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 植物的光合作用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knowledge&skills):
(1)了解绿色植物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2)知道光合作用离不开光。
(3)说出光合作用的“加工厂”是叶绿体。
(4)掌握光合作用的概念。
2、能力目标
(1)学会有关光合作用实验的一些基本技能。
(2)通过探究实验,分析、推导、归纳出光合作用的知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了解科技对人类的贡献。
教学重点
] 掌握光合作用的概念,理解探究实验设计。
教学难点
有关光合作用的实验设计和操作。
教学方法
实验
教具
盆栽银边天竺葵、小青菜或萝卜。
教学过程
一、探究阳光在植物生长中的作用
1、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怎样理解“春播一粒粟,秋收万颗籽”?
看书,思考:柳树重量增加的有机物从哪儿来?阳光、空气等环境因素是否与柳树重量的增加有关系?
2、指导学生分组实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
老师应提醒学生必须注意的事项:
(1)分组选择不同的实验材料,对植物进行暗处理。
(2)分组实验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将实验现象填写在表中。
(3)讨论、分析,得出结论:光合作用的条件、产物分别是光、淀粉。
3、指导学生分析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生物现象:家里种植的花草如长时间放在黑暗中会死去;水稻、小麦等在灌浆时遇上阴雨天会减产;合理密植、间种、套种;韭菜变韭黄等。讨论、思考、回答。
二、探究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在探究光合作用需要光的基础上,进一步鼓励学生发现植物进行光合作用还需要什么条件。通过观察实验桌上的银边天竺葵、小青菜,以及一些同学课前的预习等,学生主要提出以下问题:
光合作用位于根茎叶的哪一器官?
植物的绿色与光合作用有什么关系?
叶片为什么能进行光合作用?
组织分组讨论交流方案,提供材料,并适当指导。选择探究问题,分组讨论并交流方案。
问题:光合作用位于根茎叶的哪一个器官?植物的绿色与光合作用有什么关系?叶片为什么能进行光合作用?
探究方法、材料:盆栽小青菜或萝卜银边天竺葵显微镜、叶片切片、有关叶片中色素的种类、作用的资料。
巡视指导实验、分析资料。
组织交流、讨论。
汇报交流探究结果。
得出结论: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它含有叶绿素,能够吸收光能。绿色叶片是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
三、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的生产者
讨论:光合作用的意义是什么?
小结与拓展组织阅读、讨论。阅读资料:
适当提高二氧化碳浓度促进高产;合理密植。
巩固练习
光合作用的产物是什么?光合作用的条件有哪些?光合作用的场所在哪里?会写光合作用的化学式。
点拨运用
如何提高大棚蔬菜的产量?鼓励学生继续探究。
课外探究
如何通过实验探究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氧气?
板书设计
第1节 植物的光合作用
1、探究阳光在植物生长中的作用
2、探究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3、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的生产者
教学反思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特别是对于初入学的一年级新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自觉性尚未形成,只有激活他们的兴趣才能使教学活动有效地进行。本课之初,我首先就运用多媒体展示图片,引起学生兴趣,再进一步引发学生自己动手创作的兴趣,有效的把学生兴趣引入到教师设置的活动中。
批注/记录