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新人教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陈涉世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史记》及有关常识。
(2)认识农民起义的原因和经过。
(3)学习本文成功地塑造丰富多彩的历史人物形象的写法。
(4)树立远大理想,立志为国家多作贡献。
【教学重点】
1、懂得文中实词“为、当、行、次……”的意思,虚词“之、以、固”等的用法。
2、初步了解文言文中一词多义、成分省略等语言现象。
3、领会课文运用对话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特点。
【教学难点】
1、学习运用自然环境描写来烘托人物的手法,体会细致形象的描写。
2、认识陈胜、吴广农民起义的原因、过程及其历史必然性。
3、把握本文运用对话及对话时的语气来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新课导入
上节课我们初步理解了这篇课文的意思,这节课我们重点进行字词的识记,通畅翻译句子。
二、文言知识积累
(一)朗读指导
1、抽三名学生各朗读一段,注意停顿
2、抽三名学生各翻译一段。
(二)文言知识积累
1.一词多义
少:陈涉少时(年轻)
吾闻二世少子也(小)
等:公等遇雨(各位)
等死(同样)
数:扶苏以数谏故(屡次)
卒数万人 (几)
然:吴广以为然(对的)
然足下卜之鬼乎(但是)
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编次)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军队驻扎)
书:乃丹书帛曰“陈胜王”(写)
得鱼腹中书 (字条)
2、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
1、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適”通“谪”征发,调发)
2、固以怪之矣(“以”通“已”,已经)
3、为天下唱(“唱”通“倡”,倡导)
4、将军身被坚执锐(“被”通“披”,穿着)
3、词性活用
陈胜王(王,名作动,为王)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 丹,名作状,用丹砂)(书,名作动,写)
狐鸣呼曰(狐(鸣),名作状 像狐狸一样(嗥叫))
忿恚尉(忿恚,使动用法 使……恼怒)
将军身披坚执锐(坚,形作名 指坚固的甲衣)(锐,形作名 指锐利的武器)
4、古今词义
尝:古义:曾经 (尝与人佣耕)
今义:尝一尝
苟:古义:假如,如果 (苟富贵,无相忘)
今义:苟且
怜:古义:怜爱 (楚人怜之)
今义:可怜
诚:古义:果真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
今义:诚实
固:古义:本来 (固以怪之矣)
今义:坚固
往往:古义:到处 (卒中往往语)
今义:常常
素:古义:平素 (吴广素爱人)
今义:本色,白色
并:古义:一共 (并杀两尉)
今义:并且
第:古义:仅 (借第令毋斩)
今义:表次序的词头,第一
会计:古义:集会议事 (与皆来会计事)
今义:管理财务的人
5、虚词
“之”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楚国之社稷 (助词 的)
陈胜佐之/皆下之/杀之以应陈涉 (代词)
然足下卜之鬼乎/二世杀之/固以怪之矣/令辱之 (代词)
辍耕之垄上/之次所旁丛祠中 (到 往)
怅恨久之 音节助词,无实义(久之,目似瞑)
以
祭以尉首 (用)
以激怒其众 (来)
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 (表方位)
扶苏以数谏故 (因为)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 (把)
固以怪之矣 (同“已”已经)
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以为 认为)
而
收而攻蕲/夺而杀尉/ 为坛而盟 (表承接 不译)
佣者笑而应曰 (表修饰 着)
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表转折 但是)
6、省略句
① 守丞死,乃入据陈(“乃”的前面省略“起义军”)
② 广以为然(“以为然”是“以之为然”的省略)
③ 上使外将兵(“使”后面省略代词“之”,指扶苏)
④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为”后面省略了代词“之”或“其”,指吴广)
三、重点句子
1、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现在逃跑(被抓回来)也是死,发动起义也是死,同样是死,为国事而死好吗?
2、固以怪之矣。
(士兵们)本来已经认为这件事怪异了。
3、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第二天,士兵们到处谈论(晚上发生的事),都指指点点地看着陈胜。
4、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即使仅能免于斩刑,但戍守边塞的人中十分之六七也会死掉。
5、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况且大丈夫不死就罢了,死就要(干大事)成就大的名声啊,王侯将相难道有天生的贵种吗!
四、研读课文
(1)陈涉是什么出身?
明确:“佣耕”之民,却入世家——反秦大业“由涉首事”,“竟亡秦”,故入“世家”。正如项羽反秦首功,列入“本纪”一般。
(2)他与一般的农民有何不同?
明确:这一段从籍贯、身世、志向等方面来介绍陈胜。
(1)“与人佣耕”,表明陈胜是个被剥削受压迫的穷苦农民;
(2)“怅恨久之”,说明他对所处的贫困地位的不满;
(3)“苟富贵,毋相忘”,表达出他有福同享的思想意识;
(4)“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用形象的比喻说明了他的远大志向。
五、课堂作业
一.下面句子停顿划分不当的一句是( D )。
A.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
B.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
C.陈守令/皆不在,独守承/与战/谯门中。
D.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二、解释下列划线词的意思。
1.今亡亦死( 逃走 )
2.等死,死国可乎?( 同样 )
3.大楚兴,陈胜王( 为王 )
4.借第令毋斩( 即使 )
5.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十分之六七 )
6.将军身被坚执锐(坚固的甲衣 )( 锐利的武器 )
7.皆刑其长吏(乘法 )
8.天下苦秦久矣( 苦于 )
三、把下面的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
1.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唉,燕雀怎么知道鸿鹄的凌云壮志呢!
