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苗岭的早晨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3苗岭的早晨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花城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9-12-28 19:39: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
曲苗岭的早晨
教材分析
《苗岭的早晨》是我国著名音乐家陈刚在苗族飞歌基础上创作的小提琴独奏曲。乐曲以明朗清新的旋律,描绘出苗族山寨春意盎然的秀丽图景,又以明快、热烈的劳动节奏,表现苗族人民的愉悦心情和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全曲分为三部分:引子----A主体----B主体----引子再现。引子以富有苗族音乐的“飞歌”旋律,一下子就把人们带进了山峦起伏的苗家山寨。接着,小提琴以二胡的滑音、颤音和笛子的花舌音等演奏手法,表现布谷鸟婉转清脆的歌唱和百鸟呼应的意境。第二段,以明快、活泼的节奏,热烈欢快的旋律,巧妙的调性转换,与第一段音乐形成鲜明的对比。由小提琴和钢琴轮流演奏主旋律,不时地插入模拟鸟儿鸣叫的简单音调,表现出一个欢乐热烈的场面。在伴奏一串刮奏之后,小提琴又在低音区奏出粗犷有力的音调,速度由慢渐快,此起彼伏、互相呼应,宛如芒筒低吟,芦笙高歌,恰似青年男女旋舞于清水江畔,劳动号子回荡在山野田间。高涨而富于情趣的音乐,赞美了苗家的勤劳,表现了苗族人民愉快的幸福生活。第三段是第一段音乐的紧缩再现。小提琴再次奏出“飞歌”的第一乐句,接着模拟鸟儿鸣叫的声响,乐句越来越短,与第一段遥相互应,再次重现苗寨的秀丽景色。
教学目标
通过听赏《苗岭的早晨》使学生充分感受音乐所表现的意境和情趣,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向往美好生活的情怀。体验乐曲的情绪特点,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表现力。引导学生倾听小提琴和口笛的音色。培养学生聆听音乐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
1、让学生感受乐曲各段落不同的速度、旋律及表达的不同的情绪。
2、
欣赏口笛曲《苗岭的早晨》于小提琴独奏曲《苗岭的早晨》进行比较。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学习新课分段欣赏再次欣赏拓展延伸全课总结
1、复习歌曲《爱我中华》,然后出示地图
提出问题:我国有多少个民族?以及这首歌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2、教师对学生的回答做一个小结并揭示今天要学的内容。欣赏小提琴独奏曲《苗岭的早晨》。 1、播放《苗岭的早晨》。
2、简要介绍苗族的相关知识以及这首曲子的创作背景和作者简介。1、播放每一段音乐,教师予以讲解和分析。
2、
教师简要归纳。要求学生再完整的听一遍乐曲。1、播放口笛曲《苗岭的早晨》和小提琴独奏曲《苗岭的早晨》进行比较欣赏。
2、
通过多媒体播放有关苗族的乐器、图片等资料。今天同学们都有哪些收获,觉得音乐美吗,喜欢听音乐吗?
学生唱完这首歌曲的时候,回答老师的问题,然后在地图上找出不同民族的地理位置。
让学生完整的听一遍,思考这首乐曲分为几个部分,它描绘出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景,听后相互交流并回答
让学生在听的同时看着课本的插图每听一段讨论一下,说一说每段音乐它所呈现出一副什么样的景象。
让学生跟随三段不同的音乐进行不同的自由律动。
把两种不同乐器演奏的同一作品进行比较,谈谈自己的理解感受。鼓励学生说出各种收获。
这样做可以使学生通过实践更直观的认识我国的少数民族,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加强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让学生在听的过程中发挥自己的联想。
借助倾听想象来感受作品所有表达的情感,可以使学生更亲切的感受作者的情感并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和方式大胆的表现音乐的情绪。让学生参与律动进行声音的创造和表现,可以活跃课堂气氛。
拓展学生的音乐视野,体会不同的乐器,表现同一个乐曲所演奏出来的不同效果,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之情和听辨能力的提高。
板书设计(需要一直留在黑板上主板书)
一、课题:欣赏小提琴独奏曲《苗岭的早晨》
二、作者:陈

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
优点:学生能专注的听,很好的锻炼了他们的集中注意力。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都能发挥自己的想像力。通过观看多媒体让学生了解苗族同胞的居住环境和生活习惯。缺点:有些调皮的学生不能专心的听。这节课的内容在时间的把握上,我还是做的不够。
那个延伸活动做的不够。
教学反思
上完这节课,我觉得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是挺高的,在对音乐的感受能力和想像力都得到了锻炼与提高。由于我校处于农村,学生的音乐基础相对薄弱,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在音乐教学活动当中,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掘现有教材能激起学生欣赏的兴趣。作为教师的我对学生要求有点过高,对学生个人掌握的实际欣赏水平了解的不是很彻底。特别是最后的延伸活动还可以搞的再好些。但这节课总的来说我还是比较满意的,学生基本上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如果再让我上这节课的话,我会给他们布置些课外的作业,比如说把这首曲子用你的想像力画成一幅画,你会怎么画呢?然后下节课搞个画展让大家一起欣赏这些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