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爱动画
一、教材分析:
动画,是利用人的视觉暂留现象,经过技术处理使连续的画面活动起来的美术形式。
它有平面和立体两种艺术形式,平面的有绘画、剪纸、皮影等,立体的有布偶、木偶、木板、折纸、三维等。动画形象设计一定要有趣味性,即使是动物、植物,也要进行夸张、拟人化的处理,添上有表情的五官和四肢,就成为一个生动的卡通形象。
二、学生分析:
1、七年级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相对较弱,需要感性经验的支持,要借助计算机优势,提供形象的图画和视、听材料,创设情境和氛围,激发主动学习和思考的兴趣。
2、
七年级学生有争强好胜的心理特点,在教学中尽可能创造机会让学生展现自己,激发主动学习的欲望。
3、七年级学生表现欲强,在教学中适当设计些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主动探究,激发参与的兴趣。
三、教学目标:
1、简要了解卡通。
2、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作品的理解感受。
3、了解卡通形象的造型特点及夸张的神态与动态。
4、初步尝试设计、绘制卡通形象。
四、教学重点:运用夸张、拟人的表现手法设计卡通形象
五、教学难点:
卡通形象设计中夸张、拟人的表现手法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
4分钟
)
师:
同学们,在紧张的学习之余,你们一定喜欢看动画片。那好,老师就考一考同学们的观察能力和记忆力。我这里有一个图片,是一个动画片的片断,上面有四块翻板,我们每次只能按顺序翻开一块,看谁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说出动画片的名称。(播放课件)
生:边观察边思考动画片的名称并抢答:《大头儿子小头爸爸》、《三个和尚》、《没头脑不高兴》等。
(教学意图:从学生熟悉的动画片入手,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师:这位同学平时是注意观察的,老师奖励他欣赏一段动画片。(播放动画片)
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欣赏动画片。
(教学意图:运用电脑,再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暗示学生平时要注意观察。)
师:动画片欣赏完了,谁能说一说这部动画片告诉了你什么道理?
生:回答。
师:谁还想说说你还喜欢哪些动画片?并试着说说为什么喜欢它?
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
(教学意图:充分调动各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给每位学生一个发言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竞争意识。同时提示大家看动画片的同时要领悟其中蕴涵的道理。)
师:大家看过的动画片可真不少,那么它是怎样设计和完成的呢?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学习《我们爱动画》。(出示课题《我们爱动画》)
(二)、讲授新课:(
15分钟
)
1、介绍动画制作原理。(利用课件)
动画,是利用人的视觉暂留现象,经过技术处理使连续的画面活动起来的美术形式。
生:观察、体会、领悟。
(教学意图:通过课件展示让学生明白动画制作原理。)
2、引导学生分析动画制作形式。(利用课件)
平面:
单线平涂、水墨、剪纸、皮影等。
立体:
布偶、木偶、木板、泥塑、折纸、三维等。
生:欣赏并分析每部动画片制作形式。
(教学意图:利用电化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教学中充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
3、引导学生分析动画表现手法。(利用课件)
(1)、欣赏动画小品,引导学生体会动画夸张的表现手法。
(2)、欣赏动画片断,引导学生体会动画拟人的表现手法。
生:欣赏、体会、分析。
(教学意图:利用电化教学直观明了,同时教学中充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4、教师示范动画设计过程:
构思、勾线、填色
教师在学生的参与下,完成一幅动画形象的设计。
同时回顾画人表情的口诀:画人笑,眉开眼弯嘴上翘;画人哭,眉掉眼垂口下落等。
生:给教师出谋划策,师生共同完成。
(教学意图:师生合作完成一幅作品,教学中充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绘画练习:(25分钟
)
要求:运用夸张、拟人的表现手法,以蔬菜、水果或日常生活用品为原型设计一幅动画形象。
学生设计教师巡回指导。
(教学意图:实践练习,提高能力。)
展示评价:学生自评、互评。教师点评。
(教学意图:把评价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师作为一个组织者、主持人,帮助学生完成展示评价活动,体现美术评价的多样性、个性化、创造性。)
(四)、配音练习:(5分钟
)
师:今天同学们表现得非常棒,都设计出了自己心中喜爱的动画形象,老师还要给大家一个奖励,再请同学们欣赏一段动画片。不过呀,这段动画片是老师亲手设计的,由于时间关系,没来得及配音,请同学们帮老师把它完成。同学们愿意帮老师这个忙吗?
生:积极响应。
师:我们先欣赏一遍。了解一下剧情。(播放课件)
生:欣赏。
师:谁愿意给它配音?
生:配音。
(教学意图:设障激趣,将教学推向高潮
。)
(五)、小结:时代在发展,科技在进步,伴随着我们一起成长的动画将越来越丰富多彩。希望我们以这节课为起点,努力学习,将来设计出更多更美的动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