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 第26课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 第26课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7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12-29 14:04: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6课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一、教材分析:
本课教材的主题是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在美苏对峙之时,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和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整个世界的发展也出现了新的形势,区域合作组织发展起来,发展中国家逐步成为一支重要的政治力量。走向复兴的西欧,联合自强,建立欧洲共同体;日本成为经济大国;不结盟运动产生;第三世界开始兴起。到20世纪70年代末,世界格局明显表现出由两极格局向多极化发展的走向。本课在整个单元中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前一课是它的大背景,后一课是它的延续。本课的核心问题是两极格局下,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二、学情分析:
本课涉及知识比较广泛,学生知识整体化把握能力弱,要注意整合教材,引导学生举一反三,突出主题。为了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地图、图片、材料或其他媒介来说明历史问题,以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三、教学目标:
1)知道欧共体的建立过程,分析日本迅速崛起的原因,了解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和中国的振兴。
2)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各地区、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吸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进一步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的表现
难点: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的原因
五、教学方法
讲授法,引导法,提问法,阅读教材法,激发法、思考分析,讨论法,总结归纳法,合作学习法等。
六、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黑板、教科书、教案等。
七、课时安排:1课时
八、教学过程
【回顾前课】
【导入新课】材料一 欧共体总部大厦、中国改革开放后农业大丰收、日本太阳神塔、不结盟运动会议四张图片

材料二 主要国家对两场战争的态度和立场
国家 朝鲜战争 伊拉克战争
苏俄 支持中朝作战 反对
中国 遭受侵略,抗美援朝 反对
日本 成为战争的大后方 提供经济支持
法国、德国 参加了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 反对
英国 参加了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 参加对伊拉克作战
问题探究:四张图片和各国对两场战争态度的不同表明了世界格局发生了什么变化?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答:明显反映出了当今世界格局多极化的发展趋势。产生这种世界格局趋势变化的根本原因是由于世界经济力量的多极化,具体就是由于联合的欧洲、日本随着经济实力提升,在政治上对美国的离心倾向不断加强;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和第三世界国家发展壮大并走向联合;美国实力相对衰落。
【讲授新课】
一、走向联合的欧洲
多媒体显示:欧共体总部大厦

材料一如果我们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里走下坡路的话,欧洲联合是绝对迫切需要的。否则,欧洲将会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必须在联合起来的欧洲建立一个第三种力量。
——《阿登纳回忆录》
材料二要使欧洲国家统一起来,必须结束长达百年之久法德之间的冲突……把法德的全部煤钢生产置于一个其他欧洲国家都可参加的高级联营机构的管制之下……
——《舒曼计划》(1950年)
材料三“总有一天……所有的欧洲国家,无须丢掉你们各自的特点和闪光的个性,都将紧紧地融合在一个高一级的整体里;到那时,你们将构筑欧洲的友爱关系……”
——维克多·雨果
设问:欧洲统一的原因是什么?
①二战后丧失世界政治经济中心地位。
②各国战后经济凋敝,出现政治危机和社会动乱。
③美苏争霸的影响。
④在经济发展中需要联合。
⑤源远流长的欧洲统一思想。
⑥直接原因:促使法德和解。
设问:欧洲联合过程怎样?
1950年“舒曼计划”的提出;1967年欧洲共同体成立;1993年欧盟面世;1995年成员国扩大到15个;1999年欧元在11国启动;近年决定建立欧洲快速反应部队。
特点:成员国不断增加;从单一的经济领域发展到多种经济领域;从经济领域发展到政治、外交、军事领域。
多媒体显示:

多媒体显示:
材料一 美国与欧共体国民生产总值占世界GDP总额的比重
国家或组织 1955年 1960年 1965年 1970年 1974年
美国 36.2% 33.73% 31.27% 30.21% 24.36%
欧共体 17.54% 17.53% 18.68% 19.32% 20.12%
说明:欧共体以1974年时的欧洲共同体九国作为一个整体。
材料二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与欧共体的出口方面对比
国家或组织 1965-1972年出口增长率 1972年在资本主义世界出口总额所占比重
美国 80% 13.4%
欧共体 150% 33.7%

