,判断从正面,侧面,上面看这个立体时,看到的是什么图形.
复习重,难点:
1.使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初步认识前,后左,右四个方向.
2.使学生会简单地换算,能够合理地选择长度单位.
3.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由三个正方形搭成的立体,判断从正面,侧面,上面看这个立体时,看到的是什么图形.
复习过程:
复习方向与位置
1.填空:
(1).认识方向方向是前
,后
,左
,右
.
.
2.讲台在黑板的
面,窗户在教室的
面.
2.完成总复习第20题
a.让同桌同学互相说一说,讨论一下.
b.每个问题指名说,集体评价,订正.
二.复习观察立体
(出示总复习第16题)
问:用三个正方体拼出了下面的几种图形,找出从上面可以看到图a的有
,看到图b的有
,看到图c的有
.
让学生在书上填一填,用3个正方体搭一搭.
指名口答,集体订正.
师小结:我们学习从正面,侧面,上面看到的形状,他们的形状不完全相同,这就要求我们小朋友在观察物体时要全面,要学会用不同的方面去观察.
复习米,;厘米的认识
1.问:我们学习过哪几种长度单位
从大到小说出他们的名称.它们用字母怎么表示
2.用手比划一下1m,
,1cm,各有多长
哪些物体大约长1m
哪些物体大约长
1cm呢
3.完成总复习第22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口答.
4.复习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
1米=(
)厘米
5.完成总复习第23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指名说思考过程.
三.复习测量
复习测量物体的方法.
四.课堂作业:
总复习第21题
第十课时
第十一课时
练习
做测试卷
第十二课时
评卷
第十三课时:解决问题(一)
复习内容:总复习部分内容及补充内容
复习目标:
使学生掌握看图列式的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及图文结合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并会列式.
复习重,难点:
使学生掌握看图列式的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及图文结合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并会列式.
复习过程:
复习看图列式
1.完成总复习第6题
问:每盒有几个,有几盒,求一共有多少个,怎么列式
2.(出示
)●●●●
●●●●
●●●●
●●●
问:求一共有多少个●,能直接用乘法计算吗
应该怎么样列式,为什么
3.☆☆☆☆☆
☆☆☆☆☆
☆☆☆☆☆
☆☆☆☆☆
☆☆☆
求一共有多少个
让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二.复习图文结合应用题:
1.完成总复习第7题
问:篮子里少了多少个鸡蛋,实际上就是求什么
怎么列式
让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问: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指名说,各自在书上提出属于自己的问题,并列式解答.
2.完成总复习第8题
让学生自己完成,指名口答,集体核对,订正.
3.完成总复习第9题
问:要求每枝圆珠笔多少钱,那么首先要求什么
那么怎样求出5枝圆珠笔多少钱呢
让学生在自备本上完成,指名板演.
集体订正,指名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4.完成总复习第10题
让学生自己读题,试着独立完成.
集体订正,指名说:你是怎样想的
四.课堂作业
练习册
第十四课时
第十五课时
练习
做测试卷
第十六课时
评卷
第十七课时:解决问题(二)
复习内容:总复习部分内容及补充内容
复习目标:
使学生掌握两步计算的应用题的解题思路,会正确列式.
复习重,难点:
使学生掌握两步计算的应用题的解题思路,会正确列式.
复习过程:
一.复习图文结合应用题
1.完成总复习第11题
问:要求连环画的本数是故事书的几倍,首先要知道什么
书上直接告诉我们了吗
怎么求
让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完成总复习第12题
让同桌同学讨论,这道题目你打算怎么做/
指名说说怎么想的
师小结:这道题目要先把1辆大轿车的人数去掉,然后把剩下的人数除以一辆面包车可以坐的人数,从而求出一共需要多少辆面包车.
3.完成总复习第1题
首先找出这道题中的单位"1",判断用乘法还是除法.
让学生自己完成,指名板演.
集体核对,订正.
4.完成总复习第15题
(1)指名说一说每件商品的价格.
问:求5个练习本和一盒彩笔共花多少钱,怎么列式
指名说解题思路,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让学生独立完成第(2)(3)题
指名板演,并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集体核对,订正.
(3)问: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让学生提出来并在书上写出来,列式解答.
集体交流.
二.补充应用题练习
1.对比练习
(1)小红用15元钱买了5支铅笔,小华有9元,够买几支这样的铅笔
(2)小红用15元钱买了5支铅笔,小华想买9支这样的铅笔需要多少钱
a.让学生自己读题,指名分析题意.
b.问:两小题的第一步实际上都是要求什么啊
够买这样的几支,实际上就是求的什么
(就是求9里面有几个3
)
买9支需要多少元,实际上就是求什么
(就是求9个3是多少
)
让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集体核对订正.
学校体育室有篮球24个,篮球的个数是排球的
3倍,篮球和排球一共有多少个
问:先求什么
怎样求排球的个数
让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集体核对订正.
三.课堂作业:
补充练习:
1.学校朗诵组有女生9人,男生的人数是女生的2倍,朗诵组一共有多少个同学
2.小明用12元钱买了4支铅笔,小华想买6支这样的铅笔需要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