2.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王侯将相难道是天生的贵种吗!
3.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如今假使把我们的人冒充公子扶苏和项燕的队伍,向全国发出号召,应当有很多人来响应的。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共25张PPT)
语文部编版九年级下
第二课时
上节课我们初步理解了这篇课文的意思,这节课我们重点进行字词的识记,通畅翻译句子。
(一)朗读指导
1、抽三名学生各朗读一段,注意停顿
2、抽三名学生各翻译一段。
1.一词多义
陈涉少时
吾闻二世少子也
公等遇雨
等死
扶苏以数谏故
卒数万人
少
年轻
小
等
各位
同样
数
屡次
几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
得鱼腹中书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吴广以为然
然足下卜之鬼乎
然
对的
但是
次
编次
军队驻扎
书
写
字条
2.通假字
被 通“披”,穿着。
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
为天下唱
固以怪之矣
将军身被坚执锐
適 通“谪”,贬谪。
唱 通“倡”,倡导。
以 通“已”,已经。
3.词性活用
陈胜王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
狐鸣呼曰
忿恚尉
将军身披坚执锐
王,名作动,为王
丹,名作状,用丹砂
书,名作动,写
狐(鸣),名作状 像狐狸一样(嗥叫)
忿恚,使动用法 使……恼怒
坚,形作名 指坚固的甲衣
锐,形作名 指锐利的武器
4.古今词义
古义
今义
古义
今义
古义
今义
古义
今义
尝
曾经 尝与人佣耕
尝一尝
苟
假如,如果 苟富贵,无相忘
苟且
怜
怜爱 楚人怜之
可怜
诚
果真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
诚实
古义
今义
古义
今义
古义
今义
古义
今义
固
本来 固以怪之矣
坚固
往往
到处 卒中往往语
常常
素
平素 吴广素爱人
本色、白色
并
一共 并杀两尉
并且
古义
今义
古义
今义
第
仅 借第令毋斩
表次序的词头,第一
会计
集会议事 与皆来会计事
管理财务的人
5.虚词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陈胜佐之
然足下卜之鬼乎
辍耕之垄上
之
助词 的
代词 他
代词 这
动词 去、往
祭以尉首
以激怒其众
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
扶苏以数谏故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
固以怪之矣
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以
用
来
表方位
因为
把
同“已”已经
以为,认为
收而攻蕲
佣者笑而应曰
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而
表承接 不译
表修饰 着
表转折 但是
若为佣耕/项燕为楚将/吴广以为然
为屯长/自立为将军/功宜为王/乃立为王
为坛而盟
号为张楚 为天下唱
士卒多为用者
为
是
做
建造
叫做
被
向、对
省略句
守丞死,乃入据陈
(“乃”的前面省略“起义军”)
广以为然
(“以为然”是“以之为然”的省略)
上使外将兵
(“使”后面省略代词“之”,指扶苏)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为”后面省略了代词“之”或“其”,指吴广)
1、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现在逃跑(被抓回来)也是死,发动起义也是死,同样是死,为国事而死好吗?
2、固以怪之矣。
(士兵们)本来已经认为这件事怪异了。
3、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第二天,士兵们到处谈论(晚上发生的事),都指指点点地看着陈胜。
4、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即使仅能免于斩刑,但戍守边塞的人中十分之六七也会死掉。
5、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况且大丈夫不死就罢了,死就要(干大事)成就大的名声啊,王侯将相难道有天生的贵种吗!
明确:“佣耕”之民,却入世家——反秦大业“由涉首事”,“竟亡秦”,故入“世家”。正如项羽反秦首功,列入“本纪”一般。
(1)陈涉是什么出身?
(2)他与一般的农民有何不同?
明确:这一段从籍贯、身世、志向等方面来介绍陈胜。
(1)“与人佣耕”,表明陈胜是个被剥削受压迫的穷苦农民;
(2)“怅恨久之”,说明他对所处的贫困地位的不满;
(3)“苟富贵,毋相忘”,表达出他有福同享的思想意识;
(4)“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用形象的比喻说明了他的远大志向。
一.下面句子停顿划分不当的一句是( )。
A.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
B.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
C.陈守令/皆不在,独守承/与战/谯门中。
D.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D
(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逃走
同样
为王
即使
十分之六七
坚固的甲衣
锐利的武器
惩罚
苦于
二、解释下列划线词的意思。
1.今亡亦死( )
2.等死,死国可乎?( )
3.大楚兴,陈胜王( )
4.借第令毋斩( )
5.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
6.将军身被坚执锐( )
( )
7.皆刑其长吏( )
8.天下苦秦久矣( )
三、把下面的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
1.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2.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3.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唉,燕雀怎么知道鸿鹄的凌云壮志呢!
王侯将相难道是天生的贵种吗!
如今假使把我们的人冒充公子扶苏和项燕的队伍,向全国发出号召,应当有很多人来响应的。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