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动物说话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1)能从不同的歌、乐曲中感受音的强弱,以及所表现出的不同的音乐形象。
(2)从音乐中感受动物可爱的形象,并用动作表现想象中的动物神态。
2、能力目标:
(1)通过欣赏乐曲《小袋鼠》,能随乐曲和音乐的进行,模仿动物的神态和动作,并能随音乐感受出强弱的变化。
(2)能用不同的情绪、速度和力度演唱歌曲《动物说话》。
3、情感目标:知道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培养学生喜爱动物、保护小动物的感情。
二、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入学不久,活泼好动、天真烂漫,,每个人的思想、品德都不成熟,处于形成的初步时期。对于班级的课堂纪律、规定都不了解,心中集体主义观念还未形成,,学习目的还未明确,学习习惯正处于逐步形成的阶段。在正式系统化的学习音乐时,应注意引导学生正确对待,使学生爱学、愿学。学生年龄小,“律动”是理解音乐最有效的方法,也能让全体学生都能参与进来。
三、重点难点
感受音乐的强弱变化,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动物说话》,并进行创造性的音乐实践活动。
四、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组织教学
组织教学,师生简单交流。
活动2【活动】律动
聆听四段乐曲,感受不同的动物形象,体会音乐中的强和弱。
活动3【讲授】欣赏乐曲《袋鼠》
1、用谜语导入到乐曲。
(1)初次聆听,感受乐曲的强弱变化。
(2)师生共同交流袋鼠跳跃的样子,并模仿。
并引导生感受音乐强、弱变化分别代表小袋鼠在干什么?
2、师用钢琴弹奏乐曲的主旋律。
生用“dong”模唱,并用手势感受旋律的进行。
3、再次聆听。
引导生数一数主旋律一共出现了几次?小袋鼠一共跳了几次?
4、重复聆听。
师生根据音乐的强弱变化,模仿袋鼠跳跃和休息的动作。
活动4【讲授】学唱《动物说话》
1、聆听歌曲,感受歌曲的情绪。
2、出示“小鸡说话”、“小鸭说话”的歌词。
2/4????? 小 鸡 ?说 话? ︱ 叽 叽? 叽︱
? ? ? ? ? ?小 鸡?? 说 话 ︱ 叽 叽? 叽︱
? ? ? ? ? ? 叽 叽 ??叽??? ︱
? ? ? ? ? ?叽 叽? ?叽 叽 ︱ 叽 叽? 叽? ︱︱
2/4????? 小 鸭?? 说 话 ?︱ 嘎 嘎? 嘎︱
? ? ? ? ? ?小 鸭?? 说 话? ︱ 嘎 嘎? 嘎︱
? ? ? ? ? ? 嘎 嘎?? 嘎???? ︱
? ? ? ? ? ?嘎 嘎?? 嘎 嘎? ︱ 嘎 嘎? 嘎︱︱
生齐读歌词。
师、生加入强、弱读歌词。
生完整读歌词。
3、再次聆听歌曲。
观察老师的动作,并模仿动作。
4、聆听歌曲范唱。
生轻声学唱,并和老师齐做动作。
5、生跟师伴奏演唱,提示歌曲的前奏和间奏音乐。
6、生跟音乐伴奏演唱。提示学生演唱的姿势、表情。
活动5【练习】创设情境 拓展演唱
1、师用乐曲营造三个不同的情景,启发学生用不同的力度、速度和情绪来演唱《动物说话》。
(1)起床啦???
(2)去上学 ? ? ? ? ? ? ? ? ? ? ?
(3)下课啦 ? ? ? ? ? ? ? ? ? ? ? ?
2、学生展示:将三种情境连起来表演唱,感受小鸡小鸭快乐的一天!
活动6【导入】德育渗透。
课堂小结、德育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