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我国的自然灾害
【课标解读】
了解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家。
【教材分析】
本章前几节已了解了我国的地形地势特征,探讨了我国的气候特征,还了解了我的河流域湖泊分布情况,这些内容为综合认识自然灾害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学情分析】
学生对中国地理自然环境,有了比较深入,也具备一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分布规律和成因
过程与方法:通过图表和活动,了解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分布规律和成因
情感态度价值观:整堂课通过蓝天救援队的救援背景,意在让通过学生最后的科学救助,并沉重为温暖,
【教学重点】
了解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分布规律及成因。
【教学难点】
自然灾害的科学救助
【教学过程】
意图/方法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思路
引入活动一危情四起(识类型------归特点)
同学们好!很高兴有机会与大家共同学习,这是我的同事参加蓝天救援队抢险救灾时拍下的照片,这几个月他们的足迹遍布我国各地,请同学们带着下面几个问题,追寻蓝天救援队的足迹,共赴危情四起的灾害现场。活动说明:1.你看到了哪些自然灾害?
2.你能给这些灾害分类吗?3.结合书本材料一、二、三你能谈我国自然灾害有哪些特点吗?(可从类型、危害、次数等方面总结特点)教师布置问题后,展示一个个灾害画面,让学生在直观感受后,在给学生结合课本材料讨论后,引导学生回答问题。并强调:通过观察、研究、分析、归纳总结的(归纳法)重要性。并提问:从刚刚危机四起的现场,你可以看到哪两类自然灾害对我国的影响最为严重?(借机强调自然灾害与人为灾害的区别)
学生直观感受自然灾害,通过观察、讨论、分析、归纳回答问题
通过设置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展示图片,学生直观感受灾害,并由认识到归纳,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
活动二问诊灾情(看分布------找规律)
过渡:通过刚刚的活动,我们认识到运用归纳法对学习的重要意义,我们了解了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蓝天救援队在灾害发生前,往往对自然灾害分布和成因作深入的研究。下面我们兵分两队,跟随蓝天救援队一起考察我国自然灾害的分布,探寻灾害的成因.分组活动要求:1.全班分为气象灾害考察队和地质灾害考察队,2.气象灾害考察队考察我国主要旱涝灾害分布在哪里?形成原因有哪些?(可结合我国地形、降水、季风气候、河湖分布等知识分析)3.地质灾害考察队考察我国主要地震灾害、泥石流灾害分布在哪里?形成原因有哪些?(可结合我国的地形、地势、气候、降水、全球的地壳运动和地震带等知识分析)本组任务完成后可思考另一小组的问题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引导,注意及时追问和课堂生成。总结:同学们,刚刚我们一起了解我过主要旱涝灾害和和地震泥石流灾害的分布规律,探究了形成原因,我们已学会探究灾害分布的方法,希望你们在课下能用这样的方法去探究其它灾害的分布及成因。通过刚才的探究,我们还发现我国的自然灾害与气候、地形地势、地质等关系密切,是自然的一部分。
学生根据学案材料,相互讨论,完成任务
以两个考察队为情境,对学生分组,并将解决问题必须的资料通过学案形式发给学生,希望以此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这是对中国地理自然环境知识的一次全面检查。
活动三救灾进行时(情景模拟------科学应对)
过渡:我们有幸生活在自然之中,就应该学会与灾害相伴,如果未来你们是蓝天救援队的一员,你们应该如何科学应对灾害呢?请气象考察队和地质考察队根据下面两个场景分别设计救灾科普剧,科学应对灾害。背景一:某地发生6.0级地震,一位少年的一条腿被压在楼板下,你们几位蓝天救援队队员赶来救援,你们在争论中寻找救援方案,并成功救出伤员,加以治疗。背景二:某地发生特大洪水,一名小孩站在房顶呼救,水还在上涨,附近的树木只能看到树梢,楼顶上有电线穿过,你和几位队员正经过此地,但是冲锋舟亦不能承载更多的人,队员们正在讨论如何施救,最终大家成功救出孩子教师就同学们的表现做简单总结:同学们的救援小品,让我们看到了科学救援的重要性。今天你们第一次作为蓝天救援队的成员圆满完成了任务,下面请大家谈谈这节课自己的感悟
学生分小组理解情境,同时结合课本思考如何科学应对,然后讨论设计情景剧,并分小组展示
学生结合书本和情境思考如何科学救援?同时相互讨论设计救灾情景剧,旨在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谈自己这节课的感悟
分享收获
学生谈自己这节课的收获
总结
这节课,我们了解了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家,灾害是无情的,让我们心情沉重,但有了你们救援,人间多了很多温暖和关爱,就让我们携手并进共擎美丽的蓝天。谢谢大家!下课
科学应对
成因
分布
分类
特点
自然灾害
板书设计
PAGE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