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粤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3.3 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 课件(共2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科粤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3.3 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 课件(共22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38.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9-12-29 09:35: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3.3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
2008年北京奥运会点火仪式
2015年天津爆炸案现场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2.了解爆炸与防爆安全知识。
过程与方法
学生观察实验,归纳总结科学探究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解决日常生活中简单的防火、防爆问题。

燃烧是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什么是燃烧?
探究实验
实验一:
用镊子分别夹取一块毛巾,分别蘸取水 和酒精,放到酒精灯火焰上片刻,观察现象。
实验二:
点燃两支小蜡烛,将其中一支用烧杯罩住,观察实验现象。
实验三:
将一块乒乓球和一小块煤块放在酒精灯上点燃,比较点燃的难易。
探究燃烧的条件
燃烧条件示意图
燃烧条件是不是同时满足?
【探究】思考:为什么铜片上的红磷没有燃烧,热水中的白磷也没有燃烧,而铜片上的白磷燃烧了。
鬼火
“鬼火”就是“磷火”,通常会在农村,多在夏季出现在坟墓间。因为人的骨头里含有磷,磷与水或碱作用时会产生磷化氢 气体,磷化氢很轻,可自燃,风一吹就会移动。走路的时候会带动它在后面移动,回头一看,很吓人的,所以被那些胆小者或者迷信的人称作“鬼火”。
1.清除或隔离可燃物。
2.隔绝氧气(或空气)。
3.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灭火就是——破坏燃烧的条件
1.可燃物。
2.氧气(或空气)。
3.温度达到着火点。
燃烧的条件
灭火的原理
满足其一
缺一不可
三、爆炸与防爆安全
爆炸: 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急剧地燃烧,
在短时间内聚积大量的热,使气体的
体积迅速膨胀而引起的现象。
2.与燃烧和爆炸有关的图标
禁止烟火
禁止带火种
禁止燃放鞭炮
禁止吸烟
当心火灾—— 禁止放易燃物质 当心爆炸—— 当心火灾——
易燃物质 爆炸性物质 氧化物
1994年,新疆克拉玛依一所学校的文艺汇报演出,由于电路问题造成幕布燃烧,最后,造成325人死亡、132人受伤。死者中288人是学生,37人是老师、家长和工作人员。
向日葵
当熊熊火光终于熄灭
大地变的如此寂静
灵魂是风雨 随烟而去
眼里再没有了泪水
多少次风合日丽的憧憬
多少颗望子成龙的心灵
这一次一切都已破碎
还有梦中的向日葵
你们走好了 向日葵下的孩子
面对这一页日历 上帝也在哭泣
再没有硝烟 向日葵下的孩子
在那遥远的天堂 传来你的声音
1.用嘴吹灭蜡烛的灭火原理是( )
A、清除可燃物
B、降低蜡烛的着火点
C、隔绝氧气
D、温度低于蜡烛着火点


你掌握了吗?
2.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只要可燃物达到着火点就会燃
B、燃烧三个条件满足其一就可
C、燃烧要灭火,三个因素缺一不可
D、可燃物一般都有固定的着火点

3.2003年美国攻打伊拉克,伊拉克内部分油井起火燃烧。下列措施不能用于油井灭火的是( )
A、设法阻止石油喷射
B、设法使燃着的石油与空气隔绝
C、设法降低油井的温度
D、设法降低石油的着火点
4.用扇子一扇,燃着的蜡烛立即熄灭,其原因是( )
A、使蜡烛着火点降低
B、供给氧气减少
C、供给氧气增加
D、温度低于蜡烛着火点

5.烧柴时,通常把木柴架空一些才能燃烧更旺,这是因为 ( )
A、温度易达到着火点
B、木柴是可燃物
C、散热快
D、使柴和空气充分接触
6.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的原理是( )
A、清除可燃物
B、降低蜡烛的着火点
C、温度低于蜡烛着火点
D、隔绝氧气

7.用燃烧三要素回答以下问题:
(1)周瑜使用了“火箭”射到曹军的连环木船上, “火箭”能使木船着火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起火后曹军的部分船只逃脱,这些船没有被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3)孔明“借”来的“东风”不仅使火势吹向曹营,还为燃烧提供了_______________,使火势烧得更旺。

《三国演义》中的“赤壁之战”,曹操率百万水师乘船横渡长江,声势浩大,却被周瑜的火攻和孔明“借”来的东风弄得大败而逃。
作业
根据自己住宅的特点设计预防火灾的方案,万一发生火灾时需要采取的灭火和自救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