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世界的人口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运用资料和地图,分析世界人口增长的特点、人口分布的特点。
2、结合实例分析人口分布的地区差异及其原因。
3、通过学习树立正确的人口观、辨证观。
重点:世界人口的分布特点,世界人口增长的地区差异。
难点: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教学准备:
电子白板、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地球是我们人类美好的家园,他为人类提供了一切生存所需要的物质条件。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生活在这个美丽星球上的特殊生命——人类的有关知识。
第一节世界的人口
一、世界人口的数量与增长
你知道现在地球上有多少人吗?地球上的人口总数是怎样变化的呢?
活动一:
白板展示世界人口增长图:
学生完成89页读图题
人口/亿
每增加10亿所需的时间/年
10-20
20-30
30-40
40-50
50-6060
-70
1800年以前,世界人口增长缓慢,此后则迅速增长。目前世界人口仍以较快的速度在增长。
2、世界人口快速增长的原因
过渡:衡量人口增长速度的重要指标是:自然增长率,什么是自然增长率呢?如何计算?
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主要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与经济水平密切联系。近几十年来,随着生活和医疗水平的提高,婴儿死亡率逐渐下降,人的寿命不断延长。这就促使世界人口迅速增长。
活动二:
(展示)人口自然增长率示意图、思考题。
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
人口自然增长率最小的大洲:
人口自然增长率前三位的大洲:
板书:3、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4、世界人口增长的地区差异
发达国家人口增长慢,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快
过渡:目前地球上有70亿左右人口,这些人口在地球上的分布均匀吗?若不均匀,那哪些地区人口稠密,哪些地区人口稀少呢?怎样来衡量一个地区的人口疏密呢?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这个问题。、
二、世界人口的分布
活动三:
(1)、读“世界人口分布图”:看一看人口密度在200人/平方千米以上的主要有哪些地区?为什么这些地区人口稠密?人口密度在1人/平方千米以下的主要有哪些地区?为什么这些地区人口稀少?
(2)(阅读课文)计算两地的人口密度,理解人口密度的含义。
人口密度一般是指平均每平方千米内居住的人口数。例如,某地区面积为2000平方千米,人口为40万,这个地区的人口密度为200人/平方千米。
板书:1、人口密度
2、人口稠密区
3、人口稀少区
为什么有的地区人口稠密,有的地区人口稀少?
(3)分组讨论:
观点之一:从自然条件谈人口分布稠密的原因。
观点之二:从社会经济方面谈人口分布稠密的原因。
4、人口分布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小结)
(1)世界上人口稠密的地区主要分布在亚洲的部和部、欧洲、洲东部等温度带的近海地区。因为这里气候温和、降水较多、土壤肥沃,是农业发展最早的地区。同时这里地势平坦,交通,发达,又是集中的地区。
(2)人口稀疏的地区在极端干旱的地区、气候过于潮湿的地区、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或地势高峻的、地区。
总结:世界人口不断地增长以及人口分布的地区差异都受着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的影响,同时它也会对自然、社会、经济产生巨大的反作用,形成一系列世界的人口问题。
课堂总结: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世界的人口增长和世界的人口分布的基本知识,重点了解了世界世界人口的分布特点、世界人口增长的地区差异,学会和提高了计算人口自然增长率和计算人口密度及运用世界人口分布图和各种统计图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各种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