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
通过对化学反应的微观分析,了解化学反应过程中元素的种类、原子的数量和质量不发生变化,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涵义和实质。
2.
通过实验探究验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理解并描述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
3.
通过实验探究化验证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巩固使用托盘天平的技能,发展化学实验探究能力。
4.
通过运用质量守恒定律对生活和生产中化学现象进行解释,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知识点(重点、难点):
1.通过对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关系的实验探究,认识质量守恒定律。(重点)
2.用微粒观解释化学变化中质量守恒的原因。(重点、难点)
实验准备:
多媒体素材;托盘天平(或电子秤)、烧杯、试管、胶头滴管、锥形瓶、酒精灯、橡皮塞、导管、试管夹、玻璃棒、塑料袋(或气球)、细线、细沙、放大镜、火柴;盐酸、大理石、硫酸铜溶液、氢氧化钠溶液、白磷等。
学习过程:
师生互动
二次备课
情景创设:[多媒体出示]图一
木炭燃烧成为灰烬图二
小树苗长成参天大树[引导思考]1、以上两幅图片的事实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2、这两个变化主要给人类带来了什么?3、物质的质量如何变化 导入新课: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已经明确了通过化学反应不仅能实现物质的转化,也能实现能量的转化。请同学们思考,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如何变化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化学反应中物质的质量是否会发生变化。[板书课题]第一节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合作探究、展示交流:[过渡]
为了解决今天的问题我们选择我们熟悉的一个化学反应来推测一下。一、推测过氧化氢分解过程中物质的质量关系【活动天地一】[温故知新]投影相关练习题目写出实验室制氧气的反应表达式
[多媒体出示]
[引导分析]
1、这个反应前后都有哪些分子和原子?2、分解了的过氧化氢的质量与生成的水和氧气的质量具有什么关系呢?[展示交流]组织学生交流展示:
【活动天地二】[过渡]
同学们的这两个观点都是从微观的角度去分析的,但理由好像并不是很充分,下面是小丽同学用图示表示示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的反应。你认为哪个图示是正确的?为什么?[展示交流]组织学生交流展示[师生共同总结]通过分析大部分同学认为1.“分解了的过氧化氢的质量与生成水和氧气的质量是相等的。”2.其它的化学反应前后的物质的总质量也可能是不变的。二、探究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有无变化[过渡]如何设计实验来证明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变化与否?我们先来看前人给了我们什么经验。[温馨提示]引导学生阅读体会课本P101页“提示”。
[方案选择]引导学生进行方案的选择:第一个方案,反应物中有气体二氧化碳生成,这是存在一定难度的;第二个方案反应前后都是液体(包括在其中的沉淀),除去倾倒液体会有残余而影响客观性之外,其他操作很方便;第三个方案需要点燃白磷,且有气态物质氧气参加反应,乍看很难处理,但是动动脑筋,其实它是最好实现的,且最能保证实验探究的客观性。[多媒体出示]三个方案的装置图引导学生思考完善实验的步骤和方法。实验步骤和方法实验现象和结论称量反应前反应物和反应容器的总质量让物质反应称量反应后生成物和反应容器的总质量[分析归纳]引导学生分析反应前物质的总质量可以分为:①反应容器的质量②参加反应物质的质量③未参加反应物质的质量。反应后物质的总质量可以分为:①反应容器的质量②反应后生成物质的质量③未参加反应物质的质量。[学生总结]参加反应物质的质量==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的质量[反思]你的实验过程是否存在失误?是否影响了你的实验结果?
[总结归纳板书]根据前人无数实验证明:三、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教师强调]所谓定律,是为实践和事实所证明,反映事物在一定条件下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的论断。我们刚才就是通过了实践,得到了事实,验证了这条定律。[设问过渡]为什么在化学反应的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发生变化 结合刚才同学们选的图示你能否根据原子在化学反应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特性来解释这一事实。[投影]过氧化氢分子
水分子
氧分子[教师根据学生总结板书]四、质量守恒原因:
原子的种类不变化学反应前后
原子的个数不变
原子的质量不变[认识升级]我们知道了一切化学反应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那么我们怎样应用质量守恒定律来解决实际问题呢?投影下列问题,组织讨论: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蜡烛燃烧后,蜡烛没有了,这违背了质量守恒定律B.10g食盐溶解在100g水中,形成110g食盐水,这个变化遵循质量守恒定律D.镁条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的质量等于反应的镁条质量与氧气的质量之和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1L氢气和1L氧气反应生成2L水
[拓展延伸]学生自学教材第102页“多识一点”部分的知识,了解质量守恒定律发现简史。总结:请同学们对照学习目标把所学的知识系统化、概括化并进行小结。
[当堂检测]1、下列现象可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
A、10g水受热变成10g水蒸气
B、湿衣服晒干,质量变小
C、铁在空气中灼烧后,质量增加
D、蜡烛受热熔化,冷却后质量不变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以推知,铝箔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
)
A、一定等于铝箔的质量
B、—定小于铝箔的质量
C、—定大于铝箔的质量
D、无法确定质量大小3、在化学反应前后,总数可能改变的粒子是(
)
A、质子
B、原子
C、电子
D、分子4、在化学反应2XY2+Y2=2Z中Z的化学式为(
) A、X2Y3
B、XY3
C、X2Y6
D、
X2Y45、下列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中,能得出正确结论的是(
)
6、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可简单表示为H2O
+
CO2→淀粉+O2,由此判断:淀粉中一定含有
元素,可能含有
元素。
教学反思:
1.通过从微观和定量角度认识化学变化,使学生进一步形成变化观和元素观。
2.建议课堂实施教学过程中,多给学生思考探究的时间。
PAGE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