师:材料一、二反映了什么问题?
生:随着欧洲国家不断加强经济合作,经济实力大大增强,以惊人的速度东山再起。
设问:欧共体的影响是什么?
(1)促进西欧国家的经济发展。
(2)资本主义世界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形成。
(3)增强与美苏抗衡的实力,使世界政治力量对比发生变化。
二,日本经济的崛起
合作探究:日本经济崛起的原因有哪些?
自主学习:学生观察图片,阅读教材相关内容进行讨论探究。
学生回答后,教师点拨。
日本经济崛起的原因有:
(1)社会改革为经济发展奠定基础。
(2)美国的大力扶植。
(3)朝鲜、越南战争提供有利的外部条件。
(4)制定合乎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
(5)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和教育,提出“贸易立国”。
多媒体显示:
1955年底,日本第一个由内阁制定的计划《经济自立五年计划》问世,这是以充分就业和经济自立为基本目标的计划。1957年底,对这个计划进行修改,制定了《新长期经济计划》。在这种情况下,前所未有的投资热潮出现,尤其是民间设备投资的增长率连续保持着高水平。这次繁荣持续了31个月,史称“神武景气”。这是日本经济高速增长时期出现的第一个高峰。此后,日本制定合乎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并保持了持续高速的发展,到20世纪80年代,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经济大国。
教师提问:教材中对日本迅速崛起的原因有较详细的分析。同学们在学习时,有什么特别的感受?对我国现代化建设有什么启示呢?
教师鼓励学生展开思维的翅膀,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最后教师总结归纳:
(1)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日本抓住了战后科技革命兴起的有利时机,对国民经济进行全面技术革新和改造,大力加快高科技产业发展。
(2)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日本政府重视教育,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培养科技人才。日本迅速崛起成为经济大国的主要原因是依靠科技的推动。
(3)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内因是事物变化的依据。日本战后经济的恢复得到了美国的大力扶持,并且这种扶持对日本的经济恢复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日本此后持续高速发展的原因是日本政府符合国情的总体发展战略,这是根本的原因。
(4)给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启示有: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总体发展战略;发展科学技术和教育,走科教兴国之路;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参与国际竞争等。

自主学习:学生观察图片,阅读教材相关内容进行讨论探究。
师:上面图片反映了什么政治现象?
生:日本正在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师:原因是什么?
生:日本经济的崛起。
师:对世界格局产生什么影响?
生:逐渐形成了资本主义世界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有力地冲击了美苏的两极格局,使世界格局走向多极化。
日本逐渐不再受制于美国,在国际事务中与美国既有联合也有摩擦。资本主义世界形成了日本与美国、西欧三足鼎立之势,加强了世界多极化趋势。
三,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多媒体显示:
三位不结盟运动的领导人

自主学习:学生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并观察以上图片。
问题探究:(1)准确说出上面三个不结盟运动创始人的名字。
(2)什么叫不结盟运动?如何理解它的含义?
(3)不结盟运动兴起的原因有哪些?它兴起的标志是什么?
(4)其主要的主张是什么?从20世纪70年代起,不结盟运动有了什么新发展?
(5)不结盟运动对国际关系发展有什么影响?
教师在学生探究回答后加以整理归纳:
不结盟运动是由铁托、尼赫鲁、纳赛尔等人倡议成立的;不结盟运动并非真的不结盟,而只是不和与美苏两大军事集团结盟的国家结成联盟;不结盟不是消极的中立,而是要积极地反对殖民主义和霸权主义,主张用和平共处代替“冷战”,实现全面彻底裁军。不结盟运动兴起的原因有:①二战后,国家独立,民族解放运动发展。②为摆脱美苏的控制和维护自己的独立。1961年,不结盟会议在南斯拉夫的贝尔格莱德举行,不结盟运动正式形成。不结盟运动国家奉行非集团、不结盟的政策,决心共同努力,制止新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统治的一切形式和表现。从20世纪70年代起,不结盟运动斗争重心转移到经济领域,1973年把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作为不结盟运动的行动纲领。
不结盟运动发展对国际关系产生的深远影响:①不结盟运动的兴起,标志着第三世界的崛起,作为一支新的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国际政治舞台。②推动民族解放运动深入发展。③加速了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崩溃。④开始改变由超级大国和西方国家决定世界事务的局面;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两极格局,促进世界格局朝多极化方向发展。
多媒体显示:
世界格局为什么从两极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1)一个国家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归根结底是由一个国家的实力,尤其是经济实力决定的。
(2)大国之间的实力对比和利益关系,对国际关系格局的推移演变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外交背后是实力和利益的较量。
(3)国际正义和进步力量的团结合作将有力地牵制大国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扩张,在国际事务中将发挥越来越积极的作用。
九、课堂小结:
二战后,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主宰天下,形成两极格局。20世纪六七十年代,欧洲联合,实力大增,提出了“欧洲人的欧洲”;日本崛起谋求政治大国;不结盟运动兴起;中国振兴,世界向多极化发展。同学们,今天的多极化趋势源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两极格局下多极化趋势的出现。今天的发展来源于昨天的历史。
十、板书设计
一、走向联合的欧洲
二、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三、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十一、巩固练习
(略)
十二、 作业
做填充图册,做学习延伸
十三、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